呵旁觀者文
梁啟超
天下最可厭可憎可鄙之人,莫過于旁觀者。
旁觀者,如立于東岸,觀西岸之火災(zāi),而望其紅光以為樂;如立于此船,觀彼船之沉溺,而睹其鳧浴以為歡。若是者,謂之陰險也不可,謂之狠毒也不可,此種人無以名之,名之曰無血性。嗟乎,血性者人類之所以生,世界之所以立也,無血性則是無人類無世界也。故旁觀者,人類之蟊賊,世界之仇敵也。
人生于天地之間,各有責(zé)任。知責(zé)任者大丈夫之始也,行責(zé)任者大丈夫之終也。自放棄其責(zé)任,則是自放棄其所以為人之具也。是故人也者,對于一家而有一家之責(zé)任,對于一國而有一國之責(zé)任,對于世界而有世界之責(zé)任。一家之人各各自放棄其責(zé)任,則家必落;一國之人各各自放棄其責(zé)任,則國必亡;全世界人人各各自放棄其責(zé)任,則世界必毀。旁觀云者,放棄責(zé)任之謂也。
中國詞章家有警語二句曰:“濟(jì)人利物非吾事,自有周公孔圣人?!敝袊鴮こH擞惺煺Z二句,曰:“各人自掃門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贝藬?shù)語者,實旁觀派之經(jīng)典也,口號也。而此種經(jīng)典口號,深入于全國人之腦中,拂之不去,滌之不凈。質(zhì)而言之,即旁觀二字代表吾全國人之性質(zhì)也。是即無血性三字為吾全國人所專有物也。嗚呼,吾為此懼。
旁觀者,立于客位之意義也。天下事不能有客而無主。譬之一家,大而教訓(xùn)其子弟,綜核其財產(chǎn),小而啟閉其門戶,灑掃其庭除,皆主人之事也。主人為誰,即一家之人是也。一家之人,各盡其主人之職而家以成。若一家之人各自立于客位,父諉之于子,子諉之于父,兄諉之于弟,弟諉之于兄,夫諉之于婦,婦諉之于夫,是之謂無主之家。無主之家,其敗亡可立而待也。惟國亦然。一國之主人為誰,即一國之人是也。西國之所以強(qiáng)者無他焉,一國之人各盡其主人之職而已。中國則不然。入其國,問其主人為誰,莫之承也。將謂百姓為主人歟,百姓曰:此官吏之事也,我何與焉。將謂官吏為主人歟,官吏曰:我之尸此位也,為吾威勢耳,為吾利源耳,其他我何知焉。若是乎一國雖大,竟無一主人也。無主人之國,則奴仆從而弄之,盜賊從而奪之,固宜,詩曰:子有庭內(nèi),弗灑弗掃;子有鐘鼓,弗鼓弗考;宛其死矣,他人是保。此天理所必至也,于人乎何尤。
夫?qū)τ谒酥宜酥畤杂^焉,猶可言也。何也,我固客也。俠者之義,雖對于他國他家,亦不當(dāng)旁觀,今姑置勿論。對于吾家吾國而旁觀焉,不可言也。何也,我固主人也。我尚旁觀,而更望誰之代吾責(zé)也。大抵家國之盛衰興亡,恒以其家中國中旁觀者之有無多少為差。國人無一旁觀者,國雖小而必興;國人盡為旁觀者,國雖大而必亡。今吾觀中國四萬萬人,皆旁觀者也。謂余不信,請征其流派。
一曰渾沌派。此派者,可謂之無腦筋之動物也。彼等不知有所謂世界,不知有所謂國,不知何者為可憂,不知何者為可懼。質(zhì)而論之,即不知人世間有應(yīng)做之事也。饑而食,飽而游,困而睡,覺而起,戶以內(nèi)即其小天地,爭一錢可以隕身命。彼等既不知有事,何所謂辦與不辦。既不知有國,何所謂亡與不亡。譬之游魚居將沸之鼎,猶誤為水暖之春江;巢燕處半火之堂,猶疑為照屋之出日。彼等之生也,如以機(jī)器制成者,能運(yùn)動而不能知覺。其死也,如以電氣殛斃者,有墮落而不有苦痛,蠕蠕然度數(shù)十寒暑而已。彼等雖為旁觀者,然曾不自知其為旁觀者,吾命之為旁觀派中之天民。四萬萬人中屬于此派者,殆不止三萬五千萬人。然此又非徒不識字不治生之人而已。天下固有不識字不治生之人而不渾沌者,亦有號稱能識字能治生之人而實大渾沌者。大抵京外大小數(shù)十萬之官吏,應(yīng)鄉(xiāng)會歲科試數(shù)百萬之士子,滿天下之商人,皆于其中十有九屬于此派者。
二曰為我派。此派者,俗語所謂遇雷打尚按住荷包者也。事之當(dāng)辦,彼非不知;國之將亡,彼非不知。雖然,辦此事而無益于我,則我惟旁觀而已。亡此國而無損于我,則我惟旁觀而已,若馮道當(dāng)五季鼎沸之際,朝梁夕晉,猶以五朝元老自夸,張之洞自言瓜分之后,尚不失為小朝廷大臣,皆此類也。彼等在世界中,似是常立于主位而非立于客位者。雖然,不過以公眾之事業(yè),而計其一己之利害。若夫公眾之利害,則彼始終旁觀者也。吾昔見日本報紙中有一段,最能摹寫此輩情形者。其言曰:
吾嘗游遼東半島,見其沿道人民,察其情態(tài),彼等于國家存亡危機(jī),如不自知者。彼等之待日本軍隊,不見為敵人,而見為商店之主顧客。彼等心目中不知有遼東半島割歸日本與否之問題。惟知有日本銀色與紋銀兌換補(bǔ)水幾何之問題。
此實寫出魑魅罔兩之情狀,如禹鼎鑄奸矣。推為我之敝。割數(shù)千里之地,賠數(shù)百兆之款,以易其衙門咫尺之地,而曾無所顧惜。何也,吾今者既已六七十矣,但求目前數(shù)年無事,至一瞑之后,雖天翻地覆非所問也。明知官場積習(xí)之當(dāng)改而必不肯改,吾衣領(lǐng)飯碗之所在也。明知學(xué)??婆e之當(dāng)變而不肯變,吾子孫出身之所由他。此派者,以老聃為先圣,以楊朱為先師,一國中無論為官為紳為士為商,其據(jù)要津握重權(quán)者皆此輩也。故此派有左右世界之力量。一國聰明才智之士,皆走集于其旗下。而方在萌芽卵孵之少年子弟,轉(zhuǎn)率仿效之。如麻瘋肺病者傳其種于子孫,故遺毒遍于天下,此為旁觀派中之最有魔力者。
三曰:嗚呼派。何謂嗚呼派,彼輩以咨嗟太息痛哭流涕為獨(dú)一無二之事業(yè)者也。其面常有憂國之容,其口不少哀時之語。告以事之當(dāng)辦,彼則曰誠當(dāng)辦也,奈無從辦起何。告以國之已危,彼則曰誠極危也,奈已無可救何。再窮詰之,彼則曰:國運(yùn)而已,天心而已。無可奈何四字是其口訣,束手待斃一語是其真?zhèn)鳌H缫娀鹬?,不?wù)撲滅,而太息于火勢之熾炎,如見人之溺,不思拯援,而痛恨于波濤之澎湃。此派者,彼固自謂非旁觀者也,然他人之旁觀也以目,彼輩之旁觀也以口,彼輩非不關(guān)心國事,然以國事為詩料,非不好言時務(wù),然以時務(wù)為談資者也。吾人讀波蘭滅亡之記,埃及慘狀之史,何嘗不為之感嘆,然無益于波蘭埃及者,以吾固旁觀也。吾人見菲律賓與美血戰(zhàn),何嘗不為之起敬,然無助于菲律賓者,以吾固旁觀也。所謂嗚呼派者,何以異是。此派似無補(bǔ)于世界,亦無害于世界者,雖然,灰國民之志氣,阻將來之進(jìn)步,其罪實不薄也。此派者,一國中號稱名士者皆歸之。
四曰:笑罵派。此派者,謂之旁觀,寧謂之后觀。以其常立于人之背后,而以冷言熱語批評人者也。彼輩不惟自為旁觀者,又欲逼人使不得不為旁觀者。既罵守舊,亦罵維新;既罵小人,亦罵君子。對老輩則罵其暮氣已深,對青年則罵其躁進(jìn)喜事。事之成也,則曰豎子成名;事之?dāng)∫?,則曰吾早料及。彼輩常自立于無可指摘之地,何也,不辦事故無可指摘,旁觀故無可指摘。己不辦事,而立于辦事者之后,引繩批根以嘲諷掊擊,此最巧黠之術(shù),而使勇者所以短氣,怯者所以灰心也。豈直使人灰心短氣而已,而將成之事,彼輩必以笑罵沮之;已成之事,彼輩能以笑罵敗之,故彼輩者世界之陰人也。夫排斥人未嘗不可,己有主義欲伸之,而排斥他人之主義,此西國政黨所不諱也。然彼笑罵派果有何主義乎。譬之孤舟遇風(fēng)于大洋,彼輩罵風(fēng)罵波罵大洋罵孤舟,乃至遍罵同舟之人。若問此船當(dāng)以何術(shù)可達(dá)彼岸乎,彼等瞠然無對也。何也,彼輩借旁觀以行笑罵,失旁觀之地位,則無笑罵也。
五曰:暴棄派。嗚呼派者,以天下為無可為之事。暴棄派者,以我為無可為之人也。笑罵派者,常責(zé)人而不責(zé)己。暴棄派者,常望人而不望己也。彼輩之意,以為一國四百兆人,其三百九十九兆九億九萬九千九百九十九人中,才智不知幾許,英杰不知幾許,我之一人豈足輕重。推此派之極弊,必至四百兆人,人人皆除出自己,而以國事望諸其余之三百九十九兆九億九萬九千九百九十九人。統(tǒng)計而互消之,則是四百兆人,卒至實無一人也。夫國事者,國民人人各自有其責(zé)任者也。愈賢智則其責(zé)任愈大。即愚不肖亦不過責(zé)任稍小而已,不能謂之無也。他人雖有絕大智慧絕大能力,只能盡其本身分內(nèi)之責(zé)任,豈能有分毫之代我。譬之欲不食而使善飯者為我代食,欲不寢而使善睡者為我代寢,能乎否乎。夫我雖愚不肖,然既為人矣,即為人類之一分子也,既生此國矣,即為國民之一阿屯也。我暴棄己之一身,猶可言也,污蔑人類之資格,滅損國民之體面,不可言也。故暴棄者實人道之罪人也。
六曰:待時派。此派者有旁觀之實,而不自居其名者也。夫待之云者,得不得未可必之詞也。吾待至可以辦事之時然后辦之,若終無其時,則是終不辦也。尋常之旁觀則旁觀人事,彼輩之旁觀則旁觀天時也。且必如何然后為可以辦事之時,豈有定形哉。辦事者無時而非可辦之時,不辦事者無時而非不可辦之時。故有志之士,惟造時勢而已,未聞有待時勢者也。待時云者,欲覘風(fēng)潮之所向,而從旁拾其余利。向于東則隨之而東,向于西則隨之而西,是鄉(xiāng)愿之本色,而旁觀派之最巧者也。
以上六派,吾中國人之性質(zhì)盡于是矣。其為派不同,而其為旁觀者則同。若是乎,吾中國四萬萬人,果無一非旁觀者也。吾中國雖有四萬萬人,果無一主人也。以無一主人之國,而立于世界生存競爭最劇最烈萬鬼環(huán)瞰百虎眈視之大舞臺,吾不知其如何而可也。六派之中,第一派為不知責(zé)任之人,以下五派為不行責(zé)任之人。知而不行,與不知等耳。且彼不知者猶有冀焉。冀其他日之知而即行也。若知而不行,則是自絕于天地也。故吾責(zé)第一派之人猶淺,責(zé)以下五派之人最深。
雖然,以陽明學(xué)知行合一之說論之,彼知而不行者,終是未知而已。茍知之極明,則行之必極勇。猛虎在于后,雖跛者或能躍數(shù)丈之澗。燎火及于鄰,雖弱者或能運(yùn)千鈞之力。何也,彼確知猛虎大火之一至,而吾之性命必?zé)o幸也。夫國亡種滅之慘酷,又豈止猛虎大火而已。吾以為舉國之旁觀者直未知之耳,或知其一二而未知其究竟耳。若真知之,若究竟知之,吾意雖箝其手緘其口,猶不能使之默然而息,塊然而坐也。安有悠悠日月,歌舞太平,如此江山,坐付他族,袖手而作壁上之觀,面縛以待死期之至,如今日者耶。嗟乎,今之擁高位秩厚祿,與夫號稱先達(dá)名士有聞于時者,皆一國中過去之人也。如已退院之僧,如已閉房之婦,彼自顧此身之寄居此世界,不知尚有幾年,故其于國也有過客之觀。其茍且以媮逸樂,袖手以終余年,固無足怪焉。若我輩青年,正一國將來之主人也,與此國為緣之日正長。前途茫茫,未知所屆。國之興也,我輩實躬享其榮;國之亡也,我輩實親嘗其慘。欲避無可避,欲逃無可逃,其榮也非他人之所得攘,其慘也非他人之所得代。言念及此,夫?qū)幙膳杂^耶,夫?qū)幙膳杂^耶。吾豈好為深文刻薄之言以罵盡天下哉,毋亦發(fā)于不忍旁觀區(qū)區(qū)之苦心,不得不大聲疾呼,以為我同胞四萬萬人告也。
旁觀之反對曰任??鬃釉唬禾煜掠械?,丘不與易也。孟子曰:如欲平治天下,當(dāng)今之世,舍我其誰也。任之謂也。
(選自《飲冰室合集·文集》2冊,中華書局1936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