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參商為哪般
魯迅夫人許廣平在《魯迅回憶錄》中曾經(jīng)說過:“許多讀者來信問我:‘魯迅為什么被八道灣“趕走”?’‘魯迅為什么和周作人決裂?’這都是一般人所不易了解的?!钡@又是“千千萬萬研究魯迅的人們所關(guān)心的事情”。在事情發(fā)生時魯迅曾要求周作人予以澄清,周作人未應(yīng),魯迅逝世后有人問起,周作人又持“不辯解說”,至今成為一個謎。因而就見仁見智,眾說紛紜起來。尤其是一些喜歡關(guān)注“臍下三寸”的人,就來妄作猜測,認為“可能涉及魯迅人性方面的弱點”,或者故作神秘,或者曲為之解。迄今事情已過去了幾十年,而真相仍撲朔迷離,莫衷一是,令人感慨系之。誰都希望真相能夠早日揭開,也有很多人試圖讓事情有個合理的解釋,然而不幸沒能如愿,至今還有很多人在不解地追問:“究竟是為了什么?”尤其是,此后兩人既絕口不談此事,而且老死不相往來,怨恨之深,可見一斑。而切膚之痛,難以忘懷。更難讓人理解的是,他們曾經(jīng)是出名的“兄弟怡怡”,他們兄弟以往的情意之深,是刻骨銘心,也是名聞遐邇的。
兄弟本怡怡
周家自從遭受了祖父的科場案后,從小康墜入了困頓,父親37歲就去世,使作為長兄的魯迅過早挑起了家庭的重擔,在家庭里擔當了“長兄為父”的角色。他對兩個兄弟的關(guān)切,是難以用言語來表達的。少年時期,因魯迅與周作人年齡差距四歲,與周建人則差七歲,相互還較少共同語言。在魯迅前往南京求學后,別離之情點燃了兄弟的思念之情。他們開始頻繁通信,作人學大哥的樣,也開始記日記。魯迅在1900年和1901年分別作有《別諸弟三首》詩,傾訴離情別緒。其中有云:“謀生無奈日奔馳,有弟偏教各別離。最是令人凄絕處,孤檠長夜雨來時”;“夢魂常向故鄉(xiāng)馳,始信人間苦別離。夜半倚床憶諸弟,殘燈如豆月明時”。尤其是,其跋語更是凄絕:
周作人(中)與羽太信子(坐者)、羽太重久(右)
仲弟次予去春留別元韻三章,即以送別,并索和。予每把筆,輒黯然而止。越十余日,客窗偶暇,潦草成句,即郵寄之。嗟乎!登樓隕涕,英雄未必忘家;執(zhí)手消魂,兄弟竟居異地!深秋明月,照游子而更明;寒夜怨笳,遇羈人而增怨。此情此景,蓋未有不悄然以悲者矣。
感情之深可見一斑。
不久作人也去了南京的水師學堂,兩人更是形影不離。后來魯迅去日本,在他引導(dǎo)下作人也去了日本,甚至魯迅之所以放棄醫(yī)學而弄文學,與作人的到日本也有點關(guān)系呢!那時兩人共同籌辦雜志,共同翻譯《域外小說集》,共同遭受失敗的苦悶。作人在日本娶妻生子,魯迅寧可放棄自己的人生追求,回國就業(yè)以贍養(yǎng)全家。魯迅到北京教育部發(fā)展,不久就托了蔡元培的大面子,把作人引薦到北京大學,這才成就了后來作人的大名聲。1917年,作人生病,魯迅跑前跑后,無微不至;1921年,作人在西山養(yǎng)病,魯迅代為收發(fā)信件,代理各種瑣事……
一直到事件發(fā)生前夕,兩人都是共同翻譯,共同編書,共同指導(dǎo)青年文學社團,共同參加中外友人聚餐,共同接受采訪……在當時北京有所謂“三沈二馬二周”,“二周”即周樹人、周作人兩人。他們共同聚居在八道灣的大宅院里;魯迅的全部收入,都交給作人的日本妻子羽太信子掌管,連羽太信子的妹妹也成了周建人的妻子,甚至作人的妻舅羽太重久也由周家養(yǎng)活,信子的小妹妹福子的學費也由魯迅提供……兄弟兩人早年的著述,有大量都是互署對方的名字,或一人所作而署兩人之名,或兩人所作而署一人名字,連信件也莫不如此,在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上,或者說在中國歷史上,甚至在中外歷史上,這種例子不說絕無僅有也是極少見的。因此,他們的“兄弟怡怡”絕非輕言。
風暴突來
1923年7月上旬,八道灣周家的一切生活還在正常中。
3日,魯迅在日記中記載:“與二弟至東安市場,又至東交民巷書店,又至山本照相館買云岡石窟佛像寫真十四枚,又正定木佛像寫真三枚……”當時,兄弟二人經(jīng)常在一起商量學問和編譯出版事宜,六月間他們兩人聯(lián)名對北京的日文刊物《北京周報》發(fā)表了題為《“面子”與“門錢”》的談話;兩人共同翻譯的《現(xiàn)代日本小說集》剛剛出版;魯迅的第一本小說集《吶喊》由周作人編輯,馬上就要在新潮社出版。
7月14日,魯迅在日記中寫道:“是夜始改在自室吃飯,自具一肴,此可記也。”這是一個嚴重的信號:風暴即將來臨。
但在隨后的幾天里仍然平靜如常,到7月19日,風暴終于爆發(fā)了:這天上午,周作人拿了一封信,從他住的后院來到魯迅住的南屋,見了魯迅,二話沒說,把信一塞給魯迅,就走了。魯迅被他弄得莫名其妙。把信拆開一看,信上寫著:
魯迅先生:
我昨天才知道,———但過去的事不必說了。我不是基督徒,卻幸而尚能擔受得起,也不想責誰,———大家都是可憐的人間。我以前的薔薇的夢原來都是虛幻,現(xiàn)在所見的或者才是真的人生。我想訂正我的思想,重新入新的生活。以后請不要再到后邊院子里來,沒有別的話。愿你安心,自重。
七月十八日 作人
看到這樣的信,魯迅十分困惑了。想問問清楚,作人早已走了。想到后面院子去追問,可是作人信上已叫他不要再到后邊院子里去。只好讓傭工齊坤帶話給作人,讓他來說清楚。但作人不理睬。當天,魯迅在日記里寫道:“上午啟孟自持信來,后邀欲問之,不至?!毙值芏说臎_突以一種特殊的方式展現(xiàn),短促、平靜、內(nèi)斂,卻尖銳、沉重、強烈,富于暗示性。
對此,局外人更看不明白。連他們的母親魯瑞也弄不清楚到底發(fā)生了什么。她對借住在八道灣北屋的同鄉(xiāng)學生許羨蘇說:“大先生和二先生忽然鬧起來了,也不知道是什么事情,頭天還好的,弟兄二人把書抱進抱出的商量寫文章?,F(xiàn)在大先生決定找房子搬出去。”她不是一個愛管閑事,愛擺家長架子的長者,對于兒子不想說的事,她決不追問。
到26日,魯迅就由同鄉(xiāng)學生許欽文、許羨蘇介紹,前往磚塔胡同看屋。這里是許羨蘇的同學俞芬家借住的地方,正好有空屋??催^后,魯迅就決定搬到這里來住。下午就開始整理東西,到8月2日,魯迅就搬去磚塔胡同居住了。朱安也隨同前往。不久母親魯瑞也搬到大兒子那里去住了。從此,二人從“兄弟怡怡”變成永不見面的“參”“商”二星。次年6月,魯迅買下了西三條胡同21號屋,又從磚塔胡同搬到了西三條,有了安定的住所,故于24日前往八道灣取回自己的書籍,卻遭到周作人、羽太信子的毆打和叫罵。當天魯迅在日記里寫道:
下午往八道灣宅取書及什器,比進西廂,啟孟及其妻突出罵詈毆打,又以電話招重久及張鳳舉、徐耀辰來,其妻向之述我罪狀,多穢語,凡捏造未圓處,則啟孟救正之,然終取書、器而出。
一位與他們兩家都極熟的同鄉(xiāng)后輩章廷謙(川島)在魯迅遷出八道灣后住進了魯迅的房子,他目擊了事件的發(fā)生,并忠實地記下了當時的情形:
其時,我正住在八道灣宅的外院(前后共有三個院子)魯迅先生曾經(jīng)住過的房子里。就在那一日的午后我快要上班的當兒,看見魯迅先生來了,走進我家小院的廚房,拿起一個洋鐵水杓,從水缸中舀起涼水來喝,我要他進來喝茶,他就說:“惹禍,管自己!”喝了水就獨自到里院去了。過了一會兒,從里院傳出一聲周作人的罵聲來,我便走到里院西廂房去。屋內(nèi)西北墻角的三角架上,原放著一個尺把高的獅形銅香爐,周作人正拿起來要砸去,我把它搶下了,勸周作人回到后院的住房后,我也回到外院自己的住所來,聽得信子正在打電話,是打給張、徐二位的。是求援呢還是要他們來評理,我就說不清了。
(川島:《弟與兄》,《魯迅回憶錄》二集1979年上海文藝出版社)
其中,“張”即張鳳舉,“徐”即徐祖正(耀辰),都是兩家共同的熟人。據(jù)魯迅終生的摯友許壽裳說,西三條屋的書房弄停當后,魯迅“就獨自個回到八道灣大宅取書籍去了。據(jù)說作人和信子大起恐慌,信子急忙打電話,喚救兵,欲假借外力以抗拒,作人則用一本書遠遠的擲入,魯迅置之不理,專心撿書。一忽而外賓來了,正欲開口說話,魯迅從容辭卻,說這是家里的事,無煩外賓費心。到者也無話可說,只好退了”(《亡友魯迅印象記》)。許廣平也說,朋友告訴她,“周作人當時曾拿起一尺高的獅形銅香爐向魯迅頭上打去,幸虧別人接住,搶開,這才不致打中”(《魯迅回憶錄》)。
最后魯迅實際只取到部分書籍,他以十余年之勤收集攏來的古磚及拓本,都沒取出。他在《〈俟堂專文雜集〉題記》中痛心疾首地說:“遷徙以后,忽遭寇劫,孑身逭遁,止攜大同十一年一枚出,余悉委盜窟中?!本臀冶救怂姡斈牯斞冈谌沼浿杏涊d的部分藏書后來卻在北京圖書館所藏的周作人藏書中出現(xiàn)了。
這次沖突也是兄弟二人生平最后一次見面。
關(guān)于決裂原因的幾種說法
事情發(fā)生后,對于二人決裂的原因,眾說紛紜。其中最主要的大致有如下幾種說法:
經(jīng)濟矛盾說
當時周家在八道灣可說聚族而居,當家的是羽太信子。魯迅的母親當時就說:“這樣要好的弟兄都忽然不和,弄得不能在一幢房子里住下去,這真出乎我意料之外。我想來想去,也想不出個道理來。我只記得:你們大先生對二太太當家,是有意見的,因為她排場太大,用錢沒有計劃,常常弄得家里入不敷出,要向別人去借貸,是不好的?!保ㄓ岱迹骸段矣洃浿械聂斞赶壬?,浙江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01—102頁)魯老太太又對人說:“你們大先生和二先生不和,完全是老二的過錯,你們大先生沒有虧待他們?!保ㄍ?,第102頁)
當時魯迅和周作人共同的朋友郁達夫說:“據(jù)張鳳舉他們的判斷,以為他們弟兄間的不睦,完全是兩人的誤解。周作人氏的那位日本夫人,甚至說魯迅對她有不敬之處。但魯迅有時候?qū)ξ艺f:‘我對啟明,總老規(guī)勸他的,教他用錢應(yīng)該節(jié)省一點,我們不得不想想將來,但他對于經(jīng)濟,總是進一個花一個的,尤其是他那一位夫人。’從這些地方,會合起來,大約他們反目的真因,也可以猜度到一二成了?!保ㄓ暨_夫:《回憶魯迅》,上?!队钪骘L乙刊》1939年3月到8月連載)
北京新街口北大街公用庫胡同內(nèi)八道灣胡同11號魯迅故居內(nèi)前院。從照壁處看南屋魯迅住房
從八道灣11號內(nèi)院看南屋
章廷謙(川島)后來說,矛盾焦點“主要是經(jīng)濟問題。她揮霍得不痛快”(據(jù)章1975年與魯迅博物館工作人員的談話記錄,轉(zhuǎn)引自陳漱渝《披沙簡金》第58—59頁)。
周建人說:“在紹興,是由我母親當家,到北京后,就由周作人之妻當家。日本婦女素有溫順節(jié)儉的美稱,卻不料周作人碰到的卻真是個例外。她并非出身富家,可是氣派極闊,架子很大,揮金如土。家中有管家齊坤,還有王鶴照及燒飯司務(wù)、東洋車夫、打雜采購的男仆數(shù)人,還有李媽、小李媽等收拾房間、洗衣、看孩子等女仆二三人。即使祖父在前清做京官,也沒有這樣眾多的男女傭工。更奇怪的是,她經(jīng)常心血來潮,有時飯菜燒好了,忽然想起要吃餃子,就把一桌飯菜退回廚房,廚房里趕緊另包餃子;被褥用了一、兩年,還是新的,卻不要了,賞給男女傭人,自己全換過。這種種花樣,層出不窮。魯迅不僅把自己所有的全部收入交出,還把多年的積蓄賠了進去,有時還到處借貸,自己甚至弄得夜里寫文章時沒有錢買香煙和點心。魯迅曾感嘆地對我說,他從外面步行回家,只見汽車從八道灣出來或進去,急馳而過,濺起他一身泥漿,或撲上滿面塵土,他只得在內(nèi)心感嘆一聲,因為他知道,這是孩子有病,哪怕是小病,請的外國醫(yī)生,這一下又至少是十多塊錢化掉了?!保ā遏斞负椭茏魅恕罚本┏霭嫔?999年版,第450頁)
不敬說
除了上述郁達夫提到,據(jù)當時在場的張鳳舉他們說,羽太信子說魯迅對她有不敬之處,所謂“不敬”,當然并非說“不尊敬”,而是說“不正經(jīng)”。章廷謙也提到這一說法。他說:“周作人老婆造謠說魯迅調(diào)戲她。周作人老婆對我還說過:魯迅在他們的臥室窗下聽窗。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因為窗前種滿了花木?!保〒?jù)章廷謙1975年的談話記錄)且事實上還有一道土溝。
至于張鳳舉和徐祖正,都沒有發(fā)表文章談此事。1977年我曾經(jīng)到北大宿舍“蔚秀園”拜訪過徐,他當時因剛剛經(jīng)歷了十年浩劫,還有些心有余悸,對此諱莫如深,不愿多說,只說不清楚。其實,他的意思也是有此一說的,但許壽裳曾提到“張鳳舉他們”(意思是包括徐祖正)表示,這“完全是兩人的誤解”。
此外,有些研究者推測是魯迅窺視了弟婦的沐浴??傊瑹o論哪種說法,基本意思都是信子指責魯迅對她有不規(guī)矩的行為。
拆信說
據(jù)當時曾經(jīng)參與編輯《莽原》的荊有麟說:“據(jù)先生講,他與周作人翻臉,是為了這樣的事情———他們兩個人,有好些共同的朋友。即某人是魯迅的朋友,也是周作人的朋友,所以有時候朋友寫信來,雖然信是寫給兩個人的,但封面收信人卻只寫一個,魯迅,或者周作人,因為他們弟兄,本來居住在一塊,隨便哪一個收信,兩人都會看到的。有一次,一個日本朋友寫信來,而且是快信,封面寫的是周作人,魯迅自然知道是誰寫來的。恰恰送信來時,已是晚上,周作人已經(jīng)睡了。魯迅先生看是他們共同的朋友寫的快信,怕有什么要事,便將信拆看了,不料里面卻是寫的周作人一個,并沒有與魯迅有關(guān)的事情,于是第二天早上,魯迅將信交與周作人……不料周作人突然板起面孔,說:‘你怎么好干涉我的通訊自由呢?!谑莾扇吮愦蟪称饋?,魯迅終于還搬了家?!?/p>
廣告說
據(jù)當時在北京的日本人清水安三說,事情則因一則廣告而起。他早在1922年就認識魯迅和周作人,同年,他在日本的《讀賣新聞》上發(fā)表連載長文《中國當代新人物》,其中有一章專門介紹魯迅兄弟,題為《周三人》。1976年,他在日本的《日本經(jīng)濟新聞》上發(fā)表《我懷念魯迅》一文,其中說:“由于山本賢孝(應(yīng)為忠孝)先生的誤診,致使周作人的兒子(實為女兒———錫榮按)死亡,周作人以顯著地位在《順天時報》上刊登廣告?!俄樚鞎r報》是日本在北京發(fā)行的日文報紙。山本博士倒并沒有發(fā)表什么辯護文什么的,然而被廣告激怒了的,其實是魯迅。關(guān)于周氏兄弟的失和,有種種說法,但是我以為這個誤診事件,也就是這個新聞廣告事件,至少是成為開始失和的一個原因?!保P(guān)于廣告引起兄弟失和的種種說法詳見后文分析。)
懼內(nèi)說
除了經(jīng)濟原因,周建人、俞芳等還指出一個重要原因,是周作人懼內(nèi),其妻羽太信子專橫跋扈,仗著日本人的勢力,有蓄意趕走魯迅和周建人,達到獨霸八道灣的目的。而周作人因懼怕她的歇斯底里癥發(fā)作,不敢講半句不是,只得逆來順受,這就更加助長了羽太信子的霸道。當時三弟周建人在八道灣居住,一面在北京大學旁聽。她先是用當面羞辱、指桑罵槐等方法逼周建人離開北京出外謀生。待建人去了上海商務(wù)印書館,然后又設(shè)計逼走魯迅。信子還曾多次提出要把她的日本父母接來北京同住,被魯迅頂住了,因此恨之入骨,常教唆孩子:“你們不要到大爹的房里去,讓他冷清煞!”日本人增田涉曾記載魯迅對他講的一件事:“他在北京和周作人同住的時候,他常買糖果給周作人的小孩(他自己那時沒有小孩),周作人夫人不讓他們接受而拋棄掉。他用充滿感慨的話說:好像窮人買來的東西也是臟的。”(《魯迅的印象·魯迅跟月亮和小孩》)實際上,羽太信子早已處心積慮要把魯迅攆出八道灣,所以在周作人面前挑唆。許壽裳說:“周作人的妻子是有歇斯臺里性的,她對于魯迅,外貌恭順,內(nèi)懷忮忌。作人則心地糊涂,輕聽婦人之言,不加體察。我雖竭力解釋開導(dǎo),竟無效果?!保ā锻鲇阳斞赣∠笥洝の魅龡l胡同住屋》)而一當魯迅逝世,周作人馬上把八道灣的住房產(chǎn)權(quán)人改作了“周作人”。因此,所謂“懼內(nèi)說”,實際上也可說是“獨霸說”。
魯迅和周作人怎么說?
別人眾說紛紜,那么事情發(fā)生后當事人又是怎么說的呢?我們分別來看。
魯迅的說法和做法
事實上,魯迅開始并沒有對人說什么,以致連魯瑞都不清楚他們究竟為了什么。但魯迅的憤懣是顯而易見的:他氣到無話可說,因而病倒,他的肺病第一次大發(fā)作,一個多月后才慢慢好起來。但他不愿意多說,直到去世前一個多月才告訴母親當年是什么病。對于這場紛爭,他也一直沒有對母親說。后來,他曾經(jīng)私下對幾個最接近的人發(fā)過一些感慨。
一是對許廣平說過:“我總以為不計較自己,總該家庭和睦了罷,在八道灣的時候,我的薪水,全行交給二太太,連周作人的在內(nèi),每月約有六百元,然而大小病都要請日本醫(yī)生來,過日子又不節(jié)約,所以總是不夠用,要四處向朋友借。有時借到手連忙持回家,就看見醫(yī)生的汽車從家里開出來了。”他就想,“我用黃包車運來,怎敵得過用汽車帶走的呢?”他認為,“周作人這樣做,是經(jīng)過考慮的,他曾經(jīng)和信子吵過,信子一裝死他就屈服了。他曾經(jīng)說:‘要天天創(chuàng)造新生活,則只好權(quán)其輕重,犧牲與長兄友好,換取家庭安靜。’”(《魯迅回憶錄·所謂兄弟》)他曾對許廣平表示:“我幸虧被八道灣趕出來了,生活才能夠有點預(yù)算,比較不那么發(fā)愁了?!保ā遏斞富貞涗洝に^兄弟》)當時魯迅薪水為330元,還有其他收入,而從現(xiàn)在保存的魯迅家用賬目來看,魯迅與朱安、母親三個人的月開支只要40到60來元。而在八道灣時經(jīng)濟卻是捉襟見肘。
二是后來曾對增田涉表示對于羽太信子的不滿。增田寫道:“有過魯迅跟弟弟周作人不和的傳聞,但是,我一次也沒有從魯迅的口里聽過非難周作人的話。僅僅記得他好像對周作人夫人的態(tài)度感到不快,帶有非難的口氣。我想,恐怕不是魯迅跟周作人不和,而是跟周作人的家里(即周作人夫人)不很融洽吧。”(《魯迅印象記·魯迅跟周作人不和的主要原因》)
三是寫了小說《傷逝》,周作人從中讀出了“乃是借了男女的死亡來哀悼兄弟恩情的斷絕的”(《知堂回想錄》,第427頁)。周建人認為這小說“是向周作人伸出熱情的手,表示周作人如有急難,他還愿像當年周作人患病時那樣救助”(《魯迅和周作人》)。
四是同年11月,魯迅又寫了小說《弟兄》。許壽裳指出:“寫張沛君為了兄弟患病,四處尋醫(yī),種種憂慮奔走的情形,大部分是自身經(jīng)歷的事實。”(《我所認識的魯迅·關(guān)于〈弟兄〉》)周作人也認為,這小說“有十分之九以上是‘真實’”(《知堂回想錄》第426頁)。
五是開始用筆名“宴之敖者”。魯迅曾對許廣平說這筆名的含義:“宴從家,從日,從女;敖從出,從放;我是被家里的日本女人逐出的。”(《欣慰的紀念·略談魯迅先生的筆名》)1924年1月寫《奇怪的日歷》時署名“敖者”,同年9月寫《〈俟堂專文雜集〉題記》署名“宴之敖者”,在《故事新編》中,魯迅描寫了一個智慧勇敢的黑衣人,名字就叫“宴之敖者”。
六是,此后仍然在經(jīng)濟上支持羽太家。1925年10月羽太重久曾寫信向魯迅道謝:“上月蒙兄長給予及時補助,非常感激?!?/p>
七是,此后終其一生,始終關(guān)切著乃弟的社會聲譽和安全。1927年在北京北新書局被封、《語絲》被查禁后對于周作人的處境頗為關(guān)切,轉(zhuǎn)達了“不如南來之安全”的建議。1933年對于周作人保護李大釗后人的舉動,魯迅表示贊賞;在1934年周作人的《五十自壽詩》招來廣泛批評時,魯迅卻表達了最為公允的見解。1935年對周作人發(fā)表的《岳飛與秦檜》和《關(guān)于英雄崇拜》兩文,也各擷取其積極成分加以肯定。同年,平津文化界發(fā)表《平津文化界對時局的意見書》周作人沒有署名,魯迅深為之憂慮,曾讓三弟周建人轉(zhuǎn)達“遇到抗日救國這類重大事件,切不可過于退后”的意見。
周作人的說法和做法
一是,刪除了自己日記中關(guān)于兩人失和的記載?,F(xiàn)存《周作人日記》1923年7月17日記載:“陰。上午池上來診。下午寄喬風函件,焦菊隱、王懋廷二君函。7月《小說月報》收到。得錢玄同函?!敝茏魅顺姓J,這則日記原來不是這樣的。其中被他后來“用剪刀剪去了原來所寫的字,大概有十個左右,八月二日記移住磚塔胡同”,涉及他與魯迅沖突的內(nèi)容,“次年六月十一日的沖突,也只簡單記著沖突,并說徐張二君來,一總都不過十個字”(《知堂回想錄·不辯解說(下)》)。
二是,以“不辯解說”來作解說。他當時沒有“公開的說”,但他后來卻借元末倪云林故事表白自己。倪被人窘辱而絕口不言,別人問他為什么不辯解,他說,一說便俗。周作人說:“大凡要說明我的不錯,勢必先說對方的錯,不然也總要舉出些隱密的事來做材料,這都是不容易說得好,或者不大想說的,那么即使辯解得有效,但說了這些寒磣話,也就夠好笑,豈不是前門驅(qū)虎而后門進了狼么?”他曲曲彎彎地說:魯迅寫了《傷逝》和《弟兄》,是“痛惜”兄弟情誼的斷絕,而他卻認為“有什么辦法呢?人總只有人的力量。我很自幸能夠不俗……”(《知堂回想錄》第423、427頁)
三是,在六月十一日沖突之后,于十八日在《晨報副刊》上發(fā)表《“破腳骨”》一文,影射魯迅的索回書籍和生活器具是無賴子、流氓、“劫掠者”、“盜賊”。
四是,此后多次借機譏刺、嘲笑、非議魯迅。1936年7月31日寫了《老人的胡鬧》一文,在評論日本議員反對稱我國為“中華”而主張稱“支那”的文章中,離題去議論“我國的老人”,說“老人的胡鬧不一定是在守舊,實在卻在維新。蓋老不安分,重在投機趨時,不管所擁戴的是新舊左右,若只因其新興有勢力而擁戴之,則等是投機趨時,一樣的可笑?!濒斞溉ナ篮?,周作人接受記者采訪時論及魯迅說:“說到他的思想方面,最初可以說受了尼采的影響很深,就樹立個人主義、希望超人實現(xiàn),可是最近又有點轉(zhuǎn)到虛無主義上去了,因此他對一切事仿佛都很悲觀。”并說魯迅“多疑”,“往往因為一點小事,就和人家沖突起來,動不動就生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