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袁世凱)的左右手是留美歸國的天津海關道唐紹儀。唐氏在朝鮮即跟隨袁氏,非常能干,惟對外人卻極其尖酸苛薄之能事(這也是所有曾經(jīng)留洋者的實際情形):我們在那里必須要有新的發(fā)展,且如果我們還是不動聲色,將給予唐氏鋒芒畢露的機會,這是我們無法接受的,但就中國的立場而言,是相當合適的?!盏?/p>
第一節(jié) 唐紹儀在朝鮮的外交作為
一、甲午戰(zhàn)爭前唐紹儀在朝鮮的外交活動
唐紹儀是清末民初中國政治外交領域的一位重要人物,他在政治上最為意氣發(fā)揚、得心應手表現(xiàn)其外交才能的時期,實為清季一段。唐氏在這段時期依附在袁世凱的保護傘下逐漸茁壯,為弱小的中國在國際社會中爭取發(fā)展空間,也為他個人在中國的外交界開創(chuàng)出一片新天地。
1882年,朝鮮發(fā)生“壬午軍亂”,直隸總督李鴻章有感于傳統(tǒng)宗屬關系的維系遭受威脅,乃派遣前德國駐天津副領事穆麟德襄理朝鮮海關事務,對朝政策轉(zhuǎn)趨積極。馬建忠選派唐紹儀等6名由美返國的留學生至穆麟德的麾下任職,并在朝鮮新式學?!巴膶W”開展英語教學等工作。唐紹儀與清末實業(yè)家唐廷樞有侄叔關系,之所以能被派至朝鮮,當與唐廷樞曾向馬建忠推薦有關。此外,袁世凱與唐紹儀的結識也與唐廷樞有關——袁世凱為朝鮮政府編練軍隊所需經(jīng)費系唐廷樞由開平礦務局在朝鮮開礦的利潤中資助,鑒于兩人的侄叔關系,袁世凱當早已認識已在朝鮮海關工作兩年的唐紹儀。日后,唐紹儀掌握了朝鮮洋務的實權,并貫徹了清廷對朝鮮政策的整體方向。
甲申政變使中朝宗屬關系發(fā)生質(zhì)變。中法戰(zhàn)爭以降,越南成為法國的保護國,朝鮮乃成為中國的唯一屬邦。此后,清廷積極干預朝鮮的內(nèi)政與外交。1885年10月30日,清廷任命袁世凱為“欽命駐扎朝鮮總理通商交涉事宜”(Director-General Resident in Korea of Diplomatic and Commercial Relations),并賞加三品銜,以道員升用,其權責不僅限于商務,還被賦予干預朝鮮外交的權力。清廷為牽制朝鮮的親俄傾向,決定讓被拘禁滿三年的大院君返回朝鮮,唐紹儀乃于11月15日偕同袁世凱護送大院君返抵朝鮮。袁、唐抵達朝鮮后,美使富特(Lucius H.Foote)將袁世凱的全銜“欽命駐扎朝鮮總理通商交涉事宜”視為“三等公使”(Minister Resident),唐紹儀對此力予駁斥,指出袁氏的職位等同于駐扎官(Resident)。
袁世凱的漢城公署原先是總辦朝鮮商務委員陳樹棠的駐朝商務公署,其編制為總辦1人、隨員2人、聽差6人、英文翻譯暨朝鮮通事各1人,另在仁川與釜山分設有地方分署,其編制為分辦委員各1人、書識1人、聽差3人、英文翻譯及朝鮮通事各1人。元山分署則于袁世凱到任后不久即予裁撤,僅設坐探委員;1886年5月,新設龍山分署,以行使管轄、保護中國人等職權。這些人員的俸祿(以白銀計)為:漢城公署總辦320兩、地方分署分辦委員200兩、漢城公署英文翻譯120兩、地方分署英文翻譯100兩、漢城公署隨員80兩、書識36兩、日語翻譯30兩、朝鮮通事15兩、聽差27兩,待遇與地方分署并無差別。
唐紹儀的職務是英文翻譯,在漢城公署的地位僅次于總辦袁世凱,月薪120兩,比地方分署分辦委員少80兩。雖然唐氏只是一名翻譯員,剛進漢城公署時,其品階為候選從九品銜,但由于他的英文造詣及外交才能出眾,在5個月后(1886年4月17日)即升為五品銜英文翻譯事宜。此外,由于公署的商務日漸龐雜,與各國使節(jié)的接觸日趨頻繁,袁世凱乃命唐紹儀兼任隨辦洋務委員,并在致朝鮮官員的照會中大大地贊賞唐氏“老成練達,精通西學”,足堪委派為隨辦洋務的重責大任。美國駐朝鮮的一位外交官指出:即使袁世凱以狂妄自大著稱,但他仍就許多關鍵性的問題征詢唐紹儀的意見,袁氏對唐氏的高度倚重可見一斑。
1886年,袁世凱命唐紹儀率領朝鮮人員行刺逃亡日本的“甲申政變”幕后主使人、親日派要角金玉均,但最后在找不到適合人選的情況下,不得不放棄。是年,唐紹儀遭遇美國意圖唆使朝鮮獨立自主的挑戰(zhàn)。美駐朝鮮海軍上尉武官福克(George Clayton Foulk)熟諳朝鮮政情、精通朝鮮語言,與朝鮮重臣一直保持密切往來,獲悉許多“甲申政變”的內(nèi)幕,此外,他意圖向朝鮮君臣煽動獨立思想,令唐紹儀感到芒刺在背。??私?jīng)常在代表英國在華利益的《北華捷報》上發(fā)表一系列關于中朝關系的文章,唐紹儀乃刻意誤譯他所寫的一篇對朝鮮統(tǒng)理衙門大臣的評論,使朝鮮的事大黨(親華派)大臣大為不滿,并向美方要求將福克召回。唐紹儀的做法獲得袁世凱的大力支持,并在清廷駐美公使張蔭桓的協(xié)助施壓下,迫使美國務卿布雷恩(James G.Blaine)下令將福克調(diào)離朝鮮。此外,當時有些未向公署請領執(zhí)照的中國工人擅自在俄國駐朝使館工作,公署乃派遣巡捕前往逮捕,俄國公使則拒絕讓巡捕進入使館;唐紹儀援引《中朝商民水陸貿(mào)易章程》內(nèi)在朝華民須受漢城公署管轄的規(guī)定要求入館拘捕工人,雙方一度爭持不下,最后唐氏同意由粵籍商人予以保釋,僅要求該工人須先向公署請領執(zhí)照。盡管俄方仍一再抗議,唐紹儀認為自己于法有據(jù),并借此宣示中國在朝鮮的特殊地位。
1889年9月8日,仁川商務委員李蔭梧患病請假,袁世凱將龍山商務委員洪子彬調(diào)至仁川,而洪氏的職缺則由唐紹儀以知府銜候選同知直隸州知州的職銜接辦代理,并于10月11日由代理改為實任。唐紹儀在被提拔為龍山商務委員時,年僅29歲,是他赴朝鮮以來首次擔任一個獨立部門的主管官員。由于唐紹儀是袁世凱部下中最具影響力與實務經(jīng)驗的,他實際也輔佐袁氏擔負起代表清朝政府在朝鮮構筑勢力范圍的重責大任。1890年以降,唐氏代表清廷出席參加各國駐朝使節(jié)在仁川所召開的租界會議。1892年5月,清廷以漢城華商云集、商務紛繁、事件頻發(fā)為由,在龍山分署增設書識1名、仵作1名、衙役6名,由此可見唐紹儀任職時期龍山分署的地位是相當舉足輕重的。
唐紹儀治下龍山分署工作人員情況
袁世凱于1891年9月—1892年5月丁母憂返國省親,推薦唐紹儀代理其職。列強意圖在袁世凱暫時返國期間挑撥中朝關系,都被唐紹儀成功化解,最著名的首推唐氏成功迫使朝鮮召回奉命出使美國的使臣樸定陽。朝鮮意圖獨立行使外交權,閔泳翊及美籍外交顧問德尼(Owen N.Denny)乃向高宗上奏派遣使節(jié)前往歐美各國,朝鮮乃于1887年8月任命協(xié)辦內(nèi)務府事樸定陽為駐美全權公使、趙臣熙為歐洲各國全權公使。樸定陽一行于11月12日前往仁川搭乘美艦“舊金山號”(U.S.S.San Francisco),于1888年1月9日抵達華盛頓。在未事先拜會中國駐美公使的情況下,于1月10日徑自拜會美國務卿貝阿德(Thomas F.Bayard),并于12月5日向美總統(tǒng)克利夫蘭(Grover Cleveland)呈遞國書。
清廷代理交涉通商事宜唐紹儀對未恪守“三端”的樸定陽予以斥責,并敦促朝鮮下令嚴懲,朝鮮乃不得不下令召回樸定陽。但朝鮮于1891年9月任命樸氏為刑曹判書,旋于10月轉(zhuǎn)任戶曹判書,令唐紹儀相當不滿,乃向朝鮮政府提出最嚴重的警告:“若調(diào)查果然確實,即詰責韓政府?!?sup>他在向朝鮮外衙門督辦閔種默提出嚴正抗議后不久,清廷也隨即譴責朝鮮政府為樸定陽升官的行為,要求將樸氏撤職查辦,10月26日,閔種默請求唐紹儀代為向李鴻章說項;李鴻章考慮到一旦中、朝爭持不下,將使關系更加惡化,乃呈請總理衙門批準樸定陽的任命。11月25日,總理衙門批準所請。唐紹儀在接獲訓令后即向朝鮮政府轉(zhuǎn)達清廷不予追究的態(tài)度。清廷不只是以實質(zhì)的手段限制朝鮮的內(nèi)政與外交活動,甚至還明示以屬邦使節(jié)所應遵守的事項,以強化在朝鮮的宗主權。
朝鮮方面也曾試圖向日本借款。1884年甲申政變以降,李鴻章差派德人穆麟德辦理稅務,開始積極干預朝鮮的海關,在穆麟德暗中聯(lián)俄而遭到撤職后,李鴻章征詢中國海關總稅務司赫德(Sir Robert Hart)的意見后,決定改派美人墨賢里(Henry F.Merill)接任朝鮮海關總稅務司,并于1885年提供50萬兩貸款,以掌握朝鮮的海關行政、強化中朝宗屬關系。1890年,朝鮮國王高宗任命美國人李仙得(Charles W.Le Gendre)為朝鮮海關總稅務司,袁世凱以不符體制為由,命德籍朝鮮稅務督辦史納機(J.F.Schoenicke)不予交卸,李仙得乃憤而破壞海關行政系統(tǒng)。1892年,李仙得奉高宗之命前往日本,名義上是協(xié)助交涉日朝漁民在濟州島一帶捕魚的糾紛,實際負有對日交涉借款的秘密使命。當時返國省親的袁世凱曾致電李鴻章,表示曾要求各國不得干涉中朝關系,駐朝代理總辦唐紹儀向朝鮮外署就平壤開港、濟州島一帶捕魚及李仙得使日等問題提出嚴重抗議,朝鮮方面答稱增開平壤是與日方的交換條件,目的是為了阻止日人赴濟州島一帶捕魚,并保證日后平壤開港將比照三口(仁川、釜山、元山)辦理,中國對朝鮮海關的控制權乃更加鞏固。正因為唐紹儀在朝鮮與列強的外交人員及在朝鮮海關任職的外籍官員保持了密切的聯(lián)系,才能使李鴻章獲悉李仙得使日所隱含的不尋常動機,李氏訓令唐氏須對李仙得的活動繼續(xù)予以嚴密的監(jiān)控,終使李仙得破壞朝鮮海關行政的計謀遭到挫敗,使他一時無法挑撥中朝關系。
唐紹儀在代理袁世凱職務期間,對商務方面予以高度關注,在華商遭到朝鮮方面的任何不公待遇時,唐氏經(jīng)常代為向朝鮮政府提出抗議,最具代表性的例證就是處理1891年12月漢城府少尹李建昌所發(fā)布禁止售屋予華商及外國人的“榜文”。唐紹儀向朝方抗議時指出華商在漢城購置房屋“載在章程”,李氏之禁止售屋“顯違定章”,令唐紹儀極為訝異;唐氏在與閔種默及李建昌交涉時,李氏“仍多餙辯,不肯任過”,唐紹儀因而斥責李氏“不諳章程”、閔氏“攜同違章”,這將對中朝商務關系造成極其嚴重的阻礙,最終迫使朝方?jīng)Q定下令李氏收回成命。不過,李建昌仍試圖強渡關山,唐紹儀乃再度提出抗議,雙方一度相持不下,最后在閔種默出面保證撤銷“榜文”后,事件才正式宣告落幕。唐紹儀在當朝鮮境內(nèi)發(fā)生華商被害事件時,積極挺身而出,警告朝鮮方面須有所節(jié)制,并謀求解決之道,直到此類不幸事件不再發(fā)生,終使華商在商務上不受掣肘。
1892年春,袁世凱要求朝鮮政府盡速清償對日借款,并在日后只接受清廷的財政援助。8月,朝鮮方面向袁世凱要求商借10萬兩購置輪船,袁氏乃以買辦家族出身的唐紹儀為中介,在唐鍥而不舍地奔走下,終在10月9日由華商同順泰將該筆款項貸予朝鮮。
1893年,袁世凱以養(yǎng)病為名,訓令唐紹儀代表他覲見高宗。以美國公使安連(Horace Allen)為首的各國駐朝使節(jié)對袁世凱得以乘轎入宮多有不滿,唐氏則堅持袁氏理當享有如此殊榮。安連曾一度連同各國使節(jié)以不愿進宮的方式聯(lián)合抵制,但因未獲得來自美國務卿沃頓(William Wharton)的強力支持,最后無疾而終。
1894年2月,朝鮮爆發(fā)東學黨事變,清廷在朝鮮的求援下出兵協(xié)助彈壓,日本也調(diào)派大軍開赴朝鮮。事變解決后,清廷要求日本須同時撤軍,日本以高唱改革朝鮮內(nèi)政為由拒絕撤兵,并強行在日本公使館附近增建新的軍營。7月5日,袁世凱擔心日軍將對其不測,乃以謀求緊急對策為由,向李鴻章請調(diào)回國,7月14日,袁氏見大勢已去,以患病為由,再度向李鴻章請求離開朝鮮,并將政務托付予唐紹儀。7月17日,日御前會議最后決定對清軍的作戰(zhàn)方針與具體的作戰(zhàn)計劃。7月18日,龍山商務委員唐紹儀正式代理袁氏之職。7月19日,袁世凱易裝悄然離開漢城,取道仁川搭乘平遠艦返回天津,此后,唐紹儀即肩負起袁氏所留下的重擔。7月20日,李鴻章嚴令唐氏切勿輕離漢城。是日,日使大鳥圭介為終結清朝宗屬關系,乃限中國于7月22日正午12時前撤軍,并宣布廢止《中朝商民水陸貿(mào)易章程》《中江通商章程》《吉林貿(mào)易章程》等通商條約。唐紹儀旋于7月20日將該通牒呈報予李鴻章,但由于下雨造成漢城至義州間的電線故障,導致電報傳送的延誤,乃先行將朝鮮所提交的照會審閱三次后予以回復。唐氏的電報于7月22日才傳至李鴻章手上,已經(jīng)超過大鳥所規(guī)定答復的期限,李鴻章乃立即向總理衙門傳達日方的通牒,并以英使尚在調(diào)停為由,訓令唐紹儀保持鎮(zhèn)定。7月23日,大島下令日軍攻擊駐扎朝鮮總理衙門及龍山商務公署,并進占景福宮及漢城電報總局。唐紹儀見無法抵抗日軍的節(jié)節(jié)進逼,于是日(7月23日)倉促前往英總領事館避難,才得以勉強維持與李鴻章的電報聯(lián)系。7月25日,朝鮮在日本的脅迫下宣布自主,并宣告中、朝所簽訂的3項章程失效,唐紹儀失去了派駐在朝鮮的法理依據(jù),乃在未先行知會朝鮮政府的情況下,于7月28日由英人護送至仁川,取道海路返國,清廷在朝鮮各地所設立的理事府陸續(xù)關閉,朝鮮境內(nèi)已無清廷的官員存在,清廷與朝鮮的關系形同斷絕。而7月25日,日本軍艦則在不宣而戰(zhàn)的態(tài)勢下?lián)舫林袊\兵船高升號于豐島,俘操江炮艦,并擊傷濟遠、廣乙兩艦。8月1日,兩國才正式宣戰(zhàn)。此后,清廷在朝鮮的館產(chǎn)及僑民先后委托英國署理總領事嘉托瑪(Christian T.Gardner)及總領事禧在明(Walter C.Hillier)代為照料,朝鮮政府及日本公使對此則采取默認的態(tài)度,高宗還特別要求禧在明須竭力保障華民在朝的生計。唐氏返國后旋向北洋大臣兼直隸總督李鴻章報告朝鮮的情況。
唐紹儀自1882年以降,歷任漢城公署英文翻譯兼隨辦洋務委員、龍山商務委員、袁總理代理等職,至1894年始由于中日甲午戰(zhàn)爭爆發(fā)而被迫離開朝鮮,總計駐朝長達13年。唐氏在這段期間忠實履行清廷的積極對朝政策,并為強化清朝宗屬關系,多次對朝鮮政府采取強硬措施;有時也為朝鮮調(diào)解涉外糾紛,借此捍衛(wèi)宗主國的權威,遵循了李鴻章、袁世凱的對朝政策與策略。
二、唐紹儀與中朝平等外交關系的建立
中日簽訂《馬關條約》前后,在朝華商主動要求清廷重新派遣代表,乃于1895年11月分別致電袁世凱與北洋大臣王文韶代為奏請派遣領事官前來朝鮮談判貿(mào)易關系正?;约疤幚砩虅?、保障華商權益等問題。袁、王乃建請總理衙門命唐紹儀于朝鮮局勢穩(wěn)定后再度赴朝??偫硌瞄T采納他們的建議,任命唐紹儀為總商董常駐朝鮮。1896年6月12日,唐紹儀再度抵達朝鮮,但他未持有清廷所頒發(fā)的國書,無權與朝鮮締結條約,且無法向英國索回代管的僑民,最多只能與朝鮮交涉關稅問題。
甲午戰(zhàn)爭以降,清廷開始摸索與朝鮮的新關系,并研究日后對朝鮮的新政策;朝鮮方面則要求清廷須完全承認其自主權,并要求遣使、訂約。1896年7月17日,朝鮮國王高宗派遣曾在中國留學的華語翻譯官樸臺榮試探唐紹儀對朝鮮獨立自主的意見。樸臺榮指出:朝鮮的獨立自主已在《馬關條約》中獲得承認,清廷不承認朝鮮的新地位實有礙國際觀瞻。此外,樸氏原先認為清廷有意與朝鮮正式締結外交關系,但唐紹儀卻以高宗避居于俄使館(俄館播遷)形同“保護國”與“藩屬”為由,不愿將朝鮮視為一個獨立國家。韓國中央大學教授權錫奉指出:樸臺榮一再重申“華屬”與“中朝厚恩”,以強鄰逼迫為由辯稱自主與獨立是朝鮮所不得不實行的政治手段,并回避討論朝鮮若不與清廷修約,將招致各國詰問主體性等問題。北京大學教授茅海建指出:唐紹儀在對話中并未反映其“真實的內(nèi)心”,指出他與趙秉稷的會談更能直指問題的核心。趙秉稷向唐紹儀問道:“不修條約,豈非不論朝鮮為自主乎?”唐紹儀答稱:“鄙見修約與認為自主事屬兩歧,不得并論……認為自主,不過勿行舊章。若互換條約,則是視為平行之國矣,安得紊而一之?”唐紹儀只愿承認朝鮮“自主”,卻不認為朝鮮是“平行之國”,一時仍擺脫不了宗主國對朝貢國的心態(tài)。權錫奉則指出:唐紹儀將自主視為“廢棄舊條約”,而締結新條約意味著“平行體制”,乃不容許朝鮮與中國修約。
即使如此,唐紹儀指出朝鮮在俄使韋貝等駐朝使節(jié)的一再敦促下,終究將與中國談判修約,故中國須預先妥籌因應對策,這也是清廷在甲午戰(zhàn)爭后首次認真謀劃日后的對朝政策。7月17日,總理衙門致電征詢正在歐洲訪問的李鴻章對與朝鮮締結通商章程的意見。7月19日,李鴻章答以清廷不須與朝鮮建立公使級的外交關系。11月20日,清廷任命唐紹儀為總領事,負責保護華商、談判通商章程及稅則。清廷則仍固守朝貢體制的原則,只與朝鮮締結通商章程、恢復通商關系、互派領事官,而不愿建立平等的條約關系,并以派遣總領事的手段先發(fā)制人,扼殺了朝鮮提出遣使與修約等要求。
甲午戰(zhàn)爭期間,中國在朝鮮的館產(chǎn)與僑民都由英駐朝總領事代為照料,中國卻未事先將唐紹儀的總領事任命案先行知會,引起英駐北京公使竇納樂(Sir Claude MacDonald)的不滿。當時中國先將該任命案以書面方式照會朝鮮主管外交事務的統(tǒng)理衙門,旋以須先知會英駐朝總領事朱爾典(John N.Jordan)為由索回,而朝鮮方面卻已先行知會朱爾典,再由朱爾典轉(zhuǎn)告竇納樂,導致竇納樂憤而前往總理衙門提出抗議。
唐紹儀在返國領取任命狀后,自上海乘船赴朝,于12月23日抵達仁川。唐紹儀主要致力于保護華商、擴大商業(yè)利益,并排除各國的干涉。當時日籍巡捕擅闖華商房屋的事件頻傳,華商被迫自行聘雇華人巡守,唐氏乃派遣巡捕前往仁川中國租界訪查案件。但唐紹儀的首要之務是維系曾為宗主國的中國對朝鮮的體面,并因應朝鮮國王高宗稱帝及派遣使節(jié)等對中朝關系所帶來的沖擊。唐紹儀無論是對朝鮮的政局動向,以至各國使臣的意向,無不悉心探查,并時常呈報朝廷。
唐紹儀以俄使韋貝掌控朝鮮國政、阻止高宗遣使修約、美俄歧視中國,以及不愿另生枝節(jié)(唐氏擔心朝鮮再派人向他施壓要求修約)為由,一直未正式向朝鮮通報到任事實。他極力維護宗主國清廷的體面,不愿與朝鮮簽訂平等條約及派遣使節(jié),但支持朝鮮派使。訂約的駐朝各國公使頻頻向唐紹儀施加壓力,其中,日本總領事石井菊次郎在租界會議中宣稱:中朝兩國自中日甲午戰(zhàn)爭以后并未恢復關系,朝鮮應該收回中國的租界;美國公使甚至要求中國撤出租界,表示中國仍保有租界乃公法所不容。由于各國一直慫恿朝鮮派遣使節(jié),中朝商人的沖突頻傳,再加上日本在朝鮮勢力的逐步擴張所產(chǎn)生的中日商人的摩擦等一連串事件發(fā)生,使得囿于非正式身份而無法進一步從事交涉的駐朝總領事唐紹儀陷入窘境。
清廷方面仍竭力維系既有的朝貢體制,朝鮮方面則以高宗稱帝應對之。高宗于1897年離開逃難藏身的俄國公使館返回王宮之后,留意到臣民的一再要求,宣布終止朝鮮王朝、開展大韓帝國的新時代?!绊n”意味著自公元1至3世紀占領朝鮮半島南部的一群最不受占領半島北部的漢朝所影響的部落聯(lián)盟。朝鮮首先以“稱帝建元”的手段成立一個名實相副的自主獨立國,不僅向國內(nèi)外宣告其獨立自主的地位,更期盼能成為與清廷重新開啟對等國交的礎石。高宗國王改稱為“光武皇帝”,他興建了包含有祭天的“皇穹宇”及宗廟的“圜丘壇”等建筑的祭天壇,使人聯(lián)想到北京的天壇,并在“圜丘壇”舉行“告”。這些行動明確展現(xiàn)了朝鮮自認已脫離傳統(tǒng)藩屬國身份,并被視為是清廷宗主權棺木的最后一根釘子。就高宗決定表明朝鮮的地位而言,它透露出朝鮮企盼全面加入西方國際社會,不再甘于屈居在中國之下。唐紹儀對此指出:中朝尚未商訂承認朝鮮獨立的條約,故清廷不可能承認高宗的皇帝地位。唐紹儀甚至擺出帝國主義式的高傲姿態(tài)駁斥道:南美洲及非洲“尚有野蠻黑人之小國,其黨主且稱為王之王及皇帝等號,亦未見其國之強大”。唐紹儀指出高宗稱帝殊屬不當,依然堅持中朝宗屬關系,因而有學者批評身為外交使節(jié)的唐紹儀對朝鮮的認識與態(tài)度相當不合常理且“傲慢不遜”。此外,唐紹儀不時刺探列強在朝鮮的外交行動,尤其他在高宗稱帝前后探詢法、德、英駐韓使領官員的態(tài)度后發(fā)現(xiàn)列強駐朝使節(jié)的態(tài)度“均以一笑置之”,都相當冷淡。他在得悉列強的態(tài)度及行動后,都迅速通報本國,以便清廷做出決策。
朝鮮國王高宗亟欲向中國遣使、訂約,乃派遣曾任駐天津督理的成岐運前往北京,并令其先試探唐氏的態(tài)度。唐氏聲稱他的來朝“僅有商訂通商章程及保護我商之權”,強調(diào)清廷拒絕接待朝鮮派遣之使節(jié)。此外,唐紹儀拜會朱爾典時也表明同樣的態(tài)度。朝鮮方面則以不與中國締結商約為要挾,持續(xù)不承認唐紹儀的總領事身份,使他備受掣肘。唐紹儀在朝鮮不具正式身份,最多只能讓他向北洋大臣與總理衙門呈報關于保護旅朝華僑商人的情況及朝鮮內(nèi)外的情勢。
清廷總理衙門仍一直堅守“約可訂,使不可派”的立場,但朝鮮通過英、日、俄等國施壓,要求同意派遣二等使節(jié)來華訂約。唐紹儀為維持清廷宗主國的體面,于1898年6月2日、16日兩度建請清廷先行派遣使節(jié),認為“若任韓先派,似系為彼所索,恐有礙體制”,一旦朝鮮挾著拒絕商議通商章程自重,將使兩國交涉難上加難。
7月8日,總理衙門訓令唐紹儀向朝鮮轉(zhuǎn)達清廷將派遣四等公使。7月29日,唐紹儀建請總理衙門須堅持由中國先行遣使,以示對舊藩施予恩澤,并表示:“韓先派使,似與體制攸關,不若我遣四等使來韓酌議商約,以示朝廷恩遇舊藩至意?!?sup>此外,他建議總署可比照英、日先派使節(jié)的先例。是日(7月29日),總理衙門再度訓令唐氏:“韓本愿先派使,既準遞國書,即可由韓先行派使來華,中國當按照友邦交際之禮接待,俟遞國書覲見后,本署與之議約,再行派使赴韓酬答”,并指示唐氏應事先呈報朝鮮使節(jié)的全銜及啟程日期。我們由是日的訓令得知總理衙門的立場已經(jīng)出現(xiàn)變化,甚至與一向堅持中國須先遣使的唐紹儀立場相左,總理衙門已擬定對策,同意讓朝鮮先行遣使。
然而,總理衙門原先所承諾的由朝鮮先行遣使的方針,卻于7月30日至8月10日出現(xiàn)急劇的變化,最后仍回歸唐氏所建議的中國須先派使的方針,主要是由于朝鮮政府敦請英籍朝鮮總稅務司兼度支司顧問柏卓安(John M.Brown)通過中國海關總稅務司赫德向總署施壓,并向唐紹儀抗議,使清廷頗為不滿,造成政策的急劇轉(zhuǎn)向。唐紹儀與柏卓安的激烈爭辯促使清廷由原先同意朝鮮先行遣使突然轉(zhuǎn)而實行唐氏所建議的方針。柏卓安倚仗著赫德的勢力作為要挾,向中國施壓要求同意由朝鮮先派使臣赴華,否則拒絕接待清廷所派的使臣,因而遭到唐氏痛斥為“撥弄是非”,這使得柏卓安的立場相當困窘。唐紹儀將大國先行遣使視為國際通例,借機向舊藩施予恩惠,此外,他主張朝鮮所派遣的“代理公使”須由總理衙門代為呈遞國書,且不得直接覲見中國皇帝,以維持宗主國長久以來的體面。柏卓安在這一過程中弄巧成拙,他將受朝鮮政府之托與清廷斡旋修約視為攸關個人顏面的問題,并意圖將清廷方面先行遣使朝鮮與宗屬關系連貫起來,還以此向唐紹儀提出抗議。
1898年夏,清廷決定以極其積極而迅速的態(tài)度與大韓帝國建交,主要是內(nèi)外因素使然。首先,就國際因素而論,1898年3月,德國租借膠州灣、俄國租借旅順與大連,列強在東亞的利權爭奪戰(zhàn)(battle of concessions)日趨激烈,中國逐漸遭到瓜分,清廷的危機意識日益增強,導致光緒帝決心力行變法圖強。其次,就國內(nèi)因素觀之,戊戌變法的宗旨是由舊體制向近代國家的道路邁進,中國的世界觀也出現(xiàn)了轉(zhuǎn)變,逐漸地走出一貫所固守的華夷觀,并接受列國并存的國際觀的事實。此外,在朝鮮方面的一再要求,以及英使竇納樂、俄駐華署理公使巴福祿(Aleksandr Pavlov)及日使矢野文雄等外國使節(jié)的積極施壓下,朝鮮遂由中國的“屬國”變成“友邦”。總理衙門于6月23日奏請派員出使朝鮮,舉薦黃遵憲、徐壽朋、張亨嘉等17名人選,是日,翰林院編修張亨嘉被任命為駐扎朝鮮四等公使,并獲賞加四品銜。但張氏以需贍養(yǎng)88歲高齡母親為由請辭,清廷乃準其所請,而于9月18日改派安徽按察使徐壽朋以三品京堂候補駐朝鮮國欽差大臣,10月30日補授為太仆寺卿。
1899年1月25日,徐壽朋抵達漢城,2月1日向高宗呈遞國書:“大清國大皇帝敬問大韓國大皇帝好……從此兩國永敦和好,共享升平,朕有厚望焉?!?sup>中日甲午戰(zhàn)爭以來即中斷甚久的中朝關系正式宣告恢復,并建立平等關系,結束了長久以來的宗屬關系。
由于唐紹儀長期致力于中朝關系,徐壽朋乃奏請朝廷賞加唐氏二品銜。在唐氏擔任非正式的駐朝鮮總領事期間(1896年11月20日—1898年10月26日),一直為維持中國的體面及捍衛(wèi)在朝鮮的利益積極奮戰(zhàn)。最終于1899年完成建立中朝平行國交的決定性任務。
唐紹儀在徐壽朋赴任的4個月前,即于1898年9月請假返回廣東原籍奔喪,此后即未再返回朝鮮任職。總計唐紹儀與朝鮮的淵源,從1882年赴朝,至1898年10月26日返國為止,前后達16年之久,正值青壯年時代(22—38歲)。
唐紹儀因在朝鮮展現(xiàn)卓越的能力而獲得袁世凱的拔擢,在返國后也繼續(xù)受到袁世凱的重用,這段經(jīng)歷可說是為唐紹儀在中國政治外交界奠定成長基礎,讓他一步步成長為清末民初政治外交界的重要人物。日后,唐紹儀將其在朝鮮歷練所累積的經(jīng)驗運用于確保中國對西藏及中國東北的領土與主權完整的外交談判中,并收回先前中國所失去的部分路礦漁林等利權。
第二節(jié) 負責北洋對外交涉
一、協(xié)辦山東洋務
唐紹儀自朝鮮返國后不久,隨即重返袁世凱的陣營,曾先后任職于北洋“新建陸軍”及關內(nèi)外鐵路總辦(Managing Director)。稍后,義和團事變蔓延至京津一帶,威脅外國人的生命安全,列強所組成八國聯(lián)軍在占領天津后即組織臨時軍事政府性質(zhì)的“天津都統(tǒng)衙門”,在唐氏的積極奔走交涉下,終使列強同意撤出天津。
1899年12月6日,清廷在列強的施壓下,以袁世凱接替支持義和團的毓賢出任山東巡撫。列強認為袁氏是繼承李鴻章衣缽之人,對袁氏寄以高度的期待,希望他能保障列強在山東的利權。袁氏深知須以軍事和外交作為其政治資本。袁世凱在山東巡撫任內(nèi)所任用的人才以洋務人才最受矚目,他曾奏調(diào)記名副都統(tǒng)蔭昌與德人商訂路礦交涉章程,并奏請將唐紹儀調(diào)至山東辦理洋務。
袁世凱接任山東巡撫前后,教案頻發(fā)。德國進占膠州灣后,即積極修筑鐵路與勘辦礦務,更借口當?shù)丶澝癯饸⒔淌浚霰碱I日照等沿海地區(qū),擊斃鄉(xiāng)民多人。袁世凱對這些仇外舉動先以武力嚴厲鎮(zhèn)壓,再派士紳勸諭解散,以消除德國派兵護路的任何借口。唐紹儀奉調(diào)抵達山東前后,中、德在山東的關系已大致改善,所面對的是解決教案賠款的問題。
山東反教教案平定后,德人對鐵路方面的損失,曾數(shù)次開列失物清單,索賠洋銀17.2萬余元;對于所遺失損毀的開礦機器等,則要求賠款38萬余元。袁世凱和唐紹儀決定先派員尋覓散存于民間的被竊德人器材,并就現(xiàn)有的德人機器對象予以修理,以服德人之心;然后再通過談判降低賠款的數(shù)目。雙方經(jīng)過討價還價,最后決定鐵路賠款11萬兩,礦務公司賠款1.23萬余兩,甚為嚴重的有關德人的許多教案則只賠償4萬余兩結案。此外,唐氏也與英、美、法教士談妥賠款數(shù)目,尤其是法主教陶萬里原先堅持索賠84萬兩,在唐氏的折沖下竟能以17.9萬兩結案,大出袁世凱的意外,袁氏因此對唐紹儀的外交才干贊佩不已。1901年底,袁氏乃奏保道員唐紹儀交軍機處記名簡放。唐紹儀憑借著自己卓越的才識與能力,在山東再度成為袁氏手下洋務方面的首要大將,為袁氏所倚任。
唐紹儀在山東負責洋務局及商務局事務。在山東近代商業(yè)發(fā)展史中,地方官為使紳商界聯(lián)為一氣,與外國從事商戰(zhàn),鼓勵各地設立商會。第一個具有商戰(zhàn)思想的山東巡撫是袁世凱,他于1901年10月奏請于省城設立商務總局,任命唐紹儀總司局務,并派山東在籍富紳二品銜江蘇候補道孟繼笙及分省試用道蕭應椿會同辦理,擬于各地分立商會,使官商聯(lián)為一氣,共同策劃商務發(fā)展,并與外國進行商業(yè)競爭。
二、擔任天津海關道
1901年11月7日,直隸總督李鴻章去世,上諭袁世凱署理直隸總督,唐紹儀也被調(diào)離山東,袁世凱在奏折中稱贊唐氏“歷在朝鮮、北洋供差多年,洞達洋情,到東后委辦洋務、商務各局,均極得力。該道(按:指唐紹儀)素為洋人所敬服,而于北洋情形,尤為稔悉”,他因而懇求朝廷同意將唐氏“調(diào)隨北上,以資差遣,而收臂助”。
直隸是袁世凱實現(xiàn)其政治理念及培養(yǎng)幕僚的試驗場。直隸總督袁世凱不僅是地方官,而且是具有改革理念的有為官員,在幕僚唐紹儀、楊士琦、梁士詒、趙秉鈞等幫助下,在教育、警政、經(jīng)濟方面都卓有建樹,而該幕僚群在直隸的政治歷練對他們?nèi)蘸笤诔⑷喂俣碱H具影響。在外交方面,袁氏仰賴唐紹儀、梁敦彥、梁如浩等接受西式教育的人才。在財經(jīng)方面,他則倚重周學熙、孫多森、楊士琦等受傳統(tǒng)教育熏陶的學官。在軍事方面,袁氏則傾向任用馮國璋、段祺瑞、曹錕等兼受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兵法操練的軍官。
(一)接收各國聯(lián)軍占領下的天津
唐紹儀在此時成為外國輿論關注的焦點,英國《泰晤士報》(The Times,London)記者濮蘭德(J.O.P.Bland)認為主要是由于唐氏在義和團事變以后負責督辦關內(nèi)外鐵路,在提供英軍軍運所需的火車頭的問題上與英海軍提督西摩(Admiral Seymour)發(fā)生沖突,幾乎遭到英軍處決,因而備受西人矚目。
八國聯(lián)軍進攻天津期間,唐紹儀舉家遷往天津英租界躲避戰(zhàn)火,由于中國軍隊的炮擊,唐氏的原配及一孩子蒙難,另一孩子則受輕傷;租界英軍當局對唐氏極不信任,曾將他與開平礦務局督辦張翼予以監(jiān)禁,在任職于直隸熱河礦務局的美籍總工程師胡佛(Herbert C.Hoover)之利用英、俄矛盾而不斷地奔走營救下,唐氏才得以獲釋。
《辛丑條約》簽訂后,八國聯(lián)軍官兵由大沽口搭乘軍艦返國,但在天津仍留駐部分軍隊,成立都統(tǒng)衙門,管轄天津至大沽口20里境內(nèi)的民事、刑事訴訟與稅收事宜。袁世凱挾外交以自重,于1901年奉命出任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進駐保定;由于天津海關關稅的主要用途是支付對外賠款,因而對列強至關緊要,其中,英國在天津的貿(mào)易利益更是遠遠超過其他列強,袁氏乃奏請調(diào)唐紹儀為天津海關道以與各國交涉。直隸總督的衙門在保定,北洋大臣的衙門在天津,而袁氏則遲遲不愿前往天津就任。1901年12月,袁氏訓令唐氏要求列強撤銷都統(tǒng)衙門,否則不愿移駐天津,列強則表示須等到慈禧太后返抵北京后才愿進行談判。唐紹儀乃通過英、美與其他列強疏通,并將關稅收入存入外國銀行,以償還自1895年以降的各種戰(zhàn)債。1902年8月25日,列強宣布撤銷都統(tǒng)衙門,袁氏乃移駐天津,唐紹儀成功收回了天津的行政權。
此外,1902年2月6日,清廷代表唐紹儀、張蓮芬、錢鑅與比利時駐天津領事簽訂《比租界合同》,劃定比國租界的范圍:東至大直沽,南迄小孫莊,西臨海河,北與俄租界交界,面積達740.5畝。6月7日,唐紹儀與意大利駐華公使嘎里納(Count Giovanni Gallina)簽訂《天津意國租界章程合同》,將海河北岸的771畝的土地劃定為租界。12月27日,唐紹儀與奧國駐天津副領事簽訂《奧租界設立合同》,完全以意大利租界的合同為藍本,所劃定奧國租界的范圍北起金鐘河,南與意大利租界交界,西臨海河,東至鐵路地界,面積約1030畝。
袁世凱曾上奏褒揚唐紹儀在擔任天津海關道的兩年期間“中外相安,無大枝節(jié)”,為他開創(chuàng)了良好的政治局面。由此可知,袁氏對唐氏在外交上取得重大進展給予了高度的贊賞與肯定。
北洋要人梁士詒認為北洋新政在唐紹儀的協(xié)辦下“頗為外人所重視”,日后進入中樞也矯正了“空疏敷衍之習”,大大地提升政府的辦事效率。
總稅務司赫德對唐紹儀的外交手腕留下了深刻印象,并開始對唐氏加以防范:
我們不久前已恢復天津的秩序,袁世凱在此地東山再起,他的左右手是留美歸國的天津海關道唐紹儀。唐氏在朝鮮即跟隨袁氏,非常能干,惟對外人卻極其尖酸苛薄之能事(這也是所有曾經(jīng)留洋者的實際情形):我們在那里必須要有新的發(fā)展,且如果我們還是不動聲色,將給予唐氏鋒芒畢露的機會,這是我們無法接受的,但就中國的立場而言,是相當合適的。
袁世凱倚仗著北洋新軍的效忠,徐世昌、唐紹儀等文職幕僚的支持,再加上與慈禧太后、宦官李蓮英、戶部侍郎那桐、慶親王奕劻等清廷要人的人際關系,地位扶搖直上。袁氏與其文武幕僚的關系常被比喻為主人與隨從的關系,該關系甚至通過子女聯(lián)姻而獲得更進一步的增強。唐紹儀身為袁世凱權力集團內(nèi)的一名健將,其外交作為大大地影響袁氏集團在晚清政壇中的榮黜,與袁氏的關系也更加休戚與共。
(二)與英人商談接收關內(nèi)外鐵路關內(nèi)段
唐紹儀負責北洋對外交涉期間所經(jīng)辦的第二件大事,是收回了英國中英公司(The British &Chinese Corporation)所投資的關內(nèi)外鐵路。唐氏自義和團事變前,即曾奉命擔任關內(nèi)外鐵路總辦,一直想要改善凡事必須與英籍總工程師商辦的情形,乃與英人進行談判,于1902年4月29日簽訂《英國交還關內(nèi)外鐵路章程》;同日,另外簽訂《關內(nèi)外鐵路交還以后章程》;其主要內(nèi)容較之前訂借款合同更明確地規(guī)定中國擁有管理和統(tǒng)轄該路的大權,英人只掌握實際的工程管理與會計等權。
唐紹儀在談判的過程中仍付出了一定程度的代價,主要在于該款中規(guī)定:“如北京或豐臺至長城向北之鐵路及通州至古冶或唐山直弦之鐵路,并天津至保定府各鐵路,不得入他人之手,至妨礙中國北方鐵路利益?!边@引起原先天津至保定一線保有優(yōu)先筑路權的比利時及對于長城向北鐵路的修筑權保有特殊權利的俄人的分別抗議。袁世凱、唐紹儀與外務部決定只另外向比利時與法國駐華公使聲明,津保支路應由中國籌款修筑;并由外務部向俄國公使保證,所有自北京至張家口及其他向北各支路“應歸中國政府造辦,外國人不得干預,只用中國資本,不用外國資本,并永不得以此路并進項,作為外國抵押借權”。因此,關內(nèi)外鐵路全線的接收工作,至為順利。1902年9月29日,在袁世凱與英國公使薩道義(Sir Ernest M.Satow)的主持下,正式完成了各項收回的手續(xù)。
(三)不滿張翼出賣開平煤礦
開平煤礦原由唐紹儀的叔父唐廷樞一手創(chuàng)辦。唐廷樞于1892年過世后,張翼憑借著醇親王與直隸總督李鴻章的支持而得以接任該礦總辦。義和團事變爆發(fā)后,俄軍一度占據(jù)開平煤礦,張翼乃于避難天津英租界時委派德籍稅務司德璀琳(G.Detring)代理總辦,唐紹儀也在場署名見證。日后,德璀琳卻以給予張翼某些私人利益為餌,出賣開平礦權給英人,使唐紹儀極為不滿,唐氏乃暗中慫恿袁世凱具奏彈劾張氏。此外,唐紹儀在與英人交涉秦皇島通商口岸時,要求英人同意該口岸歸天津海關道管轄,并將開平煤礦產(chǎn)權與秦皇島口岸予以明確劃分,從而使中國在秦皇島的主權與行政權得以保留。
(四)參與中德津鎮(zhèn)鐵路北段路權交涉
甲午戰(zhàn)爭后,德國租借膠州灣,英國則控有威海衛(wèi)與直隸一帶。部分路段跨越山東與直隸兩省的津鎮(zhèn)鐵路相較于其他以商業(yè)性質(zhì)為主的外資鐵路,具有極其復雜的政治意義。1901年,袁世凱已成功地由英、俄人手中收回關內(nèi)外鐵路,對路政權力的控制獲得進一步的擴大。1902年8月25日,袁氏奉外務部之命與德人交涉收回津鎮(zhèn)路北段的事宜,德方代表艾倫賽(Bax-Ironside)在英商中英公司代表璧利南(Byron Brenan)的協(xié)助下來華與袁氏談判。由于英方不愿采取主動,袁氏乃借機分化英、德,旋命唐紹儀及關內(nèi)外鐵路總辦梁如浩與德華銀行的柯德士(Herr Cortes)談判津鎮(zhèn)路事宜。
唐紹儀在談判過程中為維護中國對津鎮(zhèn)路的行政權與經(jīng)營權,乃拒絕承認1899年所簽訂草約的有效性,僅愿作出某種程度的妥協(xié):借款總額740萬鎊,實付90%,借款期限50年,年息5%,中國以該路的財產(chǎn)與營收作為抵押,英段及德段的總管理處(Board of Commisson)分別須由兩名華籍職員及與一名歐籍職員組成,同意支付購料傭金5%,中國可自行建造該路的延伸線及并行線鐵路,將外籍投資人所坐享的經(jīng)營收益由原先的20%減為10%??碌率繉Υ擞枰择g拒,要求中國同意將津鎮(zhèn)路北段的借款提高至800萬英鎊,允許德國將由濟南至山東南界的鐵路并入津鎮(zhèn)線,并要求添筑德州至正定、兗州至開封兩支路之權,唐氏乃對柯德士的要求予以明快有力的駁拒。
袁世凱與唐紹儀對鐵路事務采取較為妥協(xié)的政策,英使薩道義乃同意如果能確保外人監(jiān)督津鎮(zhèn)路收支的權力,可以考慮將該路的行政與控制權移交予中國。濮蘭德對此表示肯定,但主張不同的路段仍須有不同的總管理處。德方則無視于袁、唐的妥協(xié)政策,甚至要求薩道義采取一致的行動,進行外交施壓,以迫使袁、唐就范,薩道義對此不表同意。
1904年9月26日,唐紹儀奉旨交卸天津海關道前往印度談判中英西藏問題時。雙方對于修筑該路的具體計劃,仍未達成任何協(xié)議。但唐氏的做法對袁世凱的其他涉外幕僚具有指標性的作用。1905年8月,梁如浩與周馥繼續(xù)和德方交涉津鎮(zhèn)路時,所堅持的原則仍然是唐紹儀一向堅持的華籍職員必須在總管理處中位居多數(shù),以及外國人僅能坐收鐵路營收的10%等原則。我們認為唐紹儀對津鎮(zhèn)路權交涉的參與時間雖然極短,卻仍可一窺他在外交談判中的影響力。
第三節(jié) 對主權的堅持:中英西藏問題交涉與中日東三省善后事宜交涉
一、唐紹儀與中英西藏問題交涉
唐紹儀奉旨負責當時最緊急也最棘手的中英西藏問題的交涉,原系以四品京堂候補的身份膺命,但在袁世凱的奏請下,清廷先擢升他為候補三品京堂副都統(tǒng)銜,后再超擢為議約全權大臣及出使英國大臣,為清廷破格用人的一項特例,也是對他在北洋主持外交成就的一項肯定。唐氏在與外方的交涉事項中不只表現(xiàn)出通達世界情勢熟悉外交案例的特點,而且手腕明快敏捷,對于外國人伎倆與心理的了解也入木三分。此次唐氏受命此任,對其外交才能,也是繼他收拾朝鮮敗局善后及穩(wěn)定北洋交涉大局兩大表現(xiàn)之后的又一次嚴肅的考驗,對于他稍后之得以負責清廷的外交工作,也有著直接的影響作用。
(一)奉派前往印度談判
當時,西藏在地理上界于英、俄兩大勢力之間。19世紀中葉,英國在控制印度后,先后將尼泊爾、不丹、錫金(哲孟雄)等中國的藩屬國納入勢力范圍,下一個目標就是西藏。1890年,清廷駐藏幫辦大臣升泰與印度總督蘭斯頓(Lord Lansdowne)簽訂《中英會議藏印條約》,俄國旋向達賴喇嘛保證將幫助西藏免于遭受來自印度的攻擊,使后任印度總督寇松(Lord Curzon)與英軍上校榮赫鵬(Col.Francis Younghusband)深感芒刺在背。1904年,英國之進軍西藏,是想利用俄國正為對日作戰(zhàn)而焦頭爛額的大好機會,一舉驅(qū)逐俄人在西藏的勢力,并意圖排除中國,建立英藏直接關系的既成事實。所以,榮赫鵬于是年6月占領拉薩后,即脅迫駐藏大臣有泰與他簽訂媾和條約十款,除規(guī)定開放通商商埠、賠款、解除武備、勘界外,其中第九款并明定西藏非得英國政府先行照允,不能舉辦下列五事:
一、西藏土地無論何外國皆不準有讓賣租典或別樣出脫情事;
二、西藏一切事宜無論何外國均不準干涉;
三、無論何外國皆不許派員或派代理人進入藏境;
四、無論何項鐵路、電線、礦產(chǎn)或別項利權,均不許各外國或隸于各國籍之民人享受,若允此項利權,則應相抵之利權或相同之利益,一律給予英國政府享受;
五、西藏各進款或貨物或金銀錢幣等項,皆不許給予各外國或籍隸各外國之民,抵押撥兌。
英國形同將西藏置于其控制之下。1904年9月23日,俄使璞科第(Dmitriy D.Pokotiloff)向清朝外務部抗議英藏和約。中國方面深切感到問題的嚴重,原擬再命駐藏大臣有泰與英人談判,但外務部右侍郎伍廷芳認為有泰欠缺外交實務經(jīng)驗,建請朝廷改派素以機智、圓滑的外交手腕蜚聲中外的津海關道唐紹儀擔任議約大臣。清廷采納伍廷芳的建議,先以四品京堂候補的頭銜任命唐紹儀前往查辦事件,并在袁世凱的奏請下,擢升他為三品京堂后補加副都統(tǒng)銜,11月4日,再超擢他為議約全權大臣及出使英國大臣。唐氏羅致布政使銜分省補用道張蔭棠與翰林院編修梁士詒為參贊,英籍稅務司亨德森(Vincent C.Henderson)、直隸州知州馮元鼎、候選知州席慶恩、陸軍參謀處委員王文波及翻譯官、醫(yī)官等為隨員;其中席慶恩曾旅居西藏5年,為唐氏所特訪而禮聘者。
至于英方代表方面,印度總督寇松以唐紹儀的天津海關道身份僅相當于領事官為由,拒絕與他直接交涉,只任命外部大臣費理夏(Stuart M.Fraser)與韋禮敦(E.C.C.Wilton)二人與唐氏談判。
關于談判地點的決定問題,英使薩道義主張在印度加爾各答談判更有助于迫使中國接受《拉薩條約》第九款,并指出一旦英國同意在北京舉行談判,中國將取得地主國的優(yōu)勢,并對英國予取予求。在英政府制定決策的同時,唐紹儀通過慶親王詢問將在印度的何處舉行談判,薩道義以尚未接獲相關訓令為由,拒絕透露。11月11日,英外務部決定采納薩道義的建議,訓令他向清廷傳達英政府的決定。11月12日,薩道義向慶親王通報談判將在加爾各答召開。11月14日,印度部也訓令印度政府在當?shù)卣勁小?sup>11月21日,印度政府建議印度部轉(zhuǎn)請外務部知會慶親王:若唐紹儀于1905年3月前抵達,將在加爾各答召開談判;若于3月以后才抵達,則改在西姆拉(Simla)舉行;此外,印度當局要求中國政府須將唐氏預定抵達的日期先行知會。11月25日,印度部請外務部訓令薩道義正式向清廷知會以上信息。
當時不只清廷對于西藏問題的歸結,甚感懸慮,民間輿論對于該案的發(fā)展,亦極為關心;不少人主張中國應該乘機加強對西藏的控制,改置行省,設西藏巡撫于拉薩,而將原來的駐藏大臣改為西藏將軍,移駐后藏,以資鎮(zhèn)攝。英使薩道義推測清朝政府將西藏設為中國不可分割的行省,以作為慈禧太后的祝壽賀禮。英外相蘭斯敦則分析中國當不致將西藏設省,仍訓令薩道義警告中國不得擅自變更西藏的地位。薩道義向慶親王查證建省的傳聞是否屬實,慶親王對此矢口否認,聲稱中國從未考慮將西藏設省,即使斷然為之,成功的機會仍然相當渺茫;薩道義對慶親王的答復感到滿意,指出能在中英即將開議的關鍵時刻獲得慶親王的答復,對雙方的談判是一種非比尋常的進展,并強調(diào)西藏設省的傳言確實給英方造成了極大的困擾。
在與日本人有密切關系的北京《順天時報》上,更有人撰稿,主張開放西藏為各國自由通商的市場,并推行殖民政策,以保主權;上海《時報》則認為西藏問題應以改訂《拉薩條約》為對英外交的第一步;另以專派定界大臣,戡定藏印邊界為第二步;然后舉辦墾牧、移民、開礦,建筑鐵路等要政,并指導藏民以自衛(wèi)。在改訂《拉薩條約》的步驟方面,《時報》建議中國在談判中應摒除任何可能承認英藏直接交涉的文字,否定西藏有任何與他國訂約的資格,而將《拉薩條約》廢棄,而由中國主持另訂新約。此外,除條約中指定的通商城市以外,其他西藏各地不得與條約相涉,并規(guī)定所有通驛、修路、開礦、設關、屯守等要政為中國自有之權,由中國自行辦理;印藏之間的通商稅則,不應另訂,即采用中國現(xiàn)行的稅則。此項方略,在某些方面,大致與唐紹儀抵印后所采取的立場甚相符合。
唐紹儀并未急于出發(fā),對于談判進行的各項步驟,均曾仔細考慮,尤其是中國方面只擁有《拉薩條約》的中文本,唐氏乃向薩道義索取英文本。薩道義以減少賠款金額及由春丕撤軍等條件仍須修改為由,暫時不愿提供英文本,但仍于11月27日請示英外務部。11月28日,英外務部就提供唐氏《拉薩條約》英文本與《中英新訂藏印條約》草稿,以及要求唐氏保守機密等事宜征詢印度部的意見。12月3日,印度部次官戈德利(Arthur Godley)回電外務部表示若唐紹儀同意保守機密,即不反對提供英文本,并請外務部訓令薩道義轉(zhuǎn)告唐紹儀向印度政府索取《拉薩條約》英文本及由印度總督所修訂的稿本。12月6日,英外務部將印度部的意見訓令薩道義,并命他將文件交予唐氏。
唐紹儀因其過人的才智而得以膺任全權大臣,他將致力于提升西藏人民的福祉,并防止英軍再度入侵西藏。唐氏在行前已做好長期談判的計劃,并有意在談判取得突破性進展后游歷印度全境,乃要求印度當局為他租賃住屋。他甚至曾計劃北上取道亞東、春丕(Chumbi Valley)前往西藏拉薩,以主導當?shù)氐纳坪蠊ぷ鳌S⑹顾_道義則認為清廷無須為唐紹儀所率領的使節(jié)團支付異常昂貴的開銷,并對唐氏代覓住居的要求甚表不滿,他建議印度總督寇松將使節(jié)團的住宿問題交由唐氏自行安排。
1904年12月27日,唐紹儀啟程離京,循陸路至漢口,再循長江取道上海、香港,直至1905年2月16日才抵達加爾各答。3月2日,中英雙方正式展開談判。費理夏將1904年榮赫鵬致駐藏大臣有泰的條約總綱交予唐紹儀,敦促唐氏定期簽字,聲稱《拉薩條約》業(yè)經(jīng)英政府批準,自不能再改,令唐氏大表不滿,拒絕簽署。幕后主導談判的印度總督寇松卻認為英印方面已過度讓步,且費理夏所提出的條件對中國甚為有利,他痛批唐紹儀建議中國政府切勿接受印度當局所提出的條件,推測唐氏是在自認尊嚴遭受踐踏的情形下,氣急敗壞地呈請清廷切勿畫押。
雙方日后的爭執(zhí)焦點尤在于費理夏否認唐紹儀所稱中國擁有西藏的主權,且堅持中國須承認《拉薩條約》,唐紹儀則不愿以西藏宗主國的名義簽署“中英新訂條約”。1905年5月初,唐紹儀正式向費理夏提交一份草案,其中最為重要的是英國須承認中國為西藏的“主國”(sovereignty),而非“上國”(suzerainty);寇松對此力予駁斥,并訓令費理夏警告唐氏:中國的態(tài)度決定談判能否持續(xù)進行。英方堅持中國必須接受榮赫鵬向駐藏大臣有泰所提出的媾和條約十款,唐紹儀則堅持須完全修改《拉薩條約》第九款,以捍衛(wèi)中國的主權,并厘清英國在西藏的地位。他以達賴喇嘛及班禪都接受清朝皇帝的冊封、西藏官員由清廷任命,且當?shù)剀婈牻邮荞v藏大臣節(jié)制為例證,堅決主張中國對西藏的主權須獲得承認。在受到英方的強烈駁斥之下,唐氏提議將原草案的第一款改為英國承認中國在西藏原有及現(xiàn)時享受與應得的一切權利,并主張修改第九款,以使中國在日后承擔溝通英國及西藏的角色。雖然英國有意借由獲得中國對英國執(zhí)行《拉薩條約》的支持,以避免英國陷入單獨執(zhí)行該條約的窘境,但英方僅同意承認中國為西藏的“上國”,且不愿撤銷其執(zhí)行該條約的權利。唐紹儀最后提議將“上國”與“主國”字樣刪除,改為“英國允認中國在藏原有及現(xiàn)時享受應得之權利”,但費理夏對此則予斷然拒絕;他說:“果應允此節(jié),則此時含糊敷衍,既未能將此歧異之處解釋明白,恐將來因此歧異而生齬龁?!蛠砗撝瑒t貴國仍握有主國利權之分際,倘本大臣徑允許,勢必啟兩國日后之爭端?!?sup>
唐紹儀無法打破談判的僵局,且深知寇松及費理夏的頑固態(tài)度,交涉必然會走向決裂,為了防止決裂及扭轉(zhuǎn)僵局,乃以“久留印都,足疾加劇,濕熱腫發(fā)”為由奏請清廷將他召回,一則宣示中國力爭西藏主權的決心,另一目的則在拖延時間,盼能拖至1906年春英國大選后再議。唐氏堅持不承認《拉薩條約》,因一旦予以承認,無異于承認西藏擁有與外國立約的權力,也承認西藏是一個“主權國家”。唐紹儀在印度已察覺到英軍內(nèi)部的不合,并對印度總督寇松等官員感到厭惡,且在遭受不合理的待遇下憤而請辭返國,事后更對該次的出使甚表失望。此外,當時因日俄戰(zhàn)爭結束,日本派遣小村壽太郎來華談判東三省善后事宜,清廷急于應付,乃于1905年9月予唐氏賞假回國,后續(xù)的談判事宜則由唐氏的參贊張蔭棠接辦。
(二)唐紹儀與《中英續(xù)訂藏印條約》
唐紹儀雖然解職回國,但仍心系藏事,乃建議清廷為西藏代付1904年《拉薩條約》的賠款,使英國盡速由戰(zhàn)略要地春丕撤軍,獲得了清廷的采納。1905年11月13日,慶親王表示將代付西藏對英賠款、負責償還英國的出兵費用,并將在第一次付款期限前支付須償還的款項。薩道義無法接受唐紹儀所提出的《拉薩條約》修正草案,痛批他意圖使清政府介入英國與西藏間的事務,并借由代付西藏賠款,以增加日后談判時的籌碼,所以他堅持須由藏人自付賠款,以資懲戒,并使他們了解其對英國的強制性義務,因為西藏若不承擔該項責任,英人將失去根本性的目標。英方更認為清廷意圖借由代付賠款以獲得在西藏重建其優(yōu)勢地位的合法性依據(jù);清廷則擔心一旦藏人拖欠賠款,英軍將長期占領春丕。英方乃回應道:除非中國遵守《拉薩條約》,否則拒絕接受清政府代償賠款。英外務部認為一旦接受唐氏的條件,形同默許清政府干涉西藏事務,并協(xié)助西藏規(guī)避《拉薩條約》所規(guī)定的責任。薩道義乃于1905年12月7日照會清廷云:
拉薩條約一事,業(yè)請?zhí)?、張兩大臣于所議加盟條款上畫押。此條款若不畫定,中國政府所擬代付賠款一節(jié),請勿庸議,且中國政府于以上所附加盟條款倘行畫押,亦允中國代藏付賠。尚應聲明所有應行隨勢酌情設法施行,拉薩條約之權利一概無減損。
再加上中國直至1905年1月16日一直遲未付款,英國以要求西藏完全承擔賠償責任為手段,迫使中國重新走回談判桌。
此外,薩道義以張蔭棠未被授予全權為由,蓄意刁難中國政府。即使中國日后授予張氏全權,印度當局的態(tài)度依舊相當強硬,逼迫他畫押,否則罷議,張蔭棠與印度當局的談判遂于11月14日正式宣告破裂。11月17日,中國駐英使館照會要求印度部重開談判,遭到強硬拒絕。印度政府也對張氏甚感憤慨,導致英國韋爾斯親王于1904年12月訪問印度時故意不邀請他出席宴會。
當時正逢英內(nèi)閣改組,以反對輸出華工至南非為訴求的自由黨(Liberal Party)執(zhí)政,一向力持強硬政策的印度總督寇松,已于唐紹儀離開印度后不久被英政府以商議選舉法為由召回,代之以較為持重的安息爾(Lord Amphill)為印度總督;而且英國認為《拉薩條約》既始終未為中國所承認,不只藏人仍存反對英人之心,尤恐他國起而干預,所以,英方甚愿與清廷達成一項協(xié)議,以解決此一懸案。此外,英方雖仍極力堅持《拉薩條約》中的通商等權利,因了解到中國堅持捍衛(wèi)西藏主權,故并未對此提出強烈的反對。清廷則認為《拉薩條約》是藏人與外人私訂的條約,若不亟謀補救,無異于默認藏人得徑與外人交涉,中國在西藏的主權無從維系,中國認為在西藏的主權只要不受侵害,給予英人若干利益以求解決藏案當無大礙。
不久談判重新舉行,由唐紹儀與薩道義在北京舉行會談。在新一輪的談判中,唐紹儀靈活運用措詞,完全不提“主國”“上國”等字句,而于其他條款中間接表示中國對西藏具有主權地位。薩道義雖仍堅持《拉薩條約》中英國已得到的通商權利,但對中國在西藏的主權地位則不再明言反對。1906年4月27日,唐紹儀與薩道義在北京簽訂《中英續(xù)訂藏印條約》六款:追認1904年的《拉薩條約》,英國同意不侵犯西藏領土或干涉西藏內(nèi)政,但有權在西藏各商埠架設聯(lián)絡印度的電線,并確認1890年及1893年的通商章程完全有效。《中英續(xù)訂藏印條約》的簽訂確定了中英共同干預西藏事務的基礎,其中第二款的文義對中國較為有利,因其雖未明述中國在西藏所擁有的主權地位,但其內(nèi)容則無異間接承認了中國在西藏的主權,因為英國不只重申承認1890年及1893年兩次《中英藏印條約》的有效性,確定了中國主持西藏定界與通商的權力,也允諾“不占并藏境及不干涉西藏一切政治”;這是唐紹儀在此次談判中的最大收獲。該約簽訂后,唐氏為使約文的意義更為明確,又再與薩道義交換照會,聲明該約第三款內(nèi)所稱之“外國”“他國”等字樣,亦包括英國在內(nèi),中國即使不是“主權國”,也是“宗主國”,但絕非“外國”。此外,唐紹儀在北京進行談判,排除了藏人的參與,也有效地避免談判節(jié)外生枝。
唐紹儀與英方所簽訂的《中英續(xù)訂藏印條約》為日后查辦藏事大臣張蔭棠執(zhí)行西藏政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也為中國加強在西藏的主權地位扮演關鍵性的因素。
二、唐紹儀與中日東三省善后事宜交涉(1905年10—12月)
1904年春夏之交,正值日俄戰(zhàn)爭方酐之際,工科給事中謝希銓上奏主張中國宜預先籌擬收回東北鐵路,“以復主權而固國本”,并提出收回鐵路的上中下三策。1905年1月初,清廷為了避免中國主權遭受損害,曾有意居間調(diào)停日俄沖突;2月,要求日方未來在處理東北善后問題的態(tài)度務須坦誠,主要在防止日俄兩國私相授受而有損中國權益。7月,日方拒絕中國派遣代表參與樸茨茅斯(Portsmouth)會議,其意在于不容中國過問東北問題。中國乃周告各國,凡有涉及中國而未與中國商定者,一概不予承認,但這并未具有任何約束力。9月5日,日俄兩國締結《樸茨茅斯條約》(Treaty of Portsmouth),俄國承認朝鮮歸日本保護,旅順、大連、南滿鐵路及庫頁島南部讓予日本,兩國于中國東北的北部與南部各自留兵保護鐵路。但這并未能使日本得到滿足,但已無法使俄國多做讓步,因此條約本身不能作為日俄兩國東三省利權爭奪戰(zhàn)的總結,而需要后續(xù)的外交行動。是年10月,日本挾其勝利余威要求中國追認其繼承俄國讓與的有關東北的權利。與此同時,美國總統(tǒng)西奧多·羅斯福(Theodore Roosevelt)更主張中國須將原先俄國在遼東半島所享有的利權轉(zhuǎn)讓予日本。這就是中日兩國關于東三省善后事宜交涉之由來。
11月初,日方認為,要在談判中逼迫中國承認日本接收俄國在東北的既有利益其實不難,然而在諸如將旅順—長春段鐵路、旅順租借地及其鄰近附屬土地轉(zhuǎn)讓予日本等問題上還是有必要與清廷達成協(xié)議。日方于是任命外相小村壽太郎為全權委員于11月6日動身前赴北京,并在事前通知清廷預作準備。清廷在收到日方的通知后發(fā)布上諭,派慶親王奕劻、外務部尚書瞿鴻禨、北洋大臣袁世凱為全權大臣,妥籌商辦,并任命署理外務部右侍郎唐紹儀會同商議東三省事宜。清廷方面其實不希望由日本外相親自出馬,小村的來華在朝廷引起軒然大波,更使袁世凱大為震驚。
唐紹儀在受命對日談判東三省善后事宜前,曾協(xié)助袁世凱辦理朝鮮事務,尤其是處理朝鮮與西方列強及日本的關系,之后至印度與英方談判西藏問題,返國后曾陪同盛宣懷驗收剛竣工的蘆漢鐵路黃河大橋,稍后即奉旨任蘆漢鐵路會辦大臣,在外交與鐵路方面已有著相當豐富的經(jīng)驗。日方談判代表小村壽太郎于11月12日抵達北京。談判即于11月17日—12月22日在北京舉行,歷經(jīng)了22次的頻繁會談。日方出席的有小村壽太郎(當時作為特使來華)、內(nèi)田康哉(駐華公使),另有與會人員山座圓次郎(時為日本外務省政務局長、后任駐華公使)、落合謙太郎書記官,及外籍顧問丹尼森(H.W.Denison)等。會議一開始,雙方即規(guī)定,談判語言彼此使用中日兩國語言,各條大綱“以日文為正文,漢文即系譯文”。
雙方在會前規(guī)定嚴守秘密的原則。中國方面所留存的《會議節(jié)錄》并未詳細記載中日談判的細節(jié),《申報》和《大公報》也沒有報道唐紹儀在談判中的外交作為,我們也無法找到袁世凱和唐紹儀等幕僚在每次談判前后所召開的檢討會議等相關記錄;然而,《日本外交文書》中的《會議筆記》則詳細記錄了當時雙方辯論的情況,我們由該資料證實了唐氏在正式的談判中主要是扮演輔助性的角色,發(fā)言次數(shù)并不多,但我們?nèi)栽噲D借由旁敲側擊的方式一窺唐氏在談判中的作為。大抵而言,唐紹儀在中日正式談判中的主要外交作為如下:
(一)限制安奉鐵路為商用鐵路,縮短日人占用年限
日本意圖將安奉鐵路的管理辦法比照東省鐵路章程,以運送軍用物資,最終繼承俄國在東北的各項利權。唐紹儀則試圖向日方爭取將安奉鐵路比照關內(nèi)外鐵路,以將其限制在單純的工商業(yè)運輸用途,并堅持中國有權使用該路運送軍隊及物資。
日本意圖永久強占安奉、新奉、吉長等鐵路,乃在他們所提出的會議大綱第七款中規(guī)定:“中國政府允將由安東縣至奉天省城,以及由奉天省城至新民屯所筑造之鐵路仍由日本國政府接續(xù)經(jīng)營;由長春至旅順之鐵路將來展造至吉林省城一事,中國政府應不駁阻?!敝袊矫鎰t提議將安奉鐵路“改為專運各國工商貨物,自此約畫押之日起,以五年為限,屆期一律拆去,或請一公估人估價,售與中國,其五年以內(nèi)所有中國官商貨物由該路轉(zhuǎn)運,應按照山海關內(nèi)外鐵路章程價值給付,并準由中國運送兵丁、餉械,可按東省鐵路章程辦理”;新奉鐵路則“由兩國政府派員公平議價售與中國,另由中國改造鐵路,此外,各處軍用鐵路應一律拆除”;吉長路“由中國自行籌款筑造,如須貸借洋款,可先向日本政府貸借”。雙方的提案完全沒有交集之處,中國極力限制日本對以上各路的用途及年限,并試圖自行在東北建造鐵路,這當與唐紹儀的建議有著密切的關系。
在第四、五次會議(先后于1905年11月25日及11月26日召開)中,雙方討論日本占用安奉鐵路的年限問題,日方起初堅持25年,中國則要求須于5年內(nèi)歸還,只同意最多展延至10年,雙方爭持不下。小村壽太郎以英文就關內(nèi)外鐵路事宜詢問唐紹儀;唐氏答稱中國可以于21年內(nèi)還清該路借款。小村同意讓步,表示愿考慮在15年內(nèi)歸還中國。
在第六次會議(1905年11月28日)中,雙方就營口至新民屯間的鐵路發(fā)生爭執(zhí)。唐紹儀堅持該路為關內(nèi)外鐵路的一部分,當由中國自行建造;小村對此予以駁斥,指出長城以北的鐵路與英國無關,要求中國在延長關內(nèi)外鐵路前須依據(jù)中俄條約的規(guī)定先行與俄國商議。
唐紹儀曾奉命辦理關內(nèi)外鐵路,對該路事務極為嫻熟,認為若能將安奉鐵路的管理辦法比照關內(nèi)外鐵路章程,中國當更能有效地管理該路。因此,我們不難得知唐紹儀在正式談判中發(fā)言次數(shù)雖不多,但在幕僚會議中使袁世凱正視安奉、新奉、吉長鐵路的收回問題上,他當扮演了舉足輕重的角色。
(二)指責日方須為談判泄密負責
中日代表雖在會前決定嚴守秘密的原則,清廷更唯恐消息走漏,下令檢查所有與東三省問題相關的電報,以保守機密。但當時有不少外國記者四處散播談判的內(nèi)情,導致中日雙方在第七次會議(1905年11月29日)上互控對方泄密,袁世凱在會議一開始時即痛斥外國記者的行為;日方則指責中國方面的保密措施不甚嚴密,致使外籍記者擅自披露談判的內(nèi)情;唐紹儀則以日籍人士暗中將談判經(jīng)過透露給英國路透社(Reuter)記者為證據(jù),反控日方才應為泄密負最大的責任。
(三)阻止日本接收煙臺至旅順的海底電纜
日本在第十一次會議(1905年12月4日)中要求接收由煙臺至旅順的海底電纜;唐紹儀則指出:由于義和團事變所導致的通信中斷,以及山東至華南的線路未受破壞,中國乃決定與大北電信公司簽訂建造一條由煙臺至大沽的海底電纜合同;但該公司丹麥籍工程師在與俄國駐煙臺領事的私相授受下,擅自從煙臺外海7海里處另行建造一條通往旅順的支線,并將該線路直接連接至俄駐煙臺領事館內(nèi),在兩年后始被中國政府察覺,中國乃將該工程師予以解雇,并通知大北公司取消合同。第十四次會議(1905年12月9日)時,日使內(nèi)田康哉再度要求唐紹儀須將由煙臺至旅順的海底電纜列入會議錄中。最后,雙方?jīng)Q定“嗣后凡有關于奉天省陸線及旅、煙海線交接事件,可隨時隨事彼此商定辦法”。我們由以上的資料不難推測,唐紹儀在談判中阻止日方接收旅煙海底電纜上發(fā)揮了相當程度的影響力。
(四)身兼袁世凱的秘書兼英文翻譯
雖然雙方約定使用中、日文作為正式會議語言,但在爭論關鍵性問題與專業(yè)用語時,仍經(jīng)常使用英文。小村率先在第五次會議時打破會議規(guī)則使用英文,試圖繞過翻譯及袁世凱,直接與唐氏溝通。
在該次會議中,小村詢問唐紹儀關內(nèi)外鐵路的相關事宜,唐氏即直接以英文答復。此外,唐氏也發(fā)揮其英文專長,審查英文稿件,竭力推敲英文用語,以為中國的權益把關。例如在第九次會議(1905年12月2日)中,唐紹儀就“不法”的定義質(zhì)問小村,小村則答稱“不法”乃是在中國可被處死的罪。第二十次會議(1905年12月18日)中,小村曾就“Agreement”一字的中文意義質(zhì)問唐紹儀,唐氏則將該字譯為“合同”;他也不甘示弱地就條約的“前文”字義質(zhì)問日駐華公使內(nèi)田康哉,內(nèi)田則答稱是“Préamble”。
唐紹儀不假日方翻譯之手,直接將袁世凱的不滿翻譯為英文。在第十四次會議中,唐氏即為袁世凱翻譯,抗議日軍在安東破壞超過1000棟房屋。唐氏長期以來即為袁氏的秘書,在東三省善后事宜談判中也不例外,尤其在第十八次會議(1905年12月15日)中,內(nèi)田向唐紹儀索取關內(nèi)外鐵路合同的約本,并在閱讀后立即交由唐氏收回,但仍要求唐氏提供副本;唐氏于第十九次會議(1905年12月17日)一開始時立即將副本交予日方。在第二十次會議中,內(nèi)田要求提供中俄條約;唐氏表示該約的中、法、俄文約本都存放在外務部;小村以中文理解甚為困難為由,要求唐氏于下次會議時攜來;唐氏答稱抄寫約稿甚為費時;小村要求盡速在抄寫完畢后攜來。
(五)小結
1905年12月22日,中日兩國簽訂《中日東三省善后事宜條約》。1906年3月下旬,英駐日大使竇納樂除向日本外務省提出抗議外,還于3月31日以私人名義致函當時奉派駐扎漢城的伊藤博文云:“目前日本政府所采取之政略……只能說是日本自殺的政略?!?sup>英國認為該約將對它在東北的商業(yè)利權造成影響,乃決定向日本提出該項嚴正的警告。
就俄國的態(tài)度方面,俄使璞科第在會議召開之前即要求“凡關系俄國之事,可以參酌與議”。在談判期間,璞科第要求中國須于東三省善后條約簽訂后即示知中俄的議約日期,并每日詢問中國議約全權大臣,聲言“若日本獲得特別利益,俄國當援均沾主義為同樣之要求”。中日兩國簽訂《東三省善后事宜條約》之后,璞科第不滿中國開放哈爾濱為商埠,抗議將俄國在吉林及黑龍江的伐木公司的權利轉(zhuǎn)變?yōu)橹腥蘸腺Y,要求中國同意俄國興筑黑龍江支路時須比照日本開筑安東縣鐵路支路的先例。
有學者認為,《中日東三省善后事宜條約》不只肯定日本由《樸茨茅斯條約》中所得到的特權,而且日本還得到更多特權,是清廷外交上的又一大失敗,留給中國的禍害難以文字表達。然另亦有學者主張:綜觀中日雙方所簽訂的“正約”“附約”與秘密性質(zhì)的“會議節(jié)錄”中的協(xié)議事項來看,中國雖未達到限制日本依據(jù)《樸茨茅斯條約》繼承俄國在南滿的利權的原始目的,只使日本“承允按照中俄兩國所訂借地及造路原約實力遵行”,但日本除去獲得續(xù)辦安奉鐵路15年的具體權利外,其原先計劃大幅度擴張其在東北南部的利益的目標,并未達成,不只所有籠統(tǒng)性涉及東北主權的各款,均被改變?yōu)槲霓o和緩且全由中國主持的字樣,新(新民屯)奉(沈陽)鐵路由中國贖回、吉長鐵路歸中國自修,只允借日款一半,對于維持中國固有的利權,尚均有益。此外,若我們由“附約”中所提到的關于日俄兩國自東北的撤軍、鐵路沿線礦藏的開采、奉天省日本臣民的約束等問題觀之,整個外交談判的后果,就其收獲與損失的各方面予以通盤衡量,尚可算是相當成功。至于唐紹儀在其中之角色問題,由中日兩國史料看出,由于慶親王奕劻因病時常缺席,瞿鴻禨的意見又不多,袁世凱在處理對列強的交涉方面,多需仰賴唐紹儀的幫助,因此有學者從唐的個性及其過去20多年來辦理外交的一貫風格推測,該文件極可能系出自唐氏的手筆。
中日兩國于12月22日簽訂《東三省善后事宜條約》。條約的本文共3條,附屬協(xié)議共12條,談判的會議節(jié)錄被列為機密,并成為日后中日交涉東北問題的基礎。雖然我們可由《日本外交文書》的資料得知唐紹儀在會議中的表現(xiàn),但仍無法取得袁世凱在談判前后召集唐紹儀等幕僚會商策略的談話記錄,因而無從得知他如何在幕后為袁世凱出謀獻策。但無論如何,唐紹儀通過參與中日東三省善后事宜談判,深切了解到東北問題的棘手,并累積了一定的經(jīng)驗,使他在日后與俄公使璞科第談判東三省善后問題及1907年4月出任奉天巡撫時,更能充分有效地掌握東北的局勢。
第四節(jié) 任職外務部右侍郎期間主持中國路政
一、積極整頓京漢鐵路
光緒三十一年(1905)十一月,唐紹儀奉旨出任外務部右侍郎兼督辦京漢、滬寧鐵路大臣。光緒三十二年(1906)正月,盛宣懷以病辭去中國鐵路總公司督辦職,唐紹儀則奉旨接任。當時商部已經(jīng)成立,唐氏因奏請裁撤總公司,歸并其所有事宜于商部辦理。
唐紹儀整頓已經(jīng)完工的京漢鐵路,在主持該路全線通車典禮時表示中國將依據(jù)該路借款合同的規(guī)定,致力于贖回該路路權。隨后,唐氏便親自調(diào)查該路的營運和經(jīng)營情況,并派遣道員柯鴻年、陶湘詳查由北京至漢口各站長的操守,若發(fā)現(xiàn)有營私舞弊的行為,即予革職議處;對恪守職責者則酌發(fā)薪金,以資鼓勵。唐紹儀并咨請商部徹查盛宣懷所任用的京漢路官員,發(fā)現(xiàn)他們只知敷衍外人,并將該路視為個人財富的利藪,乃積極展開嚴厲的稽核,將曾任京漢路北路及南路的行車正監(jiān)督鄭清濂降調(diào)為南路行車副監(jiān)督,又將道清支路代理總辦朱敬彝以其與英人合作毫無原則為由予以撤職查辦,并任命其遠房族弟之女婿留學美國康奈爾大學(Cornell University)的存記道施肇基為京漢路正監(jiān)督,兼署郵傳部右參議,道員陶湘為副監(jiān)督。在高級管理人員方面,進行了必要的調(diào)整。唐氏在整頓京漢路的過程中,一方面堅決執(zhí)行根據(jù)中國和比利時原訂借款合同中中國所應保有的權利,一方面積極推動路政的各項改革,如制定規(guī)章制度、整理財政、清除積弊等,并將一切應行事宜,編成白話淺說,曉諭站長、車房、車守人等一致遵行。此外,為加強沿路治安的維持,他與巡警部尚書徐世昌商定將所有該路的警察予以編組,并由該部統(tǒng)一辦理。唐紹儀的這些措施旨在提高員工的認識并增強其責任心,排除洋員對路權的操縱以及長期以來對該路管理方面造成的不良影響,使華員逐步掌握該路的管理大權。我們也可了解到唐紹儀借由直接而嚴格地監(jiān)督京漢路沿線的各站站長,以強化中國國家管理該路的地位。
二、唐紹儀與中英滬寧鐵路路權交涉
對中國而言,1905年前后的滬寧鐵路路權談判在某種程度上頗能代表它民族主義運動的部分精神,但談判只獲得部分的成功;對英國而言,滬寧路談判則彰顯其對華鐵路政策的基本原則:不愿歸還于1905年以前所取得的重要鐵路利權。中英滬寧鐵路路權交涉也代表唐紹儀決心要修改1905年以前所簽訂合同中對中國較為苛刻的條件。
滬寧路的修筑始于1864年,英人史蒂芬森(Sir MacDonald Stephenson)有意在中國規(guī)劃鐵路網(wǎng)絡,其中,他規(guī)劃了一條由上海至武漢的干線,滬寧路即為其中的一部分。1895年,中國在甲午戰(zhàn)爭中戰(zhàn)敗,列強開始在華競逐各項利權,滬寧路乃成為英人所欲爭奪的一條鐵路利權。1898年5月13日,中國鐵路總公司督辦盛宣懷與英商怡和洋行(Jardine,Matheson &Co.)簽訂滬寧鐵路草約,其中規(guī)定:清廷借款300萬英鎊,年息4.5%,實付額90%;竣工后以鐵路全線、周遭土地、購買的物料、火車頭及建筑物等作為抵押;支付0.25%的傭金予英商;英商可坐享鐵路盈利的20%;總管理處由2名華員和3名英員組成;怡和洋行可在征詢滬寧公司總辦的意見后任命總工程師等。但由于英國鑒于稍后義和團反外仇洋事件層出不窮,而不愿在華挹注過多資金,加之在南非有布爾戰(zhàn)爭(Boer War)發(fā)生,再加上盛宣懷暗中阻撓正式合同的簽訂,正式談判遲遲未能展開。一直到1902年秋,盛宣懷在英駐上??傤I事璧利南的一再施壓下,才勉強同意重開談判。
盛宣懷先同意英人的提議,提高借款總額至325萬英鎊,每英里造價6666英鎊,英方立即提供第一批款項225萬英鎊等條件。但一旦如此,中國所喪失的利權將較1898年的草約更為嚴重,署理兩江總督張之洞乃對此提出強烈的反對,主張中國須掌握行政管理權,并建議總管理處須由4名華員、1名英員,或3名華員、2名英員組成,督辦可自行任免總工程師,中國商賈可自由認購股份,中國得以相當?shù)馁Y金取代英方借款等;但張氏的要求并不為英方所接受。1903年7月9日,盛宣懷與怡和洋行正式簽約:借款325萬英鎊,年息5%,英人在總管理處中須占多數(shù)。1904年2月,滬寧路正式開工,至1905年11月,僅完成上海至南翔段12英里的鐵路,盛宣懷乃成為江蘇輿論攻擊的眾矢之的。清廷因此下旨命兩江總督周馥、江蘇巡撫陸元鼎“切實查核”。張之洞對此表示支持,提議借款總額應縮減至原訂借款的三分之二、改雙線為單線,以及清廷以田租稅收認購股份,目的是希望滬寧路成為中外合辦的鐵路事業(yè)。接手承辦的英商中英公司的態(tài)度相當強硬,堅持不愿讓步,但英國在華輿論界有了義和團事變后的排外經(jīng)歷,唯恐中、英爭執(zhí)將再度演變?yōu)榍逋⑺鶡o法控制的排外風潮。此外,盛宣懷也不愿對合同的內(nèi)容再做任何修改,只同意將借款總額減少至225萬英鎊。周馥與陸元鼎則以中國資金短缺,再加上英方的態(tài)度強硬,認為中國實無法片面取消英人的利權。1905年11月,由于盛宣懷左右任用之人“貪污肥己”的形跡甚為明顯,導致他被官紳指控為失政,不得不主動請辭下臺。這是袁世凱、張之洞、載振等與盛宣懷權力傾軋的一大勝利。
清廷以唐紹儀曾有總辦關內(nèi)外鐵路的經(jīng)驗,于1905年12月任命他為總辦滬寧路大臣。唐氏由于對當時的中外關系有非常深入的了解,故在處理整個中國鐵路問題時,常在務實穩(wěn)健的作風與原則下,采取互惠性的解決方案。他并不理會江蘇士紳收回滬寧路路權的訴求,反而立即展開改組該路總管理處的計劃。中國鐵路管理的既成事實是:華籍督辦(director-general)雖然在名義上位居公司組織架構中的最高地位,但每項重要決策仍須交由總管理處決議,并獲得大多數(shù)的同意。華人在由5人所組成的總管理處中僅占2人,處于劣勢。此外,根據(jù)原訂合同的規(guī)定,工程與財務大權完全由英籍總工程師與總財務師所掌控。唐紹儀乃通過制定總管理處的各項內(nèi)規(guī),以制衡英籍職員,并逐步提升華籍職員的地位。新工作規(guī)則規(guī)定:身為唐氏下屬的華籍督辦有權在未事先征詢總管理處的情況下管理一般行政業(yè)務。其次,新工作規(guī)則還規(guī)定應派遣華籍會計師至過去僅配置外籍人員的財務部門,并規(guī)定管理處內(nèi)各部門的外籍主管應各分配一名華籍隨員,以資臂助。此外,唐紹儀也取消了怡和洋行采購鐵路車輛及筑路原料之權,改為在總管理處的直接管理下進行競標購買。1906年,唐氏將英方要求提供鐵路的額外貸款由100萬英鎊降至65萬英鎊,并將貸款實付額由原本的90%增加至90.5%。稍后,他任命曾于耶魯大學接受教育、曾在梁誠使美期間擔任使館秘書、日后擔任中國駐馬尼拉總領事的鐘文耀擔任他的隨辦(managing director)。鐘氏在襄助唐氏在滬寧鐵路的修筑上作出了很大的貢獻,在鐵路的管理事宜上代表中國的利益。但英方則要求中國須先解決籌款購地、續(xù)借英款及英人購料傭金等問題,并一再拒絕唐紹儀修改總管理處章程的提議,唯恐華籍職員在日后總管理處的投票中位居優(yōu)勢,或是華洋勢均力敵。中英滬寧路權交涉拖延甚久,至唐紹儀于1907年調(diào)任奉天巡撫交卸統(tǒng)轄全國路政職務時,尚未達成具體的協(xié)議。
此后中國方面改由郵傳部派遣鐵路總局局長梁士詒與中英公司代表濮蘭德繼續(xù)交涉。梁士詒認為:清廷在中英滬寧鐵路交涉過程中頻頻吃虧的癥結在于總管理處華洋會議當中“彼(英)眾我(中)寡”的劣勢,指出須改訂總管理處章程。但英方提出須在議定購地籌款、續(xù)借路本、購料用錢等條件后,方能討論刪改總管理處章程等議題。
中英滬寧路交涉的所有具體問題于日后獲得解決,并于1908年4月13日簽訂附約。中國方面承諾:鐵路用地由中國政府負責購買,以備建筑雙軌之用;如第二批續(xù)借英款65萬英鎊仍不敷用,不敷之處,即由中國政府承擔,不再續(xù)借;中國亦同意于1906年12月前支付中英公司代購筑路材料的傭金35000兩;自1907年1月至1908年4月13日止,其購料傭金則照原數(shù)以七四折付給;中英公司同意,若筑路的原料能于上海采購,該公司將不收取任何傭金。此外,還宣布改組總管理處的規(guī)定。該處依舊由5人組成,包括2名華員及3名英員。然在過去位尊而無權的華籍總辦則成為權力的實際執(zhí)行者,并有權做出與鐵路管理相關的重大決策。英籍總工程師雖仍控制全路行政管理的原來職權,且其麾下人員實際掌管工程、行車、建筑、養(yǎng)路、廠務等業(yè)務,然他們皆必須將其工作情況向華籍總辦報告,并接受其監(jiān)督與節(jié)制。
這項妥協(xié)性的協(xié)議代表了中國人部分實現(xiàn)其由英人手中收回部分滬寧路權的努力。滬寧路的交涉也代表袁、唐兩人在該時期所實行的審慎而穩(wěn)健的外資鐵路政策之一個方面。
三、中英廣九鐵路路權交涉
(一)盛宣懷、岑春煊的對英談判
1905年以降的中英廣九鐵路路權談判是唐紹儀以穩(wěn)健而務實的外交手腕為中國收回部分鐵路利權的另一項表現(xiàn)。廣九路由英人設計,目的在鞏固其在香港的地位,以將英國的商機拓展至對岸的九龍,進而通過廣州與中國內(nèi)地的其他鐵路系統(tǒng)接軌。英人希望借經(jīng)營該獨占性鐵路使香港在華南所位居的第一大海港的地位屹立不搖,并企圖使廣州降格為輔助性的河港。
廣九鐵路計劃的起源是由資深外交官易學灝于1890年倡議的一項商業(yè)性鐵路計劃。雖然兩廣總督與當時負責鐵路事務的北京海軍部支持易氏的計劃,但他的構想從未付諸施行。1895年以降,廣九路計劃引起了代表美商合興公司(American China Development Co.)與清廷交涉諸項鐵路投資的巴什(Albert W.Bash)的關注,但總理衙門以該路鄰接英殖民地香港為由,駁拒他的要求。1897年底,列強在中國展開“利權爭奪戰(zhàn)”(battle of concessions),紛紛搶占海港,英商怡和洋行乃于1898年5月13日與盛宣懷簽訂修筑廣九路草約,該草約只有五條,規(guī)定日后簽訂的正式合同的所有條款須完全仿照滬寧路的借款合同。1898年6月9日,中、英簽訂《展拓香港界地專條》,其中規(guī)定“展拓英界,作為新租之地”,以99年為限,“專歸英國管轄”,并規(guī)定“將來中國建造鐵路至九龍英國管轄之界”,并進一步確認了廣九路修筑的必要,英國乃大大強化了它在華南與法國角逐的地位。廣九鐵路路權更是1898年夏英駐華公使為針對中國允許比利時修筑蘆(京)漢鐵路之后所要索的五條“補償性”鐵路中的一條;清廷因而被迫于1899年3月28日批準了1898年5月13日的草約。
英國投資人于1905年以前過度專注于滬寧路,對廣九路路權的談判乃如同其他英國在華所獲的鐵路利權,長期遭到擱置。由于廣九鐵路對英國進一步擴展其在華南的利權至關緊要,英政府乃對草約是否獲得忠實履行甚表關注。1904年,英外務次官珀西(Earl Percy)在國會中宣布:中、英對滬寧路借款達成協(xié)議后,廣九鐵路正式合同的談判工作將隨即展開。1905年2月,接替怡和洋行交涉廣九路借款的中英公司在英殖民部的敦促下,派遣長年旅居中國且嫻熟中國事務的羅斯(Charles H.Ross)至上海拜會盛宣懷,隨即轉(zhuǎn)赴北京與清廷交涉。英外務部訓令駐華公使薩道義敦促清廷外務部盡速展開交涉。
羅斯談判的底案是想將廣九全路劃分為英、華兩段,前段約24英里,由香港政府自筑;后段約101英里,由英國借款代筑。廣九路借款的條件將仿照滬寧路借款合同的形式。其主要內(nèi)容如下:借款年息5%,借期50年;全路竣工后,即以該路作為抵押;鐵路一旦開工,應由2名華籍人員、4名英籍人員成立管理處(Board of Control)。英方同意在全路竣工后,管理處改由3名華員、3名英員組成。廣九路的里程較滬寧路短,修筑較為容易,英方卻將借款額提高至200萬英鎊。廣九路權談判后不久即為兩廣總督岑春煊所中斷,因為他堅持該路須完全由中國自行籌資興建。
英駐漢口總領事法磊斯(Everard H.Fraser)曾暗中煽動中國廢贖比利時的蘆漢路權。在中國官紳反美情緒高漲、決意要廢贖美商粵漢路權時,英國則暗中向張之洞及相關省份的地方領袖提供情報及財政援助,答允支付中國收回美商粵漢路權的款項先由匯豐銀行提借,再由香港政府通過該銀行間接出資,而以讓渡中國廣九路的許多利權予英方以為回饋;此外,日后中國需要借外債修筑粵漢路時,英方將擁有優(yōu)先借款權;張之洞并書面保證如日后修筑廣九路支路將比照干路正式合同的規(guī)定,優(yōu)先商借英款。
中、英有關廣九路在北京的初步談判破裂后,外務部通知岑春煊在廣州與中英公司代表繼續(xù)協(xié)商。岑春煊對中國人于1905年所發(fā)起的抵制美貨運動甚表同情,且強烈支持鄂、湘、粵三省官紳之收贖粵漢路權。1906年3月,岑氏與中英公司的代表在廣州的談判開始后,即采取強硬姿態(tài),要求取消中英公司的利權,主張廣九路的修筑應分別由雙方出資興建,但他仍同意英方幫忙購辦火車頭及筑路材料;他并擬對進口鴉片增稅,以支付筑路所需的費用?;浖A僑巨商、商部考察外埠商務大臣兼辦閩廣農(nóng)工路礦總公司的張弼士(張振勛)則支持岑氏的立場,廣東紳商界甚至同意償付中英公司勘察路線等的開支,但這些訴求則完全遭到英國的否決。
岑春煊在談判中改變了原先的立場,同意借英款修筑廣九路,但須比照1898年關內(nèi)外鐵路借款的條件,最高借款額為150萬英鎊,實付額95%,年息5%,中國可支付中英公司代購火車頭及其他物料5%的傭金,并額外支付該公司處理借款的傭金0.25%。岑氏并要求該路的修筑與管理須接受兩廣總督的監(jiān)督,并應受中國督辦的節(jié)制。
英方拒絕同意岑氏的提議,堅持須依照草約的規(guī)定,將借款總額由200萬英鎊減為150萬英鎊,收取該路盈利的20%,完全控制管理全線,英籍人員在6人組成的管理處中須占4人,在該路50年的借款期限內(nèi)須由英人督辦。此外,英方要求岑氏在未征得中英公司的同意下,不得建造支線,且清廷亦不得允許其他國家建造競爭性路線與開采沿線礦藏。岑春煊無法接受英方的條件,談判乃陷入僵局。
岑春煊堅決要取得較滬寧路更優(yōu)厚的條件。他拒絕承認廣九路草約的有效性,并致電清廷外務部尋求支持。廣東紳商界也致電外務部,對岑氏的各項擬議力予支持。岑春煊為了解決爭議,曾提出兩種辦法:第一,廣九路全由粵省籌款自辦,所有筑路物料除中國產(chǎn)品可以供應者外,當請中英公司代向英國購辦,材料質(zhì)地與價格等,須與他國所提供者相同。第二,向英公司借款,聘用英工程師,以廣九全路作抵押,但由中國自行修筑,自握該路的行政管理權,只有在借款本息不能如期歸還英商的情況下,始可由英人接管該路。岑氏所擬議的這些辦法實際上只是重復先前被英人所駁拒的條件,雙方乃無法達成共識。
(二)唐紹儀、濮蘭德與廣九路正約的簽訂
此后,中英廣九路權交涉移師北京舉行,并于1906年中正式展開。清廷代表為外務部右侍郎唐紹儀,中英公司代表仍為英國的“中國通”濮蘭德。
1906年8月23日,唐紹儀與濮蘭德舉行了第一次的會談。濮蘭德首先表示廣九鐵路的特殊性在于該路橫跨中、英國境,指出中英公司與清廷尚有滬寧、蘇杭甬等路權亟待解決,故廣九路的談判絕不能影響該公司對該兩路的權利。他表示中英公司仍愿盡最大的努力,在不影響廣九路權的基本條件下,同意清廷的合理需求。唐紹儀則對草約中的“英屬九龍”(British Kowloon)一詞提出異議,認為它主要是指九龍城(City of Kowloon),而非九龍司。唐紹儀與濮蘭德同意中英公司的借款權與筑路權僅限于由廣州至九龍司邊界的中國段。其次,雙方依序討論由兩廣總督岑春煊所草擬的各項條文。唐紹儀提議修改部分條文,并指出廣九鐵路是中國政府所經(jīng)營的鐵路,該路利息概由清廷擔保,且合同須由清廷頒布諭旨,方為有效。濮蘭德則以岑春煊所草擬的合同已旨令核準,中英公司乃準備達成協(xié)議,但警告若對滬寧鐵路合同進行修改,恐將橫生枝節(jié)。稍后,雙方先就第一款達成協(xié)議:中英廣九鐵路借款是大清政府的借款,款項由倫敦核撥,利息則由清廷擔保,至于兩廣總督岑春煊所提議以鹽稅等稅收作為擔保是既不可行且毫無必要。雙方接著討論借付款項的問題。濮蘭德實付全額借款的94%。唐紹儀則估算中英公司在籌款過程中的開銷,以及中國所給予的傭金,綜括計算,提出該公司須實付95%。濮蘭德則以中英公司未獲得任何利潤,要求若草約的其他條款能獲得滿意解決,愿在傭金問題上予以彈性處理。唐紹儀則就當時的市場行情而論,中英公司最高須實付97%。在雙方爭持不下的情況下,他們同意先將實付的問題暫行擱置,視其他條款的商議情況后再行研議。濮蘭德并表示中英公司愿在廣九鐵路竣工后放棄對該路的控制權,以順利解決合同內(nèi)的其他條款。
關于借款期限的問題,濮蘭德認為岑春煊所提出的期限過于倉促,主張中國在前25年內(nèi)如果清償借款,須額外償付2.5%。關于興建期間的行政權問題。唐紹儀認為清廷已同意擔保該路的利息,滬寧路合同對行政權的規(guī)定乃不適用于廣九路,設置總管理處(Board of Commissioners)也不可行。濮蘭德則提出如能對中英公司所任命的總工程師及管帳師的地位及權力予以明確界定,鐵路行政權的問題即不難解決。他指出清廷如想成功獲得借款,鐵路的建造及其設備須由中英公司與中國政府代表的指示下始可。
雙方接著討論購料傭金的問題。唐紹儀略為修改了岑春煊所提的傭金條件,指出由清廷所聘雇的總工程師在中央政府代表的指揮下決定筑路物料的選購,故支付購料傭金予中英公司是不合理的,但清廷若委托中英公司由英國代購物料,則可支付傭金。濮蘭德對此力予駁斥,痛批唐氏無視廣九路草約及1898年清廷給予該公司為中國修筑鐵路的權利,指責唐氏背離了滬寧路合同的規(guī)定,中英公司為清政府提名總工程師的人選,并為清廷及公司股東提供諸項服務,理當獲得傭金。但他指出中英公司已原則上同意取消購買中國物料的傭金,并批評唐氏意圖取消中英公司的筑路權。唐紹儀乃援引關內(nèi)外鐵路合同辯護,濮蘭德則反駁唐氏所援引的合同是一條“已經(jīng)存在的鐵路”,指出該路合同僅涉及借款部分,未提及建造權,再加上清廷已給予中英公司廣九鐵路建造權,故清廷須支付傭金予該公司是不容爭辯的。濮氏更強調(diào)該公司在借款期限內(nèi)所承擔的責任、所提供的服務,以及對設備的維修,理當獲得酬庸,不能將5%的傭金視為購料傭金。
8月29日,唐氏與濮蘭德舉行第二次會談,雙方再就第一款進行討論。唐紹儀表示清廷借款總額為150萬英鎊,可由中英公司提供其中的100萬英鎊,兩廣總督自籌其余的50萬英鎊,清廷愿支付傭金及籌款所需的開銷予中英公司,但要求取消保險金。濮蘭德則建議唐紹儀明確訂出對內(nèi)舉債的金額,且兩廣總督須為該筆借款負一切責任。此外,唐紹儀提出中英公司應實付所有借款的95.5%,濮蘭德則以國際金融市場波動、籌款時所需的開支等因素,要求實付94.5%。雙方再就第二款進行商議,唐紹儀認為就當時的情況而論,中國僅須修筑單線。濮蘭德則認為該問題須交由專家進行評估,并以岑春煊在所擬條文中承認日后的交通將有所發(fā)展為由,主張修筑雙線與否須視當?shù)氐膶嶋H情形、路線的探勘等因素而定。就第四款而論,唐紹儀認為若兩廣總督能自籌50萬英鎊,則無須再向英方商借。至于第六款,唐氏要求刪去如下條文:若兩廣總督與中英公司代表無法達成協(xié)議,將改由清廷外務部直接與英國公使商議。第九款的傭金部分,唐紹儀主張中英公司并未涉及建造鐵路的責任,除非該公司代辦英國物料,否則清廷不須支付傭金。濮蘭德則反駁說唐氏的說辭形同否認清政府原先同意給予中英公司的利權,并以湖廣、兩廣總督均認為該公司的條件相當合理,反批唐氏的想法比地方政府還不可取。
9月3日,唐氏與濮蘭德舉行第三次會談。唐氏在筑路物料的采購方面表示華貨與洋貨若價格相同,將優(yōu)先選購洋貨,并支付中英公司實價5%的傭金。濮蘭德認為唐氏的提案無法為中英公司總董所接受,并對清廷以地方政府與士紳的支持為奧援,要求英方修改滬寧路原約,深表不滿。唐紹儀則響應滬寧路合同的條件不適用于廣九路,而且中英公司未獲授權修建由廣州至九龍城全線的鐵路,質(zhì)疑廣九路草約的有效性,因為清廷與港英政府同樣擁有自由裁決權。濮蘭德則回應說廣九路草約已于1899年經(jīng)上諭批準,它與蘆漢路的條件相同,都具有對中國提供借款與筑路的權利。他認為清廷明確了解中英公司的筑路權是在中國領土的范圍內(nèi),“英屬九龍”并不是指九龍城,也不是九龍司的邊界,認為唐紹儀的提議形同徹底否定了中英公司的權利。唐紹儀表示可對該條件加以修改,濮蘭德則表示無法接受,將靜候英國總公司的響應。在第十二款方面,唐紹儀同意將廣九路的營收存放于匯豐銀行(Hongkong &Shanghai Banking Corporation),并以每日市場的匯兌率換算,濮蘭德則稱須與該銀行商討后再行決定。第十五款方面,唐紹儀同意給予匯豐銀行5%的傭金,以酬謝該行在筑路前后所提供的服務,但要求中國每半年所償付本息所需的英鎊可以任意選擇銀行購買。第二十條方面,濮蘭德指出岑春煊所擬的條文將使公眾不愿認購股份,對中國的利益將造成損害,要求同意在前25年內(nèi)如果清償借款,須額外償付2.5%,以支付所有公債項內(nèi)之開支,唐紹儀并未同意。第二十二及二十三款方面,濮蘭德堅持合同的正式版本須以英文本為主,因漢文本將不為英方所接受。濮蘭德指出:如果清廷同意岑春煊所提關于借款實付額與“公平而合理的”傭金條件,正約的簽訂絕不可一再拖延;他并威脅唐氏如再不同意,談判恐將陷入僵局。稍后濮蘭德在致香港總督彌敦(Sir Matthew Nathan)的電報中甚至將雙方談僵的責任完全歸咎于唐紹儀之從中阻撓。
9月27日,唐氏與濮蘭德舉行第四次會談。濮蘭德將借款實付額降至91%,受到唐紹儀的猛烈抨擊。唐氏表示無論濮蘭德所提出的實付額是91%還是93%,一概無法接受,并警告濮蘭德如仍不愿退讓,清廷將不排除向其他銀行借貸。濮蘭德則反擊說:如再爭持不下,將回歸獲得清廷旨準的草約,并指出已放棄每年坐享鐵路營收的中英公司有權獲得相對的補償,且實付93%已經(jīng)是該公司所能提供的最佳條件。雙方在爭持不下的情況下,只好將該議題暫行擱置。接著討論第六款,唐紹儀再度要求明文規(guī)定總工程師與管帳師的地位與權力,濮蘭德則表示須明文規(guī)定股東的權益,以提升其投資的信心,要求中國須保證在借款期間代表中英公司利益的總工程師及賬師在路線維修及收支有效監(jiān)督上所提供的服務,并要求中國須承認總工程師的權力系同時來自于中國鐵路督辦與中英公司。唐紹儀則致力維護中國的鐵路行政權,表示中國極力避免雇用到由于個人因素而不為中國相關機構所歡迎的總工程師。最后,唐紹儀與濮蘭德一致同意中英公司在征詢中國鐵路督辦同意的情況下,得任免總工程師與管帳師;這表示唐紹儀在第四次會議中成功地捍衛(wèi)了對廣九鐵路的行政權。其次,唐紹儀指出由于滬寧路合同的漢文本翻譯有誤,導致中國每年須額外償付2.5%的債款,并須再額外支付12.5年,要求廣九鐵路正式合同須審慎制訂。唐紹儀也再度提出傭金問題,表示中國只愿支付中英公司代辦外國物料的傭金,提議將25000英鎊的傭金一次付清。濮蘭德則指出中英公司是借由修筑高質(zhì)量的鐵路以確保股東的信心,故中國理當酬謝中英公司對修筑鐵路所擔負的責任與提供的服務。他認為如果中英公司同意中國將傭金一次付清,不等于同意放棄對該路的筑路權與監(jiān)督權,又說即使?jié)h陽鐵廠與唐山鐵廠有能力生產(chǎn)修筑鐵路所須物料的一半以上,中英公司仍然有權為其所提供的服務與擔負的責任獲得傭金,所以,他認為中國應一次付清傭金35000英鎊。唐紹儀則回應道:如果中英公司的借款實付額能為中國接受,中國將考慮酌予增加一次付清的傭金額。
10月8日,唐紹儀與濮蘭德舉行第五次會談。濮蘭德首先以國際金融市場波動的幅度甚大為由,要求唐氏同意接受實付93%,因為唐氏不能指望短程的廣九鐵路能獲得其他長程鐵路相同的條件,他警告唐氏若不接受該條件,將不排除再度降低實付額,唐氏對此表示無法接受,乃轉(zhuǎn)而討論其他條款。關于第一款,唐紹儀以中國即使對滬寧路的債券提出任何異議,廣九路的債券仍有商議的余地為由,要求廣九路的債券不能比照滬寧路處理;濮蘭德表示該情況無損于中國的利益,但仍須顧及股東的信心。關于第二款,唐紹儀駁斥該款提及兩廣總督與港英總督所簽訂的辦事合同(Working Agreement),認為它已超出廣九路中國段借款正式合同的范圍,提議刪去所有提及辦事合同的文句。唐紹儀反駁廣九路中國段與英國段須視為一體的說辭,認為中國路段的場站系統(tǒng)須異于英國路段。濮蘭德對此表示遺憾,最后雙方?jīng)Q定維持岑春煊所擬之由兩廣總督與港英總督妥為商議的原文。濮蘭德又提議開始討論該條件的日期,唐氏則以不在合同范圍之內(nèi)為由,認為無此必要。濮蘭德接著提議在條文中加入廣九路連接粵漢路干線的文字,認為這不僅無損中國的利益,更有助于提升中國獲得借款的機會。唐紹儀則拒絕加入該項文字。在第六款方面,雙方同意任命華籍管帳師協(xié)助外籍總管帳師。
10月10日,唐紹儀與濮蘭德舉行第六次會談。濮蘭德首先以兩廣總督與香港總督的談判將造成中英公司無法立即開工為由,要求將借款期限延長8個月,唐紹儀則未予響應,轉(zhuǎn)而討論第七款,要求中英公司為購買鐵路施工用地所支付的款項應不在借款總額內(nèi)。濮蘭德希望能制訂出購買這些土地所需支付的最高金額,唐紹儀則根據(jù)廣九路合同的特別條款,不須訂定最高金額,因為土地是中國政府不可分割的財富,鐵路的修筑須純?yōu)樯虡I(yè)用途,若款項不敷支應所需,不足部分將由清廷中央提撥。關于第九款傭金部分,雙方仍未達成共識,乃決定暫行擱置。就中國在償付債款期限前的六個月前先行墊款以支付本息的程序方面,唐氏主張須在通車前視鐵路的盈余是否足夠支付該筆金額而定,并反對由其他鐵路的營收先行墊付。雙方乃決定修改該款的文字,規(guī)定還款期限前14日的營收不敷支付該筆款項,清廷予以撥款。關于第十二款傭金問題,濮蘭德再度提出中國不能指望中英公司不收取傭金,深盼中國了解中英公司所展現(xiàn)的友好精神;唐紹儀則提議將該議題暫行擱置。關于第十三款關稅的部分,唐紹儀指出清廷即將對官營鐵路頒布新的法令,規(guī)定所有進口貨物須支付關稅,免稅協(xié)議乃不適用于廣九路,且在當時的合同規(guī)定下,對股東不致產(chǎn)生太大的影響。在雙方同意不提及關稅的情況下,本款獲得通過。
10月22日,唐紹儀與濮蘭德舉行第七次會談。他們首先就中國不許建造損害廣九路利權的任何并行線鐵路問題上達成協(xié)議。其次,唐紹儀指出中國若只由匯豐銀行購買英鎊以償還借款的本息,將蒙受極大的損失,要求能向任何銀行購買英鎊。濮蘭德則以匯豐銀行向以公平原則處理國際匯兌事宜,且以該行代表反對為由,不愿退讓,僅表示愿代為向該行總董轉(zhuǎn)達唐氏的希望。關于借款實付額方面,唐紹儀要求中英公司實付95%,濮蘭德則一度堅持只實付93.5%,最后同意退讓至94%,但附帶提及由于市場行情因素,再加上滬寧路對投資股東的信心產(chǎn)生不利的影響,將連帶影響到廣九路借款的核發(fā)與否。唐紹儀則告訴濮蘭德無須為此感到不安,清廷中央將在一周內(nèi)盡速提撥公債。最后,唐紹儀并表達中國愿支付贖金,以取消津鎮(zhèn)鐵路的草約。
10月25日,唐紹儀與濮蘭德舉行第八次會談。濮蘭德表示匯豐銀行拒絕唐氏所提向其他銀行購買英鎊以償付本息的要求,但該行同意兩廣總督在還款期限前六個月內(nèi)可隨時償付本息。唐氏乃要求匯豐銀行同意粵督以當?shù)赝ㄐ械呢泿爬U交,并要求同意在廣州及香港任選一地付款。唐紹儀解釋說:兩廣總督須在鐵路公司總部所在地廣州派駐有能力執(zhí)行銀行業(yè)務的專員,中國方面當極力避免將鐵路營收運送至香港可能產(chǎn)生的風險。濮蘭德對此僅表示愿代為征詢銀行的意見。唐紹儀與濮蘭德繼續(xù)就第九款進行商議。濮蘭德聲稱上級指示他須依據(jù)關內(nèi)外鐵路合同的基礎進行談判,若日后修筑支線鐵路需要借款,仍須由中英公司提供款項,否則將產(chǎn)生賬戶紊亂及行政不一等問題。唐紹儀先拒絕接受該條件,后來同意中英公司享有優(yōu)先借債的權利。關于實付款項問題,濮蘭德再度表示由于市場行情不穩(wěn),在核發(fā)借款時,借款的實付額須視中國其他債券的行情而定;唐紹儀提議延緩廣九路合同的簽訂。唐氏與濮蘭德在充分討論后決定:若市場行情在合同簽訂之日仍然不穩(wěn),中國在同意給予中英公司6%的籌款傭金條件下,可自由選擇在合理的期限內(nèi)要求中英公司核發(fā)同樣的金額。雙方同意在核發(fā)借款前,中英公司可預支款項,以支付勘查路線等開銷。關于第九款傭金問題,唐紹儀認為自中英公司實際提供服務之日起即支付傭金是不合理的,濮蘭德乃同意當完成全部工程的一半時支付半數(shù)傭金,其余半數(shù)則在全線完工后付清。在此第八次會議中,雙方已完成大多數(shù)重要合同內(nèi)容的談判。
由于新任兩廣總督周馥反對將借款期限訂為50年,要求縮短至30年,唐紹儀乃要求濮蘭德考慮將借款期限由50年縮短為30年。濮蘭德轉(zhuǎn)而征詢英駐華公使朱爾典的意見,朱建議不妨在該議題上讓步,以換取唐氏同意以書面保證盡速將正式合同呈交上諭批準且不要求變更其他條文。10月31日,唐紹儀與濮蘭德舉行的第九次會談中,濮蘭德同意借款年限由原先的50年縮短為30年。此外,唐紹儀試圖再為借款實付額做最后一搏,要求提高至96%,受到濮蘭德的嚴拒,最后雙方仍維持94%的實付額。
11月7日,唐紹儀與中英公司在第十次談判中決定原合同的序文維持不變,但刪除唐氏所極力反對的延長八個月借款期限的條文,并決定雙方在11月10日召開的最后一次會議簽訂正式合同。
1907年1月12日,清廷外務部將廣九路正式合同呈請諭旨批準,但唐紹儀當時遭到彈劾,頗使中英公司擔心廣九路正式合同的批準出現(xiàn)變故。1月21日,唐紹儀知會朱爾典表示清廷不致過度推遲諭旨的批準,并表示在當時金融市場有利的情形下,甚至可望將速頒諭旨。當時正逢農(nóng)歷春節(jié),唐紹儀乃知會濮蘭德:諭旨的頒布將延遲至少6周,這讓英外相格雷(Sir Edward Grey)十分關切。他以中英公司自合同簽訂后已久候十周,訓令朱爾典立即敦促清廷速頒上諭。在朱爾典的敦促下,唐紹儀乃表示諭旨將于一周內(nèi)頒布,并表示他個人將于諭旨頒布后不久辭職,此外,朱爾典也反過頭來反省推遲的原因,認為濮蘭德不在北京也應為此負部分的責任。2月9日,清廷諭令批準廣九路正式合同。3月7日,中英廣九鐵路借款正式合同簽訂,債權公司為英商中英公司,借款額150萬英鎊,年息5%,實付額94%,借款期限30年,擔保品為全路產(chǎn)業(yè)及進款,應用外員為總工程師與總管帳師,每年給中英公司津貼1000英鎊至借款還清之日為止,造路酬金共35000英鎊。1907年8月,廣九鐵路正式開工,1911年10月竣工。中英廣九鐵路正式合同的簽訂也代表著唐紹儀在收回鐵路利權運動中的一項貢獻。
綜括而言,在廣九路權交涉過程中唐紹儀不僅擺脫了英人的政治性控制,也試圖進一步擺脫英人對中國的經(jīng)濟控制,我們由唐、濮就借款實付額、購料傭金、酬謝中英公司的服務傭金、支線鐵路的興建,以及借款期限等經(jīng)濟性議題的談判攻防中,不難看出唐氏在為中國爭取最有利的經(jīng)濟性待遇上已竭盡全力。事實上,英使朱爾典曾向濮蘭德提示須極力避免讓清廷外務部被迫表態(tài),因為雙邊合同須在未過度施壓的情況下簽訂,才較有利。但濮蘭德認為他已就政治性的議題讓步,對唐氏提出的95%借款實付額等經(jīng)濟性的條件不愿再多做退讓,頂多只同意縮短借款期限。所以,唐氏即使能成功地使鐵路行政權不完全淪入外人之手,并爭取到相較于關內(nèi)外路及滬寧路更為優(yōu)惠的條件,但所能爭取到的經(jīng)濟性成果終究有限。
四、短暫參與中英蘇杭甬路路權交涉
中英間有關路權的爭端除廣九路外,最為棘手的首推蘇杭甬鐵路。1898年10月15日,盛宣懷與英商怡和洋行簽訂蘇杭甬鐵路草約,規(guī)定所有該路借款筑路的條件比照滬寧路草約辦理。英人于1898年派員約略勘查路線,但由于過度專注于關內(nèi)外路及滬寧路的談判,再加南非布爾戰(zhàn)爭的爆發(fā),蘇杭甬路正式合同的簽訂乃一再推遲。1903年5月24日,盛宣懷照會怡和洋行:該行須自照會之日起6個月內(nèi)完成全路的勘查、評估,并簽訂正式合同,否則中國將徑行收回原約。英駐上??傤I事璧利南拒不接受。直至1905年止,英商蘇杭甬路的興筑工程一度遭到擱置達7年之久。1905年日俄戰(zhàn)爭所激發(fā)的民族主義浪潮沖擊了江浙紳商界,再加上稍后中國成功地收回美國粵漢路權,乃要求廢止蘇杭甬路草約,并于上海開會決定分別籌組浙江及江蘇鐵路公司,且在商部尚書載振的協(xié)助下于1905年8月26日獲得諭旨批準成立。由于清廷早已于1898年同意由英商興建蘇杭甬路,故它批準江浙紳商界成立鐵路公司,并賦予該公司擁有建造浙江全省鐵路的獨占權,即與中英蘇杭甬路草約發(fā)生抵觸。在行政作業(yè)上犯了極大錯誤的清廷乃于9月23日諭令盛宣懷負責與英人協(xié)商善后事宜。當時,盛宣懷正遭受袁世凱、張之洞等政敵的攻擊,在氣急敗壞下片面宣布廢止1898年的草約,并公然支持江浙紳商的訴求,不過盛氏并未將1903年的照會遭英方駁斥之事知會江浙當局;此外,盛氏還在去職前后將江浙紳民的怨懟,以及與英方磋商的燙手山芋再度丟給以袁世凱勢力為主的外務部,以報一箭之仇。在清廷商部的行政疏失,以及盛宣懷公報私仇的情況下,蘇杭甬路權的交涉乃更加棘手。浙江及江蘇鐵路公司自成立后即積極募款,于1906年10月在杭州召開股東大會,并于11月14日宣布開始在與英人原訂蘇杭甬路相重復的路段內(nèi)修筑滬杭甬路。英使薩道義提出抗議,痛斥江浙紳商無理取鬧,要求清廷須承認1898年草約的有效性,并以中國鐵路總公司業(yè)已解散為由,拒絕再與盛氏交涉。
清廷商部認為民氣可用,乃不理會英方的抗議,并希望能借由廢約,以迫使英方就范。但外務部相較于商部與江浙紳商界更明了路權問題的復雜性,乃持相反的態(tài)度,只是不愿冒犯清廷的煌煌上諭。外務部指示浙江巡撫在與英人交涉時切勿公然否定草約,而僅提議修改部分內(nèi)容,并勸告浙江鐵路公司勿修筑與英人原訂蘇杭甬路相重復的滬杭甬路,以避免與英人發(fā)生沖突。但浙江巡撫與地方紳商一致以為盛宣懷已在1903年的照會中宣布蘇杭甬路權無效,乃決意對英人采取強硬措施。
1906年6月,唐紹儀以英方同意改善廣九路草約的各項條件來交換清廷再度肯定蘇杭甬路草約的有效性,并將蘇杭甬路的爭執(zhí)留待廣九路完全解決之后再行處理。唐紹儀認為江浙紳商可能會像廣東紳商一樣,樂于接受類似廣九路的解決辦法。
唐紹儀與中英公司代表濮蘭德談判廣九路權正式合同時,英使館代辦康乃吉(Lancelot D.Carnegie,亦有譯作嘉乃績)于7月30日致函唐紹儀表示雙方在先前的會談中雖口頭同意暫先擱置蘇杭甬路權,但為防止江浙紳商蓄意侵犯中英公司在蘇杭甬路草約所規(guī)定的利權,乃不得不以書面記下雙方的會談內(nèi)容。
10月3日,英國新任公使朱爾典拜會外務部,傳達英方對鐵路問題的立場。唐紹儀一再強調(diào)草約的有效性,指出一旦履行草約,即使江浙紳商修筑第二條鐵路,對中英公司的利權也不致產(chǎn)生重大影響。唐氏認為中英公司所修筑的蘇杭甬線若由中國自辦,該路的盈虧完全由中國負責,不須由中英公司承擔。朱爾典則警告唐氏:商部的行為明顯違反蘇杭甬路草約,一旦實施商部奏折的內(nèi)容,中英公司的蘇杭甬路權形同失效,中國須采取具體行動修正過錯。唐紹儀辯稱蘇杭甬路草約并未要求中國須比照滬寧路草約的規(guī)定,朱爾典則嚴厲駁斥之,要求仔細比對兩份草約的條件,并要求外務部須著手為商部所犯下的過失進行善后。唐紹儀則不愿評論清廷的煌煌上諭。他最后提議通過由江浙紳商認購該路部分的股份,以解決資金的問題,朱爾典則表示須請示英國外務部后再予回復。朱爾典在會談結束后認為江浙紳商所進行的工程終將一事無成,并指出清廷經(jīng)常懾于當?shù)氐墓娸浾?,以便由外國銀行爭取到較為有利的條件。
10月上旬,江浙紳商提議修筑的滬杭甬路仍未開工,英駐杭州領事史密斯(J.L.Smith)認為資金的缺乏是最大因素,因為浙江鐵路公司所宣稱擁有500萬英鎊的資本,據(jù)當?shù)厥鞯南嶋H上根本沒有如此龐大的資金,并且該公司雇用的許多職員整日都無所事事。
1907年1月初,朱爾典在與軍機大臣瞿鴻禨商討蘇杭甬路時,瞿氏答以清廷無法迫使江浙紳商宣布停工,令朱爾典感到相當錯愕,但他希望由唐紹儀與濮蘭德繼續(xù)討論蘇杭甬路權,以盡早簽訂正式合同。實際就當時缺乏外交人才的清廷而言,唐紹儀仍是英方尋求交涉對象的最理想人選。
當時,中英公司獲悉浙江鐵路當局已經(jīng)在開始勘查蘇州至嘉興的路線,并在杭州展開土木工程,乃向清廷抗議浙路公司之試圖興建蘇嘉路(蘇州至嘉興)將損及蘇杭甬鐵路的利權;英外相格雷則痛加駁斥中英公司的行為,認為浙路公司的工程不致侵害到中英公司的路權,故英方無須向清廷提出抗議。
3月18日,朱爾典主張重啟談判蘇杭甬路權,且須謹慎處理,以使英國在津鎮(zhèn)路交涉上所曾蒙受的損失不再重演。3月19日,朱爾典指出決不應使清廷產(chǎn)生英國已為津鎮(zhèn)路談判分心的錯覺,并表示雖然他先前主張須在廣九路正式付款后才真正重啟蘇杭甬路權的談判,但現(xiàn)在的情形已無法再讓問題漫無止境地拖延下去,乃要求中國立即開始談判。
1907年4月,唐紹儀奉命出任奉天巡撫,中英公司一度擔憂唐氏的去職將導致談判發(fā)生意料不到的困難,乃通過英外相格雷及駐華公使朱爾典敦促清朝外務部從速決定新任尚書人選。
4月12日上午,朱爾典乃致送照會予慶親王,要求盡速任命蘇杭甬路權的談判代表。同日中午,朱爾典并親自前往外務部敦促其事,瞿鴻禨誤以為英方已經(jīng)放棄談判該路權,唐紹儀則代表外務部表示將充分考慮朱爾典的照會內(nèi)容。
清廷任命浙江籍的前駐英公使汪大燮擔任中英蘇杭甬路權的中方談判代表,以減少江浙紳民的反對聲浪。濮蘭德也再度要求英政府同意阻止江浙紳民建造蘇州至嘉興的鐵路。8月1日,談判正式展開。雖然汪氏主張撤銷外國人對鐵路的行政權與財務權,但仍大抵遵照唐紹儀對鐵路政策的基本方針,同意重新評估英國的鐵路利權。由于唐紹儀在稍前之中英廣九路正式合同談判的過程中成功地平息了粵人的情緒,因而汪大燮在談判過程中并未遭遇嚴重的阻礙。
1906年11月6日,清廷設立郵傳部,以張百熙為尚書,唐紹儀為左侍郎,胡燏芬為右侍郎。清代交通行政初無總轄機關,如航政之招商局附屬于北洋大臣,內(nèi)地商船附屬于舊時之工部,郵政附屬于總稅務司,路、電雖派大臣督辦,未設專官,僅為差使,而路政自1886年(光緒十二年)李鴻章奏請歸總理衙門管理后,遂為國家要政之一。1897年1月6日,派盛宣懷為中國鐵路總公司督辦,設總公司于上海。總理衙門于1901年7月24日改為外務部后,礦、路兩政則于1902年1月另設機關管理,名曰“礦路總局”。1903年9月,商部成立,礦路總局取消,其事務改歸商部之通藝司管理;路礦而外,兼管電、航,然尚未立專官,至是因厘定官制,航、路、郵、電特設專部,名曰“郵傳”,所有商部及各督辦大臣所管的鐵路,均歸郵傳部接管。
袁世凱將關內(nèi)外鐵路移交予重新改組的郵傳部。1905年11月盛宣懷退職后,唐紹儀接任督辦滬寧、蘆漢、汴洛、正太等路,每個月獲得高達11000兩(約1500英鎊)的俸祿,還可與其下屬分享其他收益。濮蘭德認為唐紹儀身兼中國鐵路總公司督辦、外務部右侍郎、會辦稅務大臣,總計每年的收入可能高達25000英鎊。事實上,中國近代鐵路員工的待遇,一般說來要較其他行政機構為佳。唐紹儀于主持路政時,即以交通事業(yè)易于貪污為由,力主用人厚其廩給,使無后顧之憂,因此輩日與外籍職員共事,或且官臨其上,尤不宜相形過絀,致遭鄙視,故所定薪額,每較其他官署為優(yōu)。
中國鐵路總公司改隸郵傳部(該公司旋即奏撤),唐氏即任命其屬下分別督辦滬寧路及蘆漢路,以減少由于改組導致他在財政上的巨額損失。他原有意以施肇基督辦滬寧路,但在飽受政敵的攻擊后不得不收回成命。此外,唐紹儀在郵傳部右侍郎的提名人選上與該部尚書張百熙意見相左,時有沖突,再加上唐氏在廣九鐵路正式合同的談判過程中雖極力挽回利權,但仍受到前兩廣總督岑春煊的掣肘及廣東鄉(xiāng)親的抨擊,他心灰意冷乃憤而辭去郵傳部左侍郎之職。熟悉中國政情的英使朱爾典認為唐紹儀的辭官是無可避免的。此外,盡管唐紹儀是濮蘭德的一位極其難纏的談判對手,但濮蘭德對他的辭職仍感到相當遺憾,曾特為致函慰問之:“對中英公司而言,您辭去滬寧路督辦職乃一大遺憾。您對鐵路事務的嫻熟與熱忱是各界所公認與肯定的?!?sup>
唐氏辭去郵傳部左侍郎后不久,即奉命出為奉天巡撫。郵傳部增設五路提調(diào)處,由曾協(xié)助唐氏督辦京漢、滬寧、道清、正太、汴洛五鐵路的粵籍同鄉(xiāng)梁士詒出任五路總提調(diào),接替唐紹儀掌理中國路政。
第五節(jié) 整頓海關行政
唐紹儀與英籍海關總稅務司赫德之間的矛盾由來已久,最終在1906年正式浮上臺面。1885年唐紹儀仍在朝鮮任職時,德籍的朝鮮海關稅務司穆麟德意圖拉攏俄國簽訂朝俄密約、排除中國的勢力,使唐氏逐漸體會到外籍稅務司動輒干涉他國內(nèi)政的危險。至于唐氏對赫德的不滿可上溯至1898年英籍朝鮮總稅務司兼支司顧問柏卓安倚仗著赫德為后盾,向唐紹儀要求由朝鮮先行派遣使節(jié)來華,間接造成唐氏對赫德的不快。唐紹儀在天津海關道任內(nèi)對外籍關員掌管常關稅收所采取的嚴密監(jiān)督等措施,也可能造成赫德對唐氏的不滿。此外,1904年8月前后,唐紹儀曾與外籍海關人員發(fā)生沖突。1905年11月,赫德指出唐紹儀已使海關的地位陷入窘境,認為唐紹儀在中日東三省善后事宜談判告一段落后,將著手整頓海關。廈門大學教授陳詩啟認為當時清廷以載振、鐵良、唐紹儀為首,形成一股反對外籍稅務司把持海關的新勢力;但我們認為清廷于1906年將海關改由稅務處直接管轄,背后實由唐紹儀所一手策劃。當時正值薩道義卸職返英、新任公使朱爾典即將走馬上任,唐紹儀意圖利用英使交接的空窗期,乘機削弱赫德的權力,使他難堪,最終將海關行政權完全收回。1906年5月9日,清廷諭令唐紹儀為會辦稅務大臣,規(guī)定“所有各海關所用華洋人員統(tǒng)歸(會辦稅務大臣)節(jié)制”,使即將退休且毫不知情的赫德措手不及。
赫德認為該諭令是“令人沮喪的”,但認為還是應先冷靜思考自己處于何種地位、采取何種立場,以及它背后的真正意涵為何,再決定因應方針。盡管赫德了解外國人監(jiān)督中國海關的制度不可能永久持續(xù)下去,但仍堅稱該上諭不符清廷所曾給予的海關總稅務司須由英人擔任,以及保證關稅收入用來作為借款的擔保等承諾;他也不滿外務部并未對其業(yè)務予以詳細地解釋與指示。赫德認為在償還外債的問題上,無論是由他孤軍奮戰(zhàn),或是加入鐵良及唐紹儀,都能做得一樣好,他因此主張由于列強采取聯(lián)合行動的可能性極低,英國片面性的武力示威于事無補,甚至會激起反作用。最后,赫德指出鐵良和唐紹儀自恃有清帝煌煌上諭作為后盾而大肆行動,乃請求英公使館主動干涉,對鐵良和唐紹儀提出嚴重抗議,以使他們“睜大眼睛”,發(fā)現(xiàn)原先所預想不到的困難,并認清現(xiàn)實。赫德認為中國不只是將海關業(yè)務由外務部轉(zhuǎn)移至戶部,更彰顯它收回海關的決心,他指出:唐紹儀借由收回海關以捍衛(wèi)中國主權完整的冠冕堂皇理由,模糊中國的行政腐化及負債累累的事實,只會導致行政效率的更加不彰,難以使在華投資的外國人產(chǎn)生信心,赫德也不愿將征收關稅的重要職責托付與華籍職員。
英使館代辦康乃吉認為中國內(nèi)部的意見大致分為三部分:首先,某些中國人意圖借此試探列強所能容忍的程度。其次,有些報刊的評論雖對中國收回海關感到歡欣鼓舞,卻也對關稅可能會被不肖官員中飽私囊表示關切。第三,那桐與瞿鴻禨等多數(shù)高級官員認為該政策不僅得罪列強,更對服務中國海關長達50年的赫德大為失禮。設立稅務處取代外務部對海關的管轄,意義是非常深遠的。清廷擁有專責管理海關的政府機構,相對削弱了海關的獨立性,鉗制了海關的職權;此外,它切斷了總稅務司和外務部的關系,表明不讓赫德再干預中國的外交事務,也否定了海關的特殊地位。
唐紹儀和戶部尚書鐵良為了安撫赫德,承諾不削弱其既有權力。唐氏并向美公使柔克義(W.W.Rockhill)宣稱稅務處改隸的重要性并不大,且下一任的海關稅務司仍將是英國人。1906年5月17日,外務部并專電向中國駐各國公使解釋督辦、會辦稅務大臣的節(jié)制權限,告知赫德“照常辦事”,并聲明各國人員暫不更動。
不過,外務部仍未就赫德的職權有無受到削弱詳予解釋。5月19日,康乃吉要求慶親王解釋5月17日任命鐵良及唐紹儀分別擔任督辦稅務大臣及會辦稅務大臣的人事案。在前往拜會慶親王之前,他先前往唐紹儀的私宅進行溝通。康乃吉首先指出唐紹儀一定知道他來的目的就是要討論關于海關行政的問題,但要唐氏先站在英國的立場重新思考該問題。其次,康乃吉指出清廷于5月15日所發(fā)送的照會中“字句似乎過嚴”。再次,康乃吉表示英方對清帝上諭的態(tài)度是中國意圖奪走所有的海關行政權,使海關總稅務司的權力有名無實。他要求唐氏正視外籍海關人員在中國的特殊地位,并指出中國的債權人對此極為恐慌,紛紛詢問英外務部:海關人事案是否會影響清廷償還貸款的意愿。唐紹儀首先回應道:英國是他心目中與中國最要好的朋友,故在聽到康乃吉的質(zhì)問時,甚為難過。其次,唐氏聲稱原擬先致送私人照會予康乃吉,以再度向他保證總稅務司將“照常辦事”,但在他尚未行動時,康乃吉就已經(jīng)前來興師問罪。再次,唐氏聲稱他與鐵良已向赫德通知清廷除就某些例行性事務做一些小規(guī)模的變動外,赫德的權力絕對不會有任何的改變。康乃吉問道:總稅務司無論由何人接任,其職權是否都不受影響。唐紹儀答稱已向各國公使提出保證,且清廷已經(jīng)承諾赫德的繼任人選仍將是英籍人士??的思J為唐氏草擬該照會是希望安撫各界對清廷煌煌上諭的反彈聲浪,并使仍拒絕相信清廷保證的某些人加深其猜疑。唐紹儀尤其對中國人在海關內(nèi)無法獲得升遷,且不能參與海關機密事務耿耿于懷??的思匀皂毾蚝盏虏樽C為由,拒絕進一步討論該議題。最后,康乃吉并未要求唐紹儀就總稅務司的職權是否改變的問題提出口頭保證,主要是康乃吉認為效用不大,且只會使清廷獲得規(guī)避直接答復英方照會的機會。
5月27日,慶親王在致康乃吉的第二次照會中指出:清廷深盼關稅的收入能持續(xù)增加,以使它能為對外借款提供更為充分的擔保,且使清廷更能忠實履行借款合同及條約義務。清廷任命督辦稅務大臣更能彰顯它對海關的重視。海關關員所做的任何改善都須遵循督辦稅務大臣對總稅務司所下達的命令行事。
康乃吉收到慶親王的第二次照會后,于5月28日下午前往外務部拜會唐紹儀、那桐、聯(lián)芳等官員??的思俣戎厣暧⒎揭笾袊鞔_保證海關行政權將不會有任何改變,并認為外務部于5月27日的回復中暗示新任總稅務司將改變現(xiàn)有的海關行政,其中,康乃吉對海關關員“所做的任何改善(improvements)都須遵循督辦稅務大臣對總稅務司所下達的命令行事”頗有意見,認為應將“改善”改為“改革”(reform)。唐紹儀則堅持使用“改善”,認為使用“改革”扭曲原意,康乃吉乃決定接受唐氏的說辭。其次,唐紹儀以中國海關的服務是與時俱進的,且世界上根本不存在所謂“完美服務”(perfect service),指出康乃吉于5月19日的照會中的最后一段“過于廣泛”,并提出中國政府如果作繭自縛而不愿做任何改變,進步的大門將為之關閉??的思灾袊jP向來注重效率提醒唐紹儀,指出改善須由總稅務司帶頭做起,堅持總稅務司的權力不應受到削弱,并質(zhì)問唐紹儀日后究竟如何改善海關。唐紹儀則歷數(shù)赫德所犯的兩項錯誤:第一,赫德截留船舶噸稅的70%,使中國無力支付燈塔、浮標等口岸所需經(jīng)費;第二,華員不許參與海關的機密業(yè)務。康乃吉反問唐氏:外務部是否曾向赫德催討70%的稅款、赫德是否真的拒絕華員參與機務。唐紹儀只稱赫德曾繳交部分的稅款,堅稱海關成立40年來從未任用過一名華員,并代為在赫德底下當書記員的大學同學要求升遷。唐紹儀指出如果任何該做的事情與英籍總稅務司的看法不同,總稅務司勢必會向英使館告狀,中國政府在海關的掣肘下根本無法推動任何政策。康乃吉贊同由資歷與能力兼?zhèn)涞娜A員參與海關的機務,但認為唐氏仍須直接與赫德商量??的思鍪?896年以及有那桐署名的1898年的借款合同,要求海關行政須“維持現(xiàn)狀”(continue as at present constituted)。值得注意的是,康乃吉在拜會唐氏前先與赫德會談,赫德表示他為清廷所征收保管的任何款項(every penny)都有賬目可查,矢口否認曾拒絕華員參與海關機務,贊賞在海關工作的華籍書記員多能盡忠職守,并堅定地向康乃吉表示唐紹儀所做的任何改變絕對不會對海關的行政構成任何影響。
康乃吉要求唐紹儀將慶親王于6月1日保證絕不變更海關行政的照會公告周知,表示已將它的副本送交各國駐京公使。唐紹儀以海關事務僅與列強相關,認為沒有必要將他的保證公之于世,僅同意在總稅務司的新辦公室修繕完畢后向赫德發(fā)出第一道訓令,內(nèi)容保證清廷無意改變海關行政,指示赫德“照常辦事”,并將該訓令下達各口岸,唐氏聲稱它是與6月1日慶親王的照會具有同等效力,并認為英政府應對此表示滿意??的思獌H保守地表示他不知道英政府將做出何種響應。6月27日,康乃吉要求赫德在收到清廷的訓令后,將一份副本寄送給他。此外,赫德向康乃吉表示不愿晉升華籍關員參與機密業(yè)務。
康乃吉認為掌管全國路礦大權的外務部右侍郎唐紹儀是主導該人事案的首要人物,甚至懷疑該上諭是由唐紹儀所起草,指出他是一位少數(shù)可以共事的中國官員,且如果可以選擇交涉廣九路及滬寧路權的談判對手,唐氏仍將是首要之選,強調(diào)應竭力維持英使館與唐氏個人間的友好關系。
英商中國協(xié)會(China Association)對清廷的海關人事案大表不滿,認為唐紹儀聲稱清廷任命鐵良與他主持稅務處只在名義上宣示國家尊嚴,回避進一步討論該上諭所隱含的海關地位遭受挑戰(zhàn)等問題。
外務部訓令總稅務司赫德:海關業(yè)務原受外務部及戶部的節(jié)制,稅務處于7月22日起正式運作。海關業(yè)務若涉及國際關系,概歸外務部管轄,關稅稅款的分配一律遵循戶部的指示辦理。7月31日,唐紹儀將該訓令通知康乃吉??的思J為:如果只是將海關的管轄機關由外務部轉(zhuǎn)移至稅務處,借款合同的規(guī)定將不致受到侵害,且在稅務處的指揮下,海關自總稅務司以下的所有人員仍負有同樣的責任。但唐氏的指示卻未明確指出總稅務司的職權一如既往,康乃吉乃要求唐紹儀正視該問題。
康乃吉對清廷上諭中并未明文規(guī)定總稅務司照常辦事感到不滿,唐紹儀辯稱這與他先前對總稅務司的職權所給予的保證并不矛盾??的思粷M意唐氏的答復,乃要求他徑向赫德下達訓令,以緩和海關內(nèi)部的人心惶惶,并符合英方的要求。唐紹儀對海關內(nèi)部的不安感到不解,聲稱其目的只是想提升海關的辦事效率,無意改變海關的行政,他與鐵良已分別向赫德口頭指示照常辦事,并同意赫德可將該指示轉(zhuǎn)告下屬。最后,唐氏仍拒絕向赫德下達書面訓令,只同意在接見赫德時再度口頭訓令他對下屬下達指示。8月6日,唐紹儀仍未正式著手改變海關行政,康乃吉認為是唐氏為了避免引起列強的反彈所實行的觀望措施;英方重視赫德的權力是否遭到削弱??的思嗽俣卮偬平B儀訓令赫德發(fā)布通電明確表示自己的權力并不受到5月清帝詔書的影響,以消弭各界的疑慮。
1906年9月9日,赫德首度拜會稅務處,新任稅務大臣鐵良和唐紹儀都回避不見,直至9月22日上午,鐵良和唐紹儀才召見赫德,與他就下達各口關員的訓令措辭達成協(xié)議,并同意該訓令僅在海關內(nèi)部發(fā)布,不對外公開,在發(fā)布后遞交一份副本予新任英使朱爾典。英外相格雷則訓令朱爾典向清廷要求:由于英國各界質(zhì)疑清廷煌煌上諭的威信,故該訓令即使不在中國公開,但仍須在英國公開,警告中國不得拒絕。英商中國協(xié)會則對赫德接受唐紹儀的口頭保證大表不滿,指責清廷不愿忠實地履行條約義務,并要求英國政府須與其他列強合作,以防止清廷干預海關行政。
1906年10月初,唐紹儀明確承諾將公開對赫德的訓令,但要求朱爾典能多給數(shù)日的時間,使他能將事情圓滿解決。其后,唐紹儀與朱爾典就公告如何發(fā)布的問題舉行討論,唐紹儀主張徑由總稅務司的《海關公報》(Customs Gazette)公告,但朱爾典要求該公告須經(jīng)清廷正式核準,唐氏乃提議先由總稅務司赫德將公告交予稅務處轉(zhuǎn)呈外務部,并在外務部正式同意后轉(zhuǎn)交稅務處由總稅務司刊載于《海關公報》,唐氏的提議獲得朱爾典的認可。
11月初,赫德對于海關事務的進展感到相當高興,認為新成立的稅務處改善了海關的工作方式,并使商業(yè)交易的處理更為靈活,海關業(yè)務乃大幅提升,其辦事效率已遠遠過外務部,更與唐紹儀建立了友好關系。
英使朱爾典認為唐紹儀變更海關行政的措施并未引起外界過多的關切,指出外籍總稅務司在中國公眾輿論的日益抬頭的情況下勢必逐漸放棄過去動輒干預非海關事務的舊習,而且即使海關仍隸屬于外務部,唐紹儀也還是會設法取得海關的控制權。此外,朱爾典不滿倫敦《泰晤士報》稱呼身為清廷外務部右侍郎的唐紹儀為“此人”(this man),認為唐氏是一位紳士,地位舉足輕重,讀過美國的大學,比其他清朝官員更精通英語,與在華英人保持良好的互動關系,而且他為人慷慨、對人真誠,是位不可多得的廉潔清官。朱爾典尤其指出《泰晤士報》的描述容易使時常閱讀該報的唐紹儀心生不滿,使他難以釋懷。
曾任職于中國海關的魏爾特(Stanley F.Wright)在《赫德與中國海關》(Hart and the Chinese Customs)一書中對這股清廷新官僚力量的興起作了如下的描述:
這些官吏有的受過外國教育,主要是在美國的大學受過教育,精通各種西方學說,熟悉西方政府組織形式。由于他們沒有通過舊的科舉,在義和團事變之前,無緣以他們的知識和在國外受過的訓練為其祖國服務。《辛丑條約》簽訂后,科舉制度廢除了,迫切需要接受過西方教育的人才。剛剛走馬上任的袁世凱從留學生中遴選了一批人才,把他們安置在能使他們充分發(fā)揮才智的各個政府崗位上。盡管很少有人具有海關行政的實際經(jīng)驗,至少有一個人,即后來青云直上的唐紹儀,曾于袁世凱駐朝鮮期間,在穆麟德管理下的朝鮮海關擔任過基層職務。唐紹儀曾在袁世凱轄下?lián)芜^天津海關道。1904—1905年他曾率領中國代表團到加爾各答談判西藏及其他問題。在加爾各答期間,印度在英國的統(tǒng)治下只看見缺點而看不到優(yōu)點,使他留下深刻的印象。具有他這種才智的中國人憎惡他們的海關方式——一個中國機構,卻被置于外國壓力之下,被用于維護外國利益,而非維護中國的利益。
赫德在過去40年的任期中極力將華籍職員排除在處理機務的名單外。1907年2月8日,清廷指示赫德須雇用華籍職員參與機密與非機密業(yè)務。數(shù)日后,清廷再度指示赫德須“盡量減少分派予非華籍職員的業(yè)務,而盡量增加分派予華籍職員的業(yè)務”;朱爾典認為這是由唐紹儀所實際主導下的稅務處所下的指示。濮蘭德也認為唐紹儀在處理海關事務上強烈地表達歸國留美學生的不滿:坐領高薪的海關洋員都是冗員,以粵人為主的華籍職員有能力取而代之。
第六節(jié) 唐紹儀與清季東北問題
一、唐紹儀與美國在東北的鐵路投資計劃
(一)唐紹儀就任奉天巡撫
“聯(lián)美制日”是以袁世凱為中心的北洋集團的一項重大外交舉措。清廷由兩個權力中心運作,以拉攏美國勢力進入中國東北。首先是在北京方面,袁世凱為中美兩國的合作營造了一個良好的氛圍。其次是在東北方面則由東三省總督徐世昌與奉天巡撫唐紹儀兩人依據(jù)袁世凱的支持與建議制定了兩項計劃:一項是新法路(新民屯至法庫門)計劃,這是通過美國駐奉天領事來進行的[以及錦(州)璦(琿)路的代替計劃];另一項是在東北成立開發(fā)銀行。在整個過程中,袁世凱為總策劃人,唐紹儀與徐世昌積極參與,唐紹儀具體執(zhí)行,并曾為此于1908—1909年間前往美國進行交涉。
唐紹儀在會辦蘆漢鐵路以及參與中日東三省善后事宜談判之后,在1907年4月20日被任命為奉天巡撫,該職位對唐而言正好能結合外交與鐵路經(jīng)驗,尤其最能實際運用拉攏外資于投資東三省以對抗日本的戰(zhàn)略上。
整個收回路礦運動的高潮期間(1905—1908),實為袁世凱與唐紹儀主持中國路政的時期(唐氏于1907年任奉天巡撫)。他們鐵路政策的主要內(nèi)容,即穩(wěn)健性的接納外資,換言之,即致力于將外資修筑我國鐵路合同的條件改善,而不完全堅持收回外資路權。唐氏就任奉撫后不久在上奏中即表明,中國倘能運用鐵路計劃及銀行貸款在東北創(chuàng)造一個均勢局面,當能同時加強中央對當?shù)氐目刂啤?/p>
清廷受到義和團事變及俄國強據(jù)東北的刺激,終于意識到東北問題已經(jīng)進入了一個非常緊急的新階段,因此清廷的政策必須要能夠應付這項新的緊急情勢轉(zhuǎn)變才行。1905年后期,東三省主要的問題不再只是預防外力入侵,俄國與日本已經(jīng)獲得了穩(wěn)固的立足點。在這些新的條件之下,清廷在堅持延續(xù)大清皇朝統(tǒng)治的最后數(shù)年在東北所堅持的外交目標除了要加強對當?shù)氐目刂婆c大力發(fā)展之外,還要限制、制衡、消除未來俄、日的影響。
1907年4月24日,美國駐華公使柔克義向國務卿報告東三省人事調(diào)整的消息時說:
清廷選派擔任總督之職的徐世昌是現(xiàn)任民政部大臣,他是一名年輕、進取,且應當是受歡迎的官員,先前曾在袁世凱麾下當過許多年的差,很自然地,徐氏相當程度地依附于他。他在數(shù)月前曾以身為一名高級委員的身份與慶親王(奕劻)之子振貝勒前往滿洲勘查當?shù)厍闆r,并設法整頓這些省份。
首任奉天巡撫唐紹儀,想必您相當熟悉。唐氏所被指派的職務對他而言絲毫不是升遷,而是他的友人在數(shù)月前曾遭皇帝激烈駁斥,離開京師好一陣子(按:1907年“丁未政潮”),對他而言是最好不過的了。
曾與唐紹儀談判廣九路權的英商中英公司代表濮蘭德抨擊日商引進日籍工匠在東北的行為剝奪了中國勞工的基本工作權,并對日軍政機關擅自侵占當?shù)氐拿穹俊⑷占伺藐J當?shù)氐穆灭^滋擾中外旅客等行徑大表不滿,深盼“唐紹儀的愛國主義能夠擴張到這個地方(滿洲)”。
由于20多年來唐紹儀一直是袁世凱的親信部屬,為袁一手所提拔,所有在袁行政轄區(qū)內(nèi)之一切涉及對外的政治、經(jīng)濟及其他方面的交涉事項,在唐入贊中樞之前,無不由唐負責經(jīng)理,為袁氏左右最得力的助手之一。事實上唐氏之被命參與中央政府的外交、稅務與路政等事務,亦為袁的大力所推薦,而唐對袁更一直奉命惟謹,為清廷中著名的“袁黨”人物;在袁氏擴大其全國性政治力量的籌謀中,占有極重要的分量。所以,此期內(nèi)中國新鐵路政策的擬議與執(zhí)行,實際上代表著袁、唐兩人共同的看法與做法。
唐紹儀甫抵奉天就任,即上奏朝廷說明當?shù)厍樾危?/p>
統(tǒng)觀奉省版圖式廓而利源未開,兵燹屢經(jīng)而元氣未復。謀人民之生計,則實業(yè)亟待振興;立自治之根基,則教育尤須普及;湔除積習,吏治宜與更新;慎固邊防外交,時虞棘手。綜核全省待理萬端之一切事幾之得失,動關大局之安危。
當時美國駐奉天總領事司戴德(Willard Dickerman Straight)對于唐紹儀的走馬上任認為“唐紹儀乃中國最為聰穎者之一,然其實力是否足以抗日,以及是否足夠無私且愛國而甘冒抗日的風險,吾人則無從得知。若有一位可資倚靠來支持省級官員立場的中央政府,情況將有所改觀”。長期在中國傳教的英籍傳教士克里斯蒂(Dugald Christie)首先反駁外國人普遍認為唐紹儀排外的觀點,指出:“他是一位愛國者,熱誠地維護國家的權利和自由,對任何不利于國家的行為都非常憤慨”,認為唐氏充滿正義感,且真誠歡迎能幫助中國走向進步道路的外國人。
中國抵制日、俄路權與其整個在東北勢力的各項計劃,最初即系由東三省總督徐世昌及奉天巡撫唐紹儀主持,初步目標為修筑一條與南滿鐵路相平行的新法鐵路,資金來源則擬借用英款與美款,以引進英美的經(jīng)濟力量,使與日本相抗衡。但日本則借口光緒三十一年(1905)中日談判東三省事宜條約會議中的會議記錄,極力反對,數(shù)次威脅要采取單方面的“適當行動”。該計劃因而被迫撤銷,原來與英商所簽訂的草約,也無法實施。此后中國東三省督撫轉(zhuǎn)而致力于籌筑另外的一條錦璦路,以謀消極地抵制日、俄的勢力。以下我們試圖就唐紹儀對美國資本的引進進行說明。
(二)引進美資——哈里曼對中國東北鐵路的投資
唐紹儀在東北欲與日本抗爭,在中國經(jīng)費不足的情形下,當必引進外資。而日本方面早已對此展開調(diào)查,例如奉天總領事荻原守一曾向日本外務大臣林董報告:關于徐世昌與唐紹儀兩人今后實行滿洲改革一事,該新政的費用該依何種方法來籌措乃是問題之一,或云可由北京政府支出數(shù)百萬兩來支應,或云在趙爾巽時代財政局有剩余金600余萬兩可供支應,然此二說都存在著疑問,因此應就其事實進一步調(diào)查后再行報告候處。今后若將此項改革逐步進行,該經(jīng)費則相當可觀,如以相當于最大財源的增稅來籌措的話,恐將步趙爾巽的后塵,并引發(fā)人民的反抗。在滿洲特別要顧慮到人民的困苦,所以方針是不要課以重稅,根據(jù)去年下來的上諭,應有躊躇之處,其勢不得止息,有要向外國借款的情勢。1907年6月21日,唐紹儀與荻原舉行會談。唐氏提議將安奉鐵路周邊的礦山比照臨城煤礦合同處理;荻原懷疑在津海關道任內(nèi)曾參與對外借款談判的唐紹儀別有居心,唐氏意圖導入外國資本,以與日本對抗。7月6日,他們會面時談到財政問題,唐紹儀說將來有待荻原幫忙之處甚多。關于此點荻原答以要是本官不能獲得充分的財力資助,畢竟還是無法進行滿意的改革。荻原回答的意思也就是將會給予其相當?shù)闹?。荻原鑒于唐氏過去在外交與鐵路方面的作為,希望日本政府能隨時提防唐氏聯(lián)合西方列強的舉措。
徐世昌也馬不停蹄地在籌措財源。他不僅前往北京籌款,日本駐奉天領事加藤本四郎風聞徐氏將得到中央政府的允諾補助,而且在其前往東北北部巡視前,還和前來奉天的上海匯豐銀行代表人加德納(Gardner)與中英公司的濮蘭德、弗倫奇(Lord Ffrench)交涉。前者表示愿借2000萬兩,后者則愿借1000萬兩。然這僅只是這兩個公司的提議,徐世昌當時并未予以回應。先前回到北京的外國銀行代表,在尚未得到日本政府中介的情形下,應當會運作北京當局直接向其借款。加藤欲進而阻止外國銀行從事此種借款活動,靜觀唐氏的所為,并希望預先得知政府的訓令,以明確日方在對于外國銀行代表借款給中國時所須采取的態(tài)度。林董對此則認為由于徐世昌尚未定案,故無法進行具體的交涉,他訓令加藤,俟徐世昌歸任,確定借款問題后,調(diào)查好事實的真假后再回報。12月28日,林董指示,關于徐世昌的借款,政府依據(jù)其目的與條件如何當然將進行討論,特別是可能有礙于日本勢力范圍,外國借款就難以容忍。觀乎歐洲金融情況的條件,對于外國資本家的活動,日本政府不認為有必要予以阻止。關于今后該借款諸般事情,仍應妥為注意,將情況報告,日方的條件俟外國資本家的條件詳知后再行決定。可見日方早已預測到徐、唐兩人的計劃,一直在密切觀察局勢的發(fā)展,再伺機而動。
但是我們也必須回過頭來看當時中國的情況。由于清朝政府的財政狀況本來就一直不佳,東北邊防經(jīng)費拮據(jù),而東三省“逼處強鄰,事機危迫”造成徐、唐兩人勢必積極爭取外國投資,我們可以由檔案資料中得知清廷曾諭令徐、唐兩人在東北引進外資必須要能“預籌該省所興之利,確有把握足以抵還,方免后患”,更不忘囑咐兩人“務將興辦各要政詳慎妥籌,陸續(xù)議借,隨時奏明辦理,毋稍大意”,“不得勉強遷就”。所以,借債筑路對清廷而言,不啻為一把雙刃劍,借款的數(shù)目若恰到好處,除了有助于舒緩之中國財政,更可收列強相互牽制之效;然而,借款數(shù)額若超過中國所能償還的上限,則中國在政治與經(jīng)濟上受制于各國的情況將更加惡化。
雖然美國的“金元外交”是塔夫脫總統(tǒng)任內(nèi)的政策,然這項政策在西奧多·羅斯福時期即已經(jīng)扎下根基。當時美國對華的“金元外交”主要即由哈里曼來推動。1905年夏,掌控美國巨量太平洋貨物運輸?shù)蔫F路大王哈里曼造訪日本。哈里曼曾由于他與坤洛公司(Kuhn,Loeb &Co.)及卡斯爾(Sir Edward Cassel)的合作支付日本之日俄戰(zhàn)爭借款而與日本政府建立了密切的關系,而且哈里曼的這趟旅行可能是出自日本政府的建議與鼓勵。作為其環(huán)繞世界運輸系統(tǒng)的一部分,哈里曼擬安排購買南滿鐵路的控制權,而這是日本希望在日俄戰(zhàn)爭后所獲得的。他向美國駐日本公使解釋:“若我由日本確保南滿鐵路的控制權,我將從俄國購買中東鐵路,購得整個西伯利亞到波羅的海的軌道,并建立一條通往美國的郵輪航線。然后,我可以與橫跨美洲大陸的路線會合,并與太平洋郵遞(Pacific Mail)和日本越洋郵輪聯(lián)手,它將成為世界上最具傳奇性的運輸系統(tǒng),我們將圍繞整個地球?!?905年七八月間,哈里曼與伊藤博文、日本首相桂太郎達成一項諒解(understanding),哈里曼將會籌資重新建造并經(jīng)營南滿鐵路及其沿線各種礦產(chǎn)、林業(yè)及其他利權的開發(fā)。日方則在該項事業(yè)中保有大規(guī)模的利潤,并對此施以政治控制。丹尼森(H.W.Denison)代表日本在鐵路方面的利益而長駐美國。哈里曼希望這項協(xié)議在他返美之前就獲得批準。
然在哈里曼返美之后,日本政府中之有力人士認為1905年10月12日與哈里曼所簽的協(xié)議不妥,特別是前往美國締結《樸茨茅斯條約》、在10月15日返回日本的外相小村壽太郎對此堅決反對。他所強調(diào)的理由是:“滿鐵權利是以10萬同胞的生命、20億國幣,與日本對俄兩年的苦戰(zhàn)犧牲所換來的。如果將它賣給美國人,滿洲勢將變?yōu)橥鈬虡I(yè)自由競爭的混亂場所,這是日本國民所萬萬不能忍受的事情。”日本內(nèi)閣乃決定取消桂太郎與哈里曼所簽訂的協(xié)議,并訓令日本駐舊金山領事將這項決定迅速傳達至哈里曼。俟哈氏抵達舊金山,日本領事隨即通知他該協(xié)議已“中止發(fā)生效力”。1906年1月15日,日方再度以電報通知哈氏:“基于《樸茨茅斯條約》第六條的規(guī)定,日本當接收滿鐵,經(jīng)營鐵路的股東僅限于日、中兩國人民。桂總理大臣對于與您在1905年10月12日所交換的協(xié)議歸于無效感到遺憾?!?sup>由于《樸茨茅斯條約》為中國保留了財政處分的權益,哈里曼因而無功而返。日本在與俄國媾和成功之后,立即決定名義上由日、中兩國出資,實際上單獨開發(fā)滿洲鐵路的利源。
哈里曼并未放棄其計劃。早在哈氏1905年訪問東亞時,就曾與當時被派駐漢城擔任副領事的司戴德見過面,在談話當中,哈里曼欣賞司戴德的敏銳觀察力,司戴德也了解到哈里曼對中國東北計劃的興趣,司戴德日后奉派擔任駐奉天領事,可能即系出自哈里曼的舉薦。因此,若不是司戴德曾極力讓這項計劃繼續(xù)下去,否則它就可能煙消云散了。司戴德早在駐扎漢城時便對日本人極不信任,在日后更認為日本控制滿鐵威脅到美國在當?shù)氐慕?jīng)濟利益。他認為美國在當?shù)叵喈斘⑷醯耐顿Y是由于美國缺乏實力。他在1906年寫信給哈里曼稱:美國在當?shù)赝顿Y將形成美國在當?shù)氐恼斡绊懥?。他甚至擬定了一套鐵路計劃以與日本的滿鐵角逐。
在無法取得美國鐵路大王哈里曼的援助之后,1907年11月8日,徐世昌、唐紹儀與英商葆林公司(Pauling and Co.)及中英公司分別簽訂了新法鐵路的修筑貸款合同。
當時中國財政吃緊,清廷所能供應地方的經(jīng)費有限。日本駐奉天領事加藤本四郎在與奉天交涉司使陶大均的會談中得知,徐世昌在北京時曾建議借用外資4000萬兩,清廷不許,而只允借2000萬兩,由東三省自行償還,東三省在無力償還的情況下,才由中央政府承擔。要自何國貸款則未定,總之是要選擇條件較為優(yōu)惠者。值得一提的是,陶大均在幫助徐、唐兩人辦理東北外交交涉方面,亦很獲兩人的肯定,對他有如下的評語:
查有交涉司使陶大均品端才裕,歷辦外交,不激不隨,均中要當,初任奉天巡驛道,正值日軍未撤,行政主權難于措置,相機因應,始能漸就范圍。臣到任后,即令將從前交涉局積牘隨時了結,均屬妥協(xié),其器度堅凝、不衿才氣、實心任事、口不言勞,尤為遠到之才。
哈里曼的鐵路計劃由于日、俄兩國關系在1905年以后的改善,法、俄兩國先前又有協(xié)約,再加上1902年的英日同盟,英、日、俄、法已連環(huán)成立協(xié)商同盟,一旦日俄兩國出面反對,該計劃就出現(xiàn)變數(shù)。
二、日、俄兩國對中國引進外資的反應
日俄戰(zhàn)爭后,日、俄兩國關系的改善影響到中國在東北鐵路計劃的成敗。先討論俄國部分。早在日俄戰(zhàn)爭結束不久,俄國在商討東北善后問題的借口下,就已向清政府提出一系列的新要求。1906年春,清廷派遣外務部右侍郎唐紹儀與俄駐華公使璞科第在北京談判交還中國東北北半部的問題。中國方面提出九項要求,主要內(nèi)容是:俄國應立即撤退軍隊與鐵道守備隊;俄國之前曾與吉林將軍、黑龍江將軍私下訂立的有關路礦的合同,凡未經(jīng)清廷批準者,一概作廢;中國因戰(zhàn)爭所遭受的損失,概由俄國賠償。璞科第在談判中不僅完全拒絕這些要求,反而要求中國接受俄國七項新要求。其中除了兩項是關于蒙古者之外,其余五項都與東北有關:(1)俄國在東北得與日本一體均沾;(2)黑龍江之鐵路由中、俄兩國合辦;(3)吉、黑兩省礦權及其他利權,俄國得有優(yōu)先權;(4)若聘請外人為吉、黑兩省之行政顧問,須由俄人擔任;(5)黑龍江林業(yè)須由中、俄兩國合辦。這些要求原本是日、俄兩國開戰(zhàn)前俄國方面的要求,所不同的只是將原本所包括的全部東北縮小為吉、黑兩省而已。由于俄國態(tài)度相當堅決,此次談判沒有任何結果。
在日俄戰(zhàn)爭中的失敗,已證明戰(zhàn)前的主戰(zhàn)派別佐勃拉索夫集團所奉行的與日本直接武裝沖突的政策對俄國在遠東的擴張并沒有什么好處。代表俄國參加樸茨茅斯談判的維特(Count Sergei Witte)堅持說,如果早與日本妥協(xié),俄國在遠東地區(qū)侵略權益所受的損失,絕不會像與日本進行戰(zhàn)爭后所喪失的那么多。早在樸茨茅斯談判期間,維特就已積極醞釀把“和約”變成“盟約”,使兩國不僅通過會議劃分勢力范圍,而且能引導兩國在日后聯(lián)手共同保護它們在遠東的共同利益。1906年4月,俄國內(nèi)閣改組,主張對日采取和緩政策的斯托雷平被任命為首相,與此同時,俄國政府還須應付國內(nèi)革命力量。再加上德奧兩國趁俄國新敗,全力在巴爾干半島、中東及近東地區(qū)擴張,使俄國西線日益緊張。俄方認識到,為了保存實力以解決歐洲重大問題,已不能再把錢用在遠東方面。以上所舉出的內(nèi)外局勢的改變,都促使著斯托雷平內(nèi)閣迅速且堅決推行與日本妥協(xié)的政策。斯托雷平內(nèi)閣對華政策的特點有二:一方面加緊控制中國東北北部,另一方面則將注意力逐漸轉(zhuǎn)移到其他列強尚少插足的蒙古和西部邊疆,加強對這些地區(qū)的經(jīng)濟滲透與政治控制。因此日俄戰(zhàn)爭之后,俄方的遠東政策的改變并非放棄原先的侵略政策,而是為了在戰(zhàn)后新形勢下更加有效地達成原來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