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晏智杰
去年初春,劉昀先生贈其所著《孤帆遠影》,令人不禁大喜過望,欣慰異常,一口氣讀下來,頓覺從中獲得前所未有的滿足,拓展和加深了我對恩師的了解。如今,又見作者贈以該書增訂稿,足見作者用心之殷切,用力之勤奮,拜讀之余,感覺他對陳岱孫前半生的記述和刻畫更加豐滿和充實了。
為陳岱孫作傳,實在太有必要了。他老人家的經歷看似平凡,實有極其豐富和深刻的時代意義,誠如作者所說,陳岱孫是“家國共命運的一個典型”。他對中國高等教育事業(yè)的突出貢獻,他忠誠敦厚的為人處世之道,歷來為世人所稱道。作為世紀同齡人,在將近百歲的漫長人生中,他經歷了不止一次的風浪、坎坷或逆境,均能安然渡過,顯示了常人難以企及的智慧和隱忍。陳岱孫的一生,道德文章,堪稱楷模。為他立傳,實在是一件功德無量的善事。
現在,我們終于有了這樣一部作品:《孤帆遠影:陳岱孫與清華大學》。書名貼切地刻畫了傳主的形象和身影,也表達了作者(還有我們這些讀者)對這位不平凡老者漸漸遠去的悵然之感。全書所述內容限于傳主的前半生,似乎不無遺憾,但我要說,在陳岱孫的一生中,最為曲折豐富和光彩奪目者,非其前半生莫屬,而世人了解甚少者也恰是這前半生。當然,陳岱孫的后半生同樣值得記述,同樣令人懷念,其中也有許多閃光點,不過人們對此知之相對多些或容易知曉,所以眼前這部書問世就顯得十分難能可貴了。
這是一部好書;我相信,廣大讀者,尤其是遍布海內外的莘莘學子,不論長幼,無論及門或不及門弟子,都會從中獲得極大教益,引致對陳岱孫的人生及國家的命運之深沉思考。
陳岱孫出身名門,學貫中西,尊崇民主與科學,終生愛國,人所共知。然而,看過該書對其家世淵源的細致追蹤,對其負笈海外七年的留學生涯的生動回顧,當會更加深刻地認識到他具有如此品格的深刻緣由。
1952年“院系調整”后,陳岱孫任教北京大學凡45年;此前34年則一直與清華大學結緣,包括在此求學2年,作為“庚款留學生”被選送留美7年,返國后應聘清華任教25年。在清華任教的幾十年間,他是經濟學系和法學院的創(chuàng)建人和領導者,又一直參與學校高層領導和教學行政管理,抗戰(zhàn)勝利后又奉命主持從日寇手中接收清華大學。清華大學是陳岱孫的第二故鄉(xiāng)。對于清華大學,陳岱孫可以說是生死與共,嘔心瀝血,心系終生。
陳岱孫的同事和朋友眾多,從書中敘述可知,在那漫長歲月中,他們同甘苦,共患難,結下了深厚的情誼,歷久而彌堅。中國現代政治和教育生活中的許多著名人物,其中有自然科學家、社會科學家,還有軍事家等,先后出現在陳岱孫的生活中,其中一部分為后世所熟悉,如梅貽琦、張奚若、葉企孫、金岳霖、周培源、梁思成、林徽因、孫立人等。還有一些人的事跡則湮沒在歷史的塵埃之中,但作者也都盡其所能地予以照應,勾起人們塵封已久的珍貴記憶,陳岱孫的傳記于是也就成了那個時代的群英圖。
陳岱孫桃李滿天下。他愛學生,一直視“得英才而教之”為人生一大樂事;在學生們心目中,陳岱孫始終是他們敬重的良師益友,無論何時何地,無論白發(fā)蒼蒼的老學生,還是青春勃發(fā)的青年學子,無不以陳岱孫而自豪與驕傲。書中對此均有生動的記述,令人向往。
陳岱孫生長于清末民初,經歷過中國從皇權瓦解、軍閥混戰(zhàn)、抗日戰(zhàn)爭,直至走上獨立自強道路的整個歷史過程。本書忠實記述了在這一個個歷史變遷關頭陳岱孫的所思所想所為,既展現了時代曲折變遷的一個縮影,也反映了陳岱孫正直、忠誠和寬厚的性格特征背后的時代背景。時代造就了陳岱孫,陳岱孫也無愧于時代,他是那個時代的驕子。
盡管這部書沒有來得及論及陳岱孫的后半生,但我相信人們從本書對他前半生的論述中,一定可以對其后半生的“作為”以及有時候的“不作為”,得出準確的預期和深刻的啟示。
陳岱孫已經遠去,但他的精神永存。他值得世人懷念,讓我們永遠記住他。
可以想見,為了完成這部作品,作者花費了多少心血,而這部佳作也充分展現了作者的才華。沒有人文歷史知識的豐厚積淀,沒有對過往時代政治經濟文化背景的充分把握和透徹理解,沒有老練的文筆和表達功夫,要成就這樣優(yōu)秀的傳記是難以想象的。當然,我相信,對陳岱孫發(fā)自內心的親情和摯愛,才是推動作者創(chuàng)作的最大動力。
衷心希望更多讀者能夠及早讀到這部書,也希望作者今后有更多作品問世。
2013年11月
(晏智杰:北京大學教授,北京大學經濟學院前院長,《陳岱孫文集》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