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必不致老死于牖下

謀帥劉伯承 作者:關(guān)河五十州 著


必不致老死于牖下

楊、劉確為君子之交。得知劉伯承在軍中不受重用,楊闇公忍不住為他抱屈:“唉,(因為)忌才的關(guān)系,從古至今不知湮沒了多少智能之士!”

盡管多次拒絕熊克武之請,但劉伯承對第一軍和第二混成旅都是有感情的,眼看著部隊一天天走向失敗,心中也頗為不忍。在朋友的勸解下,劉伯承曾欲再找老軍長但懋辛談一談,以便共扶危局。

楊闇公固然希望劉伯承能加入自己的組織,可是在劉伯承尚未想通的情況下,他同樣愿意自己的好朋友先盡展其才,所以也竭力鼓動他去找但懋辛。

未料但懋辛比熊克武還不如。熊克武雖然順利時不肯對劉伯承委以重任,然而一旦時勢危急,他卻還知道劉伯承的重要性,乃至不惜以爵祿相誘。但懋辛則是懵懵懂懂,好像沒有了劉伯承等良將,他自己還照樣能玩得轉(zhuǎn)一樣。

劉伯承屢訪但懋辛不得,對重回第一軍完全絕望。這時第一軍所面臨的形勢越來越糟糕,劉伯承過去的老同學(xué)張仲銘深知成都一旦失守,楊森決不會容許劉伯承留在成都,于是便邀請和安排劉伯承去自己在川南犍為的老家養(yǎng)傷。

臨別時,楊闇公一直將劉伯承送出成都南門外,又在柏樹森森的武侯祠交談了一會兒,兩人才依依惜別。

劉伯承不得不遠走犍為的遭遇令楊闇公為之扼腕,他直言熊克武、但懋辛之輩“目小如豆,烏足與談天下大事”。

在楊闇公看來,熊、但能在以往的川戰(zhàn)中暫時占到上風(fēng),不過是機會較好罷了。他預(yù)言:“我看這些幸運兒用不了許久的時間,連立錐的地方都會沒有的。”

楊闇公雖長于社會活動,然而友人之中,能被他用“有才識而抱大志者”冠名的不過四五人而已,劉伯承即在其列。他深信,以劉伯承之才識,必不致老死于牖下,若假以時日,兩人也一定可以在同一條道路上前行。

盡管劉伯承仍未承諾加入“中國青年共產(chǎn)黨”,但楊闇公卻早就將其引為自己的同志。他在日記中寫道:“此后,擬設(shè)法使其(指劉伯承)從本方向走。若能達到目的,又多一臂助?!?/p>

劉伯承出走犍為后,第一軍即在內(nèi)憂外患中一敗涂地。楊森攻占成都,派人接收了由吳玉章任校長的成都高等師范學(xué)校。五一勞動節(jié)到來之前,吳玉章籌劃舉辦“五一”紀(jì)念會,有人就到楊森那里告狀,說“五一”紀(jì)念會是吳玉章的“陰謀”,為的是組織工人、農(nóng)民和學(xué)生推翻他楊森。

楊森一聽這還了得,立刻在成都市內(nèi)實行戒嚴(yán),同時揚言要捉拿吳玉章。吳玉章在成都站不住腳,便決定邀劉伯承一同到外地進行考察。

在犍為養(yǎng)傷期間,劉伯承的心情其實非常抑郁和低落。他少年時的朋友謝南臣寄書問候,信中說有一詩相贈,但是附有贈詩的那頁紙卻漏寄了。劉伯承有感而發(fā),遂寫詩一首,詩的上半部是:“園林春色滿,仕女踏青時。獨恐名花落,匡扶不上枝?!?/p>

劉伯承所居的犍為五通橋風(fēng)景優(yōu)美,尤其是落花時節(jié),更是春色滿園,往來游客絡(luò)繹不絕??墒侨擞惺裁礃拥男木常劾锞蜁惺裁礃拥娘L(fēng)景,劉伯承在繁花中所看到的是另一番景象:第一軍這朵曾寄予他人生奮斗理想的“名花”每況愈下,直至一蹶不振,到了最后,真的連立錐之地都沒有了,這是怎樣一種凄涼。

吳玉章的看望和邀請,讓他重新振作起來。他意識到,過去的已經(jīng)過去,他必須有勇氣探索新路,迎接未來。正好經(jīng)過調(diào)養(yǎng),腿傷也好了大半,于是他便欣然和吳玉章結(jié)伴離川。

他們首先去了上海。在那里,他們才得知,原來中國共產(chǎn)黨在1921年就成立了,早于“中國青年共產(chǎn)黨”好幾年。

之后,劉伯承又隨吳玉章去了北京、上海、廣州,對中共的成立經(jīng)過和活動情況進行了詳細了解,在此過程中,慢慢開始確定自己的“方道”。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