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學識與才智
1.人生哲學的塑造
“知識是新時代的資本,五六十年代人靠勤勞可以成事,今天的香港要搶知識,要以知識取勝?!?/p>
李嘉誠是一位成功的商人,他不僅創(chuàng)造了大量的財富,而且也塑造了一套獨有的人生哲學。他的成功,來自他的精明能干,更來自他真誠坦蕩地做人。
李嘉誠出生在一個書香世家。家學淵源對少年李嘉誠的影響是深刻而久遠的,李嘉誠的許多優(yōu)秀品德就是在這深厚的家學中得到了培養(yǎng)。李嘉誠的曾祖父李鵬萬,是清朝甄選的文官八貢之一。李嘉誠的祖父李曉帆是清末的秀才,也屬鴻儒飽學之士。李嘉誠的父親李云經(jīng),自幼聰穎好學,15歲時就以優(yōu)異的成績考入省立金山中學,畢業(yè)時成績名列全校第一名,由于家境貧寒無力繼續(xù)求學,只得秉承家訓,走上了治學執(zhí)教之路。李嘉誠3歲就能詠《三字經(jīng)》、《千家詩》等詩文,正是幼童時代的啟蒙讀物,使李嘉誠接受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熏陶。李嘉誠5歲入小學念書,“之乎者也”的讀書聲與觀海寺的誦經(jīng)聲交相混雜,回蕩在街頭巷尾。年幼的李嘉誠并不滿足于先生教授的詩文,極強的求知欲帶領(lǐng)他展開了更為廣泛的閱讀,尤其對那些千古流傳的愛國詩篇,他更是沉醉其間,這在少年李嘉誠的心里,深深埋下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根基。李氏家族的古宅,有一間珍藏圖書的藏書閣,李嘉誠每天放學回家,便泡在這間藏書閣里,孜孜不倦地閱讀詩文,由此他被表兄弟們稱為“書蟲”。年少的李嘉誠讀書非??炭嘧杂X,經(jīng)常點燈夜讀。
李嘉誠在這樣的求學、求知的氛圍中,讀完了小學,也完成了對他一生都有深刻影響的少年時代對國學知識的汲取,為李嘉誠后來的發(fā)展與輝煌奠定了寶貴的基礎(chǔ)。
李嘉誠對儒學有他自己獨到的見解。他說:“我看很多哲理的書,儒家一部分思想可以用,但不是全部?!彼终f:“我認為要像西方那樣,有制度,比較進取,用兩種方式來做,而不是全盤西化或者全盤儒家。儒家有它的好處,也有它的短處,儒家進取方面是不夠的?!?/p>
李嘉誠擯棄家族式管理,而采取將中西方的優(yōu)長揉合在一起的管理機制。李嘉誠常說:“唯親是用,必損事業(yè)。”
唯親是用,是家族式管理的習慣做法,這無疑表示,對“外人”不信任。在李嘉誠的長實系,有他的親戚,更有他的老鄉(xiāng),他們都沒因這層關(guān)系而獲得任何照顧。相反,得到他重用和擢升的,大部分不是他的老鄉(xiāng),其中相當一部分是外國人。
加拿大記者John Demont記錄過李嘉誠的一件小事,為此贊嘆不已:
“李嘉誠這個人不簡單。他不擺架子,容易相處而又無拘無束,可以從啟德機場載一個陌生人到市區(qū),沒有顧慮到個人的安全問題。他甚至親自為客人打開車尾箱,讓司機安坐在駕駛座上。后來大家上了車,他對汽車的冷氣、客人的住宿,都一一關(guān)心到,他堅持要打電話到希爾頓酒店問清楚房間預訂好了沒有,當然,這間世界一流酒店也是他名下的產(chǎn)業(yè)?!?/p>
以下是李嘉誠的精彩人生哲學:
價值觀:一個人一生非常短暫,一個人的價值不在于他擁有多少,而在于他干了什么,付出了什么。
核心價值追求:公平,正直,真誠,同情心。
人生感悟:栽種思想,成就行為;栽種行為,成就習慣;栽種習慣,成就性格;栽種性格,成就命運!
座右銘:建立自我,追求無我。
成功之道:當我們夢想更大成功的時候,我們有沒有更刻苦的準備?當我們夢想成為領(lǐng)袖的時候,我們有沒有服務于人的謙恭?當我們常常只希望改變別人時,我們知道什么時候改變自己?當我們每天批評別人的時候,我們知道該怎樣反省自己?
為父之道:讓孩子受點苦,讓他們真正知道窮人是怎么生活的。
領(lǐng)導之道:領(lǐng)導要懷著寬容的心,以公平的態(tài)度對待同事、股東、下屬以及任何人,沒有容人之量,凡事以敵意揣測別人,以自我利益為中心判斷事物,一定會失去機會,并且使人生不快樂。要放開胸懷,善意誠意待人,懂得舍,懂得不爭,就會爭取到成就。領(lǐng)導一定要有責任感,當困難出現(xiàn)時,危機出現(xiàn)時,要善于擔當,分配利益時要善于讓;出現(xiàn)失敗時要勇于承擔責任,這才是做人,做領(lǐng)導更應如此。
生意經(jīng):當所有人都沖進去時趕緊出來,所有人不玩了再沖進去。
李嘉誠認為,世間任何事都是由小到大,積沙成塔。他的長江實業(yè)公司取名,就是基于“長江不擇細流,故能浩蕩萬里”的道理,因為人要有這樣豁達的胸襟,然后才可以容納細流——沒有小的支流,又怎能成長江?李嘉誠本人與他的企業(yè)正是在這種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相結(jié)合的人生態(tài)度和為人哲學的指導下,一點一滴地積累,一步一個腳印地走向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