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二 兒時的記憶

真愛無疆:金鎮(zhèn)慶評傳:朝鮮文 作者:許連順 著


二 兒時的記憶

假如說父親影響了他的知性,

那么,母親則為他的心田播下了善的種子,

并把它侍弄得美輪美奐,就像織出的柔柔的、美麗的錦緞。

教育家父親的影響

1935年9月16日,金鎮(zhèn)慶出生于韓國慶尚南道宜寧郡宜寧,在六個兄弟姐妹中排行老五。父親是教育家,從小耳濡目染,他從父親身上學到了應該用教育而不是用武力爭取人類的自由平等的道理。

父親金守萬先生出身地主家庭,念過水原農高(現(xiàn)為首爾大學農業(yè)與生命學院),后來畢業(yè)于美國傳教士在平壤建立的韓國第一所大學崇實大學。此后,他東渡日本繼續(xù)深造,就讀于日本青山學院。1923年日本爆發(fā)關東大地震,日本竟然把朝鮮人當成替罪羔羊,殘酷屠殺了很多無辜的旅日朝鮮人,金鎮(zhèn)慶父親感到生命受到威脅,遂回到祖國?;貒?,他通過了公務員錄用考試,被分配到河東郡任職。雖然踏上宦途,金守萬卻有志于教育,1929年出任釜山東萊日新女子學校(系澳洲傳教士所建,現(xiàn)為東萊女子初、高中)副校長。1933年調任馬山昌信初、高中和昌信大學的前身昌信學校(系澳洲傳教士所建大學)副校長。早年來韓的傳教士大都重教育,創(chuàng)辦了好多學校。毋庸諱言,這為建成現(xiàn)今的韓國社會提供了強大動力。

1938年,父親突然辭掉了昌信學校副校長的職務,決定前往中國。理由有二:一是對日本帝國主義推行所謂的朝鮮教育令,在教育方面摧殘朝鮮語和實施“創(chuàng)氏改名”[1]、“參拜神社”的不滿和抗爭;二是認為在日帝的統(tǒng)治下無法實現(xiàn)教育真正的價值。于是,父親賣掉祖父留給他的遺產(chǎn),帶著大兒子來到中國黑龍江省牡丹江新安鎮(zhèn),建起了一所農校,在那里教書。

1910年發(fā)生了朝鮮喪失國權,淪為日本殖民地的“韓日合并”事件。日本為了真正支配和奴役朝鮮國民,于1910年8月頒發(fā)了“第一次朝鮮教育令”,公開提出普通教育的重要目的就是普及日本語。繼而于1922年2月頒發(fā)了“第二次朝鮮教育令”,制定了“中學規(guī)定”,就這樣,中學一直以來進行的朝鮮語教育正式被陌生的日本語教育取代。1938年3月,日本更是悍然發(fā)布了“第三次朝鮮教育令”,制定“小學規(guī)定”,連小學生都徹底地被圈入日語教育的大網(wǎng)之中,從而加固了日本抹殺朝鮮民族語言的法律基礎。當時,日本帝國主義動用法西斯暴力,逼迫朝鮮學生承認“我們的國語是日本語”,“我們的國旗是日之丸(日章旗)”,并取締了朝鮮歷史與朝鮮地理課程,還用日語編撰全部課本。

日帝變本加厲地推行扼殺朝鮮語政策,竟然發(fā)展到剝奪朝鮮人姓氏、名字的地步。1939年11月,“修改朝鮮民事令”的總督府訓令第19號竟然提出“朝鮮戶主須在本令施行后六個月之內創(chuàng)立姓氏,并報到府尹或邑、面長處”的讓人聞所未聞的要求,為所謂的“創(chuàng)氏改名運動”正當化打造了法律基礎。日帝強迫朝鮮人把姓氏姓名改成日本式的,若有人不聽則把他打成“非國民”或“不穩(wěn)分子”,極盡迫害之能事,不是強制征用、征兵就是被征集到“報國隊”送死。

各地警察署和駐在所、面事務所,只準給創(chuàng)氏改名者上戶籍,而那些使用朝鮮式姓名的人甚至不準報出生。

這種野蠻扼殺朝鮮民眾歷史傳承的政策,令金鎮(zhèn)慶父親義憤填膺,他不禁為祖國風燭殘年般岌岌可危的命運扼腕嘆息。身為有良心的教育者,他實在無法做出擁護日帝明目張膽地扼殺朝鮮語教育的政策,甘做日本人的附庸,向自國的百姓教授并非母語的占領者語言的令人汗顏的舉動,就懷著亡國奴的深仇大恨,毅然決然赴中國東北摸索救國于涂炭中的另一條路。

就算是殖民地時代,學校副校長一職畢竟為一份穩(wěn)定的工作,雖然談不上多么富足,還是足可以養(yǎng)家糊口的??墒?,金鎮(zhèn)慶的父親卻毫不留戀地放棄這個職業(yè),拋下心愛的家人,背井離鄉(xiāng)遠赴異國,來到舉目無親、寒風刺骨的中國東北。來到這里,他親手上山伐木,挖土脫坯,建起了一所學校,稱之為“農業(yè)學校”。其實,金鎮(zhèn)慶的父親早年就有志于農業(yè)的振興,念完水原農高,還東渡日本深造,他滿心以為只要擺脫了日帝的殖民地,就能在中國這塊廣闊的土地上一展生平之志,實現(xiàn)宏愿。正是這一追求,令他堅持下來,他在這里教那些窮苦的年輕人認字,獻出了自己的光和熱,一直堅持到日本投降。

6歲到10歲間,金鎮(zhèn)慶曾經(jīng)隨母親探望過父親兩三次。他還記得從馬山坐火車,接連顛簸四天四夜,經(jīng)由平壤前往牡丹江的情景?;疖囘旬斶旬斁従彽嘏佬兄?,他在車廂里吃著炒花生,望著窗外的風景——無邊無涯的黑黢黢的山巒和墨綠色的原野,任歲月流逝風吹日曬,至今仍鏤刻在他腦海中,恰似鑲在鏡框里的年代久遠的黑白照片。

父親在年幼的金鎮(zhèn)慶心目中堪比無可接近的巨大山脈。小小年紀,他還是能憑直覺感知到“父親干的是大事,真正的事業(yè)”。雖說他還在垂髫之年,遑論什么理想、思想之類,心里卻悄悄地萌生出“長大以后,也像爸爸那樣建立學?!钡南敕?。說老實話,小鎮(zhèn)慶以為天下人都是這么活著的。

兒時在中國東北見到父親的印象實在太過強烈,以至成年之后也無法抹掉。雖然沒有任何承諾,更沒有什么約定,但它卻像未能還清的債,沉淀在金鎮(zhèn)慶心底,令他不得自由。有錢了,他也感不到喜悅,有了什么成就,他也像推托什么大事的人,心里總是不舒服,甚至感到隱隱的不安。那,不啻一具沉重的枷鎖。

父親回國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結束了,父親終于結束了七年流亡生活,匆忙踏上了回國路??墒遣恢朗且驗闆]錢買票還是因為戰(zhàn)爭交通斷絕,父親竟然從中國的牡丹江長途跋涉,徒步回到首爾。直到抵達首爾,才搭上了火車,及至回到馬山不勝旅途勞頓終于病倒。雪上加霜,因韓國解放后實施的土地改革政策,他家的土地分給了佃戶,原本家境殷實的金家一朝淪為庶民。因祖國的解放,心情激蕩、精神亢奮的父親,回國后感受到的卻是巨大的失落,曾經(jīng)擁有的好多東西被徹底地打碎了。父親最終被肉體的疲憊和精神的痛苦擊垮了,從此一病不起,終于在1961年61歲時與世長辭。父親去世的時候,金鎮(zhèn)慶正在英國讀書。母親為了不給兒子的留學生活增加負擔,沒告訴他父親去世的消息。

學成歸來,才聽到父親去世的消息,金鎮(zhèn)慶捶胸頓足、痛哭不已。像參天大樹、似巍峨山峰占據(jù)心底的父親,一朝失去就像胸口被洞穿,金鎮(zhèn)慶像孤身被拋擲在蒼黃戈壁,四顧茫茫,心頭感到空落落的。一連幾天,他閉門謝客,只是悶在家里。沉浸在沉甸甸的沉默和虛無當中,他最無法忍受的是心里還有太多太多的話沒來得及跟父親訴說。他這才明白,令活著的人最為難受的痛苦和悲傷,不是人死去這個事實本身,而是尚有太多太多的話沒來得及對死去的人傾訴的遺憾。他痛切地后悔,為什么沒能跟父親親近一些,為什么沒能敞開心扉,跟父親進行更多的對話,這真是刻骨剜心的痛啊。

痛到極處,他豁然明白毫不留戀地放棄馬山昌信學校副校長職位,遠赴中國艱難建校的父親一生的夢想到底是什么,父親尚未實現(xiàn)的遺恨又是什么了。身為一個有血有肉的人,誰不留戀甜蜜的家庭,誰心甘情愿拋下愛妻幼子,跑到人生地不熟的異國他鄉(xiāng)呢?父親為什么放著平坦舒適的大路不走,偏要選擇有可能搭上性命的荊棘叢生的險途呢?假如,他老人家只圖一身安逸和個人揚名于世,他絕不會放棄優(yōu)厚的條件,選擇艱險的道路的。父親肯定是想為無權無勢的窮人打造一個學習的新世界的。可他為什么偏偏選擇中國黑龍江省牡丹江呢?父親曾說,他抵達中國后曾四處尋找定居之處,最終選擇那里。那么,肯定是因為那里聚居著眾多不勝日帝蹂躪、背井離鄉(xiāng)的朝鮮人的緣故吧。還記得父親總愛念叨一句話:“人的權利當中最大的權利便是接受教育的權利?!?/p>

父親既然把受教育的權利視作人生最大的權利,他肯定是憐憫那些因為失去國家、失去接受教育的權利的人們,才到那里的吧。親身體驗到父親之死,金鎮(zhèn)慶再次確認了萌動于自己內心深處的一個巨大的沖動——繼承父親的遺愿,實現(xiàn)父親未竟之志。身為兒子,未能在父親臨終時守護于前,甚至連葬禮都未能參加,這愧疚和遺憾,令其向往教育的志向越發(fā)堅定。

信仰虔誠的母親

早年多有良田的大地主金鎮(zhèn)慶的爺爺,將兒子送到水原接受了高等教育。父親在水原讀書期間,母親留在老家?guī)凸欧N地,拉扯孩子,操持家務。父親在水原讀書的日子里結交了一個信教的朋友。他跟著朋友熱心參加了周三和周日的禮拜,后來寫信說服鄉(xiāng)下的妻子趙亨順信奉基督教。經(jīng)不得丈夫再三勸說,母親開始去教堂。沒想到這個舉動觸怒了公公。爺爺大發(fā)雷霆,說這家容不得信教的兒媳婦,竟然把母親帶來的嫁妝——被子、衣物和箱柜之類統(tǒng)統(tǒng)扔到大街上。這也難怪,金鎮(zhèn)慶的祖父是代代以兩班[2]家系為傲,一心信奉儒教的儒士。

“一家不可奉二神。我看不得家破人亡的樣子,你還是趁早離開這個家吧。”

爺爺竟然把母親攆出家門,還從里面閂上了大門。可憐母親沒法兒進屋,竟然淚漣漣地在門外待了一夜。等到天亮了,公公有事出去,媽媽才悄悄地回到家里。鬧了這一出,媽媽怕爺爺,有一段日子還真不敢去教堂了。直到后來公公去世,她才重新去了教堂。后來,父親把母親送到大邱的女校念了書。可能是父親覺得自己在水原念高等農林學校,還接著念了平壤的崇實大學,甚至還到日本留學,可妻子只念了小學,心里感到過意不去吧。說起來那個年代丈夫送在家洗衣做飯的妻子念書,實屬非常罕見的事情。連出嫁前讀書的女子都寥寥無幾,更何況嫁為人婦上有老下有小的女人呢,那真是好比駱駝鉆針眼,幾乎是不可能的吧。要知道,那可是女人的美德首推奉養(yǎng)公婆、相夫教子的年代啊。

不管怎樣,仰仗丈夫的支持,母親得以念了初中,開始真正迎接了上帝。《孟子》曰:“天之生此民也,使先知覺后知,使先覺覺后覺也?!敝袊梁ジ锩念I袖孫中山先生在“三民主義(民族、民權、民生)”中指出:“世間的人分三種:第一種是先知先覺;第二種是后知后覺;第三種是不知不覺?!痹谀菢右粋€時代,將妻子送到學校讀書,還引導其確立信仰,金鎮(zhèn)慶的父親堪稱是一個開明士紳,是那個時代的先知先覺者。

父親去了中國之后,大哥也跟日本人打了一架,16歲的小小年紀要搞獨立運動,跑到中國去找父親。接著,大姐也去日本東京留學,在老家拉扯四個孩子的重任落在了母親一個人身上。一個人支撐著偌大的家,為了能讓四個孩子念書,母親風里雨里不辭勞苦。她頂著糧食進城賣,從不空手回來,總要扯些布匹,回到村里賣出去。一句話,只要能賺錢,臟活兒、累活兒、苦活兒全不在話下。母親的善良、正直、勤快、節(jié)儉是有目共睹的。

母親每天清晨4點要到教堂做清晨祈禱,無論刮風下雨、天寒地凍一次也不曾間斷。母親好像在用祈禱支撐自己疲累而艱難的生活。小鎮(zhèn)慶也時常會被媽媽帶到教堂。在那里媽媽讓幼小的兒子關注上帝的勞作,引導其用虔誠的心情信奉上帝。假如說父親影響了他的知性,那么,母親則為他的心田播下了善的種子,并像編織柔美的錦緞,把它侍弄得美輪美奐。

父親寡言而寬和,母親則柔和而嚴厲。父親一次都未曾責備過幼小的鎮(zhèn)慶,更不用說打罵或體罰了,可惜父親總是在遠處。媽媽呢,則要不時地責備他,有時還要用苕條抽打、責罰他,可是她總是在身邊。童年時對母親的記憶,為他的靈魂注入了清冽而圣潔的氣韻。

小時候,在外面瘋玩一天,回到家往往放下羹匙就要倒下。

“鎮(zhèn)慶,睡覺得換衣服啊?!?/p>

媽媽柔柔的手在撫摸他的頭發(fā)。接著,從領口開始依次解開他的紐扣。觸摸脖子的那癢癢和柔柔的感覺,像不絕如縷的回聲滲透進他小小的心田。就是閉著眼睛,他也能感覺得到此時此刻浮現(xiàn)在母親嘴角的那縷溫馨的微笑。

他也時常闖禍,從而受到責罰。媽媽給他的責罰很是獨特。她絕不當著姐姐或哥哥的面責罰他。就算他闖了大禍,媽媽也會裝著不知道,直到姐姐哥哥都睡下了,才會悄悄地叫醒小鎮(zhèn)慶,把他領到小耳房。進了小屋,也要仔細地關上門,以防聲音傳出去,才不慍不火地逐條算賬。媽媽認為當著哥哥或姐姐的面責備孩子,孩子會受到刺激而氣餒,妨礙性格的形成。等算完賬,就要根據(jù)所犯過錯的輕重,加以責罰,不是讓面壁站著高高舉起雙手,就是寫一張反省書。受媽媽責罰的日子是那樣地刻骨銘心,就是長大成人了也清晰如昨。不是因責罰過于苛刻,而是因為受到責罰的第二天媽媽總要在他的湯碗中放上一兩塊肉。他用羹匙劃拉湯碗,發(fā)現(xiàn)肉片就要下意識地偷看哥哥姐姐的臉色。待發(fā)現(xiàn)哥哥姐姐的碗里并沒有什么肉,只有自己的碗里有,他就要看看媽媽。每當這時,媽媽總要向他眨巴眨巴眼睛,仿佛在絮語著:“不要管,你一個人吃吧?!?/p>

正如猶太人古老的格言,這是用右手責罰,再用左手摟抱的浸透著愛的訓育。假如,母親只是止于責罰,這種責罰充其量是用母親的權威壓服和支配幼小的兒子,最終會傷害到孩子的個性。金鎮(zhèn)慶那淳厚、善良的心性和敏銳的感性、獨具一格的口才和毫無陰影的樂觀向上的心態(tài),可以說是得益于兒時母親細致入微的照料的。

富有同情心的孩子

這是1944年冬天,金鎮(zhèn)慶9歲那年的事兒。放了寒假,他跟著媽媽去中國牡丹江新安鎮(zhèn)探望父親。坐上蒸汽火車,從首爾出發(fā)經(jīng)由平壤,足足跑了四天四夜才抵達牡丹江。在牡丹江下車,換乘兩匹馬拉著的馬車,又跑上好幾個小時,才到了牡丹江新安鎮(zhèn)。小鎮(zhèn)慶興沖沖而來,沒想到眼前的光景并不那么愉快。那里實在太窮太破敗了。跟他一般大的孩子無一例外地衣著襤褸,拖著兩行大鼻涕。那衣袖頻頻擦鼻涕擦得锃亮如牛皮,手背皸裂得賽過龜背。而小鎮(zhèn)慶穿著高級棉外套,還戴著羊毛護耳,扣著帥氣的帽子。他一出現(xiàn),孩子們小眼瞪得溜圓,仿佛見到外星人一般。當時金鎮(zhèn)慶穿的高級外套和漂亮的帽子,都是留學日本東京的大姐捎來的,鄉(xiāng)下的孩子頭一次見到也不足為怪。

都說東北冷,臘七臘八凍掉下巴,甚至有吐唾沫立馬成冰坨子,撒泡尿沒著地就成冰棍兒的俗說。要是用濕手抓鐵制的門把手,手就會粘在把手上,要是硬要拽下,說不定會扯掉一層皮。金鎮(zhèn)慶雖然戴著帽子,還有護耳,卻冷得直打哆嗦。可是,這里的孩子卻身穿單衣,還赤著腳。

金鎮(zhèn)慶當即脫下大衣,給了衣服最單薄的孩子。給了一個孩子,又有一個孩子吸溜著鼻涕湊上前。大衣只有一件,沒辦法,金鎮(zhèn)慶就脫下自己穿著的毛襪子連同毛護耳,遞給那孩子。脫掉大衣和帽子,金鎮(zhèn)慶頓時凍得小臉發(fā)青,哆哆嗦嗦地跑回了家。媽媽見到兒子的狼狽樣,不禁吃了一驚。

“鎮(zhèn)慶,你的外套呢?”

“給了沒衣服的孩子了?!?/p>

“給人了,你穿什么呀?”

“我不是還有內衣嗎?可他們連內衣都沒有啊。”

“哎呀,那也不能說脫就脫呀?!?/p>

媽媽嘖嘖嘆息,可也沒有多說什么。爸爸則什么都沒說,只是用溫厚的目光默默地望著兒子。父親打心眼兒里為兒子善良的心性而感到欣慰,一心盼望著他能保持這種善根,健健康康、正正直直地長大成人。

金鎮(zhèn)慶送人的不止是衣服,還包括一日三餐。媽媽為了省事、省柴火,早晨的時候一并將中飯做出來,放在鍋里,動不動就不翼而飛。想要吃中飯,揭開鍋蓋不見了飯,媽媽的心里該多么慌啊,每逢這時就要脫口而出:

“鎮(zhèn)慶,又是你吧?”

其實,問也是白問。

小鎮(zhèn)慶怕挨說,離老遠站著應一聲“是,是我!”就風也似的逃掉。

上學了,他也常常把自己的盒飯給別的孩子,自己餓了就喝涼水充饑。他天生就是這樣一個人。得知這個事后,媽媽不忍兒子餓肚子,有意把飯盒里的飯按了又按,裝得滿滿的,意思就是跟朋友分著吃,不要餓肚子。

那時候,正值世道艱難,討飯的孩子隨處可見。這些孩子一開始不分早晚隨時闖進來,到后來也摸出點門道,吃飯的時候踩點上門,推開門伸進討飯罐。有的人家為了防備這些孩子,吃飯的時候索性插上門,這樣才能消停地吃頓飯。可是,金鎮(zhèn)慶一看小叫花們伸進討飯罐,總要迫不及待地拿起自己的飯碗跑出去,一股腦兒倒給他們。那時候手腳麻利得賽過小松鼠,攔都攔不住??此@個樣子,家里人送給他一個綽號,叫“小風車兒”。

媽媽嘖嘖嘆氣,把自己的飯撥給兒子,數(shù)落道:

“你個沒心眼兒的,一顆不剩都給人,你吃什么呀?”

當媽媽的自是了解兒子善良的心性,但也不禁為一點不為自己著想的“傻”兒子操心。

那是小學野游的日子。排著隊的學生后面,稀稀拉拉跟著一隊小叫花。他們知道,一年一度野游的日子,誰家都要為孩子帶上豐盛的午飯,就不惜這么嘰嘰歪歪地跟著。那些孩子,一天能吃上一頓飯,也是幸福的。不出所料,到了中飯時間孩子們剛剛打開飯盒,小叫花們不管不顧地撲了上來。剛想打開飯盒的孩子們不禁嚇了一跳,手腳并用投入“飯盒保衛(wèi)戰(zhàn)”。有些孩子甚至抓起土扔著,大罵“不要臉的叫花子們!”

對那些饑餓的人來說,人生的希望說不定就是能吃上一頓飽飯。對這樣的孩子來說,要不要臉是不重要的,只要看見飯,管它是大官的還是鄰里孩子的搶到手才是自己的,于是就要拼命。金鎮(zhèn)慶在一旁看著他們可憐,就舉手示意他們過來。那些孩子見狀,迫不及待地一擁而上。等他們過來,金鎮(zhèn)慶就把自己的飯盒遞給他們。孩子們不管手臟不臟,抓起飯就往嘴里塞。眨眼間,金鎮(zhèn)慶的飯就被一搶而光。金鎮(zhèn)慶呢,則站在一旁不無欣慰地看著這一光景,這時候的小鎮(zhèn)慶不像是小學生,倒像是飽經(jīng)風霜的大人。歡天喜地地去野游,可中飯都沒吃就回來,金鎮(zhèn)慶餓得眼前直冒金星,雙腿軟軟得邁不動步。一回家,他就跟媽媽要飯吃,媽媽見狀就明白了:

“你小子,今天中午又餓飯了吧?”

“嗯?!?/p>

“怎么,有人沒帶飯?”

“不是的,給了那些討飯的孩子?!?/p>

“天啊,他們跟到那里了?”

“是?!?/p>

“你也真是,你能管那么寬嗎?”

有道是三歲看到老。自己吃飽了,剩下的給人并不難,但自己都不吃,全部給人就不那么容易了。可是,金鎮(zhèn)慶是寧肯自己餓肚子,也要把整個午飯給人的孩子。

哭包子

金鎮(zhèn)慶天性善良、寬厚。還有一點,就是特膽小。他最害怕被別人大聲謾罵或呵斥,而且動不動就要哭鼻子。他的這種性格,跟他兒時可怕的記憶不無關系。

1938年,父親遠赴中國之后,家里只剩下媽媽一個大人。那是人們都沉睡的一個夜晚,身穿黃色軍服、腿纏綁帶、腳蹬軍靴、荷槍實彈的日本憲兵闖進來,狠狠地砸門,那扇門都快要被敲碎了。媽媽起身披上衣服開了門,憲兵蜂擁而上,逼問著媽媽:

“金守萬去哪兒啦?”

原來,他們找的是父親和大哥。憲兵們抄起刺刀,凡是覺得能藏人的地方無不捅成馬蜂窩。據(jù)他們講父親是什么獨立軍。那肆無忌憚地踐踏房間的軍靴和亂捅亂刺的寒光森森的刺刀,把小鎮(zhèn)慶嚇呆了,就躲進了被窩里。沒想到憲兵們連小孩子都不放過,用刀尖挑起被子呵斥起他來。媽媽像護犢的母雞,摟住嚇得直篩糠的四個孩子,可他分明感覺到媽媽也在發(fā)抖。他們說這一切都是因為父親。當時鎮(zhèn)慶還太小,不明白父親究竟是干什么的,他為什么要去中國,還有家人為父親受著這么大痛苦,父親為什么遲遲不露面……心里不由得埋怨起父親來。

打那以后,日本憲兵隔三岔五就要闖進來,沒黑沒白地把家里翻個底朝天。每當這時,全家人真是魂飛魄散,小鎮(zhèn)慶更是,好長一段時間,只要看見身穿黃軍裝的人就嚇得直篩糠,扭頭就跑。不知是不是這個緣故,他膽子特別小,真是樹葉掉下來都怕砸著腦袋。在學校,要是有同學受到責罰,他會站在旁邊,陪著那同學哭。一來二去,大家都叫他“哭包子”,這個外號竟然伴隨了他整個小學時代。

有一天,同班學生在黑板上涂鴉,受到老師責備,金鎮(zhèn)慶竟然站起來“坦白”說自己也涂鴉來著。于是,金鎮(zhèn)慶只得跟那個同學一道,舉起雙手罰站了。那個同學哭了,他也哇地跟著哭起來?;丶业穆飞贤瑢W問道:

“你干嗎呀,也沒亂寫怎么承認的?”

“看著你一個人受罰,我害怕?!?/p>

從此,這個同學成了金鎮(zhèn)慶的死黨,什么都要聽他的。

崇大時節(jié)

1954年,金鎮(zhèn)慶高中畢業(yè),考上了崇實大學哲學系。崇實大學是西洋傳教士在平壤創(chuàng)辦的傳教學校,是1897年在傳教士裴緯良(William Martyn Baird)平壤府新陽里的私宅里以13名學生起步的。后來得到日新月異的發(fā)展,1908年取得朝鮮正式的大學許可,以擁有大學部和中學部的關西首屈一指的新教育機構,聞名遐邇。

1938年3月4日,崇實大學因抵制神社參拜,在開設大學課程將滿40年之際,被勒令停辦。解放后,又因平壤屬于共產(chǎn)主義陣營而無法復學,直到朝鮮戰(zhàn)爭結束的第二年,也就是1954年才在停辦16年之后移到首爾重新開辦。金鎮(zhèn)慶得知這個消息,就跟釜山的姐姐要了盤纏,跟伙伴李洪武(后改名李中,崇實大學前任總長,現(xiàn)任延科大副總長)一起來到首爾。聽說學校計劃招180人,但報名者竟達2700人,金鎮(zhèn)慶就感到?jīng)]戲,沒想到運氣不錯,竟然考上了。

金鎮(zhèn)慶選擇崇實大學,就是景仰崇實大學的歷史和崇實精神的緣故。還有一條,就是父親的影響使然。原來崇實大學就是父親念過的學校。金鎮(zhèn)慶雖然從小在基督教熏陶下長大,但直到1953年圣誕節(jié)過后認真拜讀圣經(jīng),才迎接耶穌為救世主的。因此,他選擇基督教學校該說是順理成章的。

在崇實大學讀書期間,他跟伙伴們一道在首爾清進洞開辦了帳篷教會,冠名“首爾中央教會”。他在教會遇見學長孫永俊,在惠花洞找了一處敵產(chǎn)房,為窮學生開辦了加爾文學舍。當時,從清進洞去坐落在上道洞的學校,要翻過一道嶺,走過漢江浮橋,然后再坐大巴或電車,前前后后需要近兩個小時,但他總是非常熱心,而且從來沒缺過星期三晚禮拜。他常常是花上10元,買上一包糖權當午飯,一個人攀著上道洞陡峭的山路??伤偸仟氉院叱奥吠具b遠,夜已深沉……”的贊美詩,一天不落地上學。大學四年,他居然一次都沒跟女生去過茶座,更不用說談戀愛了。不僅上大學是這樣,一直到留學英國歸來,到30歲他竟然一次女朋友都沒交過,只知道埋頭讀書。上大學的時候,他又辦??肿龈鞣N雜事兒,掙了點錢,就在阿峴洞借了一間地下室,開辦夜校。

金鎮(zhèn)慶選擇哲學專業(yè),正是出于自己的考慮。大學時代對他影響最深的恩師有延世大學金亨錫教授和《思想界》雜志總編安秉煜教授。這些恩師的哲學課,令他在哲學殿堂入門,為日后成長為哲學博士打下了堅實基礎。

他關注的課題是克爾凱郭爾的存在主義哲學。研究開啟人的生存意識新起源的偉大思想家、神學家和哲學家克爾凱郭爾的哲學,他實現(xiàn)了更高層次的根本的自我變化。也許,通過這一過程他明確地意識到一直壓抑著自己意識世界的有關戰(zhàn)爭的惡魔般的記憶,以及在黑暗和不安的深淵中,按照神祇的旨意施行的冷酷的訓練,逐漸成為擁有真正的人本主義精神的成熟的人。他在崇實大學以“克爾凱郭爾從美學階段達到宗教階段的存在主義”為題目的論文取得了學士學位。

為什么偏偏選克爾凱郭爾呢?金鎮(zhèn)慶是這么解釋的:

“我想,但凡生活在那個時代的人們,無論是誰肯定會對自己的存在有過深刻的苦惱吧,哪怕是一次。我也是這樣的,這個苦悶太深刻了,就自然而然地開始研究克爾凱郭爾。克爾凱郭爾是存在主義的創(chuàng)始人啊。因為他的存在主義是超越厭世主義或虛無主義哲學的,以人的苦惱為前提的健康的存在主義,我才喜歡他的?!?/p>

克爾凱郭爾的神和世界、罪與贖罪以及對存在和恐懼的考察,尤其引起了金鎮(zhèn)慶的共鳴。就恐懼而言,金鎮(zhèn)慶有著兩樁抖落不掉的記憶。就是前面提到的目睹黑夜悍然闖民宅,把家翻騰得一塌糊涂的日本憲兵的橫暴的6歲的記憶和1950年在朝鮮戰(zhàn)爭中親眼目睹血淋淋死亡的15歲的記憶。這記憶實在太可怕,直到戰(zhàn)爭結束,恢復了和平之后,金鎮(zhèn)慶還久久沉浸在對“死亡”的恐怖和畏懼,以及對罪孽的克服與贖罪意識等強迫觀念的折磨當中。在很長一段時間里,他無法抹去朝鮮戰(zhàn)爭的陰影,未能擺脫哀哀地呼喊著媽媽死在疆場上的戰(zhàn)友的死亡帶來的桎梏。那應該是參戰(zhàn)者的負罪意識以及由此產(chǎn)生的社會責任引起的苦悶吧??蓱z他小小年紀就懂得了生與死,所以“人的存在”的苦悶也要比別人多得多。他懼怕人的生命之柔弱、無能為力以及它的渺小,為“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的無奈,以及人的社會責任及其局限而陷入巨大的道德沖突和煩惱之中。

克爾凱郭爾指出,人在神面前要成為“單獨者”。金鎮(zhèn)慶把這句話解釋為神無時無刻不在關注我們的一舉一動,所以我們絕不能把責任轉嫁給自己之外的任何東西,所以一定要在生命的每個瞬間盡最大的努力做出決斷,使出全力,認認真真生活。

金鎮(zhèn)慶之所以沉醉于克爾凱郭爾的存在主義,是因為其存在主義是健康的存在主義哲學的緣故,因為克爾凱郭爾承認人類現(xiàn)實的煩惱,主張不要懼怕或回避那種煩惱,而應大膽面對,這樣最終人才能不顧與神祇的無限的距離,通過與神的相會而得到拯救,他的這種哲學,這種廣闊的空間意義引起金鎮(zhèn)慶深深的共鳴。通過接觸和研究克爾凱郭爾的哲學,金鎮(zhèn)慶總算找到了擺脫幼年時期體驗到的絕望記憶的理論根據(jù)。這一點極大地影響了他后來的生命軌跡。參照自己的經(jīng)歷,他對絕望的本性與意義進行過長期的真誠思索,最終找到了通過絕望克服存在的不安的理論根據(jù),從而徐徐感到靈魂徹底的解放。

上高中的時候,最難忘的是恩師全永昌。全永昌老師的演講和在教會的說教,給了少年金鎮(zhèn)慶莫大的影響。全永昌先生堪稱是義薄云天的人,朝鮮戰(zhàn)爭爆發(fā)的時候,有些年輕人感到生命受到威脅,紛紛逃難跑到國外,可全永昌聽到祖國爆發(fā)戰(zhàn)爭的消息,毅然決然從國外回到炮火連天的故國,跟民眾同命運?;氐焦蕠匆姛o數(shù)窮人生病得不到醫(yī)治,只能痛苦地等死,全先生就跟北方過來的醫(yī)學博士張起呂一起在釜山創(chuàng)辦了一所福音醫(yī)院(現(xiàn)為高神大學福音醫(yī)院)。后來,又去居昌辦了一家農校(如今的居昌高中),為培養(yǎng)后代獻出了自己的一切。全永昌先生的一生,可說是只知奉獻、一心為他人的一生。恩師的言傳身教,深深地感動了金鎮(zhèn)慶,使他感到“只有指出道路的恩師,才能成為感動學生的老師”。這個想法,后來一直支配著金鎮(zhèn)慶的思想。數(shù)十年后,成為延邊科技大學總長之后,他不僅身體力行,還殷殷囑咐其他教授“做一個感動學生的老師”。

正像在馬山上高中時踩土坯建夜校,上大學的時候他也借了首爾阿峴洞信愛幼兒園地下室開辦了夜校。寓新建之意,他特意給夜校起了一個名字叫“新學?!薄C看紊险n之前,金鎮(zhèn)慶領呼“建起來”,學生和曰“新學校”!新這個詞含有開始的意思。他們招收那些擦皮鞋的孩子、進廠干活兒的童工和無家可歸的孩子,一辦居然堅持了四年。當時的首爾,到處都是因戰(zhàn)爭失去父母的孤兒。這些孩子一天到晚徘徊在大街小巷,乞討度日。也有撿破爛兒的、擦皮鞋的和送報紙的,但一無例外地都在餓肚子。對這些孩子來說,進學校念書簡直就是奢望。當年,父親說過的“人的權利當中,最大的權利就是受教育的權利”這句話銘刻在金鎮(zhèn)慶心中,時時激勵著他。而且,他也知道要是放任這些孩子不管,勢必會釀成巨大的社會問題。他真誠地想讓這些被冷落、被遺忘,得不到社會關懷的孩子接受真正的教育,讓他們過得好一點,所以開辦了這家夜校,雖然很小卻邁出了堅實的一步。這里的一切教育,自然都是免費的。

他把心掏給每一個上夜校的孩子,用溫暖的愛和情撫慰著他們受傷的心靈。在夜校他身兼數(shù)職,既是教師又是聽差,既是總長又是清潔工,雖然是嚴師卻也是孩子們的朋友和大哥。

“新學?!碑厴I(yè)生的故事

1955年9月20日,是金鎮(zhèn)慶開辦的“新學校”舉行首屆畢業(yè)典禮的日子。當年畢業(yè)的一個學生的故事,告訴人們他當年開辦的這所夜校是多么的有意義,而他的學校又有著多么大的志向。已經(jīng)年過70的李豐子是這樣回顧“新學?!睍r光的:

“在50多年歲月里,我心中裝著一位人生的明師。當時,是戰(zhàn)爭剛剛結束的時候,真是百廢待舉的年代。幾乎所有的學校都成了廢墟,孩子們想要念書的欲望,只能靠那些大學生開辦的夜校來滿足。我是在夜校第一次見到金鎮(zhèn)慶老師的。因為戰(zhàn)爭失去了太多,還留下太多的創(chuàng)傷,在走向新生活之際遇到的金老師,留給我的印象真是太深了?!?/p>

李豐子10歲那年爆發(fā)了朝鮮戰(zhàn)爭,她從首爾逃難到水原的外婆家。這場戰(zhàn)爭讓她們一家家破人亡。大哥懷揣太極旗,到處躲避朝鮮人民軍,沒想到被抓住搜出了太極旗,當場被擊斃。母親因兒子非命橫死憂傷而死,父親被拉到北方。小侄兒竟然被活活餓死。戰(zhàn)爭結束了,她回到首爾,但在淪為廢墟的城里她一個女孩子還能干什么呢?戰(zhàn)前倒是上過西大門區(qū)渼洞小學,可現(xiàn)在她哪敢起復學的念頭啊。二哥說“女孩子家,會寫信就可以了”,很是看不慣買來漢文書自學的小妹妹。倒也難怪,在那個連飯都吃不上的年代,想讀書,簡直就是癡心妄想、不知廉恥的事兒吧。真是上天不負苦心人,1955年李豐子14歲的時候,竟然撞上了好運,她得以上金鎮(zhèn)慶開辦的夜校了。

作為夜校老師的金鎮(zhèn)慶,當年才是大二學生,只比李豐子這個學生大上五六歲??墒牵钬S子總是覺得他是歲數(shù)很大的老教師,從來沒想過是剛滿20的毛頭小伙子。在這個14歲少女的心目中,金鎮(zhèn)慶像上了歲數(shù)的大人,完全是因為當年的金鎮(zhèn)慶早已是人們尊敬的對象的緣故。李豐子老人記得的金鎮(zhèn)慶是那樣樂善好施,哪怕是走在路上碰見窮人或遇到有難處的人,金鎮(zhèn)慶不是給錢就是脫下衣服給人,從來沒有看著不管的時候。

上夜校的孩子們白天大都要干活兒,顯得很是疲憊,所以上課的時候打盹兒的比比皆是??墒牵⒆觽冎灰宦牭浇疰?zhèn)慶老師的聲音,就都變得生龍活虎。因為他的課,什么時候都是那樣生動、熱情洋溢,還幽默風趣,一點也不嫌冗長,聽起來自然是津津有味的。

李豐子上了一年夜校,臨近畢業(yè)的時候忽然聽到金鎮(zhèn)慶老師找她,不知是什么事,便有些忐忑地去見老師。沒想到老師說的話是她做夢都沒想到的,金鎮(zhèn)慶老師告訴她“給你報上名了,接著念中學吧”。激動之余,熱淚奪眶而出。說心里話,她多么想上中學啊,可家里沒有錢,念書不過是奢望。而今,金鎮(zhèn)慶老師竟然給她墊了學費,還為她做好了升學的準備。他做的是父母兄弟都無法做的大事,事先卻一點風聲都沒露。托老師的福,李豐子進了中區(qū)正東教會旁邊一所中學的速成班,以優(yōu)異成績畢了業(yè),后來還在中央大廈謀到了差事??墒?,她卻放不下一個心愿,“要成為像金老師那樣的人”。于是,她毅然放棄了工作,接著念了二年制的師范大學,終于成為一位教師。

“在考上大學、選擇教師職業(yè)的過程中,老師總是我心中的領路人,是我憧憬和尊敬的對象。過了多少年,我偶然碰見了金老師,才發(fā)現(xiàn)他并不是我過去認為的那么老,充其量是我大哥一輩。想起來,金老師只比我大六歲,可在我的心目中老師簡直就像父母來著?!?/p>

金鎮(zhèn)慶開辦的夜校首屆畢業(yè)生李豐子,在闊別46年之后的2001年,將多年一點點存下來的2000萬元(韓元)現(xiàn)金,贊助給老師親手建起來的延邊科技大學?;貞浧疬@件事,金鎮(zhèn)慶感慨地說:

“要不斷地播撒盡可能多的種子。當然,并不是所有的種子都能發(fā)芽的。但是,也不是所有的種子都會消失的。為了那并不消失、最終發(fā)芽的種子,我們需要不停地播種。”

金鎮(zhèn)慶最明白是種子總要發(fā)芽的道理,所以從來沒有放棄播撒“種子”的事業(yè)。

“現(xiàn)在想起來,教育事業(yè)在多年前的夜校時節(jié)就已經(jīng)是金鎮(zhèn)慶老師的夙愿,又是老師實踐信仰的一種途徑啊??墒牵孟窭蠋煹摹埔狻⒉豢偸鞘苋藲g迎的。我想,其間肯定受到過不少誤會吧。我怕老師受到傷害,心疼地打聽過,可他總是說‘耶穌不也是無辜地被釘在十字架的嗎’?還要反過來安慰我呢?!?/p>

大凡先知先覺者,因為思想和行動超越同時代的人,往往會受到當代人的誤解或非難。但是,時代卻是靠這些先知先覺者而不斷進步的。而所有的進步,都是要付出代價的。金鎮(zhèn)慶理解這一點,所以在他的心目中來自外界的阻撓和非難,理所當然地成為自己理應加以克服和戰(zhàn)勝的東西。

熱情的化身

1958年金鎮(zhèn)慶于崇實大學畢業(yè)的時候,有位恩師特意為這個得意弟子寫了一篇文章,發(fā)表在3月4日的校報《崇大月報》上。這篇題為“熱情的騎士金鎮(zhèn)慶君”的文章寫道:

熱情的騎士金鎮(zhèn)慶君

即使離老遠,只能辨認模糊影子,僅用腳步辨出金鎮(zhèn)慶君也不是什么難事??此呗返臉幼?,簡直不是挪動腿而是在用全身掙扎。面對面談話,口里呼呼生風,不知道的還以為他要跟你打架,可是看他滿臉的青春痘,你應該能理解他的。

就是這種澎湃的熱情,讓他無法坐視洶涌而來的橫暴的敵軍,哪怕當年他只是個15歲的初中生。

我未能親眼看到他背著足有自己個頭高的M1步槍,滿懷激情赴湯蹈火地奮戰(zhàn)在河東前線,真是深以為憾。當時在戰(zhàn)役中,他失去很多同志,這至今令他刻骨銘心,年年都要找國軍公墓寄托哀思。

不管怎樣,他從那炮火連天的人間地獄安然歸來,他相信自己的生還不是屬于自己的,而是來自一種絕對的天理。這一堅定的信念,越發(fā)激發(fā)了他無盡的熱情。金鎮(zhèn)慶君任我校學藝部長時,就已作為學報編輯和本報的主編,顯示出這股熱情。從來沒見過他躊躇或猶豫的樣子??茨橇x無反顧、勇往直前的模樣,簡直不敢相信他的原籍是馬山,跟馬有緣,那不是活脫脫似猛虎下山嘛。有趣的是池中投石般的精準和猛虎下山似的勇猛在他的身上居然實現(xiàn)了有機的統(tǒng)一。

雖說沒有縝密的計劃,橫沖直撞是年輕人的通病,可我們擔憂他化身肉彈,東奔西走,不僅僅是出于心疼他的無謂的擔心。如今,金君每周都要到少年院[3]舉辦一次教養(yǎng)講座,引導約500名少年向善。他跟英文系學生會長李中君是校內聞名的好搭檔,在過去的4年里為重建崇實大學文化活動嘔心瀝血,堪稱是校園文化的開拓者。

雖為精力旺盛的活動家,但他還能得到門門課程平均B學分以上的成績,據(jù)說金君今后還將在學問研究的道路上精進一段時間??删褪菬o法揣測年輕的他將有什么浪漫史,我們的熱情的騎士,祝他前程似錦!

通過這篇短文,可以知道金鎮(zhèn)慶在4年大學生活中非?;钴S,歷任學藝部長和學報的主編,居然成績也不差,門門課程都能得到B學分以上,堪稱是一個模范學生。而且,我們還能看出一點,那時候他就擁有一種舍身奮戰(zhàn)的肉彈精神,這樣一種精神竟能保持半個世紀之久,一如既往初衷不改,這也算是讓人嘆為觀止的吧。文中描繪他的腳步,稱為“簡直是掙扎”,真是傳神之筆,令我們對他的熱情和自由奔放感同身受。

金鎮(zhèn)慶走出校門40多年后的2002年6月26日,崇實大學足球隊訪問延邊科技大學時舉行了一場友誼賽,并以“因為有了你,崇實更美好”為題將上面的文章從報紙上復印下來,鑲在鏡框里贈送給金鎮(zhèn)慶。當時,復印件的背面寫著好多沒有署名的短句:

“熱情的化身金鎮(zhèn)慶”

“你的信念是崇實的精神”

“熱情和信念的化身金鎮(zhèn)慶”

“永遠的崇實人金鎮(zhèn)慶”

1958年大學畢業(yè),在準備去歐洲留學的日子里金鎮(zhèn)慶曾經(jīng)在首爾保圣女高教過幾年德語。與如今沒什么不同,當時即使有博士學位找工作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兒。金鎮(zhèn)慶還算是幸運的,好像專攻哲學對他當?shù)抡Z教師不無幫助。

保圣是女子高中,當時的學生跟他這個當老師的年齡差不多。金鎮(zhèn)慶不僅年輕而且沒有結婚,那人氣簡直是“蓋了帽”了。他性格豁達、熱情洋溢,不僅課講得好,演講更是口若懸河,全校幾乎“無人不識君”。教課之余,他間或還要到別的學校演講,還去學校教會說教。聆聽他激情澎湃的演講和說教的人,無不為之折服,受到深深的感動。

盡管忙得像陀螺,夜校還是堅持辦下去。金鎮(zhèn)慶把在學校里掙的薪水的大部分花在夜校孩子的身上。兩年后,他決定赴歐留學。人們看到他舍棄這份安定的工作,覺得他日后肯定要后悔,就挽留他別走了??墒?,金鎮(zhèn)慶未改初衷,他并不留戀舒服、安定的生活。學而優(yōu)則仕,找到舒適安定的工作,享受愜意的生活,這些都不是他追求的人生價值。為了描繪心中更大、更美的藍圖,他毫不留戀地舍棄了目前已經(jīng)得到的優(yōu)厚條件。

1929年3月10日,韓國釜山日新女校第19屆畢業(yè)生合影。
(前排左四為金鎮(zhèn)慶的父親金守萬先生)

1933年3月2日,和韓國馬山昌信學校學生一起。
(前排中為昌信學校創(chuàng)辦者亞當森傳教士,其左邊為金守萬先生)

1939年,中國黑龍江省新安鎮(zhèn)農業(yè)學校時節(jié)。
金守萬先生正和學生一起晾曬農產(chǎn)品。

金守萬先生的日志。里面記有讓先天性下肢殘疾的人得到痊愈而著稱的金益斗牧師的事跡等。

1939年金守萬先生遠赴中國之前留下的全家福。
(后排戴眼鏡者為父親,右為母親,后排左二為大姐。前排左一為二姐,左三為二哥,左四為大哥,左五為金鎮(zhèn)慶。媽媽懷里的是老疙瘩。)

上馬山義信幼兒園的時候,與大姐和弟弟(中)一起。

1954年10月11日,韓國首爾崇實大學開校儀式及創(chuàng)立紀念日慶典留影。
(畫圈處為金鎮(zhèn)慶)

1955年9月20日,金鎮(zhèn)慶在大學在校期間成立的“新學?!笔讓卯厴I(yè)典禮上的合影。
(從前數(shù)第二排左六為金鎮(zhèn)慶,后面的女生為后來成為教師的李豐子)

在韓國馬山文昌教會學校當教師。
(最前排右六為金鎮(zhèn)慶)


[1] 創(chuàng)氏改名,在現(xiàn)代韓國亦稱為日本式姓名強迫改名,是朝鮮日治時期朝鮮總督府于昭和十四年(公元1939年)頒布的一項將朝鮮名字改為日本名字的法令。

[2] 兩班,指古代高麗和朝鮮的士族階級,典出文武兩班。

[3] 少年院,韓國教化機構的一種,將帶有反社會傾向的未滿19歲的少年,按法院少年部的判決,收容起來進行短期或長期矯正教育的機構。有別于完全監(jiān)禁形式的少年教導院。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