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兵圣孫武

大師的巔峰時刻:軍事家卷 作者:馬輅 著


兵圣孫武

孫武,字長卿。春秋末兵家,齊國人。曾以《兵法》十三篇見吳王闔閭(hé lǘ),受任為將。與伍子胥率吳軍破楚,北擊齊晉,南征越人,顯名諸侯。所著《孫子兵法》十三篇是我國最早的兵法,被譽為“兵學圣典”,置于《武經(jīng)七書》之首。

公元前6世紀末,正當西方文明進入奴隸制鼎盛時期,在東方的中國升起了一顆光彩奪目的軍事明星,他就是武經(jīng)圣典《孫子兵法》的作者孫武。

孫武,字長卿,春秋時代齊國樂安﹙今山東惠民縣﹚人,生卒年月不詳,約與孔子同時。孫武是我國古代最多的論述軍事理論、軍事戰(zhàn)略和戰(zhàn)爭藝術(shù)的軍事家。孫武所著《孫子兵法》是我國現(xiàn)存最早的兵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軍事專著,比古希臘色諾芬的軍事理論專著《長征記》要早整整一個世紀,比全球聞名遐邇的克勞塞維茨的《戰(zhàn)爭論》則要早2300多年?!秾O子兵法》不僅對中國,而且對全世界的軍事史產(chǎn)生過廣泛而深遠的影響。被尊稱為“兵圣”的孫武及其軍事著作是炎黃子孫的驕傲。

一、得天獨厚的軍事?lián)u籃

公元前6世紀,正是我國的春秋時代,也是我國歷史上社會大變革的時代。當時社會各階層斗爭十分激烈,戰(zhàn)爭十分頻繁。同樣隸屬于周天子的各諸侯國,為避免亡國破家,贏得戰(zhàn)爭的勝利,都非常重視對戰(zhàn)爭經(jīng)驗的總結(jié)、對軍事理論的研究。見之于史書記載的《軍政》《軍志》,便是當時為適應戰(zhàn)爭需要而編纂的一些條規(guī)性的軍事著述。

盡管諸侯列國都在研究戰(zhàn)爭,培養(yǎng)軍事人才,但是,孫武所在的齊國由于具有得天獨厚的有利條件,因而成為自商周以來的培育軍事家的搖籃。齊國位于今山東境內(nèi),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和軍事傳統(tǒng)的諸侯國。早在夏朝的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的遺存就產(chǎn)生在這里。周滅商以后,建立起周朝。協(xié)助周武王伐紂的戰(zhàn)略家呂望,就是齊國的始祖。呂望即姜尚,俗稱姜子牙,也稱姜太公。他憑借齊國的漁鹽之利,尚賢使能,大力發(fā)展生產(chǎn),使齊國成為一個農(nóng)業(yè)發(fā)達,手工業(yè)、商業(yè)興盛,軍事實力強大的諸侯國。到齊桓公時,曾九合諸侯、一匡天下,成為春秋時代的第一個霸主。

經(jīng)濟發(fā)達,軍力強大,必然帶動文化的繁榮。在軍事學術(shù)研究上,齊國以其始祖呂望的《太公兵法》為正宗,得到了蓬勃的發(fā)展?!短ā吩缫咽鳎瑩?jù)《史記·齊太公世家》記載,它的核心是“多兵權(quán)與奇計”,因而“后世之言兵及周之陰權(quán)皆宗太公為本謀”?!秾O子兵法》充分發(fā)揮的詭道權(quán)變的軍事思想,正是繼承了《太公兵法》的這一傳統(tǒng)。在春秋戰(zhàn)國之際,出自齊國人之手的兵法除《孫子兵法》之外,還有管仲的《管子》、田穰苴的《司馬穰苴兵法》、子晚的《子晚子》、孫臏的《齊孫子》等重要軍事典籍。源遠流長的齊國文化,孕育出一代又一代軍事學家。

孫武是兵法傳家的齊國田氏后裔。公元前陳國發(fā)生內(nèi)亂,公子陳完出奔齊國,改稱田完。田完的五世孫田書,率軍攻打莒國,立下戰(zhàn)功。齊景公大加獎賞,賜姓孫氏,并把樂安(今山東惠民)封給田書,作為采邑。這位戰(zhàn)將便是孫武的祖父。

在陳、田、孫的家族中,能征善戰(zhàn)、精通兵法的不乏其人。其中突出的是田穰苴,即司馬穰苴,他是早于孫武的田氏后裔。田穰苴具有“文能附眾、武能威敵”的大將之才,屢戰(zhàn)屢勝,深得齊景公贊揚。他還著有《穰苴兵法》,后人還將此書與古司馬兵法合編為《司馬穰苴兵法》,即今存殘本《司馬法》。

在齊國這樣的兵法之國,在田氏這樣的軍事世家中成長起來的孫武,耳濡目染,自然有很好的學習條件。

正當孫武在軍事學上認真鉆研的時候,齊國發(fā)生了內(nèi)亂。于是,孫武離開了故土,來到南方的吳國。

當時的吳國在今江蘇南部到浙江北部一帶,雖被稱為蠻夷之地,然而物華天寶,生活富足。孫武率領(lǐng)眾多的族人和奴婢來到吳國,向官方申請開墾荒地,結(jié)果在吳都以西、羅浮山以東一大片荒蕪潮濕之地安家立業(yè)。孫武在山麓上興建村落,開鑿溝渠,徹底改變排水系統(tǒng),幾年之間便使荒蕪之地變成了渠水縱橫的肥沃良田,村落也就成了頗有名氣的孫家村。

在吳國,他結(jié)識了一位軍事家伍員,即伍子胥。伍子胥是楚國的貴族,富于韜略。他父親被楚平王害死后,為報仇雪恨,逃到吳國。孫武與伍子胥來往密切,經(jīng)常切磋學術(shù),這使孫武增加了對吳楚軍事文化的學習和了解,擴大了視野。

吳國人對齊國的田氏之亂也有所聞,常常議論。他們得知,田氏家族與陳氏、鮑氏家族因爭權(quán)奪勢而發(fā)生武斗。雖然田氏家族獲得了勝利,但孫武對本家的做法很不滿意,同時對這種不光彩的“勝利”感到非常慚愧,因而從那里來到吳國。吳國人認為孫武所采取的態(tài)度大有賢者風范,且為名門之后,便向吳王余祭推薦。

余祭也覺得不應將能人棄之于草莽,便想委以高官。孫武被召入宮后,一聽說要他做官,便堅決不肯接受。他說:“孫某不才,學識淺陋,而且體弱多病,如果出來做官,肯定會使大王失望、有負國家重托。我只想歸隱于田野之中樂享天年,此外別無他念,請大王憐恤亡命之民,還是讓我做一名普通百姓吧。”

吳王余祭見孫武果然消瘦無力,性情似乎有些懦弱,而且談吐并沒有什么閎言高論,也就沒有再勉強他。

于是,孫武仍然歸隱田園,放情于山水之間,優(yōu)哉游哉。

孫武本人是討厭戰(zhàn)爭的,對于戰(zhàn)場上刀尖飛舞、喊聲喧天的慘烈情景始終難以忍受。然而,他卻十分喜歡研究戰(zhàn)史。早在少年時代,每當遇見老一輩的人,總是要打聽昔日的戰(zhàn)爭情形;如果遇到曾經(jīng)實地參加過戰(zhàn)斗的人,一定請他講一些實戰(zhàn)的經(jīng)驗。久而久之,他漸漸知道了打勝仗有打勝仗的理由,失敗也有失敗的原因,研究的興趣越來越濃厚。

孫武常常把研究的心得寫在筆記簿上。此時還沒有發(fā)明紙張。所謂筆記簿就是在竹片或木片上以小刀刻字或者用漆書寫,然后再連在一起。至于交戰(zhàn)地圖,他則繪在大張的帛布上,注明軍隊或軍船的配置及移動情況,標出戰(zhàn)爭的原因、經(jīng)過和結(jié)果,有時還要加上自己的評語。他想,如果能將打勝仗的原因和理由探究明白,增加己方取勝的條件,促成敵方落入失敗的情況,那么,百戰(zhàn)百勝并不是不可能的事。潛心研究的結(jié)果,漸漸形成了他的獨特的軍事思想。

孫武經(jīng)過長時間的收集資料,腦子里有了初步概念之后,又前往戰(zhàn)場實地進行勘察和研究。在交通條件極其落后的當時,這項工作是非常辛苦而麻煩的。然而他卻樂此不疲,前后竟持續(xù)了20年之久。例如,他為了考察吳楚天門之戰(zhàn)的情形,便不顧旅途的勞累,跋涉數(shù)百里,來到位于今南京上游80里左右的天門,在東梁山和西梁山兩山夾峙的汪洋大水里乘著一葉小舟,細心地觀察、研究,時不時地還在隨身攜帶的竹簡上寫寫畫畫。然后又把小舟劃向岸邊,撥開水面上叢生的蘆葦,冒著熏人的青草熱氣,爬上堤岸,不勝感慨地四處張望,然后取出竹簡詳細記載。

孫武研究戰(zhàn)爭、戰(zhàn)略和戰(zhàn)術(shù),并非要借此去游說諸侯從而獲得高官厚祿。他沒有名利之欲,完全出于個人的興趣、喜好。他只希望能夠安分、平凡而恬靜地度過一生。

二、潛心鉆研兵法

那場天門之戰(zhàn)是怎么回事呢?

吳楚之間的天門之戰(zhàn)發(fā)生在吳王僚即位的第二年。吳國的統(tǒng)帥是吳王僚的堂兄公子光,楚軍的是楚國貴族子瑕。

公子光用軍船多艘載滿士兵溯長江而上,到達天門山附近。楚軍也舳艫相接順流而下。雙方艦隊互相發(fā)現(xiàn)敵蹤之后,不約而同地停止了前進。雙方艦隊的每一只船上都懸掛著許多旗幟,互相炫耀軍容,但都按兵不動。

楚軍司令官子瑕正在占卜戰(zhàn)爭的吉兇。當時習俗,凡有大事都要事先占卜,才能做出決定。子瑕占卜的結(jié)果是兇卦,因此他變得很消極,通令全軍加強防守,絕不可輕舉妄動。

楚軍中的司馬子魚善于運用形勢,而且作戰(zhàn)勇猛。他這時匆匆來到子瑕的軍艦上,提出意見說:“我們處在上游,只要順著水勢攻下去,必能擊敗吳軍!這樣天大的好機會怎能錯過?請問將軍到底用什么方法占卜的?”

子瑕告訴他,用的是筮草。

那個時候,占卜的方法除用筮草外,還有用龜甲燒后根據(jù)出現(xiàn)的裂紋來判斷吉兇的,稱之為龜卜。還有用鹿的肩胛骨的,稱之為鹿卜。

司馬子魚對子瑕說:“應該用龜卜來決定吉兇,而且按慣例此事該由軍中司馬來主持?!?/p>

子瑕感到有理,就同意了他的意見。

于是,司馬子魚恭恭敬敬地跪下來,向上天禱告說:“戰(zhàn)爭一開始,我準備率軍打先鋒沖入敵軍艦隊,打它個措手不及,待敵方陣腳已亂之時,我軍大隊人馬沖殺過去。這樣是不是可以獲得大勝,請上天給予明示!”

祈禱完畢,便動手燒龜甲,司馬子魚得了一個“吉兆”。

司馬子魚慷慨與子瑕辭別,率領(lǐng)自己手下的船只順江而下。他是抱著必死的決心參戰(zhàn)的,在激烈的戰(zhàn)斗中,終于以身殉職,同時楚國也取得了輝煌的勝利。在突然的打擊下,吳軍倉皇應戰(zhàn),加之地形不利,很快便潰不成軍了,連吳國傳代的寶船“余皇”也被楚軍擄去。

孫武對吳楚兩國這次戰(zhàn)爭曾詳加考察,除了士氣、時機、地利各方面得失外,他感興趣的還有一點,那就是戰(zhàn)爭開始前,楚軍將領(lǐng)們利用筮草和龜甲來預卜吉兇這件事。

用占卜的方法來預測戰(zhàn)爭的勝負,引起了孫武深深的思索。令人感到奇怪的是,從史籍的記述和人們所流傳的戰(zhàn)爭實例來看,每次占卜的結(jié)果似乎都很靈驗,甚至準確無比。這是真的嗎?如果勝負之數(shù)事前已經(jīng)決定,人們只要按著命運的安排盲目地走下去就是了,其他一切人為的努力還有作用嗎?不,他認為不可能完全是這樣。過去留傳下來的占卜實例,可能是只記下了猜中的部分,而沒有猜中的例子根本未做記載,日久天長人們的記憶便從中消除了吧?吳楚天門之戰(zhàn),開戰(zhàn)前主帥子瑕的占卜預示著失敗,司馬子魚的占卜卻預示著勝利。事實上,勝利的取得是依靠子魚對敵我雙方利弊的正確分析和他勇猛頑強的戰(zhàn)斗精神贏得的。

孫武的困惑和思索,使他的軍事思想趨于成熟。他寫下了自己的結(jié)論:“戰(zhàn)爭前所做的占卜,并不是什么命運的預告,只不過是好兆頭和勝利在望的宣告發(fā)生了鼓舞作用,促使士兵加倍賣力,才導致了真正的勝利。當然,世上有些事情是人力所不能左右的。從這一點來說,確實有所謂命運的存在。例如,與天有關(guān)的,四季的變化,晴雨、晝夜、寒暑、時機的適當與不適當?shù)人^‘天時’因素。與地有關(guān)的,遠近、險易、廣狹、死地、生地等所謂‘地利’因素。這些事物雖然無法以人力來加以改變,但是,要避開不利的因素或者反過來加以利用,卻是可能的。戰(zhàn)術(shù),應該是利用人的力量來打敗敵人之術(shù),而且這是可能辦到的。軍事研究的目標,也恰恰就在這一點?!?/p>

這就是說,戰(zhàn)爭勝負的關(guān)鍵在于人。同時,戰(zhàn)爭也絕不是孤立的,戰(zhàn)前的種種政治因素起著巨大的作用。孫武經(jīng)過深思熟慮,得出了深刻的認識:“百戰(zhàn)百勝,并不能算是最好的戰(zhàn)術(shù)。不戰(zhàn)而使敵人屈服,才是至高無上的戰(zhàn)術(shù)。為了達到這種最高境界,平常的工作才是最要緊的。應該實施開明的政治,使人們安居樂業(yè),心悅誠服;賞罰要嚴正分明,使官吏既畏懼又仰慕,國家進步富強。在國際上,對外國要保持禮節(jié)和嚴謹,在尊重其他國家的同時,自己也就得到了尊重。軍隊的訓練要力求嚴格,同時要出以愛心,使士兵養(yǎng)成守紀律、不犯不掠、勇于殺敵而怯于私斗的美德。如果世界上有這樣一個國家,這個國家必定不戰(zhàn)而使列國屈服。這樣的國家,要靠君主日常不斷的努力才能實現(xiàn)。這是問題的關(guān)鍵……”

這是孫武所獲得的結(jié)論,也是孫武軍事思想的精義所在?,F(xiàn)在來看,也許這些只是一種常識,但在當時卻是難能可貴的卓越而偉大的思想。也就是說,孫武是我國歷史上摒棄了宿命論和宗教觀念而使戰(zhàn)術(shù)理論成為最具合理性和普遍性的開山鼻祖。

三、運籌于帷幄之中

吳、楚之間長期對峙相持,后來這種狀態(tài)終于破裂了。公子光被吳王僚任命為大將軍,率兵從邊境巢地(今安徽省巢湖附近)攻入楚國,逼近到楚國的關(guān)卡之前。公子光取勝心切,黃昏宿營前激憤而慷慨地通令全軍:“明天是關(guān)鍵的一戰(zhàn)。所有將士務要勇敢殺敵,沖鋒陷陣,龜縮怯陣者軍法從事,不得有誤!我將親率部卒打前鋒攻入敵陣,一鼓作氣,掃蕩楚軍!”

公子光完全沒有料到,吳軍的情況早有楚國的間諜飛報楚軍指揮官。

天明后,吳軍的戰(zhàn)車掀起了滾滾黃沙,車輪的隆隆聲和士兵的吶喊聲震耳欲聾,隊形由開闊的扇面形而逐漸合攏,像洪水般奔向關(guān)門而來。令人奇怪的是,楚軍的關(guān)門大開,沒有絲毫的抵抗。

公子光威風凜凜地站在戰(zhàn)車上,銀色的頭盔在初升的太陽下閃閃發(fā)光,信心十足地指揮著吳軍沖進關(guān)門。

這時,楚軍埋伏在門內(nèi)和城墻上的弓箭手,等戰(zhàn)車進入射程范圍之內(nèi),只聽一聲號令,飛箭雨點般射下來,吳軍紛紛中箭,公子光也被利箭射中,慘叫一聲倒下去,幸被一名甲士扶住。

春秋戰(zhàn)國時,戰(zhàn)車一輛所配備的兵員有:甲士3人,車士25人,兵卒72人,合計100人。號稱“千乘之國”的大諸侯,就是說其國力有戰(zhàn)車1000輛,士兵10萬人。

這時公子光所乘坐的戰(zhàn)車一亂,整個吳軍頓時亂了陣腳,只顧奔走逃命,潰不成軍。

戰(zhàn)爭結(jié)束后,孫武曾向參戰(zhàn)的人們問詢了詳細情形。他認為公子光為了激勵士氣,自告奮勇率先沖入敵陣,這是好的,可以說是為將軍者寶貴的氣質(zhì)。然而,公子光卻沒有重視情報的作用,既沒有派出吳軍的間諜,也沒有注意到楚國的間諜,己不知彼,彼卻知己,這就是失敗的關(guān)鍵。知己知彼,方能百戰(zhàn)不殆啊!

第二年春末的一天,公子光的至交、這時已是吳國重臣的伍子胥到孫家村拜訪孫武。寒暄之后,伍子胥說:“去年初冬我軍與楚軍在巢地吃了敗仗,這您是知道的?,F(xiàn)在楚國更加驕縱,逼迫頓、胡、沈、蔡、陳、許這六個附庸國,組成了強大的軍力,意欲侵犯吳國。大王仍派公子光擔任統(tǒng)帥,因有去年的敗績,公子光非常不安。我把先生對軍事的獨到研究對公子光介紹過,公子光衷心敬佩,誠懇地敦請您出山,并且要尊崇先生為帷幄之師,希望先生應允?!?/p>

孫武本想拒絕,但一時之間又不好啟齒。公子光和伍子胥如此看重自己,怎能斷然回絕呢?再說,自己畢竟是生活在吳國這片土地上啊。想了一下,他問道:“戰(zhàn)場預定在哪里?”

“根據(jù)上次失敗的教訓,我們派出不少士兵去偵察,據(jù)情報說,楚兵正在州來附近集結(jié)重兵,戰(zhàn)場可能就在州來附近?!?/p>

孫武離開座席,從書架上取下一幅州來的地圖,把它攤開在桌子上,一邊察看地圖,腦子里一邊在琢磨,漸漸地,一個想法成熟了。

他對伍子胥說:“這次吳楚之戰(zhàn),從表面上看,楚國的優(yōu)勢大一些,七國聯(lián)軍,人數(shù)眾多嘛。但是,人數(shù)越多,可能弱點也就越多。跟楚國聯(lián)戰(zhàn)的六國并不是自愿的,而是懾于楚國的淫威,因此,只能算是烏合之眾,貌合神離,不會拼死作戰(zhàn)。而且,楚國這次任命的統(tǒng)帥只是個庸碌的下大夫,不足畏懼。只要吳軍在戰(zhàn)術(shù)上取得優(yōu)勢,便有取勝的把握。這一點在戰(zhàn)前一定要讓全體官兵知曉,以長自己軍威。開戰(zhàn)后,吳國軍隊分出三支精銳部隊,先從敵軍中選出三個國家最脆弱的部隊,分別予以擊破。這三個國家的部隊被擊潰后,其他三個國家被逼迫而來的部隊就會發(fā)生動搖、不堪一擊甚至不戰(zhàn)而逃。這樣一來,楚國本身的軍隊便會人心惶惶,猶如驚弓之鳥。這時,吳軍大舉進攻,直搗楚軍大本營,對方必將潰敗無疑?!?/p>

伍子胥聽得非常認真,并不斷點頭,表示贊許。

孫武思索了一下,接著說:“還有兩點也是應該注意的。其一,為了麻痹對方,吳軍打前鋒的部隊不妨裝得脆弱些、松散些、混亂些,而中衛(wèi)以后的隊伍必須排得緊密。意在開始誘使對方產(chǎn)生輕敵心理,交戰(zhàn)后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一舉殲敵。其二,現(xiàn)在有一個流行觀點,打仗就是打車戰(zhàn)。在中原,因土質(zhì)堅固當然是可以的,但在南方,土質(zhì)黏重、潮濕,特別是春夏之季,戰(zhàn)車是有許多弊端的,而步卒則較為靈活。戰(zhàn)術(shù)要因地因時而異,這也是不可忽視的?!?/p>

伍子胥不勝感慨,誠懇地說:“您指示的戰(zhàn)術(shù),簡直出神入化。請您一定親到現(xiàn)場指揮,如何?”

孫武笑著說:“我只是一個務農(nóng)的野人,從未打過仗,一切不過是口頭談兵而已。公子光的厚愛,我很感激,但我實在難以從命。”孫武說得很誠懇,“再說,就是公子光用我,那些身經(jīng)百戰(zhàn)的將軍們能夠聽命于我這樣一個從未打過仗的村夫的話嗎?”伍子胥無法再說了。

戰(zhàn)爭,不久就在州來附近打起來了。公子光采用了孫武設(shè)計的戰(zhàn)略戰(zhàn)術(shù),先令先鋒部隊誘出胡、沈、陳三國的軍隊,再由中鋒和左右兩翼的部隊包抄圍攻。結(jié)果敵方大亂,陣亡和被俘者不計其數(shù),三國的司令官也全部陣亡。公子光下令釋放戰(zhàn)俘,俘虜們紛紛逃入許、蔡、頓三國陣營中,把他們的慘敗及司令官陣亡的消息傳揚出去,其他三國的軍隊聞訊后相顧失色,正在慌亂之際,吳國的大軍又鋪天蓋地掩殺過來,早已成為驚弓之鳥的三國軍隊立即爭相逃竄,潰不成軍。楚國軍隊看到這種兵敗如山倒的形勢,也都慌了手腳,跟著潰逃起來。

公子光凱旋。他在心里想,孫武并未親臨戰(zhàn)場,只是對雙方的形勢了解得比較透徹,竟然制訂了這樣好的計策,簡直是神機妙算。不過,我還不能把他推薦給大王,而要使他只為我所用?;氐絽嵌己?,他派伍子胥帶了一大堆金銀財寶送給孫武,并致以深深的謝意。

孫武聽到自己戰(zhàn)術(shù)實踐成功的消息,比所有的財寶和謝詞更令他高興。他取出州來地圖,不厭其詳?shù)夭閱枖澄译p方陣容配置和交戰(zhàn)經(jīng)過,他重視的是從中總結(jié)出一些新的東西來。

兩年后,吳楚兩國又起戰(zhàn)端,原來在臨近長江的吳、楚兩國交界地帶,有一個地方叫卑梁氏。時值春季,當?shù)氐呐觽兂鰜聿缮#驗樯涞臍w屬,她們爭吵起來,進而發(fā)展為兩村村民械斗。事情傳到楚都后,楚國出動兵船順流而下,大肆蹂躪吳國的土地,事情變得很嚴重。“卑梁之釁”這個成語,就是起源于這個故事。當時吳王聞訊大怒,命令公子光迅即出兵報復。公子光請來伍子胥,讓其移樽孫武請教戰(zhàn)術(shù)。

孫武詳細詢問了情況后,說:“可以去攻打居巢和鐘離兩縣。這兩縣地勢潮濕,不便行車,要用步兵。楚國以為這里不便打仗,所以防備一定很差。吳軍通過沼澤和河流時,可以拆卸附近的民房,就地趕造木筏渡過去。不要很久,就可以占領(lǐng)居巢和鐘離二縣?!?/p>

戰(zhàn)爭果然如孫武所料,干凈而利落地勝利結(jié)束了。

孫武運籌于帷幄之中,而決勝于千里之外,使公子光和伍子胥更加欽佩,但他們并沒有對吳王僚提及,而是把所有的功勞攬于公子光一身。他們并不是貪天之功據(jù)為己有,而是出于更為深遠的政治考慮。

四、指揮戰(zhàn)爭的預演

周敬王六年,吳國出現(xiàn)了權(quán)力之爭。公子光用伍子胥之計,利用宴請吳王僚之機,派武士專諸刺殺了吳王僚,政變成功,公子光登上王位,自號吳王闔閭,冊封伍子胥為“行人”之職,參贊內(nèi)政外交等一應國事。

闔閭采取了一系列富國強兵的政策,吳國很快發(fā)展昌盛起來。

這時,伍子胥正式向闔閭提出興兵伐楚,以雪深仇大恨,并且極力推薦孫武擔任統(tǒng)帥,盛贊孫武精通韜略,有鬼神不測之機、天地包藏之妙,并著兵法十三篇,如得此人,天下莫敵。闔閭記起過去幾次打仗,都是孫武運籌帷幄而取得了勝利的,但對于這個村野之民的真正能力并不十分了解,便要伍子胥去把他召來。

伍子胥說:“此人隱居羅浮山之東,淡泊功名,非尋常人可比,必須大王以禮聘之,才有希望請其出山?!标H閭遂取出黃金十鎰、白璧一雙,派伍子胥乘坐華貴的馬車,前往孫家莊禮聘孫武。

伍子胥見到孫武之后,恭恭敬敬地施禮,帶著親切的微笑問候起他的起居飲食,然后取出吳王闔閭的禮物,說是對過去天門之戰(zhàn)、州來之戰(zhàn)孫武所給予的指導,由衷地表示感謝。見孫武很高興的樣子,伍子胥又轉(zhuǎn)達了吳王準備延請他為將軍的意思,激勵他說:“先生飽學,滿腹韜略,棄之于田畝,豈不太可惜了嗎?”

孫武淡然一笑:“我研究兵法,只是一種愛好,并非想借此進身,而且我是個拙于辭令的老百姓,怎能擔任大王的重任呢?”他覺得這樣委婉的謝絕可能比斷然拒絕得體一些。

不料伍子胥完全掌握了他的心態(tài),并不想強求,以更加溫和的口氣說:“先生的清廉我向來欽敬,您不愿意出仕為官也在我的預料之中。不過吳王思賢若渴,一心禮聘先生,如果我將先生的話轉(zhuǎn)達吳王,他也未必相信。還是請先生辛苦一趟,如果您要辭讓,請當大王之面稟告。希望先生體諒我的苦衷?!?/p>

孫武不好再說什么了,只好與伍子胥一起前往吳都王廷。

吳王闔閭來到門口降階相迎,笑容滿面地稱呼“孫先生”,進入宮廷請以上座,虛心而誠懇地表示了對孫武的尊敬與渴慕。

孫武畢竟很少經(jīng)歷這樣的場面,心中難免有些惶恐不安,應對上也不那么流暢,有些期期艾艾,顯得缺少風采。伍子胥心中著急,叫苦不迭。

吳王闔閭向?qū)O武請教兵法。孫武這時侃侃而談,先談了他對整個時局的看法,又把自己所著兵法十三篇,從始計、作戰(zhàn)、謀攻、軍形、兵勢、虛實、軍爭、九變、行軍、地形、就地、火攻、用間,按先后次序一篇一篇遞給闔閭,闔閭看完一篇就稱贊一番。這十三篇從戰(zhàn)略到戰(zhàn)術(shù),有進攻有防御,各個方面都講得又扼要而又精當。

闔閭看完十三篇兵法,連連稱贊了一番,又慨嘆了一番,表示十分惋惜。說道:“這兵法雖好,可惜我們用不上。只恨寡人國小兵微,不知如何而可?”

談到兵法,孫武一掃此前的神態(tài),變得生氣勃勃,滿口錦繡辭采:“臣子兵法,不但可施以卒伍,就是婦人女子,奉吾軍令,亦可驅(qū)而用之,上戰(zhàn)場打仗,何患國小兵微呢?”

闔閭一聽哈哈大笑:“先生真是會開玩笑。五洲四海,走遍天下,只有男子打仗,誰見有女子操戈上戰(zhàn)場的?”

孫武可不是開玩笑,他一本正經(jīng)地說:“一般來說,沒見過的事情不容易相信。大王若是不信,可以當場試驗。這也不太費事,只要將后宮中的宮女召集起來,我當場教她們操練就行。如果不練得和士兵一樣,我甘愿領(lǐng)受欺君之罪?!?/p>

闔閭覺得這事情很新鮮,也想看看孫武說得靈不靈,就召集來300宮女,讓孫武去操練。

孫武說:“雁無頭不飛,還要請大王把您最心愛的兩位妃子找來,讓她們兩人當隊長。”

闔閭也同意讓他的兩名寵妃參加演習,但一再囑咐,這是他最心愛的兩個妃子,訓練時看在他的臉面上,要多多照護。

孫武說:“雖然是做試驗練習,也要和軍隊一樣,要有嚴明的紀律,要賞罰分明。請大王派一個執(zhí)法官,掌管軍事法紀。再派兩個軍官,掌管傳達軍事號令方面的事。還要派兩名值班的,掌管擊鼓鳴金之事。還需派上幾名武士,穿上鎧甲,帶上武器,排列在壇上,也好有個軍容戰(zhàn)陣的氣勢?!标H閭一一答應,準許孫武從軍隊中選拔使用。

300名宮女都按時到操場上集合。孫武命令宮女排成兩隊,有兩名隊長作為領(lǐng)隊。然后,向她們頒布命令:第一,不準亂了行列;第二,不許鬧鬧嚷嚷;第三,不許故意違背軍令。又通知:明日五更起床,全部披掛整齊,按時到教軍場集合,不得有誤。通知完了,讓各宮女回去休息,做好準備。

宮女們也覺得挺新鮮,嘻嘻哈哈地回去了。

第二天五更起床,300宮女分為兩隊,全部來到教軍場,一個個身披鎧甲,頭戴頂盔,右手持劍,左手握盾。兩位隊長頂盔束甲,充當軍官,分列兩邊,排列得十分嚴整,等待孫武升帳。

孫武來到教軍場,劃分隊列的區(qū)域,布成陣勢。派兩名傳諭官將兩面黃旗授予兩名隊長,傳諭:兩名隊長手執(zhí)黃旗作為先導,其余各宮女按次序跟隨在隊長后面。每五人為一組,稱為一伍,每十人編為一總。一伍接一伍,一總跟一總,都要隨著鼓點,左右回旋,寸步不亂。傳諭官向全軍傳諭完畢,又讓兩名隊長聽令。兩名隊長走上前面,軍令說:“聽到第一通鼓,兩隊齊起;聽到第二通鼓,左隊向右旋轉(zhuǎn),右隊向左旋轉(zhuǎn);聽到第三通鼓,各挺劍做出打仗的陣勢。聽到鑼響,退回本隊?!?/p>

口令傳達完畢,就開始實地操練。

鼓吏擊罷一通鼓,宮女們有的哧哧嬉笑,有的起、有的停,隊列散亂不齊。孫武站起來說:“命令宣布得不清楚,是為將的過錯。”又讓傳諭官重申了已經(jīng)發(fā)布的命令。傳諭官又嚴肅地宣布了一次。鼓吏又擊了一通鼓,宮女還像剛才那樣,嘻嘻笑笑,一點也不嚴肅。孫武生氣了,他自己上前,拿起鼓槌親手擊鼓。一通鼓敲過,宮女們都以為是鬧著玩的,嘻嘻哈哈,笑作一團,她們沒有拿這軍令當回事。

孫武傳達了三回命令,她們還是老樣子。這時孫武站起來,高聲喊道:“執(zhí)法官!”執(zhí)法官連忙答應:“在!”

孫武說:“命令已傳達,并且已三令五申,士兵們不聽從,按照軍法應當怎么處罰?”執(zhí)法官說:“按軍令應當斬首!”

孫武說:“罪在隊長,先把隊長推出斬首示眾!”

兩旁武士答應一聲,把兩名隊長拿下綁了。兩隊的宮女們嚇得一聲也不敢出。

闔閭在遠處的觀兵臺上觀看孫武操練,忽然望到綁縛他的兩名心愛的妃子,頓時慌了神,就讓人拿著君王的節(jié)杖來救她們,意思是說:“我已經(jīng)知道將軍用兵的本領(lǐng)了。這兩個妃子是我心愛的,她們伺候我很合我的心意,我沒有這兩個妃子,吃飯都沒有滋味。請將軍看在我的面上,饒了她們吧!”

孫武聽來人傳達了吳王的命令,就對傳達命令的那個人說:“軍中無戲言,軍令必得認真執(zhí)行。我現(xiàn)在已經(jīng)受了大王的命令做了將軍,要我管理好軍隊。大將在軍中管理軍務,只能按軍隊的規(guī)定行事,在這方面不能接受君王的命令。這就是通常說的‘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要是沒有軍法,說了不算,還怎么指揮軍隊?”說完,喝令推出斬了。宮女們見孫武的命令極嚴,又不肯容情,都嚇得不肯抬頭。

孫武又在女隊中挑了兩名隊長,繼續(xù)進行操練。又讓傳諭官重新申明軍令,讓鼓吏擊鼓。這時的隊伍起立進退,左右旋轉(zhuǎn),出擊防守,都很合乎要求了。

訓練完畢,派執(zhí)法官去報告吳王說:“兵已練好,請大王檢閱。她們可以隨時聽候命令,即使讓她們赴湯蹈火,她們也不會退避?!?/p>

闔閭這時一心想著他的兩個愛妃。作為君王的他曾親自求情,都沒有求下來,愛妃竟被孫武斬了。因此,闔閭很不滿意,有不愿意用孫武的意思。就說:“你去告訴孫武,他很辛苦,回去休息吧,我也不去檢閱了?!?/p>

在一旁的伍子胥明白此意,連忙躬身說道:“臣曾聽說過,軍中最重要的是軍律,軍律不嚴明,兵法就無法執(zhí)行。戲而起兵,沒有不失敗的。大王您打算征服楚國,稱霸諸侯,想干一番驚天動地的大事業(yè),沒有孫武這樣的大將是不行的。您疼愛自己的美妃,這也可以理解,但應當從大處著眼。要知道,美色易得,良將難求啊!要是因為兩個妃子,卻失掉一位賢能的大將,那不就像鋤地,只留著莠草而鋤掉了莊稼苗嗎?希望大王馬上前去檢閱,成大事業(yè)的人不能偏執(zhí)于兒女私情,請大王明察?!?/p>

闔閭聽了伍子胥一番話后,頓然醒悟,于是率領(lǐng)臣屬前去檢閱。美女們嬌艷的面龐,變得十分嚴肅,君王蒞臨,仍然目不斜視,全神貫注地聽從孫武的號令,動作一致,絲毫不敢茍且,真的變成一群軍紀嚴明、赴湯蹈火在所不辭的勇士了。

演練完畢后,闔閭帶著孫武和伍子胥進到王宮,他連聲稱贊不已:“孫先生,今天看到您優(yōu)異的表現(xiàn),真是欽佩之至,不愧為難得的將才?。 ?/p>

孫武興奮的臉色消失了,訥訥地說道:“大王,關(guān)于讓我為將的事,還是懇求大王……”

闔閭懂得他的意思,攔住他的話說:“今天訓練女兵,使你卓越的才華得以顯露,我還犧牲了最寵愛的兩名妃子,付出了這么大的代價,你如果還是拒絕我的延聘,難道不愿意效忠吳國,是嗎?”

伍子胥在一旁也耐心勸慰。

孫武無法抗辯,低下頭來,心中暗忖:看起來,我平靜的田園生活結(jié)束了。

于是,闔閭封孫武為上將軍,尊稱軍師,并讓他計劃伐楚的事。

五、伐楚告捷

孫武終于出仕于吳,竭盡忠誠地開始工作。

吳國和楚國,長期以來關(guān)系緊張,爭戰(zhàn)不休。但是,楚強吳弱、楚攻吳守的基本態(tài)勢一直沒有改變。孫武受命之后,為改變這種態(tài)勢,決心實現(xiàn)大舉伐楚的目的。為此,他進行了一系列的戰(zhàn)爭準備。

首先,勵精圖治,富國強兵。他和伍子胥協(xié)助吳王政治上“任賢使能,施恩行惠”;經(jīng)濟上獎勵農(nóng)桑,發(fā)展生產(chǎn);軍事上“立城郭設(shè)守備,實倉廩,治兵庫”。幾年之間,便使吳國一躍而為“禾稼登熟,兵革堅利”的南方強國。

其次,疲楚誤楚,創(chuàng)造戰(zhàn)機。孫武受命之初,吳王就想發(fā)兵攻楚。孫武準確地分析敵我情況,明確指出:“民勞,未可,待之?!奔磿r機不成熟,條件不具備,不能輕舉妄動。這時,伍子胥提出分全軍為三支,采取輪番擾敵、疲敵、誤敵的方針,以拖垮楚軍。這一方針得到了孫武的全力支持,被吳王所采納而付諸實施。前后經(jīng)過六年的時間,吳軍攻夷、襲潛、擊六、圍弦、大巢,時東時西,忽南忽北,終于使楚軍疲憊沮喪,士氣低落,喪失了戰(zhàn)略主動權(quán)。

再次,審時度勢,廣施權(quán)變。公元前506年,吳王再度提出大舉征伐楚國的問題。為此孫武與伍子胥采取了一系列伐謀、伐交的措施,為破楚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一是開展外交,聯(lián)合唐、蔡,拆掉楚國屏障。二是派遣間諜,散布謠言,誘使楚王誤用貪鄙無能的子常為帥。三是向南伐越,制造假象,誘使楚國放松對北方戰(zhàn)場的注意。四是選擇好同楚軍決戰(zhàn)的進軍路線。

闔閭認為伐楚的時機業(yè)已成熟,召集群臣們商討伐楚大計。伍子胥盼到父兄前幾年在楚國被害的仇恨報的時候該到了,欣喜不已,盛贊吳王為精銳之師,士氣如虹,定能掃蕩荊蠻,稱雄江南。群臣也都激憤不已,隨聲附和,認為定能大獲全勝,一舉成功。闔閭見孫武沉默不語,便征詢他的意見。

孫武站起身來說:“伍卿和諸位所談固然不錯,吳國現(xiàn)在兵強馬壯,斗志昂揚。但戰(zhàn)爭必須知己知彼,方有勝利的把握。依我看,楚誅殺了奸臣費無極,深得民心,憤怒之情已漸消失,附庸之國尚未與它離心離德,國勢也未衰微到一定程度。再說……”他看了一眼伍子胥和最近由楚逃到吳國的伯嚭,頓了一下,接著說道:“伍卿和伯嚭皆為楚之亡命客,吳楚兩國難免有人認為這是出自兩卿報宿怨之心,這樣楚人因仇恨而益斗志,吳兵也未必肯于賣命,也就是說我們也有一些劣勢。兵乃兇事,不能妄動干戈。我認為,必須在交戰(zhàn)前就有勝利的把握,絕不能靠打仗取勝?!睂O武條分縷析,侃侃而談,對敵我雙方實事求是的分析,使闔閭和群臣無不信服。最后他說:“目前我們應該做的,一是加強我國的國勢,訓練好士卒;二是離間楚國與附庸國之關(guān)系,使其歸附于我,為我所用;三是想辦法使楚國上層發(fā)生內(nèi)亂,特別對驕橫的令尹囊瓦,應盡力縱其氣焰,令其內(nèi)亂。”想了想他轉(zhuǎn)向闔閭和伍子胥說:“當然,為了顯示我們的國威,以使周圍小國有所忌憚,不妨先打點小仗,例如,可以發(fā)兵到吳楚的邊境舒地,叛吳的掩余、燭庸二人亡命在此,既可以奪取舒地,又可以誅殺此二人?!?/p>

闔閭大喜,命孫武帶兵奪取舒地。

孫武出發(fā)前,即已擬定了一個策略。防守舒城的不僅有楚兵,還有為數(shù)不少由掩余、燭庸帶去的吳兵。掩余、燭庸是吳王僚的兒子,吳王僚被闔閭用計殺死后,他們投奔楚國,被楚王派到舒地為官。孫武傳令軍官和士兵:“駐守在舒城的吳兵均是不得已,處境也相當可憐,只要這些人不肯出城,我就饒恕他們,送他們返回鄉(xiāng)梓,如果能帶楚兵首級或在吳軍破城時立功者,我一定要重賞?!边@些話很快就被傳到舒城去了。

孫武行軍的速度并不快,到達舒城后也不急于攻城,而是大軍云集駐守待命。兩天后,城里果然發(fā)生了激烈的殘殺,處于極度的混亂之中,逃出的吳兵不計其數(shù)。此其時,孫武率軍殺奔舒城,城里吳兵開門迎接,孫武不傷一兵一卒即取得舒城。進城后,發(fā)現(xiàn)不少楚兵尸體,連掩余、燭庸兩位公子亦未能幸免,在亂軍中身亡。

其后,吳國收復了蔡國和唐國。蔡、唐原來都是楚之屬國,楚國令尹囊瓦要蔡侯和唐侯名馬、名佩被拘禁達幾年之久,他們氣憤難平,誓與楚國為敵,恨不得把囊瓦生吞活剝。

幾年后,孫武為吳國擬訂了一套伐楚的計劃。這年冬季,吳國出兵三萬并聯(lián)合蔡、唐兩國兵力,屯兵于漢水北岸。闔閭、孫武、伍子胥、伯嚭也都出陣,闔閭的弟弟夫概率領(lǐng)五千精兵也參加了征討大軍。吳軍可以說是傾巢出動。

楚國方面派令尹囊瓦為將,沈尹戍為副,船只、糧草充足,數(shù)萬人馬屯于漢江南岸,布成陣勢,準備交鋒。

雙方都在等待時機。

沈尹戍是楚國的名將,向以智勇雙全而著稱。他分析了吳、楚雙方的地勢,然后設(shè)謀于囊瓦:“將軍列營漢水之南,將船只盡拘于南岸,再派出幾只輕舟往來于江上,防備吳兵掠舟渡江。我率一部分人馬繞道淮汭,盡楚攻吳軍舟楫,并以背后襲擊,將軍再從正面引兵渡漢江,使其腹背受敵,水陸路絕,吳兵可破矣?!睉撜f,這不失為一個切實可行的戰(zhàn)術(shù),真的實行起來,孫武就不好辦了。但是,沈尹戍離營后,主將囊瓦卻擔心沈尹戍獨得敗吳頭功,心中十分嫉恨,就在史皇等部將的蠱惑下,貿(mào)然渡過漢江,在小別山列成陣勢,倉促與吳軍交戰(zhàn)。

孫武派先鋒夫概迎戰(zhàn)。夫概率奇兵數(shù)百人,俱持大棒,一遇見楚兵便沒頭沒腦地打去。楚兵未見此種軍形,措手不及,大敗而回。史皇回到大營后,就對囊瓦說:“戰(zhàn)不斬將,攻不擒王,非兵家大勝大勇。我已探聽清楚,吳王大營就在大別山下,不如今夜乘其不備,縱奇兵,以建大功。”囊瓦大喜,挑選精兵萬人,披掛整齊,從便道,浩浩蕩蕩殺向大別山下。

夫概出兵告捷,吳軍一片歡騰。孫武卻十分冷靜,他說:“囊瓦是個貪功近利的小人,史皇雖有小挫,未傷楚軍根本。今夜一定來襲我軍大營,不可不加以防備?!标H閭同意。于是派夫概、專毅率兵埋伏在大別山下,要求聽到號角之聲,才能殺出。派唐、蔡二侯分二路接應助戰(zhàn)。又令伍子胥引兵抄出小別山,反劫囊瓦楚軍大寨。孫武又令公子山保護闔閭即刻轉(zhuǎn)移到漢陰山,以確保安全。吳軍大寨虛設(shè)旌旗,燈火通明,只留老弱數(shù)百人看守。

當晚三更時,囊瓦果引精兵從大別山山后抄出,見吳軍大寨寂然無聲,似乎毫無準備,不覺喜從中來,發(fā)聲喊,大軍殺將進去。然而沒有遇到什么像樣的抵抗,也不見吳王,于是大驚失色,疑有埋伏,慌忙下令殺出。

這時,只聽號角齊鳴,夫概、專毅從左右兩個方向殺出,夾擊楚兵,吶喊聲似海濤,驚天動地。囊瓦率部且戰(zhàn)且退,兵士自相踐踏,死傷無數(shù)。剛剛退出一段,又聽一陣吶喊聲和鑼鼓聲,聲震夜空,左有唐侯,右有蔡侯,兩國將士將楚兵團團圍住。囊瓦又氣又惱,又慌又怕。正在危急關(guān)頭,楚將武城黑率兵大殺一陣,救出囊瓦,向楚軍大寨亡命而逃,楚兵已折大半。約行數(shù)里,囊瓦遇到一起把守大寨的楚兵。他們報告說:“楚軍大寨已被吳將伍子胥偷襲。”囊瓦心膽俱裂,引著敗兵,連夜奔馳,后遇史皇引殘兵來到,余兵漸集,又立軍寨。

囊瓦說:“孫武用兵,果然神機妙算,務要謹慎從事。”

在孫武的指揮下,吳軍節(jié)節(jié)勝利,愈戰(zhàn)愈勇,揮師直奔楚國郢都。

楚國郢都左右各有一座屬城,即麥城和紀南城。三城互為聯(lián)絡(luò),成掎角之勢。孫武率兵攻打紀南城。

吳軍過了虎牙山,轉(zhuǎn)入當陽阪。這時孫武望見漳江之水滔滔而過,水勢浩大。紀南城地勢低下,距離紀南城不遠的郢(yǐng)都地勢也較為低下。孫武看在眼里,心生一計,命令吳兵在高處駐扎,然后準備挖掘工具,限一夜之間,掘開深壕一道,直逼紀南城。天明時深壕已經(jīng)掘好,孫武下令鑿開漳江江堤,江水盡入深壕,浩浩蕩蕩,瀉下紀南城。轉(zhuǎn)眼工夫,紀南城灌進江水,平地高起兩三丈,又遇冬月,北風大作,煞是駭人。紀南城軍民驚慌失措,紛紛逃命。漳江之水取之不盡,用之不竭,越過紀南城,直逼郢都。

孫武命人在山上砍竹造筏,吳軍乘筏,聲勢浩大地殺到郢都城下。

郢都人心惶惶,十分恐懼,各自逃生。年輕的楚昭王知郢都難守,只帶愛妹乘舟從西門逃走,向西倉皇奔去。

孫武派人堵住漳江決口,又使人鑿掘河道,引水入赤湖,重兵把守郢都四郊。伍子胥這時已經(jīng)攻下麥城前來報捷。吳軍簇擁著闔閭進入郢都。

六、急流勇退

這時,回到故國的伍子胥異常興奮。他勸吳王拆除楚國的宗廟,孫武聞訊,極不贊成這種做法。伍子胥一心要報殺父之仇,闔閭又貪圖楚國這塊地盤,就拆毀了楚國的宗廟。伍子胥曾發(fā)誓要親手殺死害他父親的楚平王,可此時楚平王早已死了。他為解心頭之恨,找到楚平王的墳墓,掘開,見楚平王的尸體是用水銀泡制過的,并未腐爛。他就拿起鋼鞭,一氣抽打了三百鞭,又將鋼鞭插入楚平王尸體的眼眶中,罵道:“你生前有眼無珠,不識好歹,不辨忠奸,聽信小人的讒言,殺害忠臣良將,我不親手殺你,難以解我心頭之恨……”罵著罵著,抄起大刀,把僵尸的頭砍掉了。

伍子胥鞭了楚平王的尸體還不解恨,說必須殺掉楚昭王,才算滅了楚國。他扔掉死尸,又去尋找楚昭王。

伍子胥決心要殺死楚昭王,可是打聽不到楚昭王的下落。聽說楚國的囊瓦跑到鄭國,以為楚昭王也可能躲藏在鄭國,就去攻打鄭國。囊瓦被逼得自殺了,伍子胥仍然沒有找到楚昭王,便又帶領(lǐng)吳軍回到楚國。

一天,伍子胥接到他的老朋友申包胥的一封信,意思是說:“你是楚國人,為了報仇,打敗了楚國,鞭打了楚王之尸,氣也出了,你也該帶領(lǐng)吳國的兵回去了。你還記得我和你說過的話吧——你如滅了楚國,我一定要恢復楚國。”伍子胥對送信人說:“請你帶個口信給申大夫,就說我伍子胥的仇恨太深,做得是有些不近人情,但這是那昏君逼的,不得不如此。”

申包胥見吳兵仍駐在楚國不走,就跑到秦國哭著請秦王發(fā)兵救楚。他在秦廷上一連哭了七天七夜,感動了秦王,答應發(fā)兵。

這時,孫武向吳王建議適時罷兵,發(fā)出了一番高論:兵,乃兇器,可暫用而不可久用。況且楚國土地尚廣,人心未肯服吳。為今之計,不如遣使與秦通好,允許楚君復歸,我們割占楚國的西鄙一帶,以擴疆土。如果貪戀楚宮,兩下相峙,楚人必然憤恨我們而進行抵抗,而我們的部隊因為是勝利者則容易產(chǎn)生驕傲情緒和惰性,再加上虎狼般的秦國助楚,長期相峙對我們不利。孫武的意見有理有據(jù),但未被吳王完全采納。他留孫武、伍子胥鎮(zhèn)守郢都,自己率兵回國鎮(zhèn)壓了夫概的叛亂。后來,他為拒越國之計才命孫武班師。

這時,孫武、伍子胥順水推舟,賣個人情,與申包胥進行談判。申包胥答應迎接公子勝回楚國,給封地,兩下里罷兵。吳兵和秦兵各自退回本國。

吳王闔閭這時論功行賞。因為破楚之功,首推孫武,就給孫武記了第一大功,封他為相國。

孫武卻堅辭不就,并且提出了辭呈,說:“臣本一介平庸之士,大王不棄,一定要臣出仕,在無法推辭的情況下,只好勉強從命。十幾年來,臣竭盡綿薄為大王效力。如今大王的霸業(yè)已成,稱雄于世。各國諸侯,無不懾服,這都是大王無與倫比的威德所致,臣也與有榮焉。無奈臣體弱多病,年事已高,處理政務,每有心勞日拙之感,為此日夜惶恐,惴惴不安,懇求大王準臣辭官還鄉(xiāng),以終老天年?!?/p>

闔閭非常驚訝,馬上派伍子胥親往孫府,勸他打消辭意。孫武不改初衷,說:“你知道,當初出仕并非我之本意,完全是大王恩寵和你的友情所致。不知不覺已經(jīng)做了十多年官,有這么長時間讓我有研究、實習兵法的機會,我已經(jīng)很滿足了。這是我的興趣所在,不能算作什么功勞。如今,我的健康和能力已經(jīng)一天不如一天,我懇求你,替我在大王面前說明原委,成全我的夙愿,我將感激不盡?!?/p>

孫武意志堅決,已經(jīng)沒有回旋調(diào)和的余地。伍子胥無奈,只得如實向闔閭匯報。闔閭也不好再勉強,同意了孫武的請求。但為了酬答他在奠定吳國基礎(chǔ)和伐楚爭霸大業(yè)中所建立的殊勛,把臨近越國的一個叫作富春的地方贈送給他,作為他世居的領(lǐng)地。

孫武終于夙愿得償,歸隱田園。對于兵法的研究漸漸地淡下來了,大部分時間用來務農(nóng)和處理家務。當年出仕的時候,他只有幾根白發(fā),為官十幾年,雖然只有五十多歲,卻已滿頭銀絲了。他對世俗的功名利祿之所以如此冷淡,是因為他對官場生涯有著清醒而深刻的認識。爾虞我詐、阿諛奉迎、嫉妒和憎恨、陰謀與權(quán)變,如履薄冰,戰(zhàn)戰(zhàn)兢兢,稍有不慎就可能家破人亡,太無聊也太險惡了。特別是闔閭登基為王和伐楚勝利后那種殘酷、驕縱、淫奢的做法,使他不寒而栗。急流勇退是唯一的出路,否則前景不可逆料。

不久,孫武的妻子死后,他更淡然過日子了。

后來,孫武聽說越王允常去世,他兒子勾踐即王位,闔閭趁越國喪的機會,準備發(fā)兵伐越。孫武皺起了眉頭,喃喃地自言自語:“乘人之危乃不仁之至,上天絕不會助佑的,子胥為什么不諫諍呢?”他真想去找伍子胥,讓伍子胥說服闔閭息兵,讓老百姓休養(yǎng)生息。然而轉(zhuǎn)念一想,自己已經(jīng)退出政界,還是不要再去參與了。

吳國終于召集了數(shù)萬大軍,向南開拔。勾踐帶兵迎敵,在醉李雙方交鋒,展開了一場大戰(zhàn)。闔閭被越國大將靈姑浮砍斷腳趾,不久氣絕身亡。因太子波已死,闔閭死前把王位傳給了夫差。夫差是個輕浮、傲慢而薄情的人。孫武不禁為伍子胥的命運擔心憂慮起來。

三年后,伍子胥鄭重地專程到富春來拜會孫武。寒暄之后,伍子胥說出了來意。原來夫差俟大孝三年期滿,準備大舉伐越,以報醉李之仇。夫差和伍子胥等人考慮再三,擬請孫武再次出山,借他的智力和才華擊敗越國?!皩O先生,”子胥真誠地說,“遙想當年,我們一同輔弼前王,把吳國建設(shè)到了今天這樣的成就。如果毀于一旦,勢必百姓涂炭,您就忍心嗎?大王夫差及其寵任大臣一心急于報仇雪恨,可又沒有一個切實可行的作戰(zhàn)計劃,一旦失利,后果不堪設(shè)想啊!”

孫武感嘆于伍子胥這樣一個聰明人,卻又終日斤斤計較名利權(quán)勢之爭,反而把人生最重要的事情擱在一旁,于是委婉地說:“我是個過時的人物了,好比四季所穿的衣服,春有春裝,夏有夏裝,如果夏天卻穿皮裘,不是太可笑了嗎?我只是希望把世事忘得一干二凈,也希望世人把我忘得一干二凈。聰明的人應該不但合乎時宜,還要盡量把個人與世間接觸的范圍縮小?!睂O武所說的是真心話,同時也在暗示伍子胥,要他隱退林泉,頤養(yǎng)天年。然而伍子胥一門心思要動員孫武出山,并不理會他的這些話,只是一個勁地勸說他為國效力。

孫武已經(jīng)看出伍子胥態(tài)度的堅決了,硬頂著似乎于公于私都不太好,于是建議說:“再度出仕是絕不可能的了。不過既然您專程來到富春,我就貢獻一點伐越的戰(zhàn)策吧,好嗎?”

伍子胥無奈,只好同意。

孫武想了想,慢慢地說:“夫差為了伐越而銳意練兵,越王勾踐肯定會知道的。勾踐年少氣盛,又在三年前擊敗了吳軍,一定心驕氣傲,不以為意,不過越國的大夫文種、將軍范蠡卻都是智慧超群的人物,他們一定會阻止勾踐輕舉妄動而以固守為其策略。問題的要害是要千方百計地激怒勾踐,使文種、范蠡的約束失敗。我有一個辦法可以達到這一目的?!彼nD了一下,然后繼續(xù)說,“我們可以派出一支輕騎兵,人數(shù)不要很多,五六千名即可,先從太湖渡船南下,在越的西北方登岸,不斷地向越軍挑釁,打打走走,靈活機動,意在惹惱勾踐,即使文種、范蠡諫止,他也會出擊的。只要勾踐離開越都會稽,我軍主力則由東直驅(qū)南面,徑取會稽。不管勾踐是否回師往救越都,我軍那支輕騎隊伍都要不斷地擾亂他們。當雙方主力接觸的時候,我軍那支輕騎隊伍可在敵人后方鼓噪?yún)群?,使他們心驚膽戰(zhàn),并不斷地襲擊敵人。這樣,越軍首尾受敵,加上吳軍本來就比較強大,勝利是有把握的。不過注意不要堵住越軍的退路,不要逼他們孤注一擲,做困獸之斗,而是讓他大敗而逃,然后窮追不舍,務必全殲敵軍,以絕后患?!蔽樽玉氵吢犨咟c頭稱是。孫武喝了一口茶,最后強調(diào)說:“這次戰(zhàn)役有三個要點,其一為首先以輕騎隊為誘餌,其二為不堵塞住敵軍退路,其三為窮追不舍。我的這些意見,只是紙上談兵,僅供吳王和您參考吧。”

后來的戰(zhàn)爭進程,果然如孫武所料,吳軍取得了大勝,越王勾踐夫婦被作為人質(zhì)帶到吳國為奴。只是由于伯嚭受越人賄賂,沒有對越軍“窮追不舍”,并說服夫差保留越國,以致十年后越又滅吳并稱霸于世,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變化。

這時夫差獲得大勝,凱旋回國后,派伍子胥前往富春酬謝孫武。不料孫武已不知去向,空留一座縹緲的山莊,默默無言地矗立在青山綠水之間。

七、不朽的《孫子兵法》

孫武有兵書傳世,后人稱作《孫子兵法》。這部書深刻地總結(jié)了春秋時期各國交戰(zhàn)的豐富經(jīng)驗,相當系統(tǒng)地表達了孫武的軍事思想,是我國現(xiàn)存最古的兵書,在古代戰(zhàn)爭史上寫下了不凡的一頁。

孫武是一個為吳王服務的職業(yè)軍事家。他重視戰(zhàn)爭對社會的影響,重視戰(zhàn)爭給民眾帶來的危害,身體力行,以其卓越的才智、深刻的洞察力,十分重視戰(zhàn)爭規(guī)律的研究。他說:“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又說:“凡興師十萬,出征千里,百姓之費,公家之奉,日費千金。內(nèi)外騷動,怠于道路,不得操事者,幾十萬家?!彼J為,解決敵對勢力之間的矛盾,戰(zhàn)爭并不是最好的辦法,“不戰(zhàn)而屈人之兵”才是最好的辦法。他反對憑著主觀意圖而輕于用兵。他說:“非利不動,非得不用,非危不戰(zhàn)。主不可怒而興師,將不可以慍而攻戰(zhàn)。合于利而動,不合于利而止。怒可以復喜,慍可以復悅。亡國不可以復存,死者不可以復生。故明君慎之,良將敬之,此安國全軍之道也?!?/p>

孫武的戰(zhàn)略思想,相當豐富。其主要內(nèi)容包括四點:其一,戰(zhàn)爭的政治環(huán)境;其二,戰(zhàn)爭與將帥的素質(zhì);其三,敵我軍情的掌握;其四,因糧于敵和因敵致勝。這些要點相互依存,相得益彰,完整而統(tǒng)一。

戰(zhàn)爭的良好政治環(huán)境,孫武稱之為“道”。道的作用,是“令民與上同意也,故可以與之死,可以與之生,而不畏?!薄!傲蠲衽c上同意”,就是要得到民眾的擁護,這就是要有可以得到民眾擁護的政治環(huán)境。得到民眾擁護而達到“可以與之死,可以與之生,而不畏?!?,這就是上下一心,形成了堅強的戰(zhàn)斗意志,為制敵取勝獲得了重大的精神力量?!吨\攻篇》把這說成為“上下同欲者勝”。

《謀攻篇》說,戰(zhàn)爭勝負的條件是:“主孰有道,將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民眾孰得,士卒孰練,賞罰孰明?!边@幾條被稱為戰(zhàn)爭“七計”,而“主孰有道”放在首位,“道”又為“主”所有。

《史記·伍子胥列傳》載,吳王闔閭第一次伐楚,欲攻楚都郢。孫武對他說:“民勞,未可,且待之?!焙髞韰峭跤钟コ?,征詢伍子胥和孫武的意見。兩人都回答說:“楚將囊瓦貧,而唐、蔡皆怨之?!眳峭趼犃硕说囊庖姡?lián)合唐、蔡,大舉伐楚,無戰(zhàn)而進入郢都。在吳王第一次伐楚時,孫武的話是說,當時還沒有良好的政治環(huán)境。第二次伐楚時,孫武和伍子胥的話是說,楚國政治上的不良現(xiàn)象有利于吳國對它的征伐。這兩個事例,從不同方面說明政治環(huán)境對戰(zhàn)爭的勝負有著極大的作用。

戰(zhàn)爭的勝負,又跟將帥指揮的得失有密切的關(guān)系。孫武十分強調(diào)將帥在戰(zhàn)爭中的作用,他說:“知兵之將,生民之司命,國家安危之主也?!睂τ趯浀乃刭|(zhì),孫武在《計篇》中提出“智、信、仁、勇、嚴”五個字的要求。

智是智力的運用。在備戰(zhàn)及戰(zhàn)爭進行中,可以遇到各種復雜情況和各種臨時的變化,將帥須有事前的周密考慮,也須有應變的決斷,這都需要將帥的智力起作用。孫武說:“是故智者之慮,必雜于利害。雜于利,而務可信也;雜于害,而患可解也?!彪s于利害,即須顧到利和害。在有利條件下考慮到不利因素,則任務可以完成;在不利條件下考慮到有利因素,則禍患可以解除。這都須依靠智力發(fā)揮作用,做出抉擇。

信和勇,孫武沒有較多的表述,但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仁和嚴,孫武是看作治軍必要的相互配合的兩個方面?!兜匦纹分袑懙溃骸耙曌淙鐙雰?,故可與之赴深溪;視卒如愛子,故可與之俱死。厚而不能使,愛而不能治,譬若驕子,不可用也?!薄缎熊娖分姓f:“卒已親附而罰不行,則不可用也。故令之以文,齊之以武,是謂必取?!睂κ孔涞捏w恤和紀律要求的嚴格,在良將身上是結(jié)合在一起的。

孫武非常強調(diào)對敵我軍情的掌握,留下了“知彼知己”的名言。他說:“知吾卒之可以擊,而不知敵之不可擊,勝之半也。知敵之可擊,而不知吾卒之可以擊,而不知地形之不可以戰(zhàn),勝之半也。故知兵者,動而不迷,舉而不窮。故曰:知彼知己,勝乃不殆;知天知地,勝乃不窮。”又說:“知彼知己者,百戰(zhàn)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不知彼,不知己,每戰(zhàn)必殆?!睂O武所謂“知彼”、“知己”,都不是簡單地專指敵方或我方說的,而是把敵方和我方聯(lián)系起來說的。而且,知彼知己還聯(lián)系到戰(zhàn)區(qū)的地形和作戰(zhàn)時要遇到的氣候,知之必知天,在軍情的掌握上,孫武也是看得很重要的。毛澤東就非常贊賞孫武“知彼”、“知己”的論點。他說:“有一種人,明于知己,暗于知彼,又有一種人,明于知彼,暗于知己。他們都是不能解決戰(zhàn)爭規(guī)律的學習和使用的問題的。中國古代大軍事家孫武子‘知彼知己,百戰(zhàn)不殆’這句話,是包括學習和使用兩個階段而說的,包括從認識客觀實際中的發(fā)展規(guī)律,并按照這些規(guī)律去決定自己的行動克服當前敵人而說的,我們不要看輕這句話?!?/p>

孫武的戰(zhàn)略思想,具有辯證法的特點。這在他表達“因糧于敵”和“因敵制勝”的時候更為明顯。

古代用兵,因交通不便,往往困于軍糧的運輸。孫武提出因糧于敵的辦法,使敵軍之糧為我所用,因而削弱了敵人,充實了自己,且減省了由于運輸而消耗的人力和物力。軍糧之外,對于其他軍事物資當然也可以對待?!蹲鲬?zhàn)篇》中說:“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糧不三載;取用于國,因糧于敵,故軍食可足也。”又說:“國之貧于師者遠輸,遠輸則百姓貧……故智將務食于敵,食敵一鐘,當吾二十鐘;萁稈一石,當吾二十石。故殺敵者,怒也;取敵之利者,貨也。故車戰(zhàn),得車十乘已上,賞其先得者,而更其旌旗,車雜而乘之,卒善而養(yǎng)之,是謂勝敵而益強?!?/p>

“因敵制勝”,是針對敵方的具體情況,創(chuàng)造出相應的條件,奪取戰(zhàn)爭中的主動地位,迫使敵人向?qū)α⒎矫孓D(zhuǎn)化,從而取得勝利。他在《虛實篇》中寫道:“凡先處戰(zhàn)地而待敵者佚,后處戰(zhàn)地而趨戰(zhàn)者勞。故善戰(zhàn)者,致人而不致于人……能使敵人自至者,利之也;能使敵人不得至者,害之也。故敵佚能勞之,飽能饑之,安能動之……出其所不趨,趨其所不意。行千里而不勞者,行于無人之地也。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守而必攻者,守其所不攻也。故善攻者,敵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敵不知其所攻。”

孫武認為,戰(zhàn)爭跟其他事物一樣,無時不在推移變化之中?!短搶嵠分姓f:“五行無常勝,四時無常位”,“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就是說,能根據(jù)情況的變化,掌握戰(zhàn)機而取得勝利,就是用兵如神的表現(xiàn)。

孫武強調(diào)主觀能動作用,進一步對矛盾做出分析,根據(jù)敵人的特點,甚至利用敵人的優(yōu)點造成它的缺點。如《九變篇》指出:“必死,可殺也;必生,可虜也;忿速,可侮也。”這是利用敵人弱點可以取得勝利?!傲疂?,可辱也;愛民,可煩也?!边@是從敵人的優(yōu)點中看出缺點,因而加以利用,取得勝利。廉潔本是將帥應具的品質(zhì),但廉潔者往往不適當?shù)厍甯?,因而禁不住侮辱。愛民本是制勝的條件,但愛民者往往會因民眾眼前局部利益而忽略了全局的戰(zhàn)略利益。

孫武提出,在一定地理條件下,運用多和少的辯證關(guān)系,可以改變敵人在數(shù)字上的優(yōu)勢,達到因敵制勝的要求?!短搶嵠分姓f:“故形人而我無形,則我專用敵分。我專為一,敵分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則我眾而敵寡。能以眾擊寡者,則吾之所以戰(zhàn)者,約矣。”意思是說,敵人暴露而我隱蔽,我集中為一而敵分散為十。我以集中之一,進攻敵分散之一,等于以十攻一。這樣一來,我方的人就多了,敵人就相應地少了。我所與交戰(zhàn)的對手也就削弱了。

在戰(zhàn)術(shù)上,孫武分別有詳細的論述。諸如火攻、用間,特別是對于地理條件的分析及對于不同地理條件的運用,論述尤為具體。兵法中對于治軍、帶兵、用兵的經(jīng)驗,對于有關(guān)行軍的自然現(xiàn)象,也有不少記載,為后來的軍事家所稱贊。

總起來說,《孫子兵法》寫于春秋晚年,這是一個強凌弱、大并小的時期。但是,他在書中考慮到戰(zhàn)爭給民眾帶來的危害,是有一定進步性的。他在書中的表達,具有樸素的唯物主義因素和原始的辯證法因素,這也是應該肯定的。當然,這都以軍事學的范圍為限。

《孫子兵法》共十三篇,久經(jīng)流傳?!妒酚洝O子吳起列傳》記載闔閭初見孫武時說:“子十三篇,吾盡觀至矣?!庇钟洝疤饭唬菏浪姿Q師旅,皆稱孫子十三篇”?!笆眱纱翁岬健!稘h書·藝文志》兵書兵權(quán)謀十六家中,有“吳孫子兵法八十二篇,圖九卷,齊孫子八十九篇,圖四卷”。吳孫子即孫武,雖然八十二篇未必可靠,但首次使用了《孫子兵法》的名稱。“齊孫子”是孫臏,他是孫武的后代子孫,也是軍事家,著有《孫臏兵法》。

《孫子兵法》對后代影響深遠。《漢書·刑法志》中說,春秋戰(zhàn)國時期“馳說者以孫﹙武﹚吳(起)為宗”。三國時期,曹操在《孫子序》中說:“吾觀兵書戰(zhàn)策多矣,孫武所著深矣?!彼未小秾O子兵法》于《武經(jīng)七書》之首,號稱“兵經(jīng)”?!秾O子》繼曹操注釋之后,迄于唐宋,孟氏、李筌、杜佑、杜牧、陳皞、梅圣俞、王哲、何延錫、張預等各家注釋,可謂注家蜂起。但《孫子兵法》中的基本論斷,為歷來作家及兵家所引用,不勝枚舉。

約在公元7世紀,《孫子兵法》傳入日本。18世紀以后,陸續(xù)有了法、英、德、俄等外文譯本,受到國外軍事界的重視。

英國軍事作家和歷史學家利德爾·哈特在為格里菲斯1963年出版的《孫子》英譯本所寫的前言中指出:孫子的著作“在其內(nèi)容的廣度方面和認識的深度方面,從未有人超過”,“它是所有智慧的結(jié)晶”,“只有克勞塞維茨可以與他相媲美,而且孫子所處的時代更早,他卻具有更為透徹的眼光、更深刻的洞察力,其著作經(jīng)久不衰”。

利德爾·哈特批評國家軍事領(lǐng)導者們沒有從閱讀孫子的著作中有所收益,至少沒能運用他的方法。這種情況可能會有所改變,未來的軍事領(lǐng)導人和企業(yè)家一定會去閱讀孫子的著作并從中受益。這將取決于西方人將其觀念適應東方表達方式的能力和利用參謀人員與部隊使用的軍語將從中得出的結(jié)論表達出來的能力。此外,更多的職業(yè)軍人和企業(yè)經(jīng)理們閱讀與孫子有關(guān)的、相聯(lián)系的著作,如東方的宮本武藏和西方的富勒的著作,也會擴大孫子的影響力。

據(jù)說,由溫·克拉韋爾分別于1988年和1983年出版的《孫子兵法》的西文譯本的銷售量,可以與日本戰(zhàn)略家宮本武藏所著《五輪書》相比。

另據(jù)美國作家馬歇爾估計,由于溫·克拉韋爾等人采用更加簡明的語言介紹《孫子兵法》,孫子的影響可能會與日俱增,也許要比克勞塞維茨的影響更大。

近些年,中國舉辦的《孫子兵法》國際研討會已經(jīng)數(shù)次召開,新論迭出,表明各國對孫子戰(zhàn)略哲學的研究一步步深入。也有專家指出,《孫子》的本質(zhì)是兵法,是敵我兩軍生死斗爭的軍事藝術(shù),兵法中許多“兵者詭道”的軍事原則是不能隨意移用于企業(yè)經(jīng)營或體育競賽等其他領(lǐng)域的。筆者也認為,兵法畢竟是兵法,自有其適用的范圍,經(jīng)商中有人制假售假、買空賣空、坑蒙拐騙之類,是失德違法的,即使打上“兵法”的旗號,也算不到孫子的頭上。而今需要的是正本清源、撥亂反正、扶正祛邪,呼喚誠信,構(gòu)建和諧社會。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