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鐘情“匪兵甲”】

世間曾有三毛 作者:冷湖 著


【鐘情“匪兵甲”】

每一種愛的誕生,都是從最骯臟的泥土中慢慢拱出來,然后在風吹之時張開了向往陽光的手臂。任何一種情愫,往往都是積蓄已久的綻開,都是隱忍多年的嘗試。三毛的愛,便在這不經(jīng)意的孕育中逐漸成形,在她如發(fā)芽般的成長歲月中,這種愛開始彌漫于她的周身。

據(jù)說,人從三歲起,便萌生性別意識,因而從那時起,無論男孩女孩,都會有意無意關(guān)注彼此的行為舉止、興趣愛好以及內(nèi)心世界。對女孩子而言,這初現(xiàn)的愛之光環(huán)似乎來得更早,也更真實難忘。

三毛的愛旅,始于一幕舞臺劇。

那年,三毛11歲,學校按舊例舉行“校際同樂會”,形式便是歌舞和話劇類的文娛節(jié)目。在臺灣的學校中,這類文藝演出十分普遍,不僅愉悅學子們的身心,也鍛煉和挖掘了他們的表演天賦,因此備受師生歡迎。

11歲的青蔥年華,催發(fā)著三毛體內(nèi)的戀愛激素。因生性陰柔細膩,三毛對身為女孩的性別也日漸敏感、富有幻想,只是這幻想鍍上了一層厚重的黑,她竟覺得自己活不到20歲,活不到她可以穿高跟鞋和絲襪的俏麗光景。當三毛看到那些被裙裝妖化的年輕女教師,這古怪的念頭就越發(fā)強烈,如同一根扭曲的毒藤,纏繞在她的精神花園中。

這不成熟的認知,讓三毛在蛻變的時光機器中備受折磨。面對那脂粉氣和成人氣的召喚,隱藏在三毛體內(nèi)的女性聲音也舒開緊繃的嗓子,吟出了狐媚的嬌喘,并與那黑洞洞的世界慢慢產(chǎn)生隔閡。三毛想靠近那粉紅色的誘惑,卻又不敢輕抬腳步。那成熟太凄美,從上至下浸透著憂郁。

為迎接同樂會,三毛的姐姐被推選為一個劇目的女主角,并得了同學們送的雅號——“白雪公主”。其實,三毛也酷愛演出,卻因容貌平凡未能得到垂青,這讓她心中實在抑郁難堪。在那風一般絢爛、雨一樣迷亂的年歲,長大對她而言,絕不僅是年齡的單純累加,也意味著她那顆少女之心的漸漸萌發(fā)。她渴望穿著花色連衣裙,梳著卷曲的秀發(fā),快樂地行走在林蔭小路,身邊最好還牽著一個人的手。

遭人忽視,讓三毛深感不安,她恐懼這忽視將會伴隨自己一生,所以她嫉恨姐姐的美貌,也深恨自己的平凡。自傷,再次如狂風暴雨席卷了三毛的花季。

因偶然的機緣,三毛獲得了一個扮演土匪的角色,被稱作“匪兵乙”。令她沒有想到的是,愛之花竟從這小小的劇目中初次破土而出。

三毛的“匪兵乙”頗為簡單,無非是和另一位“匪兵甲”躲在幕后,當主角路經(jīng)此處時端著掃把跳出來耍弄幾下而已。不過,這兩個看似簡單的龍?zhí)捉巧珔s也需要彼此的默契,因為只有二人同時將腳落在舞臺上方能營造出上乘的表演效果。

“匪兵甲”是一個光頭男孩,可愛、俏皮,十分貼合這般年紀:率真而樸實。每次排練,三毛都要和他一起緊貼著躲在幕后。在反復演練中,三毛對這個搭檔產(chǎn)生了情竇初開的懵懂之愛。因為在那寬大的幕布之后,便是屬于他們兩個人的安靜世界,無人打擾,無人窺探,伴著那演出前的緊張,那即將露面的興奮,于無形中將他們拉近,再拉近,直至趨向合并………在這迫切需要默契的配合中,三毛感覺自己那顆剛發(fā)芽的少女心正在向?qū)Ψ娇拷倏拷?/p>

三毛喜歡與“匪兵甲”相互依偎,喜歡那靜悄悄的近在咫尺,喜歡那清晰的彼此心跳之聲。甚至,三毛對正式演出心懷極度的矛盾:她既盼望能和“匪兵甲”一起亮相,卻也恐懼演出結(jié)束的分道揚鑣。

那時三毛的心中存放著一顆稚嫩但真實、可笑卻單純的心愿:她妄想將來成為“匪兵甲”的妻子,這樣便能終日廝守,不用再擔心演出結(jié)束。為此,三毛祈求神靈能夠完成她的心愿,做“匪兵甲”的“匪兵乙”,而不是話劇中的“匪兵乙”。

本來,少女時代的夢幻來得快,消散得也快,可在三毛的心中,這個愿望竟整整持續(xù)兩年之久。兩年間,她常會在夢中再現(xiàn)她和“匪兵甲”同臺演出的情景,只是夢中的那對“匪兵”不再是配角,而是主角,舞臺上所有的燈光都齊射在他們的身上,像漆上了一層明亮的油脂,形如嫩瓷,狀如翡翠。

多年后的同學聚會上,三毛無意中看到了“匪兵甲”的照片,這才得知那曾讓自己魂牽夢縈的名字。奇怪的是,歷經(jīng)歲月的漫長洗練,昔日的“匪兵甲”竟還是被三毛一眼認出,足見他在三毛心中的分量。

或許那光頭男孩,永不會得知他曾光華閃爍地存活在三毛質(zhì)樸率真的世界中。當三毛捏著照片細細看他的臉龐時,那初泛漣漪的純情光華再次翻涌于心頭。雖然三毛覺得那時有些傻,有些純,但胸中藏著的心還是禁不住跳動旋舞,不為“匪兵甲”,只為那美好的時光和逝去的真情。

童年初開的愛情花蕾,盡管看似嬌弱不堪,但在這缺乏愛的世界里,顯得彌足珍貴,特別是那付出的情感,更讓人心生敬畏。

三毛的此段愛之旅,雖可笑,卻折射出三毛的愛情觀:僅此一人,攜手一生,你若不離,我便不棄。

在她逐漸成為一個女人的旅途中,一直在不斷追尋令自己心動、心守、心念的“匪兵甲”。他或許不是光頭,但必定讓自己魂牽夢縈。為了這夢,她愿受相思之苦,為了這夢,她情愿被人嘲弄。因為,那是愛的旨意。

【沉沒的純真】

臺北對眾人而言,是生機漸起,但對三毛來說,卻是烏云蔽日。這烏云藏著黑魆魆的壓抑,也藏著冷清清的漠視,更藏著刺棱棱的錐痛。因她不喜學校的刻板,更因那教條和世俗如草芥般闖入她潔白的心室,所以三毛厭惡此地,厭惡它加給自己的沉重,那一門門沉重煩瑣的功課,擋住了三毛直視驕陽的視線,她對萬物的博情,難以為繼,而她的幻想之翼更是被死死捆綁,飛翔不得。

升入四年級,功課越發(fā)繁重,競爭激烈的升學考試將三毛活活推向一個以分數(shù)論成敗的戰(zhàn)場,無硝煙,卻有爭斗;無血腥,卻有恐懼。那曾經(jīng)美的、單純的、自由的、暢快淋漓的,而今,卻是喘的、勞累的、壓迫的、度日如年的。

對于這無奈又殘忍的學海無涯,三毛曾回憶:

回想起小學四年級以后的日子,便有如進入了一層一層安靜的重霧,濃密的悶霧里,甚而沒有港口傳來的船笛聲。那是幾束黃燈偶爾沖破大氣而帶來的一種朦朧,照著鬼影般一團團重疊的小孩,孩子們留著后頸被剃青的西瓜皮發(fā)型,一群幾近半盲的瞎子,伸著手在幽暗中摸索,摸一些并不知名的東西。

盡管三毛難以適應考場之血雨腥風,但她畢竟懂事、聰明,所以終于攻下一個又一個難關(guān),考入當時臺灣最好的省女中。只是這學業(yè)上的升遷,讓三毛如同一棵被人從泥土中捧起的花枝,無可奈何地遠離出生地而移向他處。

女兒的乖順,讓陳家欣喜萬分,連老師也于興奮之際在三毛的日記本上寫下“陳平同學,前途光明”八個正楷字。

“前途光明”,如此沉重的祝福。為此四字,一個渴望馳騁在歡聲笑語世界中的孩子,將會背著一塊沉重的磨盤艱難而行,得到的未必是她想要的,而失去的注定是她留戀的。如此,這祝福又顯得近乎膚淺和殘忍。

生命中最難以承受之輕,便是所謂“責任”和“義務”,它雖不可或缺,卻也常成為一根無形枷鎖,鎖住了生命的斑斕個性,捆住了生命的自由之翼,創(chuàng)造了一群雷同、麻木和僵硬的生靈。

由此,父輩的期望,讓三毛非但未受到鼓舞,相反卻平添了幾多愁苦,如同在黑夜中熄滅了最后一絲燈火,讓這個終生的夢旅人看不到前路的出口。三毛能夠感覺到的,是一片茫茫無盡的荒野擋在前方,泥濘不堪且雜草叢生,難以繼續(xù)行走。

至此,三毛開始了乘坐公交車上下學的鐘擺生活,擁擠在高而黑的眾生之間,連呼吸也得不到自由。這個離無憂年代漸行漸遠的女孩,不再如昨日那般輕快地背著書包、提著便當,而是要面對陌生的臉龐、不熟悉的路牌及未曾走過的街道。孤獨和寂寞,又一次呈現(xiàn)在三毛精神花園的圍墻邊,如同不請自來的野蠻生物,踐踏著花園昔日的安詳與平和。

此校園與彼校園相比,大了,龐雜了,曲折百回了,但也暗了,窒息了,壓抑沉重了。在這段不開闊的旅地,只有屬于三毛片刻的陽光——那便是作文課。每逢此時,她的文章便會被當作范文來朗讀,而那些由她精心虛構(gòu)的故事竟讓老師和同學潸然淚下。借此,三毛出色的寫作才華也被大家認可,那些不善寫作的同學便會央求三毛“援助”,而她則欣然答應。三毛樸素而至真的文筆如圣物賜給眾生,浸潤了她的思想,擴散了她的視點,撐開了她的靈魂。

只可惜,上天賦予三毛絕妙的文筆,卻拿走了她其余的資質(zhì)。初中二年級的一次月考,三毛有四門科目不及格,這讓好強的她頗為難堪,猛然間發(fā)現(xiàn)自己除能夠掌控文字外,對數(shù)理化卻是那么孤弱無力。頓時,那強烈的、甚至帶有毀滅色彩的挫敗感和無奈感,開始侵襲三毛的周身。就此,自傷開始折磨她。她像無助的蟲蟻啃噬著自己的失敗,又如夢碎的飛蛾祭奠熄滅的火堆。

為避免留級,三毛暫別圖書與文字的美幻,鉆入枯燥無味的學習中。為此,她舍出寶貴的時間,獻出違心的笑臉,去向別人請教那弄不懂的可怕題目。好在三毛善熟記,終以此為利器攻下數(shù)學這座“城堡”,幾次考試獲滿分而歸。然而,數(shù)學老師對此怪現(xiàn)象深感蹊蹺,認定三毛不可能在這彈指間進步神速,因而生出了親自一試之念。

一次下課,數(shù)學老師將三毛叫到辦公室,將一張初三的試卷交給她。結(jié)果,毫無準備的三毛只能訕然地說自己無力寫出答案。

這發(fā)自內(nèi)心的倉皇歉意,并未讓老師生出絲毫的惻隱之心,相反卻陰鷙地讓三毛回到教室,自己則拿了一支毛筆和一瓶墨水。當上課鈴敲響之時,老師竟對大家說,班里有位愛吃鴨蛋的同學,今天要請她吃兩個。說完,老師便用粉筆在講臺前的地上畫了兩個圓圈讓三毛站進去,仿佛上古時代的畫地為牢。接著,老師拿起毛筆蘸上墨汁在三毛的眼睛上畫了一對又大又黑的圓圈,弄得她像一只滑稽的熊貓。

頓時,無知、幼稚、可憐的笑聲,仿佛一顆顆滾燙的子彈接連射進了三毛那脆弱的心靈。也許那并非是惡意嘲笑,只是一種壓迫下的異化的悲憫之笑。笑聲散去,三毛孤立無助地站在墻角。雖肉身完整,靈魂卻已四分五裂。

那一刻,三毛的心被一塊硬邦邦的石頭撞出了裂紋,從那裂紋中緩緩地滲出了殷紅的鮮血,流淌在那塊薄情的土地上,永久地形成了可怕的瘢痕。這瘢痕愈合無期,這瘢痕鮮血淋漓,這瘢痕造就了三毛的自傷情結(jié)。那痛雖難忍,卻給了三毛逆來順受的勇氣,她開始反思,開始編織自己,如狂風暴雨下蛻變的蝴蝶。

由此,素來就對上學心懷恐懼的三毛,此時更是產(chǎn)生了深度的厭惡和畏懼。她那精心保護的自尊,在如此不人道的破壞之下被撕得粉碎。每天上學,三毛都沉浸在極度的壓抑之中,心活像被邪惡的藥水浸泡著,開始一點點地發(fā)生腐爛和霉變。有時,她實在太恐懼踏入校園,便獨自來到寧謐至極的公墓,注視著身邊環(huán)繞的石碑,掃過那一行行斑駁的墓志銘,希望自己能夠在如此環(huán)境中度過殘生。嘲笑和譏諷,冷視和輕蔑,都將不復存在。

那時,墓地便是三毛自傷于己的樂園,無挽歌卻樂聲飄飄,無悼詞卻哀意陣陣,無哭泣卻萬物凋零,無訣別卻四面如空。

傲岸的白蓮因險惡的踐踏而殘損,這便是生命的悲哀和感傷。三毛的性格因惡行而被扭曲變形,從此發(fā)誓絕不再去學校,轉(zhuǎn)而進入另一種自傷狀態(tài)——自閉,她要用此種自傷壓抑彼種他傷。

父母得知女兒境遇,自然心痛難當,因而為她轉(zhuǎn)學,試圖以新環(huán)境揮去其心上的陰影。然而,此時的三毛,身心俱受刺痛,對學校已是憎恨之至,任何新的、善的東西皆不能抹去那灰色記憶。

至此,陳家終于意識到三毛對學校的恐懼已深入骨髓,不可擦洗她所遭受的委屈,更難通過新環(huán)境來轉(zhuǎn)變。他們憂慮長此以往的三毛會越來越封閉自絕,于是便帶著她去看心理醫(yī)生??赡茄普T的靈魂按摩師并未贏得三毛的信賴與好感,反而卻在冥冥中告誡三毛:你為異族,非正常孩童,是被打入另類名冊的怪胎。

壓抑的午后不再陽光飽滿,烏突突地稀釋了光的深情;潔凈的窗欞不再剔透明澈,灰蒙蒙地布滿了塵的哀號。那緊閉的窗和門,割斷了與世界的聯(lián)系,恰似一座幽怨的古城,寂靜無聲又鬼泣浮現(xiàn)。三毛拒絕走出家門,拒絕和不熟悉的人交流,宛如一只被風吹草動嚇傻的小蟲,甚至在吃飯時也是獨自一人。因為陳家姐妹總會談及學校之趣事,而這一切與三毛已毫無瓜葛——她是被自愿又不自愿地棄在碎風中的落葉。

自閉歲月從此開始,三毛像一株被人挾持走的白蓮,那曾經(jīng)美麗、光鮮的花瓣散落一地,變得污穢不堪,伴隨著陣陣強風,這一株白蓮花搖搖欲碎,仿佛再也無法承受外界的入侵和摧殘。三毛那無憂無慮的童年畫上休止符,取而代之的是一段尷尬、壓抑、痛徹心扉的少年時代,她的所有純潔的夢都在那一對黑眼圈的籠罩之下瞬間窒息而亡。

【困在瓶中的花蕾】

一個密閉的、不透氣的罐子,將三毛緊緊關(guān)在其中??此剖且环N極端的自我保護,其實是一種另類的自我傷害??上?,這容器雖密閉,卻透明、薄弱,對外界的浮華與喧嘩一覽無余。三毛就像一只作繭自縛的蠶蛹,被一層纖弱的絲緊緊地纏繞著,不得動彈。

三毛好似一只剛剛闖入世界卻遭到傷害的小動物,原本帶著對未知事物的好奇和敏感,結(jié)果卻遭到了一只來路不明、兇惡的食肉動物的追襲,讓她在狼狽間倉促地躲進一個小洞,久久不肯出來。

學校,變成了一只碩大無比的野獸,讓三毛望而卻步,難以靠近。寵愛她的父母使出渾身解數(shù),也無法清除三毛傷口處的結(jié)痂。他們的愛心以及痛惜,都顯得蒼白無力。三毛的世界,是一個被貼上了封條的世界,她的心門已經(jīng)開始生銹,謝絕眾人入內(nèi)。

面對這顆受傷之心,陳家父母不再提“學校”二字,不再讓寶貝女兒觸碰那段夢魘。他們開始了家庭授課,呵護那顆脆弱的心。

溫馨、和睦、親切的家中授課,給了自閉自傷的三毛一絲慰藉,替她尋到了夢寐以求通往成才之路的寧謐小徑。在這條彌漫著花香和青草氣息的路上,三毛不再畏懼出沒的野獸,不再害怕如影隨形的夢魘,而是輕快地夾著課本,踩著腳下的石子路蹦蹦跳跳地進入一所紅房子念書。

那泛著天真光彩的紅房子,便是三毛的閨房,是她安然棲息之地,可以避開所有不幸與苦難的港灣。在這小天地中,三毛安靜地度過三載時光,度過她人生中最溫暖的歲月。這種溫暖,是來自一種絕不會傷害她的力量,那就是濃濃的親情。在以后的時光中,三毛便不再如此幸運,她會遭遇欺騙、冷漠甚至嘲諷。因而她曾感嘆道:“外界如何地春去秋來,在我,已是全然不想知覺了?!?/p>

三毛越來越少言寡語,越來越不喜歡單純的語言交流,只喜歡安靜的閱讀和天馬行空的思考。她堅信,只有文字才是最忠誠、最善良、最可靠的旅伴,陪著她走過沿路風景。他們互相交換彼此,浸在一汪溫熱的、舒適的泉水中,不再被世間的煩惱所牽絆。

終于,父親對三毛說,讀書終歸不行,學一項技能還是必須的。

父親那憂慮、疼愛、充滿悲情的關(guān)懷,讓三毛藏在靈魂深處的暗傷隱隱作痛。她深知自己將要被放飛,放飛到一個存著陌生面孔和未知事物的空間里,她必須接受這一切的來臨。

在經(jīng)歷一番掙扎后,三毛以沉默答應父親,盡管心存不甘、不愿,但親人的愁云也飄到了她那個綠色世界的上空,遮住了她一直向往的自由陽光,在一片嫩草如茵的大地上落下了斑駁的陰影。于是,三毛開始接觸鋼琴。

【琴聲難撫我心】

家中的鋼琴原本不屬于三毛,而屬于姐姐陳田心,甚至那位鋼琴老師也被姐姐“獨占”。如今,陳嗣慶把三毛放在琴凳上,讓她面對著那黑白相間的八十八鍵子發(fā)呆。

三毛善弄文字,卻對優(yōu)雅的琴聲僅停留在單純的欣賞層次,每當她將手指慌亂無措地按在琴鍵上時,父親總坐在她的身旁,慈愛地微笑。然而正是這殷切的期待,讓三毛更是倍感壓力,像有一塊巨大無比的石塊覆壓在她的心尖之上,搬不動,挪不走,更走不掉。一日,三毛在練琴時,眸中噙滿的淚水終于隨著手指的抖動而掉落在地,生性敏感的她,實在無法接受這般折磨和壓抑。良久,她的耳畔終于響起了父親的聲音:“三毛呀,我們還能為你做些什么呢?”

正是這句話,深深地刻在三毛的心頭,讓她頓感無地自容,也讓她的淚水接連不斷地翻滾而出。她的自傷已刺痛了親人,她不知所措而又惶恐不安。

鋼琴已成三毛的噩夢,陳家便選了另一顆救星去修補女兒千瘡百孔的心——繪畫。

三毛的繪畫老師皆是小有名氣之人,有擅長山水的黃君璧,有長于花鳥的邵幼軒。他們帶著各自引以為豪的本領,款款進入三毛的世界,頗有些不請自來的意味。困頓的三毛被一萬個無奈逼迫著,只得硬著頭皮一頭栽入由線條和色彩構(gòu)筑的世界里。

然而,繪畫未能打開三毛緊閉的心房,反而是在她心窗的外面鋪上了一層潮綠的苔蘚,宣告著自由陽光的遠去。三毛所厭惡的,是那種呆板的臨摹,因她不喜歡重復別人,也不喜歡挺著腰桿一坐三五鐘頭。那一板一眼的復制,讓天生靈性的三毛痛不欲生。這不是她想要的技藝,亦不是帶給她快慰的生活。三毛只覺得,自己體內(nèi)藏匿已久的創(chuàng)造力被悄悄謀殺,絕望地死在了萌發(fā)的搖籃。

她握著畫筆的手指,就像當初按在琴鍵上的感覺一樣:無力、無望、無助。她喜歡觀察這個奧妙多姿的世界,但不是這樣的方式。她甚至預感到,自己將會在顏料桶堆積的世界中窒息而亡。只是,窒息的不是她的肉體,而是她的心靈。因此,無論兩位老師多么富有師德和技巧,都無法撼動三毛對繪畫的不屑。

三毛的自由世界變得越來越小,她就像一朵被擠壓在小瓶子里的花蕾,失魂落魄地守望著夢想。心空了,淚干了,身痛了………難以立足,無顏面對,她感覺親人越來越憂郁憔悴,而他們注視之下的自己,更是一臉的疲憊和消瘦。如果等不到救星出現(xiàn),三毛將會被困死在這個瓶子里。

自閉、自傷、自享其痛的三毛,終于選擇一種極端的方式來尋求長久的解脫——自殺。

這是多么可怕的詞匯,又是多么殘忍的方式,卻和這個尚在花蕾之年的少女真實地連在一起。孤島中的三毛成了一頭怪物,生有奇異的臉龐和怪異的秉性。她時常神經(jīng)過敏,時常暴戾恣睢,在家人眼中越來越無法理喻——他們愛她。

休學之后的次年,絕望的三毛幻想自己是父母并不喜愛的棄兒和罪人。為此,她精心挑選了一個刀片,泛著銀白色的亮光,遠遠看去如一片雪白的葉子,然而當這片葉子貼近三毛的肉體時,滲出的不是綠色的汁液,而是鮮紅的血液。

那一刀,三毛用心、用情、用力地拉得又深又長。

幸而,那天狂風大作,讓繆進蘭忍不住進入女兒的房間去看看她是否蓋好了被子。當母親看到一個昏死的血孩子時,驚悸萬分。因搶救及時,三毛終于從死神的懷抱中掙脫出來,那白嫩的手腕被縫了28針。

三毛手腕上這道長長的疤,像一柄從戰(zhàn)場上拾回來的劍,帶著淡淡的血腥,讓這條手臂永遠記住那鮮血溢出的瞬間。但這痕跡,卻也成了三毛鐘愛的標志,因她太想標榜自己,不愿與眾人相混。

一個十幾歲的少女竟然毫不畏懼汩汩涌出的鮮血和傷痛,陳家倍感心力交瘁。三毛,于看似脆弱的狀態(tài)中生長著另一種病態(tài)般的強悍,像迷霧一般籠罩著她,覆蓋著她,遮蔽著她。那是對生命的漠然,對世俗的憤恨,對死亡的迷醉。她的笑聲日漸稀少,她的愁眉與日俱增,她,莫非真的是陳家人上輩子欠下的一筆債,今生必定要償還的嗎?

至此,在三毛的世界中,嘆息成了持久不變的奏鳴曲,父母和兄弟姐妹像一群圍觀的看客,既為她惋惜又感到無能為力。而三毛,雖明知自己陷入封閉的泥潭而無力自拔,卻也本能地對其投懷送抱。她常抬起手臂,凝望著那道長長的疤痕,回憶著與死亡溫存的片刻?;蛟S,她仍耿耿于懷自己未能由此解脫,或許,她還在醞釀著下一次的“死亡之約”。

【那一縷天堂偷來的暖光】

也許是上天不忍再見三毛郁郁的樣子,便賜給她一道明媚的陽光,照亮了她病懨懨的世界。

某日,陳田心的朋友紛至沓來為其慶生。花枝招展的陳田心,被一群愛著她的人包圍,像童話中的公主,微微地綻放出了驕傲的笑,游走在哪一處,哪一處便有歡笑和贊美。

然而,三毛卻始終蜷縮在角落中,像一個與世隔絕的孩子。

正當三毛琢磨著從這里走開,回到那個只屬于自己安靜的小窩時,一個男孩子突然給大家畫了一幅畫。即刻,曾經(jīng)接觸過繪畫的三毛也被吸引過去,當她從地上拾起那幅畫的時候,發(fā)現(xiàn)這是一張戰(zhàn)爭油畫。畫中,騎兵和印第安人激烈地戰(zhàn)斗著,大篷車冒著沖天的火光,被射中的戰(zhàn)馬倒在地上哀號,白人和紅人廝殺正酣………

這畫,這情景,這凄亂的色彩,讓三毛頓時著了迷,喚醒了三毛沉于內(nèi)心的悲情和弦。她忽然發(fā)現(xiàn),這畫中的世界是那么切合她空寂的內(nèi)心,裝載了她那縷一直無處安放的靈魂。她覺得這幅畫是真實的,活著的,流淌著血液和生機的,恰似她模糊迷離的倒影。

那一刻,三毛與油畫一見傾心。那個對外界拒不開放的孤島,在這一刻打開了那道陰森冰冷的鐵閘門,鋪開了一條灑滿陽光和鮮花的鵝卵石步道。步道上,三毛輕輕扯開了嘴角,迎著從對面吹拂過來的熏風,一陣陶然,一陣蘇醒,一陣不離不棄的追尋!

聽到三毛要學油畫,陳家人自然欣喜若狂,為此,他們物色了一位身份顯赫的油畫教師——顧祝同將軍之子顧福生。

顧福生答應收三毛為徒。不過,這位老師不能親臨陳家授課,而是需三毛自己登門學藝。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