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序言

木心上海往事 作者:鐵戈 著


序言

2006年秋,木心決定歸來定居,我陪他從紐約飛回,轉道上海,入住滬西衡山賓館。第二天上街緩緩走了一圈,記得是在賓館對過吃的夜飯。

那年木心七十九歲,虛靜,老邁,哪也不想去,更不提見誰。翌日車出滬西,入浙江地界,我在路邊買了菱角,剝一枚遞給他,他喃喃地說,味道對的,便不再吃。我于是管自大嚼,轉眼看,他已靠著椅背睡了。

少小離家五十年,那天夜里落宿故里,此后直到逝世,木心再沒來過上海。

倒數(shù)上去,1994年歲闌他獨自返滬那一回,六十七歲,身體尚健,在他虹口區(qū)小小舊寓逍遙一個多月。其時他長別中國十二載,思鄉(xiāng)心切,過江去到浦東,又悄悄回了烏鎮(zhèn),之后整頁地寫信給我,說年輕時教過書的浦東中學還在,舊門窗對著他“眉目傳情”,又說混在桐鄉(xiāng)開往烏鎮(zhèn)的汽車里,偷聽周圍的鄉(xiāng)音,“句句懂”……回紐約那天我去機場接他,說不幾句,他就目灼灼得意起來:

不停不停寫呀,寫了一百十幾首詩……

木心寫詩作文不肯標注寫作地點,甚至不注年份,迄今我不知他詩集中哪些首是那年寫在上海。便是寫在上海,也可能如他一貫的旨趣:忽而人在丹麥,忽而去了西班牙。

其實他的履歷再簡單不過:童年少年,在浙江,晚年暮年,在紐約。從1946年考入上海美專到1982年去國,他的青年期、壯年期,整三十六年,全在上海。暮年歸里,老家不剩半個親友,不言而喻,他一生交往最為密集的朋輩,不在別處,都在上海。

“人說視死如歸,我是視歸如死呀。”回來前,木心這樣地自言自語。真的,那天我眼瞧他瞌睡著,告別了上海。

木心的身后名,是個隱士。這印象并非全錯:他沒家室,一輩子確乎經年累月藏藏好,獨自過日子,上海話叫作“一介頭燒燒確確”——滬語即“一個人燒燒吃吃”——然而唯其孤身,他老來的記憶便是故交。想想看,有誰從十九歲到五十五歲久居一地而沒有朋輩呢?

但除了追憶林風眠、席德進,還有《同情中斷錄》里那伙藝專同學,大部分故舊不入他的文章。譬如李夢熊吧,還有一幫子與他同輩的畫家,包括單位弄堂里對他曾有善意的晚生,他都在我跟前反復念叨過——說起時,帶著老人回憶往事的微微笑意,忽而來一句刻薄而親昵的戲語——但他從未起意寫寫。在他那里,文學與個人際遇,儼然分開的。

他也果真踐行福樓拜那句話:“呈現(xiàn)藝術,退隱藝術家。”在他書中,你找不到他在上海的半輩子行狀:遭了哪些罪,有過哪些愉悅?和誰交往,如何交往?暮年接受紐約人的影像采訪時,他終于說出調皮的實話:“藝術家真要隱藏嗎——他要你來找他呀!”

一年后他就死了。隨即,早年他寫給畫家陳巨源的文言信,被發(fā)在網上。這就是有人“找”他的信號:他不但有熟膩的滬上老友,且是深度交情,不然以七十年代的環(huán)境,誰會用鄭重的美文致書友人?他的遺稿,便是用連圓珠筆寫寫信也要謄抄好幾遍,改了又改,而況一份毛筆書寫的文言信。

前年,陳氏將原件慷慨捐給美術館,并說出此信的原委:那是當年尚未解除監(jiān)控的木心私下示畫于眾人,事后給陳氏的回復。事情變得有意思了:在場的“眾人”還有誰,審慎如木心,何以“戴罪”期間居然相信他們?他是深諳“交淺”不宜“言深”的人,而這封文言信豈止“言深”,我讀了,不禁偷笑:好啊,原來木心也有過這般動心動情、吐露衷腸的時刻。

“如果以為創(chuàng)造力強的作家都是躲在閣樓上的人,那就大錯特錯?!庇骷颐吩涍@樣寫道,“偉大的作家都是相處愉快的人,他們活力十足,可說是有趣的伙伴,講起話來滔滔不絕,其魅力足以感染每一個與之接觸的人。他們具有驚人的享受能力,熱愛生活中美好的事物……”

說得對嗎?我所記得的木心正是這樣的角色:活力十足,滔滔不絕,美衣、美食,百般計較。至于是否“相處愉快”,或許看人吧,但我?guī)ヒ娝拿總€朋友,哪怕只會一面,都會驚異于他率直而警策的話語,或被他逗到爆笑、癱倒……

也許到紐約后,木心確乎與上海的那個“孫牧心”有所不同。但人的天性,藏不住、裝不久——而他何止是個“有趣的伙伴”——我們誰都見過不事交際、情商低下的孤家寡人,木心,絕對的不是。便是藏身最嚴、約見最難的張愛玲,我們讀她幾次會友的實錄,也都言笑晏晏,應對如流。


鐵戈,上海人,早年習詩,中年后既是學者,也是畫家,七十年代認識木心,結下了忘年之交。我認識了這位木心的上海老朋友,現(xiàn)在,由他憑記憶苦心寫下的這本書,當年“孫牧心”與之往來的友朋的群像,逐一浮現(xiàn)了:

鋼琴家金石,作家徐永年、周捷夫婦,畫家陳巨源、陳巨洪兄弟,畫家潘其流、王元鼎、唐燾、梅文濤等,以及被木心稱為恩人的工藝美術口領導胡鐵生先生、其子胡曉申。

多嗎?以木心交友之慎,不很多。還有嗎?應該還有——五十年代青年木心在浦東教書,六十年代初入工藝美術系統(tǒng),他想必另有若干老朋友——但以鐵戈當年走動的小小圈子,眼前這本書詳細追述了許多故事,有悲劇,有言笑,有冷場,有飯局,還有,如金石這位才子所稱的“深藏不露”,書中寫出了眾人對木心的持久疑惑。

眼下大家都老了。胡鐵生、徐永年、潘其流,均已故去。其中,潘其流是林風眠弟子,五十年代,是他陪木心走進林先生的畫室。其余人呢,譬如金石先生,那個年代初在學生家私下演奏,木心聽畢親筆以詞相贈,竟引出禍端,之后,又有朋友梅文濤先生親見木心迫在單位掏洗陰溝,被認出的木心迅速閃避目光,低下頭去……

七十年代中期,當木心尚未被解除監(jiān)禁、社會上稍許松動的那些日子,就是這群人與木心時相過從,在各自的私宅弄菜聚餐,當木心捧來他那些如今掛在美術館的小畫,就攤開在某家的床單上。匱乏而壓抑的年代,人性、友情,另有一套活躍的密碼,運行不息。在鐵戈的回憶中,那段日子或許比相對自由的年代,更其樂融。

初識木心的人,都會看出這位上海紳士不好相與,熟識后,也會體察,在那一時代的種種際遇中,他必有處處審慎的緣由。如今的上海人如何識面而交往,我是不知道了,我所記得的老上海,彼此一打量,便都“心里有數(shù)”的。

而“有數(shù)”之后的照樣往來,如今,便是鐵戈這本書。書中人此后再沒見過木心——除了徐永年的公子徐星宇偕同畫家陳巨源于2010年去到烏鎮(zhèn),那時木心已八十三歲——他們遠遠地惦念他,打聽他在域外的行狀,傳閱他的文集與詩集,他們知道這位老朋友繞過上海,歸去老家,不曾知會任何故舊,最后,僅在報刊與網絡上,獲知了木心的葬禮。

我也是到木心的葬禮之后,才從他遺物中發(fā)現(xiàn)幾枚老照片,照片中站著青年與中年期意氣洋洋的孫牧心,那個與書中人走動交往的家伙——我不明白為什么他生前不肯給我看他自己的舊照,他的故舊可能也不明白:為什么孫牧心一走之后,再不與老友見面。書信聯(lián)系,倒未絕斷,在遺存的信稿中有他和徐永年夫婦的通信,還有寫給永年的舊體詩,一改再改,謄抄數(shù)次,散在不同的頁面中。

他正式歸來的前一年,2005年,我曾陪他去烏鎮(zhèn)看接近完工的故居,之后去杭州兩天。車近西湖,提醒他,他望向窗外,輕聲道:“喔喲,舊情人呀……”隨即扭頭和我繼續(xù)說話。以我和木心的常年廝混,我發(fā)現(xiàn)他念舊,但不懷舊,他心里存著所有往事和故人,唯管自走向終點,并不回頭。

鐵戈或許也在書寫中試著了解他記憶中的孫牧心。的確,他很難讓人忘記,也很難讓人明白。這本書總算使愛木心的讀者看到另一個版本,一個曾長期寄身上海,即便在膩友的家宴和歡談中,仍然“深藏不露”的人。

2019年6月11日

陳丹青寫在北京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