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繼續(xù)開拓

諾貝爾傳 作者:蕭楓 編


繼續(xù)開拓

不久,阿爾弗雷德在實驗中注意到:他最初發(fā)明的那種以黑色火藥為填料的引爆裝置,雖然可以與安全炸藥配合使用,但其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因為引爆裝置的爆炸力太小,威力還不夠大,況且引爆裝置有時也會失效。于是他又著手進行新的試驗,打算研究出新的引爆裝置。

在諾貝爾發(fā)明新的引爆裝置之前的四十多年,德國著名化學家李比希就已發(fā)現(xiàn)了雷酸。李比希和德國另一位著名化學家維勒分別發(fā)現(xiàn),雷酸的鹽類具有猛烈的爆炸性。在雷酸的各種鹽類中,又以雷酸汞的爆炸特性最為突出。同黑色火藥相比,雷酸汞的爆炸力要大得多;同硝化甘油相比,雷酸汞的敏感性又要小得多。

阿爾弗雷德分析了雷酸汞的特性,想到能否把雷酸汞做填料發(fā)明一種新的引爆裝置。為安全起見,他曾以雷酸汞和黑色火藥的混合物做填料,但實驗效果不理想。到1867年他完全改用雷酸汞做填料。失敗了幾百次后,又試驗了幾百次。意想不到的是,成功與災禍竟同時來到!“轟”的一聲巨響,阿爾弗雷德的實驗室在一次試驗中被炸上了天,他自己被炸得鮮血淋漓。然而,渾身是血的阿爾弗雷德從瓦礫堆中爬出來后卻高興得熱淚盈眶。因為他以高昂的代價,取得有價值的經(jīng)驗。此后,阿爾弗雷德在一個金屬管的底部裝入硝化甘油和黑色火藥的混合物,而上部裝入雷酸汞及導火線。

當導火線點燃,燃性極好的雷酸汞會引起底部混合物的快速爆炸。雷管就這樣被發(fā)明出來了。最初他用鉛管封裝雷酸汞,后用銅管,現(xiàn)在這種引爆管仍在普遍地應用。

19世紀60年代初期的瑞典,正處于繁忙的鐵路建設時期地勢,急需一種威力大、見效快的爆炸方法,來征服堅硬的原始巖石,在地勢起伏不平的農(nóng)村修建運輸線。

諾貝爾成功地將硝化甘油從一種任性狀態(tài)的化學物品,變?yōu)槿祟惪梢钥刂频幕瘜W物品。通過多次的試驗,這位年輕的發(fā)明家深信爆炸甘油是一種取得進步的源泉,它的市場前景也是非常樂觀的。

他并沒有因為赫倫內(nèi)堡災難而喪失勇氣或者束縛手腳。也沒有為了個人的幸福,而去聽從某些人的一些好意勸告,例如“盡快遠離發(fā)明這個討厭的事業(yè),因為它只能帶來許多災禍”等等諸如此類的話。沒有任何東西能阻擋他前進的步伐。他的主要愿望是,恢復被破壞了的家庭企業(yè),使帶有附屬雷管的爆炸油進入市場,并且贏得公眾對它的信任。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