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輯 畫壇巨匠:鞠躬盡瘁只為江山美

看山還是故鄉(xiāng)青:回憶張大千 作者:徐悲鴻,吳作人


第一輯
畫壇巨匠:鞠躬盡瘁只為江山美

五百年來第一人[1]

徐悲鴻

夫獨(dú)往獨(dú)來,嘯傲千古之士,雖造化不足為之囿,唯古人有先得我心者,輒顛倒神往,忍俊不禁。故太白天人,而醉心謝朓,吞納(譯音)畫霸,獨(dú)頌贊羅郎(譯音)。此其聲氣所通,神靈感召,有不知其所以然者。大千以天縱之才,遍覽中土名山大川,其風(fēng)雨晦暝,或晴開佚蕩,此中樵夫隱士,長松古檜,竹籬茅舍,或崇樓杰閣,皆與大千以微解,入大千之胸。大千往還,多美人名士,居前廣蓄瑤草琪花,遠(yuǎn)方禽獸。蓋以三代兩漢魏晉隋唐兩宋元明之奇,大千浸淫其中,放浪形骸,縱情揮霍,不盡世俗所謂金錢而已,雖其天才與其健康,亦揮霍之。生于二百年后,而友八大、石濤、金農(nóng)、華巖,心與之契,不止發(fā)冬心之發(fā),而髯新羅之髯。其登羅浮,早流苦瓜之汗,入蓮塘,忍剜朱耷之心。其言談嬉笑,手揮目送者,皆熔鑄古今;荒唐與現(xiàn)實,仙佛與妖魔,盡晶瑩洗練,光芒而無泥滓。徒知大千善摹古人者,皆淺之乎測大千者也。壬申癸酉之際,吾應(yīng)西歐諸邦之請,展覽中國藝術(shù)。大千代表山水作家,其清麗雅逸之筆,實令歐人神往。故其金荷,藏于巴黎,江南景色,藏于莫斯科諸國立博物院,為現(xiàn)代繪畫生色。大千蜀人也,能治蜀味,興酣高談,往往入廚作羹饗客,夜以繼日,令失所憂。與斯人往來,能忘此世為二十世紀(jì)上帝震怒下民酣斗廝殺之秋。嗚呼大千之畫美矣!安得大千有孫悟空之法,散其髯為三千大千,或無量數(shù)大千,而療此昏憒兇厲之末世乎?使豐衣足食者不再存殺人之想乎?噫嘻!

廿五年夏悲鴻


[1]本文為徐悲鴻先生于1936年為《張大千畫集》所作之序言。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