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章 真才實學(xué)三占鰲頭 煮水煎茶百世佳篇

中國歷代狀元軼事 作者:


第十章
真才實學(xué)三占鰲頭
煮水煎茶百世佳篇

◎張又新

張又新(784?~844?),字孔昭,生卒年無考,深州陸澤(今河北省深縣)人。唐憲宗元和九年(814)狀元及第。

張又新身出書香門第。他的曾祖父張鷟少有奇才,十六歲高中進士,與初唐著名詩人沈佺期、宋之問同榜??脊T外郎騫味道讀了他的試卷后以“天下無雙”相譽?!杜f唐書·張薦傳》記載,張鷟中進士后,又應(yīng)“下筆成章”“才高位下”“詞標(biāo)文苑”等科,“凡應(yīng)八舉,皆登甲科”。入仕后又四次參加書判考選,都在榜首。當(dāng)時的文章高手、水部員外郎員半千說他萬選萬中,是成色最好的青銅錢。因此在士林中贏得“青錢學(xué)士”的雅稱?!扒噱X學(xué)士”即典出于此。

張鷟一生性情豪放,風(fēng)流倜儻,不拘小節(jié)。據(jù)《朝野僉載》記載,武后時期,舉人不經(jīng)考試就可以授予御史、評事、拾遺、補闕之類的閑職。一時間,長安城里閑官數(shù)不勝數(shù)。張鷟便戲賦道:

補闕連車載,拾遺憑斗量。

耙推侍御史,碗托校書郎。

想不到一個叫沈全交的官員又在后面續(xù)了四句:

評事不讀律,博士不尋章。

面糊存撫使,瞇目圣神皇。

本是文人牢騷,卻恰被“耙推侍御史”紀先知拿住,以謗朝政、敗國風(fēng)為罪名,請決杖于朝堂。好在武后并沒有怪罪他們。

張鷟初仕岐王府參軍,后遷長安尉、鴻臚丞。武后時曾為御史。開元中擢司門員外郎。雖然仕途之上籍籍無名,但其文學(xué)成就卻是時人難望其項背。他的代表作品是言情小說《游仙窟》。唐人有大量以愛情為主題的作品,唯獨張鷟敢于在《游仙窟》中直陳自己是小說的男主角,敘述自己的艷遇。雖然情節(jié)經(jīng)過了藝術(shù)加工。在唐人作品中,敢于繪聲繪色地描寫男女生活的也只有《游仙窟》??胺Q中國言情小說的開先河之作。時人為之震駭。張鷟也為衛(wèi)道士們嗤為“儻蕩無檢”的輕薄之人。但這也正表現(xiàn)了作者不為世俗禮法所羈的精神。他的另一傳世作品是筆記體小說集《朝野僉載》。此書記載隋唐兩代朝野軼聞,尤多武后朝事。對朝政頗多譏評,許多為《資治通鑒》所取材。

墻內(nèi)開花墻外香。雖然張鷟的文章為時人所不齒,但在新羅和扶桑卻廣為流傳。兩國遣唐使節(jié)每次來到長安都要四處打聽張鷟有無新作,不惜重金和珠寶買走,回國后廣為傳誦。他的一些所謂“淫靡”詩作同樣是由日本人保存了下來,又在后世傳回中國。

忽然聞道別,愁來不自禁。

眼下千行淚,腸懸一寸心。

兩劍俄分匣,雙鳧忽異林。

殷勤惜玉體,勿使外人侵。

這首《別十娘》就是其中之一。

張又新的父親張薦也是唐大歷、貞元年間的名臣。新、舊唐書均有傳。因精通經(jīng)史,得禮部侍郎于邵舉薦為史館修撰兼陽翟縣尉。德宗朝屢遷左拾遺、太常博士、殿中侍御史、諫議大夫。一生三持旌節(jié),出使回紇、吐蕃。三使時病歿紇壁驛。詔贈禮部尚書。

張又新的才學(xué)并不屈于其父祖?!兜强朴浛佳a正》記載,張又新初為京兆解頭。元和九年(814)狀元及第。元和十二年(817)再試博學(xué)宏詞科,又拔第一。時人稱為“張三頭”。

張又新雖有真才實學(xué),但好依附權(quán)貴,為虎作倀,故政無清聲。其仕宦進退基本上與宰相李逢吉共沉浮。李逢吉險譎多端,不為憲宗所重。因排擠裴度,出為劍南東川節(jié)度使。穆宗即位后,李逢吉陰結(jié)近幸,召為兵部尚書。元稹、裴度罷相后,代門下侍郎、平章事。穆宗駕崩,敬宗新立,鄭注深得宦首王守澄信任。李逢吉派從子李訓(xùn)賄通鄭注、王守澄,自是肆無所憚。張又新、李續(xù)之、張權(quán)輿、劉棲楚、李虞、程昔范、姜洽及李訓(xùn)八人依附門下,時人稱為“八關(guān)”。人有所求請,須先通“八關(guān)”。

張又新品定天下第一泉(圖片來源:梅曙平)

“八關(guān)”之一的李虞本是戶部侍郎李紳的族侄,有文名但隱于華陽。自言不屑仕進,但卻將一封求薦信誤寄給了李紳。李紳回信斥責(zé)激怒了李虞。李虞趕到京師將李紳過去斥李逢吉為“奸邪”的話和盤托出。李逢吉怒不可遏,問計于張又新和李續(xù)之。兩人獻計將李虞、程昔范、劉棲楚擢為拾遺,監(jiān)督檢舉李紳。終貶李紳為端州司馬。從此,張又新成為李逢吉的心腹。李逢吉領(lǐng)山南節(jié)度使,表張又新為司馬。及李逢吉敗,張又新坐貶江州(今江西省九江市)刺史。后繼續(xù)依附李訓(xùn)。李訓(xùn)死后,又貶汀州(今福建省長汀縣)。

張又新不僅官聲不好,而且放蕩好色。《唐人軼事匯編》記載,他曾大言不慚地說,我少年得志,不愁仕途,只愿有嬌妻美妾才稱心如意。吏部員外郎楊虔州就對他說,那你娶我女兒一定不會失望。等到娶回家一看,卻是個有德無貌又白又胖的姑娘。張又新難解郁悶,整日怏怏,遂賦《牡丹》詩曰:

牡丹一朵值千金,將謂從來色最深。

今日滿欄開似雪,一生辜負看花心。

張又新性好風(fēng)流,眠花宿柳。在任廣陵(今江蘇省揚州市)從事的時候,就與一個美貌歌姬相好。還信誓旦旦地要給人家贖身。等到被召入京,便又喜新厭舊,早把信誓旦旦的諾言拋到九霄云外。李訓(xùn)在“甘露之變”中被宦官斬首后,張又新坐貶汀州。赴任途中船過揚州的時候遭遇風(fēng)浪,兩個兒子不幸溺水身亡。張又新束手無策,只得修書一封厚著臉皮去求時任江淮節(jié)度使(使署治揚州)的李紳。好在李紳不但不計前嫌,而且盛情款待。巧的是二十年前相好的那個美貌歌姬也在席上。張又新頓時心旌搖曳,勾起舊情。他不顧失子之痛,趁著李紳更衣之際,以指蘸酒在桌上寫道:

云雨紛飛二十年,當(dāng)時求夢不曾眠。

今來頭白重相見,還上襄王玳瑁筵。

歌姬心領(lǐng)神會,兩個人淚眼相看。李紳回席,一眼看破,便讓歌姬敬酒唱曲。那歌姬久經(jīng)風(fēng)月,當(dāng)即將張又新所賦翻唱。張又新更是欲舍不能。李紳成人之美,便將歌姬送與張又新。

李紳是唐朝著名詩人。其《憫農(nóng)》一詩家喻戶曉:

鋤禾日當(dāng)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張又新也不是一無是處。他撰寫的《煎茶水記》就是一部傳世佳作。他在被貶江州刺史期間,縱情匡廬山水,研讀陸羽《茶經(jīng)》,朝道拜佛,沉迷啜飲。自言元和九年(814)初成名時,在薦福寺得茶道于楚僧。后又得李季卿于代宗朝任湖州刺史時的陸羽口授。遂成《煎茶水記》。

張又新《煎茶水記》(圖片來源:風(fēng)飄石)

《煎茶水記》全文不足千字。前列故刑部侍郎劉伯芻所品七水。并言“余嘗俱瓶于舟中,親挹而比之”。終分煮茶水為二十等:

廬山康王谷水簾水第一;無錫縣惠山寺石泉水第二;蘄州蘭溪石下水第三;峽州扇子山下有石突然,泄水獨清冷,狀如龜形,俗云蝦蟆口水,第四;蘇州虎丘寺石泉水第五;廬山招賢寺下方橋潭水第六;揚子江南零水第七;洪州西山西東瀑布水第八;唐州桐柏縣淮水源第九,淮水亦佳;廬州龍池山嶺水第十;丹陽縣觀音寺水第十一;揚州大明寺水第十二;漢江金州上游中零水第十三,水苦;歸州玉虛洞下香溪水第十四;商州武關(guān)西洛水第十五;吳松江水第十六;天臺山西南峰千丈瀑布水第十七;郴州圓泉水第十八;桐廬嚴陵灘水第十九;雪水第二十,用雪不可太冷。

茶文化歷史悠久,博大精深。唐人陸羽所著《茶經(jīng)》是中國乃至于全世界最早、最全面介紹茶葉栽培、制作、煎煮的專著,被譽為茶葉的百科全書。好茶好水煮,才有好味道。張又新的《煎茶水記》是對中國茶文化的極大豐富和提高。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