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八章 員外設計失而復得 厚道之人必有福報

中國歷代狀元軼事 作者:


第八章
員外設計失而復得
厚道之人必有福報

◎李程 李固言

在唐代,宗室子弟同樣可以參加進士考試,與天下士人比爭科名。但是,為了體現(xiàn)朝廷取士的公平,專門設置了一種特別的進士考試,叫作“別頭試”?;适易谟H、權(quán)要及考官子弟另辟考場、另派名額,以示朝廷不塞寒士仕進之路?!皠e頭試”始于唐高宗上元二年(675),但這種制度時行時輟,未成例制。因為“別頭試”含有恩蔭意味,而且不取狀元。因此也有一些皇親國戚自恃才高,不屑于參加“別頭試”,而是熱衷于與天下士子在同一條起跑線上的比拼。

李程(766~842),字表臣,渭州隴西(今甘肅省隴西縣)人。李程是唐高祖李淵的堂弟襄邑恭王李神符的五世孫,按理說是有資格參加“別頭試”的。但李程參加的是唐德宗貞元十二年(796)的常規(guī)進士考試,并且一舉奪得狀元。只是他的狀元來路頗有曲折。

據(jù)《唐摭言》記載,李程這一科賦試《日五色賦》。三試完畢走出考場,李程正好遇到值班回家的膳部員外郎楊于陵。楊于陵詢問李程考得怎么樣。李程當即從靴筒里摸出所賦草稿。楊于陵讀后深為李程的文采所折服,說能寫出這樣的美妙文章,狀元一定非君莫屬。但是,在第二天發(fā)布的皇榜上,李程不但不是頭名,連個進士都沒考上。楊于陵知道后,深感不平。便隱去姓名將李程所賦謄寫在一本舊書的后面,找到主考官呂渭說,呂侍郎今年考試怎么用的是舊題?呂渭不知是計,回答說不可能。楊于陵便拿出那本舊書給呂渭說:你看,不但題目前人做過,連韻腳都是一樣。呂渭接過來一看,真是同題同韻,而且文采斐然,不覺大吃一驚。楊于陵又問,這一科的考生中有誰的文章能與此賦相比嗎?呂渭連聲說沒有沒有,要是有的話,就是當然的狀元了。楊于陵立即說,你要真是這樣想的,侍郎大人就遺漏了賢才呀。其實這賦就是考生李程寫的。呂渭聞言,當即找出李程的考卷來對照,果然一字不差。楊于陵請君入甕,呂渭不好食言,斷齒自咽,作為主考更是難辭“遺賢”之咎,只好重新發(fā)榜,將李程擢為該科狀元。

楊于陵(750~821)是東漢名臣楊震之后,舉家客居河朔,父親楊太清死于“安史之亂”。六歲的楊于陵隨家人避難洪州建昌(今江西省永修縣)。18歲高中進士,初仕潤州句容(今江蘇省句容市)主簿。時韓滉(有傳世畫作《五牛圖》)為鎮(zhèn)海軍(治今江蘇省鎮(zhèn)江市)節(jié)度使,轄潤、宣諸州,見楊于陵富學高才,擇其為婿。本來楊于陵仕途一片光明,但后來韓滉入朝為相,楊于陵回避歸隱建昌讀書,直到老丈人去世以后才重新入仕。貞元十二年(796)正在膳部員外郎任上。楊于陵因岳父為相而主動回避,朝野早有美名。兩度出仕勤勉務實,為人剛正,僚屬對他非常敬重。膳部員外郎是皇上的貼身近臣,加上又有故相乘龍快婿的身份,呂渭惟命盡在情理之中。

李程一生歷仕德宗、順宗、憲宗、穆宗、敬宗、文宗、武宗七朝,高居相位,官終檢校司徒、山南東道節(jié)度使。李程事君理政雖然不奸不詐,但也沒有大的建樹,不為后人所稱道。在德宗朝先為府幕僚職,后拜監(jiān)察御史、翰林學士。李程生性懶惰,任翰林學士期間,每日要待日影高過八磚才入署辦公,時人譏為“八磚學士”。唐順宗即位后,以翰林學士王叔文為首的“二王八司馬”在順宗的支持下,于唐順宗永貞元年(805)推行“永貞革新”。在這場運動中,李程被免去翰林學士,遷為員外郎。遺憾的是隨著順宗皇帝的病逝,“永貞革新”僅146天即宣告失敗。王叔文賜死。王伾及韓泰、韓曄、柳宗元、劉禹錫、陳諫、凌準、程異、韋執(zhí)誼八人均被貶為下州司馬。

“永貞革新”的失敗,使得李程東山再起。憲宗元和年間,李程放為劍南西川節(jié)度使行軍司馬。唐憲宗元和十年(815)擢為兵部郎中、知制誥。第二年又拜中書舍人,知京兆尹。元和十二年(817)知貢舉。元和十三年(818)拜禮部侍郎、吏部侍郎,封渭源男。唐敬宗即位,以本官同平章事。文宗時又任司空、司徒、節(jié)度使等職。文宗皇帝對他非常寵信,曾言:“高飛之翮,長者在前。卿朝廷羽翮也。”武宗即位后,李程出任東都留守,病逝于任上,詔贈太保。

唐敬宗十五歲登基,好置宮室,要在宮中營建新殿。李程諫阻道:“自古圣帝明王,以恭儉化天下。陛下在諒暗之中,不宜興作,愿以瓦木回奉園陵?!鄙闲廊粡闹?。這是李程仕跡上的唯一亮點。

史官對李程的評價極具譏誚,說他“以寬柔養(yǎng)望,坐至公臺”。還說他“不持士范,歿獲丑名”。故李程死后,謚號為“繆”。

《游子吟》的作者、與賈島齊名有“詩囚”之稱的唐代著名詩人孟郊是李程的同科進士。

李固言(782~860),字仲樞,趙州平棘(今河北省趙縣)人。唐憲宗元和七年(812)狀元及第。他的高中,則向我們講述了一個厚道之人必有福報的故事。

李固言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寒門弟子。《唐摭言》記載,他到長安趕考,連下旅館的錢都沒有,只好借住在一個姓柳的表親家里。柳家的表兄弟以貌取人,見他一副寒酸樣子,譏誚他無錢投宿,就將一張“此處有屋租賃”的紙條貼在他的頭巾上。憨厚的李固言沒有察覺,戴著貼了紙條的頭巾上街,市人見了無不哄笑。

唐時科考,薦舉成風。李固言也知道這是俗成的規(guī)矩,但又不知道向誰投刺行卷才有用。柳氏兄弟看他束手無策的樣子,便又想將他作弄一番。故意誤導他說,你去拜謁許孟容一定有用。

許孟容(743~818),字公范,唐代宗大歷十一年(776)進士。當時已是古稀高齡,在兵部侍郎任上。在長安,許孟容也確實是一位名人,但卻是因剛直不阿、辦事認真而出名。他在任禮部員外郎時,司職學舍,有一位公主要求把她的兒子補錄為弘文館或者崇文館生員。許孟容堅決不同意。這位公主便告了御狀?;噬吓墒拐{(diào)解,許孟容還是沒有答應,結(jié)果被遷任兵部郎中。朝臣們都認為許孟容不通人情,太過桀驁,沒有人敢跟他來往。再說,這貢舉之事,職在禮部,與兵部是八竿子也打不著。柳氏兄弟出這樣的餿主意,是斷定李固言要在許孟容那里吃閉門羹,好出他的洋相。只是李固言太過質(zhì)樸,真的就帶著自己的文章去拜謁許孟容。

許孟容讀了李固言的文章后,覺得這個年輕人很有才氣。只是自己職在兵部,與貢舉無關(guān)。加上向不與群臣相友善,知道不會有人給自己面子,就問是誰告訴他來找自己的。老實的李固言實言相告。許孟容又看見他那頂有字的頭巾,更覺得李固言是一個有才有德的人,心里十分愧疚,便對他說:我居官冷僻,只怕是愛莫能助。但我是不會忘記你的。讓人意想不到的是,沒過多久,朝廷果然任命處事公正的許孟容以兵部侍郎身份知貢舉。他也果然沒有忘記這個老實人,擢李固言狀元及第。

李固言入仕后,屢遷至駕部郎中。唐文宗大和四年(830),李宗閔為相,拜李固言為給事中。李固言承許孟容遺風,鐵骨錚錚。大和五年(831),宰相宋申錫遭宦首王守澄誣陷,李固言據(jù)理力爭,為其鳴冤。將作監(jiān)王堪修奉太廟,馳慢不恭,改官太子賓客,李固言認為“當以名臣左右太子”,封詔不宣。

大和六年(832)末,昭義軍(治今山西省長治市)節(jié)度使劉從諫朝覲,要求遷領(lǐng)邊關(guān)重鎮(zhèn)。其父劉悟原只是一名牙將,因在平定“安史之亂”中屢建戰(zhàn)功,官拜澤潞軍節(jié)度使,并兼檢校司徒、太子太傅,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成為外領(lǐng)方鎮(zhèn)、內(nèi)挈朝綱的重臣。唐敬宗寶歷元年(825)劉悟留下遺表,要求朝廷讓其子劉從諫接替自己的節(jié)度使職務。當時,劉從諫還只是一個小小的將作監(jiān)主簿,宰相李絳自然不同意。但劉從諫厚賄另一宰相李從吉、宦首王守澄,得以通過。這一回劉從諫又要故伎重演。但是沒有哪一個節(jié)度使同意騰位子。劉從諫退而求其次,又要求銜相而歸,挽回面子。因二度廣施賄賂,關(guān)節(jié)俱通,獨李固言不諾。李固言財賄不動心,美言不領(lǐng)情。劉從諫又訪私邸,請求關(guān)照。不料李固言正色道:你父親以功守潞州二十余年,你坐享其成,這已經(jīng)不是一般的恩澤。你不求報效,現(xiàn)在又要謀取相印,實在是不應該。李固言汗顏無語,唯唯而退。但由于文宗身邊的幸臣都得了好處,李固言一人獨木難支。劉從諫最終還是拜為以本官同平章事。返回藩鎮(zhèn)的時候,百官相送。大家都恭維有加,只有李固言又直言道:你少年騰達,要努力報效國家,可不要遺禍子孫吶。劉從諫肅然起敬,以朝笏叩擊自己的頭顱,發(fā)誓謹記告誡?;氐椒?zhèn)后,劉從諫對自己的部將們說,滿朝文武只有李公正氣凜然,令人生畏,社稷股肱也!

李固言柳汁染衣圖(圖片來源:風飄石)

唐文宗開成二年(837),李固言再次直言糾舉鄧州刺史王堪、隨州刺史鄭襄。

大和六年(832),李固言遷工部侍郎。第二年轉(zhuǎn)尚書右丞。大和八年(834),在牛李黨爭中,出為華州(治今陜西省華縣)刺史。年底入為吏部侍郎,執(zhí)掌官吏陟黜,大量選用寒門之士,整頓吏制,成績斐然。次年五月遷御史大夫,六月擢門下侍郎、平章事,再次拜相輔政。

唐憲宗即位后,李固言遷檢校司徒、東都留守,東畿、汝州防御使等職。大中末年,拜太子太傅,分司東都,不久病逝,追贈太尉。

關(guān)于李固言的籍貫,相關(guān)史料都持河北省趙縣說。獨《中國狀元全傳》說是河北省邯鄲市人。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