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江蘇省連云港市有兩位英烈先后在南京雨花臺犧牲,他們是東海縣白塔埠人——馮碩仁和堂妹馮菊芬,兄妹倆是1928年在東??h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的早期黨員。
馮碩仁,1907年出生,幼時就讀于石峰市小學,1923年考入江蘇省立第十一中學,后轉(zhuǎn)入東海中學,1928年秋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1929年初,東海中學校長谷延雋、訓育主任陸秋齋對學生、員工實行法西斯式管理。馮碩仁積極組織同學支持罷課,在五一國際勞動節(jié)紀念會上批評學校當局,引發(fā)學潮。全體學生大會通過驅(qū)逐谷、陸決議,受到反動軍警鎮(zhèn)壓?!傲弧贝蟠肚跋?,馮碩仁將黨的文件轉(zhuǎn)移至樊家書屋密藏。被學校開除后,馮碩仁領(lǐng)導(dǎo)白塔埠黨的工作,召開“谷雨會議”、建設(shè)地下交通站、策動雇工要求增加工錢和農(nóng)民抗錢糧斗爭,活動于隴海鐵路南北。1930年東??h行動委員會成立,馮碩仁為行委委員,不久參加紅十五軍,與徐潤齋(又名徐以忠)、李敬麟等人組織發(fā)動了牛山暴動。暴動失敗后經(jīng)上海赴中央蘇區(qū),后奉命打入南京國民黨軍隊,從事兵運。1931年鄧演達被捕后,其與第三黨的李敬麟等人積極組織營救。1932年參加一·二八淞滬抗戰(zhàn)。由于南京地下黨組織軍委機關(guān)出了叛徒而被捕。七八月間,就義于南京,年僅25歲。烈士遺骸,無從尋覓。1982年清明,馮家在白塔埠建衣冠冢,漂泊在外的烈士魂歸故里。
馮菊芬,1909年出生,又名愛萍。8歲在家上私塾,后就讀于石峰市小學。1925年與表兄結(jié)婚。1928年春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中共白塔埠支部在石峰市小學建立后,她組織婦女會,反對封建包辦婚姻,提倡男女平等。在她的帶動下,姊妹們沖破封建枷鎖。1929年“六一”大逮捕期間,馮菊芬與父親和弟媳一同被捕,在獄中她矢口否認自己是共產(chǎn)黨員。1930年春夏之交馮菊芬獲釋,與堂兄馮碩仁到樊家書屋取回密藏文件,接著轉(zhuǎn)移到上海工作。在上海,馮菊芬的丈夫已另有新歡,她挺住打擊,服從安排到楊樹浦訓練班學習,與中共江蘇省委巡視員李也萍(即劉瑞龍)結(jié)為革命伴侶。1930年7月,馮菊芬被派到南京參加暴動。由于軍委機關(guān)被破壞,馮菊芬再次被捕。9月初,就義于雨花臺,年僅21歲。烈士遺骸幾經(jīng)轉(zhuǎn)移,長眠于東海安峰山烈士陵園。
2018年,馮碩仁、馮菊芬烈士的外甥,馮菊芬大姐馮正仁之子、年逾八旬的王其秦先生通讀《馮碩仁 馮菊芬傳》初稿后,賦詩一首:
永久的思念(新韻)
——悼念馮菊芬、馮碩仁烈士
東海陰沉天地黑,弄潮學府響驚雷。
宣傳集會初彰勢,暴動游行顯神威。
虎口逢兇未思退,魔宮脫險不言歸。
緬懷先輩音容遠,血沃金陵勁草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