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書
上次我寫過一篇《賣煙葉兒》,意思是說我不會叫賣,不善講價錢,賣東西只能是吃虧。我拿煙葉兒說事兒,背后的話是想說,除了賣煙葉兒,我什么東西都不會賣,包括賣書。有了那篇東西,這篇小文不寫也可以。可不寫又覺得不盡意,還是把賣書的事兒也寫一寫吧。
我1972年開始寫小說,寫了四十多年,出了五十多本書。書有商品屬性,也要拿到市場上去賣。回憶起來,我曾參與賣過兩次書,一次是賣我的中短篇小說集《遍地白花》;還有一次是賣我的長篇小說《紅煤》。
這兩次參與賣書,也不是我自己要賣,是出版方安排我到書店簽售。出版社為你出了書,希望你能夠配合書的宣傳推廣工作,以期取得好一點的效益,你不配合也不好?!侗榈匕谆ā肥亲鳛椤白骷覚n案叢書”之一種出版的,那套叢書的第一輯一共出了十位作家的作品集,我記得有林希、賈平凹、閻連科、周大新、阿成、畢飛宇等人的。應(yīng)該說那套書的創(chuàng)意很不錯,書做得也很講究。書里收錄了作者的處女作、代表作、有爭議的作品,還收錄了作家所出版的作品目錄、作家創(chuàng)作經(jīng)歷的大事記和一些老照片,的確具有回顧和“檔案”的性質(zhì)。反正我對自己的那本書是滿意的,愿意把書帶回老家,分發(fā)給兄弟姐妹們看。書出版之后,出版社的領(lǐng)導(dǎo)把作家們召集到北京,在出版社的編輯部舉行了一個首發(fā)式,還開了一個座談會。之后,作家們便轉(zhuǎn)移陣地,到王府井新華書店進行簽售活動。
該書店是北京一家老牌子的書店,書店營業(yè)面積大,書的品種齊全,去那里買書的人歷來很多。我想,我們一幫人去那里簽售,會不會給書店帶去一番熱鬧呢?會不會讓書店當日的營業(yè)額有所提升呢?我不止一次看過晚報的報道,說某作家到某書店簽名售書,讀者排隊排得很長,以致作家簽名簽得手腕都疼了。我雖然不敢奢望出現(xiàn)那樣的場景,但我們一下子去了那么多人,總該有一些集體效應(yīng)吧!結(jié)果不但“排長隊”和“手腕疼”的場景沒有出現(xiàn),讓我始料不及的是,簽售現(xiàn)場是那樣的冷冷清清。我一本書沒簽不用說了,別的幾位作家也就是簽三五本就完了。書店里人來人往,我們坐在那里有些尷尬,臉上都有些掛不住。有的作家到門外抽煙去了,有的作家開始溜號。此處不可久留,見別人溜,我也開溜。我溜得有些灰溜溜的。
事后我有不服氣的地方,也有想不明白的地方。要說我的粉絲不多,在讀者中沒什么號召力,我承認??晌覀兤渲械囊恍┳骷遥劢z是很多的,在讀者中是很有號召力的,那天他們?yōu)槭裁匆矝]得到擁躉呢!是不是因為我們?nèi)サ娜颂嗔?,反而分散了讀者的注意力,使讀者一時失去了選擇的方向呢?
簽售《紅煤》的地點,是在鄭州的一家大型圖書商城。之所以專程從北京到鄭州,出版方考慮的是,我的老家在河南,我寫的多是家鄉(xiāng)的故事,我在河南的讀者或許會多一些。一路上,我心里有些打鼓。說實在話,對于我在河南的讀者是不是多一些,我心里一點底兒都沒有。再說,一個沒什么大本事的人,寫點兒東西是我的愛好,是我個人的事,我并不想讓過多的家鄉(xiāng)人知道我的寫作生活。出版方當然希望我的名氣越大越好,而我對所謂名氣持的是保守的態(tài)度。
圖書商城的準備工作是充分的,他們在當?shù)氐拿襟w發(fā)了簽售預(yù)告,在簽售現(xiàn)場扯了條幅,擺了桌子,桌子旁邊摞了一大摞《紅煤》。他們精心把《紅煤》摞成螺旋狀,使一堆書呈現(xiàn)的是上升的趨勢。我估計,這一堆書至少有二百本。這本書的裝幀很不錯,紫紅色的底子烘托著兩個黑色的大字。書名是賈平凹兄幫我題寫的,印在書的封面上有凸起的效果。用手一撫摸,仿佛書上真的鑲嵌有兩塊烏金一樣。商城承辦這樣的活動,當然會有商業(yè)方面的考慮,會有經(jīng)濟效益方面的預(yù)期。然而,真的對不起,我讓老鄉(xiāng)們失望了。我記得很清楚,只有六位買書人讓我給他們簽了名,此后,再沒有人買我的書。有人拿起書翻了翻,似乎還沒看到“煤”和“挖煤人”之間的聯(lián)系,就把書放下了。還有人把坐在桌后的我,和條幅上我的名字對照了 一下,好像仍不知道我是誰,一直走了過去。我一個人坐在那里很不舒服,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我想起少年時代一次到集上賣煙葉兒的事。煙葉兒里含有尼古丁,是真正的毒草,別人不愿意買是對的。可我的書里一點毒素都沒有,別人怎么也不愿意買呢?我還想起那次在王府井新華書店的集體簽售活動,那次買我們書的人雖然也不多,也讓我們覺得有些尷尬,但有朋友們互相遮著,大哥別說二哥,誰都不必把責任攬在自己頭上。這次情況不同些,這次我唱的是獨角戲,觀眾買不買賬,責任只能由我一個人承擔。想溜是不可能了,我只有硬著頭皮,在那里干坐著。人說求人難,沒想到賣書也這么難。那一刻,我覺得自己有些可憐巴巴,真正體會到了如坐針氈的滋味。
讓我現(xiàn)眼的事還在后面。定是在媒體上看到了信息,我的一個在鄭州打工的堂弟和一個在鄭州做生意的親戚,到簽售現(xiàn)場看我去了。他們大概以為我干的是一件露臉的事,就去給我捧場。他們的出現(xiàn),著實讓我吃驚不小,我暗暗叫了一聲壞了,這一次現(xiàn)眼算是現(xiàn)到家了。不過,他們?nèi)タ次乙灿泻锰?,我可以和他們說說話,問問老家的一些情況,總比我一個人在那里干坐著好一些,時間上也會好熬一些。
不少朋友勸我,不要寫小說了,去弄電視劇。說弄電視劇掙錢多,也會擴大我的名氣。對這樣好心的勸說,我總是有些不好意思。該怎么說呢?我想說的是,一個人一輩子能寫多少書,能掙多少文名,能掙多少錢,都是命里注定。我們得認命,命中沒有的,我們不可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