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文版序 我的改變之路

絕非偶然 作者:(美)埃利奧特·阿倫森 著 沈捷 譯 黃青翔 編


中文版序 我的改變之路

很開心我的自傳被譯成中文,開心的原因你們很快就會知曉。

當初是懷揣著并不高遠的目標寫作此書,僅僅打算將其當做贈予孫輩的一份禮物。小孩子們很難想象他們白發(fā)蒼蒼的爺爺也曾年輕過,更沒法想象安詳如圣哲般的爺爺也經(jīng)歷過焦躁不安和失敗的人生。我想讓孫兒們明白,爺爺并不是生來就是這么老的。我也想讓他們對我畢生熱愛的社會心理學有更深的認識,而且希望向他們講述自己和成了他們奶奶的女性自相識以來近60年的羅曼史——我們如何在大學墜入愛河,并將那份濃情蜜意一直維系到今天。

最初,我僅希望孫兒們(也許還有少數(shù)心理學學生)會對此書感興趣。但令我驚喜的是,拙作在美國和歐洲已擁有成千上萬的讀者。很多人寫信告訴我,此書對他們頗具啟迪意義,這讓我萬分開心。

回顧自己人生道路的大起大落,只覺得完全不可思議。我生于20世紀30年代經(jīng)濟大蕭條時期。父親沒有受過良好教育,沒有工作,也沒有快樂可言。全家居住在城市貧民窟,常常食不果腹,取暖的錢也湊不夠。年少時的我極其靦腆,在學校里,一旦被老師叫起來背詩或回答問題,我就會臉紅、結巴,經(jīng)常在難堪的沉默中煎熬。我討厭上學,成績也不好,覺得自己很笨。父親在我17歲時因癌癥去世,臨終前,他對我這個既靦腆又毫無天賦的兒子的前途備感憂慮。

然而父親去世后不過10年時光,我已是一名教授,任教于全球最出色的大學之一。學生們蜂擁般擠進我的課堂,認為我是位活力四射、能啟迪他們心智的老師。在實驗室里,我潛心設計和實施一個又一個實驗項目,它們對年輕的社會心理學帶來了重要影響,全面革新了有關人類思想和行為過程的認識。幾年后,我發(fā)明的拼圖課堂教學法不僅提高了孩子們的學習效率,也使他們在面對其他孩子時少一點偏見,多一點同情心。

奇跡是如何發(fā)生的呢?這是一本有關改變的書。它不僅講述了我個人改變命運的故事,也描述了社會心理學學科的改變之路,這門學科研究個人的改變以及人們如何適應社會的巨大變遷。因此此書不僅講述了一個男人的人生歷程,也是社會心理學歷史和發(fā)展的記載。

在我度過的歲月里,沒有哪個國家經(jīng)歷著像中國這樣的巨變。這是自傳中文版出版最令我興奮之處。當中國社會在迅猛的變遷洪流中行進時,我衷心希望中國讀者能在這一本有關改變的書中發(fā)現(xiàn)些許有用的,也許是頗受啟迪的東西。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