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李濟深:晚節(jié)可風匡世運

共和國·第一屆中央人民政府成員 作者:何明 主編


李濟深:晚節(jié)可風匡世運

李濟深(1885~1959),字任潮。1885年11月6日生于廣西蒼梧。曾就讀于保定軍官學校。歷任粵軍第一師師長,西江善后督辦,黃埔軍校教練部主任,國民革命軍第四軍軍長,在國民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當選為中央執(zhí)行委員。北伐戰(zhàn)爭時期,任國民革命軍總司令部留守主任,廣東省政府主席,管轄兩廣、福建。1927年蔣介石發(fā)動四一二政變之后,曾任南京國民黨特別委員會委員,國民政府委員,軍事委員會參謀總長兼第八路軍總指揮,國民黨中央政治會議廣州分會主席,廣東省政府主席。因聯合桂系李宗仁等反蔣,曾被蔣介石誘捕。九一八事變之后,反對蔣介石的不抵抗政策。1933年,在福州發(fā)動反蔣抗日斗爭,主張聯共抗日,成立中華共和國人民革命政府,失敗后流亡香港??箲?zhàn)勝利后,組織中國國民黨民主促進會,任主席。1947年,因堅持反蔣斗爭被開除國民黨黨籍。1948年1月,在香港成立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簡稱民革),任主席。1948年,響應中共“五一號召”,參加新政協籌備工作。1949年9月,出席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當選為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他是政協全國委員會第一、第二、第三屆副主席,第一、第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

alt

實現四方聯合

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發(fā)出召開新政治協商會議的“五一口號”,李濟深和何香凝代表民革,同其他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聯名致電毛澤東,公開表示響應。1948年12月,李濟深應中共中央的邀請,在中共地下黨的周密安排下,從香港乘輪船北上,進入東北解放區(qū),并和幾個方面的代表人士聯名表示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把新民主主義革命進行到底。這樣,開始了他一生中最有意義的新的歷程。

1949年9月21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在北京中南海隆重開幕。會上,李濟深當選為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和政協第一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10月1日,李濟深參加了開國大典。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誕生,當選為國家副主席,這接二連三的喜事讓李濟深異常興奮。這位飽經風霜的64歲老人深知舊中國人民的苦難,也深感新中國的來之不易,因而,他由衷地希望為新中國做一些事情。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國民黨各民主派組織都作為人民民主統一戰(zhàn)線的成員,參加了國家政權,擔負起新的歷史任務。但是,自1948年以來,國民黨民主派中就存在著民聯、民革和民促3個獨立的組織。這種組織上的不統一狀態(tài),如果繼續(xù)下去,勢必會影響到國民黨民主派的團結和作用的充分發(fā)揮。

中共中央和毛澤東曾向李濟深等人建議,希望“孫中山先生的信徒,不分先后,為實現革命的三大政策,為遵守共同綱領,為人民服務,首先要團結起來,統一組織”,以便“集中力量,為新民主主義建設工作發(fā)揮作用”。

alt

1951年11月,李濟深(左)、蔣光鼐(中)與葉劍英(右)在全國政協第一屆第三次會議休息室談話

當選為國家領導人之后,李濟深更是感覺到身上責任的重大。于是,從10月6日開始,他邀集民革、民聯、民促代表和程潛、張治中、邵力子等人,就國民黨民主派統一問題進行協商。在李濟深的協調組織下,各方代表意見逐漸趨于一致。1949年11月12~16日,中國國民黨民主派代表會議在北京舉行。參加會議的58人代表了國民黨民主派的四個方面,所以大會簡稱“四方會議”。李濟深向會議作了報告,會議決定民革、民聯、民促和國民黨其他愛國民主分子統一組成一個組織——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民聯和民促同時宣告結束。會議選舉產生了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新一屆中央委員會,李濟深當選為主席。

這次會議圓滿解決了國民黨各民主派和其他愛國民主人士在組織上的統一問題,并選出了具有廣泛代表性的新的中央領導機構,體現了國民黨愛國民主力量的大團結。

alt

1954年9月15日,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在北京懷仁堂開幕。左起:董必武、周恩來、李濟深、劉少奇、毛澤東、朱德、宋慶齡、張瀾、林伯渠

這次會議的成功,與李濟深的努力是分不開的。正如朱學范所說:“第二次‘中國國民黨民主派代表會議’得以順利召開,李濟深是花了不少心血的?!薄袄钤谔幚砣穗H關系上的寬厚和謹慎,那種寧緩毋躁的做法,正表現出他在這方面高度的責任感和耐心?!崩顫畛Uf:“不能只顧自己勇往直前,要照顧好自己的同伴一道前進,這才是我們要做的工作?!彼沁@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通過這次會議,他把四面八方的高層國民黨愛國民主人士都團結到一起,順應歷史潮流,一道前進,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設功不可沒。

建議全面實行工資制

李濟深雖為國家最高領導人之一,在生活上能夠得到國家的照顧,但他卻時時為中國共產黨的廣大干部和人民解放軍的各級軍官還是實行供給制、生活相當艱苦而深感不安。

為此,1954年1月6日,李濟深特致函毛澤東,建議將廣大中共干部和人民解放軍的各級干部的供給制待遇一律改成工資制。李濟深說,“多年以來,濟深寢食不安耿耿在念者,以濟深無功無能,竟蒙黨、政府給以超等的照顧及待遇”,而“為著中國人民解放事業(yè)犧牲流血、挨饑受寒的共產黨員及人民解放軍的各級干部至今國家仍給以供給制待遇,使他們衣食不好,家人受苦”。

李濟深還說,在戰(zhàn)爭時期,因條件所限,實行供給制是必要的,“而今中華人民共和國已成立5年,國家財政經濟狀況已大大改善,人民大眾生活有所改善,政府一般工作人員工資每年亦有所提高,而獨于共產黨組織的人員和人民解放軍的各級干部仍然是供給制待遇,實屬令人難安。雖說共產黨員及人民解放軍抱有解放全人類才解放自己的偉大的崇高志愿,然而革命的目的是為了提高人民的物質及文化生活水平,何能獨獨對功高而長期受盡艱苦的共產黨員及人民解放軍的干部而不與,且他們亦有父母孩子,這不但不公平,亦使人不忍,因此濟深不得不冒昧請求……早日將供給制待遇的人員一律改為薪給制,以示公允”。

毛澤東和中共中央十分重視李濟深的建議,廣大民主人士對李濟深的建議亦普遍贊同。這樣,黨和政府經過周密的考慮和計算,終于在次年采取切實步驟,全面實行工資制。

支持土改和抗美援朝

李濟深平素的生活非常簡樸,他不喝酒,也很少吸煙,平時在家就穿一件舊長袍。他對家屬也要求甚嚴,對夫人和子女的日常開銷有著很嚴格的規(guī)定,夫人每月20元,上大學的兒女每人每月10元,穿的衣服一律是布衣,外出與人民群眾一樣,只能乘坐公共汽車、電車,或騎自行車,不準乘坐國家供他使用的公車。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為了扭轉國家財政狀況,鞏固新生的人民政權,1950年6月,全國政協第一屆第二次會議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進一步在全國范圍內開展土地改革。

土改在全國各地開展后,一些從地主階級中分化出來的開明士紳和起義將領對土改表示懷疑、不滿,甚至抵觸,認為“地主養(yǎng)活農民”,“地主和佃農相依為命,誰也離不開誰”,“地主的好處不可一筆抹煞”,“土改偏差很大”,“斗爭過火”等,對土改工作的順利開展造成了一定的影響。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