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馬德
Pierre-Laurent Aimard,1957—
1957年9月6日出生于里昂,埃馬德5歲學習鋼琴,7歲進入里昂音樂學院,12歲進入巴黎高等音樂學院跟蘿麗歐學習,后也于倫敦跟庫修學習。1973年他得到梅西安鋼琴大賽冠軍,四年后更受布列茲邀請加入當代樂集(Ensemble Inter Contemporain),擔任該團獨奏家長達十八年,深受國際矚目。埃馬德曲目多元,技巧精湛出眾,對當代作品貢獻良多,和多位當代作曲家皆有合作,曾為布列茲、斯托克豪森與利蓋蒂等人作品作世界首演,和利蓋蒂的合作更是著名。除了教學,近年來埃馬德也擔任音樂節(jié)總監(jiān)并嘗試指揮,多方拓展音樂活動。
關(guān)鍵字:蘿麗歐(演奏、教學) 梅西安 庫修 庫爾塔克 音樂是文化的深層體現(xiàn)當代音樂 布列茲 斯托克豪森 利蓋蒂(練習曲、速度、鋼琴協(xié)奏曲) 標題音樂雅納切克鋼琴奏鳴曲 分析 音樂語言的運用能力 新與舊一樣重要
訪談時間、地點:2004年4月,波士頓
焦(以下簡稱“焦”):請談?wù)勀缙趯W習音樂的歷程。
埃馬德(以下簡稱“?!保何姨焐矚g音樂。我從小在家里彈鋼琴,沒人強迫我,就是喜歡在鋼琴上“玩”,想要學音樂完全是我個人的意愿。我5歲開始向一位年僅18歲的老師樂薇兒(Geneviève Lièvre)學習。她不是鋼琴家,而是多才多藝的音樂家。她在樂團里演奏長笛,也會演奏管風琴,還為劇院寫作戲劇音樂。她是新音樂的擁護者,對音樂有相當全面的認識。當她教我鋼琴,不只是教演奏,還傳授我許多當代音樂、世界音樂以及劇場的信息與知識。這給予我十分寬廣的視野,讓我從小就知道當代音樂與表演藝術(shù)的發(fā)展,而不只是學習以往的音樂作品而已。我7歲進入里昂音樂學院,但仍和樂薇兒繼續(xù)學習,12歲得到一等獎畢業(yè),隨即進入巴黎高等音樂學院。
焦:您在巴黎高等則和蘿麗歐學習。
埃:事實上我是和蘿麗歐與梅西安兩人學習。即使我才12歲,梅西安邀請我與他們夫妻一同旅行。我參加許多他的排練,也和他上了許多課,音樂生活極為充實。我喜歡多方面涉獵音樂,因此當我畢業(yè)時,我共得到鋼琴、室內(nèi)樂、和聲、對位四項一等獎。
焦:您也自此開始演奏生涯。
埃:是的,但我沒有停止學習。我和梅西安與蘿麗歐學到很多;蘿麗歐是梅西安與20世紀音樂權(quán)威,她的法國曲目也很精到,但我也希望聽聽不同的觀點與傳統(tǒng),因此我自1978年起向住在倫敦的庫修夫人學習四年。她是施納貝爾的學生,精通莫扎特、貝多芬、舒曼、舒伯特等德奧曲目。我住在巴黎,一方面開展演奏事業(yè),一方面往返于倫敦與巴黎之間持續(xù)學習。之后,我到布達佩斯向庫爾塔克學習。他當時還沒那么有名,但音樂的知識與見解已讓我佩服不已。同時,我也向指揮西蒙學音樂分析。此外,由于我希望自己能盡可能學到各個鋼琴演奏傳統(tǒng),我還至莫斯科數(shù)次,希望能向俄國鋼琴學派大師學習。
焦:所以您可謂有計劃地學習法國、德奧、現(xiàn)代、東歐與俄國曲目與演奏傳統(tǒng)。如此用心在今日都很罕見,更何況當年旅行并不如今日方便,至東歐與蘇聯(lián)更有政治因素干擾。您為何如此堅持學習各個鋼琴學派呢?
埃:因為各地文化不同,而音樂是文化的深層體現(xiàn)。我認為如欲適切地表現(xiàn)各式音樂,回答音樂中所呈現(xiàn)的文化問題,就必須深入各個演奏與音樂傳統(tǒng),盡可能接受多方教育。這就像學習語言一樣,不同作曲家像是不同語言。我當然可以在法國向法國老師學德文和俄文,但若有機會,為何不到這些國家,或是向這些“母語”使用者學習呢?況且這樣看音樂,我覺得也更為精彩而有趣,而非僅以單一觀點來看所有的作品,而能從各個面向綜合研究。
焦:您在莫斯科和誰學習?
埃:我本來想和米爾斯坦學,但他過世了。后來我彈給巴什基洛夫聽,他聽了我的演奏,卻建議我不要再找老師。我那時26歲,他認為我已能自己學習,獨立思考音樂。他的建議給我很大的啟示。在遍訪名家學習各派傳統(tǒng)與技巧后,我以一年半的時間讓自己歸零,重新思考自己的演奏技巧,自己和樂器的關(guān)系,以及自己的音樂觀與演奏態(tài)度。這段自我探索的過程相當辛苦,充滿自我挑戰(zhàn)與質(zhì)疑,卻也是我人生最為關(guān)鍵的歷程。后來,我終于建立屬于我自己的鋼琴技巧和音樂思考,在學遍各家之言后提出融會整合的心得。
焦:這真是令人敬佩的學習之旅?,F(xiàn)在很多年輕音樂家心里只有比賽與名利,毫不考慮學習。聽眾也越來越墮落,只看名聲而不聽音樂。
埃:這真是非常危險,也是我和許多同行所擔憂的現(xiàn)象。音樂的內(nèi)涵來自音樂家對音樂的思考與涵養(yǎng),并非比賽。技巧訓(xùn)練固然重要,但真正決定音樂表現(xiàn)的仍是音樂家的思想、個人特質(zhì)以及其所欲傳達的訊息與理念。音樂家唯有用心于此,才可能在深入作品之余同時不露痕跡地表現(xiàn)自我。
焦:可否請您多談?wù)勌}麗歐的教學與演奏?
埃:蘿麗歐師承齊亞皮(Marcel Ciampi,1891—1980)與列維,自然繼承到法國演奏傳統(tǒng),但她相當個人化的演奏卻不能以傳統(tǒng)視之。這來自她的強烈個性,也來自當代作曲家的影響。梅西安影響她的演奏甚劇,但就我觀察,布列茲也深深影響她。她擁有極為杰出的手指技巧,但更知道如何運用全身力道演奏。最特別的是她能創(chuàng)造出驚人的音響層次,在當代曲目尤其有絕佳效果。在教學上,她能清晰地分析各種層次與效果的演奏方法,總令我獲益匪淺。
焦:不過您在十幾歲就演奏梅西安最為困難的曲目,我好奇您當初如何克服作品所要求的艱深技法。蘿麗歐是否發(fā)展出獨特的技巧體系以面對當代音樂的要求?或者反過來說,研究現(xiàn)代作品后,在您演奏古典和浪漫派作品時,是否曾產(chǎn)生技巧適用上的沖突?
埃:我想這也正是蘿麗歐教學的長處。遇到這些刁鉆技巧,如果一味硬練,的確可能對身體造成傷害。因此,鋼琴家更應(yīng)該思考如何運用身體來引導(dǎo)音樂的情感與能量,學習使身體順應(yīng)音樂的技巧。蘿麗歐的演奏絕不機械化,而是有機性地運用身體。她的技巧也反過來影響梅西安的鋼琴音樂,使之愈來愈自然。如果鋼琴家能學到自然的表現(xiàn)方式與技巧,演奏梅西安必然毫無問題,甚至較演奏貝多芬更為順手。不只演奏梅西安如此,我認為演奏者不只需要掌握不同風格,還必須為各個作曲家設(shè)計出不同的技巧和音響,就其特質(zhì)表現(xiàn)。以演奏梅西安的技巧演奏肖邦,會是可怕的災(zāi)難,反之亦然。
焦:您的曲目正反映您廣博的涉獵,但您最為人熟知的還是在現(xiàn)代與當代音樂的詮釋。
埃:我一直認為演奏當代作曲家是我作為鋼琴家的職責。在我成長的時代,很多人不以為然,但我認為忽視當代音樂是既不公平也很危險的態(tài)度。畢竟,演奏當代音樂能讓我們接觸仍在世的作曲家,向他們學習。只演奏作品卻不親近其創(chuàng)造者,自然危險。由于當代音樂較不受重視,我更是優(yōu)先演奏它——但這不表示我不演奏其他作品。忽視當代作品固然危險,忽視昔日創(chuàng)作也一樣危險。音樂家不能看前不顧后,忽視形成當代作品的根源與傳統(tǒng)。傳統(tǒng)和現(xiàn)代一樣重要,唯有兼容并蓄才能達到平衡,形成全面的音樂觀。
焦:可否請您談?wù)労彤敶髑髱焸兊挠颜x與學習?
埃:我很慶幸能在年幼之時就認識梅西安,從他身上得到用之不盡的啟示。我甚至能說他的音樂是我的“母語”。此外,我認識他的時候,他可是非常和藹可親的長輩。梅西安并非永遠都那么和善,我很高興能在那段時間認識他。布列茲也對我影響重大。我小時候就是他的樂迷。我還記得9歲那年,我要求父親專程帶我到日內(nèi)瓦,只為聽一場布列茲指揮。那時他還被放逐,在法國根本聽不到他的演出。我11歲更和父親趕到拜羅伊特音樂節(jié),親聆他傳奇性的《帕西法爾》。不過,我那時和布列茲的會面只限于到后臺要簽名,直到19歲我才終于真正認識他。他聽了我的演奏,邀請我和他巡回演出,甚至出任當代樂集的創(chuàng)始成員。因此,我不但能和布列茲一起工作,更能與一群杰出音樂家共同演奏當代音樂。
焦:您那時的工作量大嗎?
埃:我并沒有接受全職,因為我還很年輕,不能將所有心神放在單一領(lǐng)域。我將時間分成三份,分別花在當代音樂、傳統(tǒng)曲目、自我學習與拓展見聞?,F(xiàn)在看來,這段經(jīng)歷大大幫助了我的演奏事業(yè)。我得以盡情學習,避免過早展開獨奏事業(yè),還可以認識各式各樣的人,經(jīng)歷許多有趣而又刺激的演奏,知曉經(jīng)紀公司與音樂會主辦單位的運作模式,觀察布列茲如何詮釋自己與他人的創(chuàng)作,甚至觀察他的創(chuàng)作過程……真可說是一生受用不盡!
焦:在布列茲之后,誰影響您最深?
埃:我在20世紀80年代晚期和斯托克豪森合作了三四年。他個性非常強烈,建筑與音響學都有深刻造詣,對于聲音的傳遞了若指掌。同時,我也回到庫爾塔克。布列茲和斯托克豪森的作品結(jié)構(gòu)嚴密且強而有力,庫爾塔克的音樂卻十分私密,探索內(nèi)心的情感。這提供了巧妙的平衡。當然,我和利蓋蒂的合作可說最為重要。在我心中,他是完全獨立且原創(chuàng)的作曲家,作品雖然嚴密緊湊,音樂卻生意盎然,甚至幽默有趣。他對音色與節(jié)奏的研究,更讓人大開眼界。利蓋蒂給我信心,讓我賦予其作品生命。我們一同研究如何表現(xiàn)他的創(chuàng)作,試探各種詮釋可能。我也和我同輩的作曲家互相討論,像英國作曲家本杰明(George Benjamin,1960—)和意大利作曲家斯特羅帕(Marco Stroppa,1959—)等人。我們在文化、智識、感性等方面彼此切磋琢磨,互相激蕩出許多新穎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