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在“博士俱樂部”里

馬克思傳 作者:張光明,羅傳芳 著


在“博士俱樂部”里

在柏林的知識界中,有一個叫作“博士俱樂部”的青年學者團體,其中的成員都是有學問、有獨立見解的“青年黑格爾派”分子。他們聚集在這個俱樂部里討論切磋,交換各自的觀點和意見,把自己撰寫的著作拿來宣讀并征求意見。這里的氣氛是朝氣蓬勃、熱烈真誠的,吸引了不少有才華的人。

在施特拉勞休養(yǎng)時,馬克思結識了一位“博士俱樂部”的成員、地理教師阿道夫·魯滕堡,正是他把馬克思領進了這個有名的俱樂部。這時候,馬克思剛滿20歲,還是個默默無聞的大學生,甚至看上去還有點稚氣,而俱樂部的其他成員都要年長許多,有的在學術上已露鋒芒。但馬克思談吐不凡,很快大學就意識到了,這個年輕小伙子非同小可,不但知識廣博,而且他那冷靜的批判的頭腦,讓眾人大為折服。很快,馬克思就成了這個圈子里的核心。俱樂部里的好幾個出色人物,都跟馬克思成了好朋友。他們里面最主要的有卡爾·弗里德里?!た票?、布魯諾·鮑威爾、魯滕堡等。

科本是一位出色的歷史學家,他在許多歷史研究領域都發(fā)表了著作,這其中包括對北歐神話的研究、對佛教及其產(chǎn)生的研究、對法國大革命的研究、對啟蒙時代的研究等等。他比馬克思大10歲,但他非常尊重這個年輕伙伴,在許多問題上都認真聽取馬克思的意見。他把自己于1840年出版的《弗里德里希大帝和他的反對者》一書鄭重獻給了馬克思。在這以后,盡管兩人分道揚鑣了,但始終保持著良好的關系。

與馬克思關系更密切的是布魯諾·鮑威爾。鮑威爾比馬克思大9歲,當時是“青年黑格爾派”公認的最有才華的人。他在早期基督教歷史的研究方面很有成就。他比科本激進得多,更有闖勁,闡述思想也更大膽更尖銳。他把馬克思看作是親密的同伴,為“青年黑格爾派”觀點而戰(zhàn)斗時的得力戰(zhàn)友。他經(jīng)常和馬克思海闊天空地漫談學問,有時兩人還到郊外山間去遠足,盡興方歸。

這樣一批杰出的人物匯集在一起,實在是柏林學術界一件引人注目的事情。他們定期在施特黑利咖啡館聚會,這個咖啡館位于耶戈爾大街和夏洛丹大街的交叉路口,離大學只有五分鐘路程。俱樂部成員們在這里喝著咖啡,閱讀報紙和政治書刊,辯論的內容不只是學術,還經(jīng)常涉及政治和社會問題。馬克思在這樣一個環(huán)境中,對于磨礪自己的思想確實得益不少。

布魯諾·鮑威爾(1809-1882)

馬克思傾心于哲學,但也并沒有忘記他一向熱愛的文學藝術。他對歌德和莎士比亞這樣一些文學大師推崇備至,常常與同伴一起去劇院看他們的劇。有一個時期,他甚至打算跟鮑威爾、魯滕堡一起合作辦一家戲劇評論刊物。

“博士俱樂部”的譏評時事、放言無忌,當然引起了當局的警覺。這些青年知識分子批判宗教信條,嘲笑專制制度,向往言論自由和出版自由,在當局看來都是危險的舉動。因此,不光鮑威爾這樣的有名人物受到了國家有關部門的監(jiān)視,馬克思也不得不為逃避警察的注意而幾次更換住所。

馬克思的性格是奔放獨立的,不知疲倦地專注思想探索更使得他在生活方面馬馬虎虎。他的個人開支缺少計劃,父親給他的錢他從來沒有弄清過數(shù)目,朋友們要是缺錢用,隨時可以從他這里拿去。于是,他經(jīng)常入不敷出、負債累累。他在1837年11月10日寫給父親的信中詳細陳述了自己在大學的生活和學習,也訴說了自己在進行思想探求時的內心激蕩。馬克思對父親是很敬重的,不僅把他看作慈父,而且還看作可以交流思想的師友。

但父親這一次卻并不滿意。他從兒子的來信中,本能地感到兒子正走在一條危險的道路上。他深愛這個有才華的長子,但越是這樣,他越是希望卡爾做一名克己守紀、勤勉謙遜的學生,為將來謀得個人和家庭的幸福打下基礎。而現(xiàn)在,父親憑直覺意識到,卡爾是在朝著向社會挑戰(zhàn)的方向走,這條道路將給他帶來的只會是難以預料的個人痛苦。老馬克思這時已是風燭殘年、病魔纏身,他掙扎著要用最大的努力來制止兒子人生道路上這種危險的傾向。他決定要在回信中“讓自己做個殘酷無情的人”,把兒子好好訓斥一番。他的心中流淌的是父親的愛,筆下寫出的卻是嚴厲的責備:

大學生馬克思

圣明的上帝!雜亂無章、漫無頭緒地躑躅于知識的各個領域,在昏暗的油燈下胡思亂想,蓬頭亂發(fā),雖不在啤酒中消磨放任,卻穿著學者的睡衣放蕩不羈;離群索居、不拘禮節(jié)甚至對父親也不尊重……難道在這么一個荒唐的、漫無目的的知識作坊里,你和你所愛的人神志清爽的果實能成熟嗎?在這里會得到有助于履行神圣職責的收獲嗎?

接下去,父親責備兒子幾個月不來信,倒是在一年里胡亂花了700塔勒,然后痛心地說:“你給你的父母帶來了許多煩惱,而很少甚至完全沒有給他們帶來歡樂。”對于兒子艱難反復的思想探索,老馬克思也是無法理解的:“一個人怎么能每隔一兩周就要發(fā)明新花樣并不得不把過去辛辛苦苦地完成的工作全部推倒呢?”老馬克思心疼地說,像卡爾這樣通宵達旦、疲憊不堪地工作,結果還不如那些一切順順當當?shù)挠狗蛩鬃?,“其實,只要同有名望的人短期交往,便能更好地達到所追求的東西,而且自己還可以得到娛樂!??!”

從這里可以看出,父親并非不知道卡爾是在從事高尚的事業(yè),但從世俗的角度看,他害怕這條道路上叢生的荊棘傷了愛子,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寫完這封信不久,老馬克思就臥床不起了,1838年5月10日終于告別了人世。亨利?!ゑR克思的去世也許恰當其時,否則,當他看到兒子成為一名為自己的信念而苦斗終生、顛沛流離的“叛逆”時,他會是怎樣的傷心??!

老馬克思去世后,卡爾·馬克思以深深的眷戀之情懷念著父親。他后來反復向自己的女兒們談起自己的父親,而且總是把父親那張老式銀版照片帶在身上。直到馬克思去世后,人們發(fā)現(xiàn)那張照片還在他貼胸的口袋里。恩格斯把這張照片和卡爾·馬克思一起葬入了墳墓。馬克思是摯愛自己的父母和親友們的,但是在往后的艱難時日中,他有多少次要忍受親友們的誤解啊!母親對他不想辦法給自己賺些錢而甘愿受窮感到傷心,他的有些闊親戚炫耀說“你只是寫資本,而我們卻是賺資本”,他們都對馬克思“為人類服務”而畢生忍受個人痛苦的舉動大惑不解。

《摩爾和將軍——回憶馬克思恩格斯之一》,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7頁。

《摩爾和將軍——回憶馬克思恩格斯之一》,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30、31頁。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