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福不強求 去怨避禍

邊讀邊悟菜根譚 作者:東籬子解譯


福不強求 去怨避禍

福不可徼,養(yǎng)喜神,以為召福之本而已;禍不可避,去殺機,以為遠禍之方而已。

福分不可強求,只有保持愉快的心境,才是追求人生幸福的根本態(tài)度;禍患不可逃避,只有排除怨恨的心緒,才是作為遠離禍患的辦法。

范雎,戰(zhàn)國時期政治舞臺上一位十分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而他的走上政治舞臺卻是歷經(jīng)坎坷。

他原是魏國人,早年有意效力于魏王,由于出身貧賤,無緣直達魏王,便投靠在中大夫須賈的門下。

有一年,他隨須賈出使齊國,齊襄王知范睢之賢,饋以重金及牛酒等物,范睢辭謝沒有接受。須賈得知此事后,以為范睢一定向齊國泄露了魏國的秘密,非常生氣,回國以后,便將此事報告了魏的相國魏齊。魏齊不問青紅皂白,令人將范睢一陣毒打,直打得范睢肋斷骨折,范睢裝死,被用破席卷裹,丟棄在茅廁中。須賈目睹了這一幕,卻不置一詞,還隨同那些醉酒的賓客一起至茅廁中,往范睢的身上撒尿。

范睢待眾人走后,從破席中伸出頭對看守茅廁的人說:“公公若能將我救出,我以后定當重謝公公?!笔貛吮闳フ埱笪糊R允許將廁中的尸體運出。喝得醉熏熏的魏齊答應(yīng)了。范睢算是逃出了條活命。

范睢歷經(jīng)千辛萬苦,來到了秦國都城咸陽,并改名換姓為張祿。此時的秦國正是秦昭王當政,而實際上控制大權(quán)的,卻是秦昭王之母宣太后以及宣太后之弟穰侯、華陽君和她的另外兩個兒子涇陽君、高陵君。這些人以權(quán)謀私,內(nèi)政外交政策多有失誤,秦昭王完全被蒙在鼓里,形同傀儡。

但范睢看出,在當時列國紛爭的大舞臺上,秦國是最具實力的國家,秦昭王也不是一個無所作為的國君,他更相信,在這里,他的抱負一定能夠得以施展,于是,他幾經(jīng)周折,終于見到了秦昭王。他以其出色的辯才、超人的謀略向昭王指出秦國內(nèi)政外交政策的失誤及秦昭王的處境,并提出了自己的政治見解。

秦昭王悚然而驚,立即采取果斷措施,廢太后,驅(qū)逐穰侯、高陵、華陽、涇陽四人于關(guān)外,將大權(quán)收歸己有,并拜范睢為相。

范睢所提出的外交政策,便是聞名于后世的“遠交近攻”,而他所要進攻的第一個目標,便是他的故國魏國。

秦軍兵臨城下,魏國大恐,派出了使臣來向秦求和,這個使臣,便是范睢原來的主人須賈。不過,須賈只知道秦的相國叫張祿,而不知就是范睢,他還以為范睢早已死了哩。

范睢得知須賈之來,便換了一身破舊衣服,也不帶隨從,獨自一人來到須賈的住處。須賈一見大驚,問道:“范叔別來還好嗎?”范睢道:“勉強活著吧!”須賈又問:“范叔想游說于秦國嗎?”范睢道:“沒有。我自得罪魏的相國以后,逃亡至此,哪里還敢游說?!表氋Z問:“你現(xiàn)在干什么呢?”范睢道:“給別人幫工?!表氋Z不由起了一絲憐憫之情,便留下范睢吃飯,說道:“沒想到范叔貧寒至此!”同時送給他一件絲袍。

席間,須賈問:“秦的相國張君,你認識嗎?我聽說如今天下之事,皆取決于這位張相國,我此行的成敗也取決于他,你有什么朋友與這位相國認識嗎?”范睢道:“我的主人同他很熟,我倒也見過他,我可以設(shè)法讓你見到相國?!表氋Z說:“我的馬病了,車軸也斷了,沒有大車駟馬,我可是不能出門。”范睢說:“我可以向我家主人借一輛車。”

第二天,范睢趕來一輛駟馬大車,并親自當馭手,將須賈送往相國府。進入相府時,所有的人都避開,須賈覺得十分奇怪。到了相府大堂前,范睢說:“你等一下,我先進去替你通報一聲?!?/p>

須賈在門外等了好久,也不見有人出來,便問守門人道:“這位范先生怎么這么半天也不出來?”守門人說:“沒有什么范先生?!表氋Z說:“就是剛才拉我進來的那個人呀!”守門人答道:“那是張相國?!?/p>

須賈大驚失色,明白自己上當了,于是脫衣袒背,一副罪人的打扮,請守門人帶他進去請罪。范睢雄踞堂上,身旁侍從如云。須賈膝行至范睢座前,叩頭道:“小人沒能料到大人能致身于如此的高位,小人從此再也不敢稱自己是讀書有識之士,再也不敢與聞天下之事。小人有必死之罪,請將我放逐到荒遠之地,是死是活都由大人安排!”范睢問:“你有幾罪?”須賈說:“小人之罪多于小人之發(fā)?!狈额〉溃骸澳阌腥笞铮何疑谖?,長于魏,至今祖先墳塋還在魏,我心向魏國,而你卻誣我心向齊國,并誣告于魏齊,這是你的第一大罪。當魏齊在廁中羞辱我時,你不加阻止,這是你的第二大罪。不只如此,你還乘醉向我身上撒尿,這是你的第三大罪。我今天之所以不處死你,是因為你昨天送了我一件絲袍,看來你還沒忘舊情。我可以放你回去,不過你替我轉(zhuǎn)告魏王,趕快將魏齊的腦袋送來!要不然,我就要發(fā)兵血洗魏都大梁城!”

此時的秦國,威行天下,無人敢與爭鋒;此時的范睢,位高權(quán)重,言出令隨。魏齊嚇得倉惶出逃至他國,可趙、楚等國,畏于秦國的兵威,誰也不敢收留他,魏齊終于被迫自殺。

魏齊死后,范睢也不再追究須賈的責(zé)任,時任秦國相國的范睢和須賈淡然處之。

【感悟一點】

人生在世,應(yīng)該多交朋友少樹敵。常言道:“冤家宜解不宜結(jié)。”多個朋友就多一條路,少了一個仇人便少了一堵墻。得罪一個人,就為自己堵住了條去路,而得罪了一個小人,可能就為自己埋下了顆不定時的炸彈。尤其是在權(quán)力場中,最忌四面樹敵,無端惹是生非。縱是仇家,為避禍計,也該主動認錯示好,免其陷害。要知時勢有變化,宦海有沉浮,少一個對頭,便多一分平安。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