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漱溟先生的風骨
今年5月23日是梁漱溟先生逝世二十周年紀念日。
梁漱溟先生1893年10月31日生于北京,1911年畢業(yè)于順天高等學堂,1918年至1924年任教于北京大學哲學系。作為一代大儒、哲學大師、社會學大師,他先后出版的主要著作有:《印度哲學概論》(1919)、《東西文化及其哲學》(1921)、《中國民族自救運動之最后覺悟》(1932)、《鄉(xiāng)村建設理論》(1937)、《中國文化要義》(1949)、《人心與人生》(1984)、《東方學術概觀》(1986)等。作為一位政治活動家和社會活動家,他先參加河南村治學院工作(1929),后參加創(chuàng)辦山東鄉(xiāng)村建設研究院(1931—1937)??谷諔?zhàn)起,為謀國內(nèi)團結,1940年參加發(fā)起建立中國民主同盟。1940年參加(重慶)政治協(xié)商會議,后代表民盟參加兩黨和談。新中國成立后任全國政協(xié)委員、常委。
倔犟的梁漱溟 鄒士方攝(1987年初)
1982年1月我到全國政協(xié)學習委員會辦公室工作,結識了儒學大師梁漱溟先生。他的不茍言笑、做事認真,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我們組織全國政協(xié)直屬委員學習組學習,每周一次,梁漱溟是這個組的成員之一。有一次學習他沒有到,特意讓人送來親寫的請假條。請假條用鋼筆豎寫,工工整整,一絲不茍。其實他讓人打個電話也就行了。當時我將請假條留下,心想如果保存下來也算一件特殊的文物。而那時我的同事們對這類便條都是看過即丟棄。在之前我保存有《林海雪原》的作者、名作家曲波為其子曲晶晶手寫的請假條,有十多張,因為20世紀60年代我在北京三中與曲晶晶同班,我擔任班里的生活委員,同學的請假條最后都匯集到我這里??上Я汉颓恼埣贄l和我的一些筆記、文稿等在1991年冬天一起佚失了。
一次在全國政協(xié)禮堂梁老同我談美學大師宗白華,說他們相識,我說宗先生是我的老師。由此我與梁老的關系又進了一步。不久我的同事汪東林因撰寫梁老的問答錄,讓我為他和梁老拍些照片,我陪汪東林去梁寓中造訪過。梁老為我寫過條幅“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也題過詞,條幅沒有了,題詞還在,那是1986年他93歲時寫的:“大道之行,天下為公”。他1985年11月也為汪東林寫過條幅,內(nèi)容為《中庸》句:“好學近乎智,篤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我在沈醉家亦看過梁老為他寫的條幅:“相交期久敬,志道毋遠求”。
梁漱溟書贈鄒士方
梁老是一位重感情的人。1986年8月21日他將自己的著作《人心與人生》題款簽名贈我,1988年1月又題款簽名贈我他的《憶往談舊錄》。更使我感動的是他為我的著作《宗白華評傳》題詞:“宗白華評傳充實之謂美鄒士方著一九八八年一月梁漱溟”。那天我告辭向外走時,他細心地提醒我:“你的衣服還沒穿好?!焙米屛腋袆?。
1985年梁老被評為全國“健康老人”。
1985年11月29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全國“健康老人”評選祝賀大會。全國政協(xié)副主席錢昌照、周培源,全國政協(xié)常委梁漱溟、吳覺農(nóng)、鄭洞國等,都被評為“健康老人”。他們胸戴大紅花,手捧“老壽星”,精神矍鑠,神采奕奕。書法大師啟功和蕭勞分別書寫了“壽比南山”和“神州壽域”的賀詞。102歲的“健康老人”、中國武術協(xié)會委員吳圖南和他的92歲老伴在會上即席講話,博得一片掌聲。
席間,著名乒乓球運動員、國家體委負責人徐寅生向三位老壽星祝賀,筆者當場拍下了這一動人情景。
梁漱溟贈鄒士方《人心與人生》扉頁
梁漱溟贈鄒士方《憶舊談往錄》扉頁
吳覺農(nóng)為著名的“茶葉大王”、茶葉專家,中國茶葉學會、中國農(nóng)學會名譽理事長,歷任農(nóng)業(yè)部副部長、中國茶葉公司經(jīng)理、全國政協(xié)副秘書長。鄭洞國,黃埔一期畢業(yè),是民革中央副主席、黃埔同學會副會長。
我在梁老家中為梁老拍過照片,有黑白,也有彩色的,其中一張黑白的,時間在1986年。93歲高齡的梁老的倔強性格和“猶自帶銅聲”的風骨由此可見。
梁老那些可驚可嘆的往事,我都是后來才知道的。
1916年他23歲,當年9月在《東方雜志》發(fā)表《究元決疑論》,被蔡元培發(fā)現(xiàn)并聘請到北京大學任教,專講印度佛教哲學。且當時有傳聞,之前梁欲考北大而不得。梁進北大的第一天就問蔡元培對孔子執(zhí)什么態(tài)度。蔡沉吟地說:“我們也不反對孔子?!绷嘿┤淮鸬溃骸拔也粌H是不反對而已,我此來除對釋迦、孔子發(fā)揮外,更不做旁的事?!?/p>
鐵骨錚錚梁漱溟 鄒士方攝(1986年)
作為現(xiàn)代儒家的代表人物,梁先生繼承了孔子那種感知天命的自信。在抗戰(zhàn)最艱難的時刻,人們普遍有朝不保夕之感,他卻以自己為天命的唯一擔當者。他在《處險境中我的心理》中發(fā)驚人之語:“前人云:‘為往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此正是我一生的使命。《人心與人生》等三本書要寫成,我乃可以死;現(xiàn)在則不能死。又今后的中國大局以至建國工作,亦正需要我;我不能死。我若死,天地將為之變色,歷史將為之改轍,那是不可想象的,萬不會有的事!”
1946年國共和談期間,10月10日,梁由上海到南京見周恩來,促其回南京繼續(xù)和談。11日夜車梁由上?;啬暇稳涨宄康侥暇?,下車一見報,看到國軍已攻下張家口的消息,不禁驚嘆地對記者說:“一覺醒來,和平已經(jīng)死了!”這句話被當時的各報紙作為頭條標題,一時間成為民國期間最為著名的話語。
1953年9月11日他在全國政協(xié)常委會發(fā)言說:“今建設重點在工業(yè)……工人九天,農(nóng)民九地”,過去農(nóng)民“與共產(chǎn)黨親如一家人,今日已不存在此形勢”,等等。此話觸怒最高領袖,因此被痛斥,被批判。而他卻以一介儒生敢與毛澤東當面爭辯。
梁漱溟先生在為鄒士方題詞 鄒士方攝(20世紀80年代)
1970年他在“文革”中慷慨發(fā)言,反對《憲法》中寫上林彪的名字,希望《憲法》有設國家主席一條;1973年他對批林批孔持保留態(tài)度,“三軍可以奪帥,匹夫不可奪志”,語驚四座,大智大勇。在那萬馬齊喑的年代,只有他拍案而起,怒發(fā)沖冠,奏響黃鐘大呂之音。
我被他特立獨行的人格,為真理而求索的大無畏精神深深折服,感動不已。他是“為民請命”的斗士,身上有著中國文人的風骨。
張中行先生曾贊譽他:“梁先生可敬之處不少:有悲天憫人之懷,一也。忠于理想,碰釘子不退,二也。直,有一句,說一句,心口如一,三也。受大而重之力壓,不低頭,為士林保存一點點元氣,四也。不做歌頌八股,阿諛奉承,以換取駑駕的享受,五也?!笔菫槎ㄔu。
另一位儒學大師、香港哲學大師唐君毅曾這樣評價梁先生:“四十多年來,梁先生一直走在時代的前端,而常反對這時代;總是站在時代的更前端。最初主張立憲,旋即參加革命。民國成立,卻信佛要出世。民國十三年不肯再教大學,要辦新教育。民國十八年后,實踐其鄉(xiāng)村主張。民國三十五年以后,一心辦文化研究機構。時代并跟不上梁先生,人家卻說梁先生跟不上時代;遂不幸成為一時代夾縫中之悲劇主角。梁先生何以反時代?是中國文化之反省而反時代,望時代再進一步。時賢多留在現(xiàn)時代而不復進;在這一點上,似皆不及梁先生?!薄傲菏槌37磳r代”,這似乎是許多人的印象;“梁漱溟總是站在時代的更前端”,這大約是許多人難以接受的。唐君毅先生的評價值得討論。梁漱溟先生對中國20世紀歷史的意義極為深遠,他是這個革故鼎新世紀的最后儒家……
梁先生在1987年9月他95歲生日前自書條幅:“情貴淡,氣貴和,唯淡唯和乃得其養(yǎng)。茍得其養(yǎng),無物不長?!边@可否視為一代大儒晚年心境的寫照?
寫于2008年,原載《今日科苑》2008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