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十分尊敬的一位老師
史晉川
1978年初,我作為恢復高考后的第一屆大學生,進入杭州大學政治系(后轉入經(jīng)濟學系)讀書,謝瑞淡老師是政治經(jīng)濟學課程的任課教師。開始聽謝老師上課,最初的印象是他講課的嗓音與激情。但是漸漸地,我們就為他講課中清晰的思路和嚴密的邏輯所折服。坦率說,當時由于“文革”結束不久,許多教師在講課時都比較小心謹慎,可是謝老師,也許這是由于他耿直坦蕩的性格,卻在課堂上敞開心扉,直抒己見,觀點明朗,使同學們耳目一新,精神為之一振。
在我的記憶中,每次謝老師課間休息,或者結束講課之后,都有許多同學紛紛圍住他,七嘴八舌地提出問題,或者表露自己的看法,場面十分熱烈。謝老師閱歷較多,知識面很廣,祥和豁達,平易近人,也很樂于與同學們討論交流。不少同學,包括我在內(nèi),都從謝老師身上學到了許多東西,不僅是理論知識和觀察分析問題的思維方法,更多的是有關立身處世、為人做事的道理,尤其是一位務實求真的知識分子所應該具有的高尚正直品德。
數(shù)年后,我從復旦大學研究生畢業(yè),回杭州大學經(jīng)濟系任教,與謝老師成了同事。在我的成長過程中,由助教到講師,再到副教授,直至破格晉升教授,謝老師都給了我很多關心和幫助。1986年,我擔任了經(jīng)濟系的系副主任,翌年,開始主持系的全面工作。在這一期間,謝老師等許多老教授都對我的工作給予極大的支持。
謝老師愛崗敬業(yè),竭誠盡心。1978年之后,他在校內(nèi)外講過很多課,我省各個地區(qū)幾乎都留下了他的蹤影。由于他認真?zhèn)湔n,講究教學方法,注意聯(lián)系實際,所以他的課堂講授重點突出、脈絡清晰、形象生動、通俗易懂。他非常重視實踐的發(fā)展變化,堅持從實際出發(fā),務實求真,反對蹈常襲故、人云亦云。1981年,杭州大學教務處對文科各系進行期中教學檢查,聽取同學的反映,派人進行觀摩聽課之后,充分肯定了謝老師的講課效果,寫了一篇《桃李芬芳勤釀蜜》,載杭大??右员頁P推薦。
上個世紀80年代后期,由于工作需要,系里許多年青老師紛紛上講臺。有一次,我們邀請謝老師前去聽課,然后在全系教師大會上作些點評。謝老師熱情洋溢、諄切懇摯,語多激勵,催人奮進,他對大家作出充分肯定的同時,也開誠布公,不乏針砭之言,感人至深。
1989年,謝老師到了離休年齡,當時由于非常需要教學經(jīng)驗豐富的老教授,系里決定返聘謝老師。謝老師不僅愉快地答應,而且一如既往、傾注全力投入教學工作,由于勞累過度,有一次竟當場暈倒在講臺上。我覺得十分愧疚,趕到醫(yī)院去探望,他在病床上還關心地問起系里的情況。
近年來,因為謝老師年事已高,我們會面的機會不多,但是有幾次學院離退休教師組織活動,邀約我去給大家介紹學院情況,謝老師每次都是全神貫注,非常認真,關心學院的發(fā)展。去年春節(jié)團拜會,我送他一套叢書《影響新中國經(jīng)濟建設的100位經(jīng)濟學家》,他在春節(jié)后專門寫了一封長信給我,情意殷殷、慰勉有加,在祝賀我入選百位經(jīng)濟學家的同時,也給我許多鼓勵,令我十分感動。
過去,我從謝老師撰寫的評審意見和發(fā)表的文章中,就其文采辭藻和遣詞造句方面,已經(jīng)覺察到他有扎實的文字功底。最近,看了他給新書寫的“自序”,才進而知道他酷愛古典文學,幼少時家有淵源,受到父親熏陶,讀過私塾,從鄉(xiāng)井名師專修過古詩文。著名宋史專家徐規(guī)老先生和謝老師交誼篤厚,相知甚深,在給謝老師的一本著作《百歲棋王謝俠遜》撰寫的序言中說他“兼通文藝,有家學傳承”。謝老師離休之后,恬逸閑適,自得其樂,寫了不少詩文楹聯(lián)。在他邁近九秩高齡之際,終于一償蓄志已久的夙愿,將它們編輯成冊問世。作為他的學生,我十分高興。
古諺云“學為人師,行為世范”,我認為這就是為人師表的真諦。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教育事業(yè)突飛猛進,薪火相傳,代有賢俊。我也從教有年,忝為人師,回眸疇昔,永懷師恩,不勝寸草春暉之情。我認為學生對老師的感謝,不僅僅是掛在嘴上,寫在紙上,更加重要的,應該是銘刻在心中,牢記人民教師的神圣職責,弘揚我國尊師崇教的傳統(tǒng)美德,向老教師學習,辛勤耕耘,教書育人,愿作人梯,甘為紅燭,做一個忠誠教育事業(yè),具有奉獻精神的教育工作者,和高尚正直的知識分子。
(作者:浙江大學社會科學部主任,博士生導師,特聘教授,校經(jīng)濟學科學位委員會主任,兼任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評審委員會委員,國家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委員(經(jīng)濟學部),中國社會經(jīng)濟系統(tǒng)工程學會副理事長,中國外國經(jīng)濟學研究會副會長,上海市和浙江省人民政府經(jīng)濟建議咨詢委員會委員。入選《影響新中國經(jīng)濟建設的100位經(jīng)濟學家》,被中宣部列為全國文化宣傳系統(tǒng)“四個一批”人才,國家人事部列為“百千萬人才工程”帶頭人和國家教育部列為“跨世紀優(yōu)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