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卷三

孤燈夜話 作者:吳藕汀 著,吳小汀 整理


卷三

毛春翔

毛春翔先生字乘云,江山人。一九五一年,與我同來南潯接收嘉業(yè)堂藏書。先生代表浙江省立圖書館,我代表嘉興省立圖書館,相敘四閱月,傾蓋之交,相見恨晚。后我進入浙館,去杭必去其寓所羅苑閑談。其時羅苑,一仍其故,未有變化。庭院中有一片石附以書帶草一叢,猶如蒲石延年,數(shù)以百計,各具形態(tài),非墨客與巧匠之結晶,不能得也。今俗人無目,當久蕩然無存矣。先生著有《古書版本常談》,為整理舊籍之可用之書?!拔幕蟾锩敝?,先生已年近七十,退休歸里,尚被勒令返館,日夜批斗,不久被折磨而死。

毛家墩

毛家墩在嘉興北門外不三里,乃一倚水農(nóng)村。我去時,尚見在民國初年,此地有一巫婆,風靡一時,斂錢無數(shù)。因此建一廟宇,供奉北陰楊老爺。四十年代,猶然完好無損。毛家墩地方雖小,倒也是抗清歷史戰(zhàn)場。順治二年(1645)閏六月初五日,清兵嚴令剃發(fā),嘉興闔城,群起揭竿,有數(shù)千之眾,殺死清秀水知縣,推翰林屠象美主持起義。杭州遣數(shù)萬清兵來襲,民兵潰敗,退保入城。水兵又失敗于毛家墩,城遂被破,軍民死亡無算,清兵之殘酷可見,即所云“繡旗半折冷仙祠,雕戈虛插桃花里”也。

毛筍

毛竹所生之筍,人稱毛筍。因毛竹生長在山地,故又名山筍。湖州地方如武康、安吉等縣,山竹最多,出產(chǎn)毛筍益富。本地居戶,都食毛筍。原來毛筍價廉,但今已不然。筍在佐食中,銷量頗大,每菜肴中皆可使用。尤以白燒鮮肉加咸肉為最佳,孤燒筍亦無不可。近百年來,湖州以云巢出產(chǎn)最有名,曰云巢白筍。筍中劣者有烏樁頭。嘉興人一向慣食本地出產(chǎn)之杜園筍,不食毛筍,由來已久。今杜園筍少,毛筍恐亦進入市場矣。

蒲華遺印

蒲華歿后,所遺用印,大都歸于我父,但此時我父不知印面之可貴。有石質(zhì)色似白果之青田石,遂磨去印面,乞人重刻,頂款尚留“缶制”二字。及我知事,殊為可惜,而重刻頗惡,未刻邊款,因而重行磨去,乞陳丈澹如仿缶老之意,刻“系出延陵”四字。后流落在外,竟被拓入?yún)鞘嫌∽V。記此存證,以正鰱鯉之誤。

順風圓子

元旦食糯米粉湯圓,曰順風圓子。杭嘉湖地區(qū)均有此俗,希望一年作事順利。我家從海寧風俗,食大圓子,蘸以白糖、黃豆粉,并供奉家堂與灶山。我來南潯所見,盡是細小圓子待客,恐是省糖故也。

上海城隍廟

既是道觀,又是商場,正殿供奉紅面神像,為上海城隍,元末明初之秦裕伯。前殿仍然不脫取消鹽鐵專賣之漢大將軍霍光,享受香煙。是處雖有園林之味,但九曲橋、湖心亭等來往人多,毫無佳趣。五香豆、酒釀湯圓,我也不喜。先君常去購買洋松、洋鵑及虎須菖蒲等。我幼時曾在此以一角二角錢購得大聯(lián)珠香煙中之“封神榜人物小畫片”,以補缺少。有次曾隨先君過豫園書畫會,訪寓居行道之潘小雅先生,并及見印人徐星洲先生。

盧齊之戰(zhàn)

民國十三年(1924)甲子下學期,我正初進第一高小肆業(yè),恰逢浙江盧永祥與江蘇督軍齊燮元之戰(zhàn)爭,名曰盧齊之戰(zhàn),其實江浙戰(zhàn)事也。嘉興適當其沖,雖無戰(zhàn)爭,居民卻逃避十之六七,商業(yè)尚能維持。我家尚留有幾人,我則隨祖父母避至海寧,少知嘉興情況。總之未受戰(zhàn)爭蹂躪,不過虛驚而已。至盧出走,炸斷菱塘鐵路橋,受驚最大,俟后即行平息。孫傳芳軍進入嘉興,除小有麻煩外,并無多大騷擾。禾城受戰(zhàn)爭影響,大致是四十馀日,因久無戰(zhàn)事,未免恐慌也。

何首烏

何首烏藤本植物,據(jù)云有何首烏者,以此藥塊根治病,遂以人名命藥名也。此藤到處有之,并不為奇。李時珍《本草綱目》引《開寶本草》云:“生必成對,根大如拳,有赤白兩種。赤者雄,白者雌?!彪S之有人以人工培成一男一女形象以惑人,不可信也。其實白者乃蘿摩科植物牛皮消的塊根,即古云白何首烏。赤者乃蓼科何首烏,并非同種。以為男女者,盡是偽造。

何勝壽

裁衣工何勝壽,住禾北門外之荷花堤,其屋面街,背即城墻,即糊灰地也。與我家裁衣達數(shù)十年。性喜飲酒、看戲,飲酒則不醉不止,談戲則娓娓不倦,人均以何司務呼之。我出生時小衣,也是由他專制,后來我逐漸長大,衣服由其一手包辦,故而不需尺寸,無不恰當。直至我結婚時所制衣服,還是一仍如故。丁丑(1937)之役,聞其避難后遷居硤石,遂致年老,生病他鄉(xiāng)。據(jù)我所知,并無子女。

虞六毛

虞六毛為我祖母家楊氏近親,因家貧,壬戌年(1922)十七,來依我家。其家在海寧產(chǎn)西瓜有名之封墅廟。時我年幼,喜與之游,常在后園挖泥潭覆瓦片,以捕麻雀。甲子(1924)秋,避盧齊之戰(zhàn)去海寧,與其登塔觀海潮,上城跑步,尋野廟,看菩薩,涉荒園,捉秋蟲,情景恍如目前。惜其體弱多病,返鄉(xiāng)不久而病逝矣。

園,乃鵝也。四十年代,我畜有白鵝一雙,頗喜愛之。因自號園。陳丈澹如為我治白文一印。此時端陽,我每以斑竹筍、灰鵝蛋餉客,以為應時特品,為人家所罕有。回想前塵,誠有“李陵之雙鳧永去,蘇軾之孤雁空飛”之感。

鱖魚

鱖魚,江湖中均有之。唐張子和“桃花流水鱖魚肥”,更為鱖魚張目,名聞江南各地。嘉興人讀“貴”有“句”字音,若“鬼”、“龜”亦然。我在河魚中,最喜鱖魚。鱖魚以胃為貴,名之曰“花”,待客若無,似有慢意。丁丑(1937)之役,我在南匯,見有鱖魚長可與長凳同,僅售八角,人不敢食。因難中消費,易受歹人注目。此大鱖魚在北蕩中并不少見,平時均售諸上海,時因戰(zhàn)爭,路途阻隔,致無銷路故也。西菜中以炸為主,中菜中亦不無如此。嘉興慶豐館松子鱖魚、蘇州松鶴樓松鼠鱖魚,一是品其味,一是觀其形,兩者俱佳。

太君廟

古禮男子二十而冠,女子十五而笄,嘉興一向于結婚時行之。目今南潯一帶,以致太湖之上,男女至十六歲,尚行齋佛祭先,分送糕團,并設宴請客,即是冠、笄之禮。相傳保佑小孩之神,名曰“太君”,既已成人,應該致謝監(jiān)護之意,故曰“拜阿太”。近處多太君廟,民國初年,石冢大火,死傷數(shù)百人,亦太君廟也。

迎神賽會

迎神賽會,有童子四人,手捧香案,后有成人若干,吹絲竹作和。例如為求雨時的唱詞云:“一拜天來二拜地,三拜城隍四土地。童子求雨天歡喜,點點落在苗田里?!焙笥型锨辉疲骸扒笾腔?,拜聰明,一心要拜南無觀世音菩薩。”名曰拜香,亦農(nóng)村馀興也。尚有成人四人,亦捧香案,專拜不唱,俗謂啞子拜香。在拜香隊伍中,不過十分之一二耳。

紫柏大師真人畫像

楞嚴寺藏有紫柏大師真人畫像,大師面貌端正,五絡長髯,身披袈裟,手執(zhí)如意,慈悲寶相,令人起敬。此像,我屢見之于抗戰(zhàn)之前。勝利之后,聞未失去。五十年代,似曾為圖書館保管,后又被佛教協(xié)會索回,可能亦付與“文化大革命”之祭壇矣。

北山三洞

在杭州棲霞山上,有紫云與黃龍、金鼓,世稱北山三洞。洞在雙桐庵中,“峭聳巔堂,石色若暮云凝紫”故名。其中洞洞相連,所謂“洞深千尺,寬廣各之”。洞壁近代刻有南無阿彌陀佛、南無觀世音菩薩、南無大勢至菩薩西方三圣,雕工拙劣,并無可觀,上鐫“云根凈土”四字。右邊有泉,水還清冽,名為“七寶”。洞內(nèi)多蝙蝠,其大如鳥。林紓亦有“蝙蝠掠人而過”之語。

柴為燃燒用之木,本來薪柴,薪指草,柴指木,自來草木統(tǒng)稱之謂柴,以木為硬柴,草為草柴。江南地方,廚下均是用柴作燃燒之料。硬柴以桑樹為主,偶有其他雜樹。如有山中販來者,種類繁多,當以麻櫟為最。我所見居家均用磚灶,故燃燒之用非柴不可,一般用草柴,稻柴為多,麥柴為少,豆梗則更少矣,用硬柴不過桑柴而已。山柴不為小門小戶所需,用則罕見。自從薪柴缺少,嘉、湖地區(qū),六十年代起,居家改用煤球,十馀年之后,又為液化氣與電力所替代矣。

紅卍字會

嘉興紅卍字會,民國初年已有之,大致與同善社為同一類會社,但組織封建迷信,亦在所難免。紅卍字會會址在瓶山之上,建筑富麗堂皇,因其會友,較多是小有財者,以行善為目的,江湖術士,不得其門而入。我不近此道,內(nèi)容如何,不得而知。其供奉者,大致不出觀音、純陽、濟公之流,亦開沙盤扶乩。覘禍福,卜休咎,自欺則有,惑眾則無聞焉。南懷謹云:“五教同源,如紅卍字會等團體,把孔子、老子、釋迦牟尼、耶穌、穆罕默德五位教主,都請在上面排坐。”而此紅卍字會,則并不如此。

《紅樓夢》

《紅樓夢》近年來鉛印本,有多少版本,難以勝數(shù)。一九八八年所謂“中國藝術研究院”及“紅樓夢研究所”校注一百二十回本,當然比較為善。著作者仍用曹雪芹、高鶚兩人,一仍舊說,但猶然不否定曹霑即是曹雪芹,使人難以理解。既然“前言”中“關于曹雪芹,目前還存在著不少有爭論的問題”,并謂“按照曹雪芹的好友張宜宗的說法,應該是姓曹名霑,字夢阮,號雪芹居士。但有的研究者,認為他的字是芹園,號雪芹”。而曹雪芹之生卒年月,一向糾纏不清,可謂疑點叢生極矣。又謂“曹曾經(jīng)在給康熙的奏折里,說到唯京中住房二所,外城鮮魚口空房一所,通州典地六百畝,張家灣當鋪一所,本銀七千兩等等。在曹家被抄后,隋赫德的報告里,也說到曹家屬,蒙恩諭少留房屋,以資眷贍。令其家屬,不久回京。奴才應將在京房屋人口,酌量撥給”。此項數(shù)目,以勢家來說,似乎微小,但曹雪芹卻不致于淪落到“舉家食粥”的地步??梢娯毟F者是曹霑,與曹雪芹毫不相干。偏偏還是拉住曹雪芹與曹霑同是一人不放,其中可能還有其他政治原因,亦未可知。此書用康熙《脂硯齋重評石頭記庚辰秋月定本》為底本,加以校詮,補配者是乾隆壬子(1792)程偉元第二次排活字本矣。

紅柿山房

苧園有柿樹,秋天結實累累,望之無異霜紅,百年物也。先君因名其齋曰紅柿山房。陳丈澹如仿元朱文刻印,款曰:“己巳秋,澹如為劍寒作紅柿山房印?!?/p>

橋碑

一九五○年庚寅中秋后十日,偕友步行至朱庵賞桂。回來經(jīng)過化遠橋,橋下尚有小廟,已經(jīng)破敗不堪,久喪修葺。我少時聞此地蠶罷有神戲,常有好班演出,與雀墓廟同名一時。我坐殘石休憩,見墻下尚存有清順治九年(1652)秀水知縣孫延儒撰橋碑。碑頗小,而字亦不多,恐將湮沒,就此抄下。有云:“秀邑南關外有橋名曰化遠,南接梅溪,北枕鴛湖。湖曲村幽,多茂林修竹。”誠江南之鄉(xiāng)村風味也。

倒翻字紙簏

有人能畫紙簏中之廢紙,重疊起來,非常相似。有見一大半,有見一只紙角。其中有破損書畫,不全碑帖,坊刻四書和童讀,廟里仙方和簽經(jīng);尚有貧漢身邊之當票,窮人筆下之借據(jù),錢糧田單,失效契券,道士朱筆符箓,和尚墨印經(jīng)卷,士子之詩箋,朋輩之信札、隔年歷本,用過藥方,芥子園畫冊,飛鴻堂印譜。應有盡有,不拘一格。而且有折皺、燒焦、鼠咬、蟲蛀,畫得可以亂真,俗稱倒翻字紙簏。我見過扇面居多,但是畢竟未能免俗,不為藏家所喜,甚至不屑一顧而棄之也。

《種水詞》

嘉興詞人不多,清初除朱彝尊外,以下唯有曹言純稍有名聲。曹氏字絲贊,又字種水,號古香,唯一貢生而已。清道光十七年(1836)卒,年七十有一。其《種水詞》流傳頗罕,我在孤山書館見道光十二年原刊本,共四卷。卷一卷二是《步瑟集》,上下卷。卷三是《削縷集》。卷四是《扇影集》。我曾抄錄一過,以存鄉(xiāng)賢遺著。但于“文化大革命”,付之丙丁,而今思之,尚有馀恨焉。

《火燒紅蓮寺》

二十年代電影,雖然有聲,但仍黑白未變。明星影片公司攝制《火燒紅蓮寺》,在劇中人紅姑之帔風上,著上紅色,已有驚異之感。迨三十年代攝制六集《啼笑因緣》,其中每集局部有彩色,此為國產(chǎn)電影有彩色之始,但尚無全部彩色之影片出現(xiàn)。我于四十年代初,在上??疵绹捌冻鏊饺亍?,方看到全片用彩色攝制。以后所觀西片《仙壺心境》、《黑天鵝》等等,均為彩色矣。國產(chǎn)彩色影片,大致攝于五十年代,膠片還是進口,未曾自制。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