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以平常心,應(yīng)萬般不如意
中平五年,對于已歷經(jīng)四百多年風風雨雨的大漢王朝,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栌篃o能的漢靈帝死了,年幼的皇帝即位;屠宰匠出身的大將軍何進死了,為禍多年的宦官集團也被徹底剿除。但是,這一年的故事遠未到此結(jié)束,董卓又來了。
前文提到,在少帝脫困不久,東西兩支勤王軍隊也終于以“賽跑”的速度前來迎駕了。這一次,“東軍”袁紹部隊搶在了前面。于是,君臣相見,怒罵宦官,緬懷何進,向都城緩緩而行。
董卓的“西軍”當然也不遑多讓,聞聽京城有變、何進身死的消息,老謀深算的董卓似乎嗅到了期盼已久的“戰(zhàn)機”,于是令西涼軍“強行軍”快速推進。終于,在洛陽郊外的北邙山下,驚恐未定的漢少帝見到了來自西方的第二支“勤王”部隊。
然而,“遲到”的董卓此時卻不以為意,甚至連“報告”都沒喊,直接就要找大漢天子。董卓這種外來戶少有的高姿態(tài),可是讓皇帝身邊的袁紹等人如同吃了蒼蠅,你沒看見嗎?現(xiàn)在動亂已經(jīng)平息了,就是我們這些人勤王護駕的,你董卓上來質(zhì)問我們天子在哪,好像我們是亂賊劫持了天子似的;再說了,你董卓一個小小的西涼刺史,這里這么多三公九卿的朝廷大員,哪有你說話的份兒呢?你董卓還是我袁紹建議招來的。
正在百官驚詫之時,能夠保持鎮(zhèn)定的人寥寥無幾,曹操就是其中一個。這種從容鎮(zhèn)定來源于他早在這次變亂之前,就對董卓其人做出的明確判斷:這就是一匹西北狼,召他來,就是引狼入室,而請“狼”容易送“狼”難,沒塊肥肉拋給他,他是不會走的,而且他想要的這塊肉,大漢王朝不一定給得起。
商量商量吧,給董卓這匹狼一塊什么肉,趕快請走了事。這塊肉的分量袁紹等人誰也說不好,還是直接問董卓吧。對于董卓面見皇帝的要求,朝廷的態(tài)度很明確:皇帝不是誰想見就能見的?,F(xiàn)在皇帝有旨,讓你退兵回去。旨意很明確,明確的旨意包含董卓此時應(yīng)盡的“義務(wù)”,哪來的回哪去,暗示的旨意則是“勤王功臣”董卓此時享有的“權(quán)利”,有條件提出來,咱們一定給予考慮。
出乎袁紹等人意料的是,董卓雖然看似粗魯,卻是個堅持“原則”的人:什么條件,不提?!澳銈冞@些朝廷高官厚祿養(yǎng)著的公卿,卻讓帝國遭到這樣嚴重的變亂,現(xiàn)在還讓我退兵,沒門!”
一切都在曹操的預(yù)料之內(nèi),董卓這匹西北狼的胃口遠遠不是袁紹他們想的那樣,它絕不是趁著變亂來咬口肥肉吃的,它的血盆大口要吞下整個大漢!
談不攏,最后還得依著董卓,畢竟他麾下驍勇異常的西涼軍現(xiàn)在也正關(guān)注著談判的進展。于是,董卓終于能夠一睹這位14歲新皇帝的風采了。誰知這一見,卻令他大失所望:驚恐未定的少帝連句整話都說不出來。倒是少帝身邊還有個人,少帝的弟弟,年僅9歲的陳留王劉協(xié),對董卓的提問對答如流,還能夠很有禮貌地對董卓此次不辭辛苦地“救駕”做出高度評價,說得董卓心花怒放。
見完皇帝,“熱心腸”的董卓仍是放心不下皇帝的安危,一定要率領(lǐng)西涼軍護送君臣一行回洛陽。皇帝也沒理由,更沒有實力拒絕,只得由著他了。就此,“護駕”而行的西涼軍,開進了帝國的中心洛陽;野心勃勃的董卓,也從此進入大漢王朝權(quán)力的中心。
這是曹操早已預(yù)料到的,卻是他最不愿意看到的結(jié)局。面對引狼入室的局面已不可逆轉(zhuǎn),曹操的腦海里浮現(xiàn)出一個個鮮紅的、帶有問號的如果:
如果何進不力求除惡務(wù)盡……
如果何進不外召董卓……
如果何進不自投羅網(wǎng)……
如果袁紹不大開殺戒……
這一個個“如果”,如今的局面歸根到底就是一個原因:沒有一個人聽進我曹操的建議!從何進掌權(quán)開始,直到董卓進京,我曹操曾經(jīng)一次又一次地出謀劃策,這些建議都是能夠把這個大漢王朝從黑暗的深淵里拉回來的,然而剛愎自用、愚蠢自大的當權(quán)者卻沒有哪怕一次采納我的一條建議,眼睜睜地看著這個搖搖欲墜的國家往下滑,才出虎穴,又陷狼窩!
一個隱者,面對如此諸般不如意,大概會掛冠而去,在未來大漢滅亡之時投去最后一聲嘆息。
一個正者,面對如此諸般不如意,大概會大罵當權(quán)者不用良謀,在未來大漢滅亡之時著書立說,寫作“過漢論”一類的文章。
一個“智者”,面對如此諸般不如意,大概會明哲保身、攀附權(quán)貴,在未來大漢滅亡之時,為劉氏宣讀“悼詞”,并以“開國元勛”的身份參加董式新皇的登基大典。
然而這一年的曹操,不是隱者,不是正者,更不是一個“智者”。他要做的,是此時最難做的,也是以上三者都不能做到的—阻止大漢王朝的滅亡。
這一年的曹操,選擇以平常心,忘記諸般不如意,不灰心,不氣餒,指看未來,匡扶大漢。
這一年的曹操,不愧為一個英雄。英雄曹操與奸賊董卓的對決,將決定大漢王朝未來的命運。
曹操能夠在各地諸侯混戰(zhàn)的東漢末年安身立命,就在于他能夠?qū)彆r度勢,并以一顆無敵的平常心,化解自己的萬般不如意。因為他也明白,當今之際,只有用平常心處世,才能立于不敗之地。
成功之道
不拋棄,不放棄
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人生不如意十常八九,如果稍遇挫折,就放棄努力,那將永遠一事無成。艱難困苦,玉汝于成,以一顆平常心,應(yīng)對諸般不如意,這樣的人不但是智者,而且是慧者。面對眼前的凄風冷雨,請堅信:風雨之后,才有最美的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