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舊中國留美新聞人的抉擇與命運

光榮與夢想:一代新聞人的歷史終結(jié) 作者:張威 著


舊中國留美新聞人的抉擇與命運

20世紀初,在中國留學大潮中有不少人前往美國學習新聞學,其中較著名者包括徐寶璜(1894—1930)、董顯光(1896—1971)、馬星野(1909—1992)、汪英賓(1897—1971)、趙敏恒(1904—1961)、沈劍虹(1909—2007)、吳嘉棠(1913—1982)、梁士純(1902—1984)、蔣蔭恩(1910—1968)、謝然之(1910—?。┑取_@些人回國后或在報界縱橫馳騁,或在大學教授新聞學,或任政府新聞官員,在新聞實踐方面,特別是在普及英美新聞理論方面均有貢獻。但長期以來,由于政治和意識形態(tài)的原因,內(nèi)地對上述人評介甚少(徐寶璜除外),由此在中國新聞史研究上留下了大量空白。(1)本章通過追尋這些留美新聞學人的足跡,著重分析這些人的背景,從專業(yè)和仕途的角度探究他們的命運,以期喚起學界對這些歷史人物更深入、更系統(tǒng)的研究。

徐寶璜是早期留美生

徐寶璜的《新聞學》是中國傳播美國新聞觀念的第一本著作

留美前的背景和“密蘇里情結(jié)”

在20世紀上半葉能去海外留學者大都是富家子弟,且均有顯赫的學歷,(2)比如徐寶璜畢業(yè)于北京大學,趙敏恒畢業(yè)于清華大學,汪英賓、吳嘉棠畢業(yè)于上海圣約翰大學,沈劍虹、蔣蔭恩畢業(yè)于燕京大學新聞系,馬星野稍遜一籌,畢業(yè)于中央黨校。上述人中只有一位出身平民,那就是董顯光。

這些人選擇赴美攻讀新聞學,首先當然是受新聞學的吸引。其時,新聞學正如朝陽噴薄而出,引人矚目。當年的燕京大學校長司徒雷登回憶道:從一開始,新聞系就成為最受歡迎的一個系,報考的學生之多,完全能與經(jīng)濟系相媲美。(3)在同一時間,還有相當一部分學人求學日本,比如林白水、邵力子、戈公振、任白濤、黃天鵬、邵飄萍、卜少夫等。日本的吸引,除地理之便利外,其新聞業(yè)強盛也是一個原因。然而,從源頭上觀察,日本新聞學還是受影響于英美。(4)所以,蔡元培在1922年說,“新聞事業(yè),在歐美各國,均已非常發(fā)展,而尤以北美合眾國為盛……新聞學之取資,以美為最便矣”。(5)

上述留美學人之所以選擇美國,另一個重要原因是他們大都畢業(yè)于使用英語的、深受美國影響的國內(nèi)高校,比如圣約翰、燕大(北大)或清華,并大都接受了美國的資助。這些人紛紛就讀于密蘇里大學新聞學院(創(chuàng)建于1908年)和哥倫比亞大學新聞系(創(chuàng)立于1912年),乃是因為這兩所學校是當時美國最著名的新聞學府,其中前者對中國影響最大。1921年,密大新聞學院院長威廉(Walter Williams)在北京大學發(fā)表演說“世界的新聞學”,引起強烈反響。

燕京大學校長司徒雷登對新聞學情有獨鐘

司徒雷登校長官邸

上海圣約翰大學是中國赴美學習新聞學的發(fā)源地之一

早在1920年,密大新聞學院就協(xié)助上海圣約翰大學創(chuàng)辦了報學系,由密大新聞學院畢業(yè)生、著名新聞人柏德遜(Don Patterson)任系主任。柏德遜時任《密勒氏評論報》主筆,來華之前任美國《堪薩斯市明星報》的記者和美聯(lián)社編輯,他依照密大新聞學院教學計劃,為圣約翰大學報學系度身定做了一系列新聞學課程,以英語講授,在學生中引起了廣泛興趣,選課者多達四五十人。1924年,密大新聞學院派出該院首位碩士生武道(M. F. Votaw)前來助陣。武道不僅做過新聞報記者,還曾在科羅拉多州等大學教授新聞學,具有豐富的理論和實踐經(jīng)驗。在兩位美國教授的帶領(lǐng)下,圣約翰大學報學系發(fā)行了中國首份大學英文報紙——《約大周刊》(St John's Dia1)。該刊仿《密蘇里人報》模式,從編輯、采訪、撰稿到廣告發(fā)行均由學生負責。美國新聞期刊《編輯與發(fā)行人》(Editor&Publisher)在1922年7月曾著專文稱贊:

圣約翰大學是東方的耶魯大學,圣約翰大學報學系不僅是中國第一個新聞學系,也是亞洲第一個新聞學系。該系的35位中國高年級學生在柏德遜的領(lǐng)導下,已經(jīng)成功地完成了第一年的學業(yè),而且也學到了美國人辦報的精神與方法。(6)

密大新聞學院的另一個功績是協(xié)助燕京大學恢復了新聞系。燕大新聞系于1924年成立,由美籍教師布立頓(Roswell Briton)任系主任,密大新聞學院聶士芬(Vernon Nash)任講師。由于經(jīng)費拮據(jù),新聞系在1927年停辦。在聶士芬的游說下,經(jīng)院長威廉等人的努力,美國報業(yè)發(fā)行人組成了援助顧問委員會,籌措了5萬美元,用于燕大新聞系前五年的經(jīng)費,并繼續(xù)提供師資,后者終于在1929年9月恢復,由聶士芬任系主任,課程設(shè)置與密大新聞學院大體相同。(7)

密大新聞學院對中國的輻射,逐漸在新聞學子中形成一種“密蘇里情結(jié)”。院長威廉1921年在上海訪問時,畢業(yè)于圣約翰的汪英賓已是《申報》記者。汪與威廉懇談多次,并在后者的鼓勵下于次年赴該校就讀。吳嘉棠在圣約翰的四年中全面接受了密蘇里方式,1934年畢業(yè)后,考取了密蘇里新聞學院研究生。在此前后赴該校就讀的還有趙敏恒、梁士純、張繼英、沈劍虹、鄭南謂、蔣英思等。他們大多是對密蘇里新聞學院“心向往之”,誠如汪英賓所稱:

吾師威廉博士……1921年來華,英賓敬聆偉論,心向往之。翌年泛舟肄業(yè)報學院暨哥倫比亞大學。畢業(yè)后返國,服務(wù)于上海申報館……(8)

但馬星野是個例外,他是公派生。1930年,馬星野隨中央黨校教務(wù)長羅家倫至清華大學,任校長室秘書,并編輯《清華???,還曾與陶希圣等編輯《政治與民眾》刊物,1931年被派往密蘇里新聞學院深造,于1934年5月返國。同年秋,他應中央政治學校之聘,在該校講授“新聞學概論”等課,由此開始其新聞生涯。(9)

被稱為“密蘇里新聞學院最早的中國留學生之一”的董顯光也是個例外。董來自浙江農(nóng)村,父母是鎮(zhèn)上惟一的基督徒。由于家境困窘,董父帶全家去上海謀生,在上海,董顯光先后進入中西書院等教會學校讀書,后董父去世,全家陷入困境,董于是放棄學業(yè),赴家鄉(xiāng)奉化龍津中學任英語教師。當年,蔣介石是他的學生之一。這一師生之誼,為董日后步入政壇創(chuàng)造了條件。(10)

董顯光是密蘇里新聞學院最早的中國留學生之一

趙敏恒與夫人謝蘭郁

1907年,董進入上海商務(wù)印書館工作,由于經(jīng)常參加教會活動,認識了長老會蒙德高莫萊牧師,并在其幫助下于1909年赴美留學,到密蘇里州的長老會巴克學院就讀。他做過挖煤工、送奶工、廚房工、花匠,親身領(lǐng)略了美國的社會與文化,并產(chǎn)生了“以新聞記者為職業(yè)來救國”的決心。密大新聞學院一經(jīng)開辦,董即考入,一年后獲學士學位。1912年,董進入哥倫比亞大學新聞學院繼續(xù)深造,這是他“一生中最具刺激經(jīng)驗的階段”。從采訪、寫作、編排到廣告業(yè)務(wù),他接受了廣泛的訓練。(11)

趙敏恒1923年7月自清華大學畢業(yè)后考取官費赴美留學,先在科羅拉多大學文學院念英國文學批評,1924年入密蘇里新聞學院攻讀新聞學。

趙敏恒初到科羅拉多時,只有20歲,異國的孤獨曾令他心境凄涼,根據(jù)同他一起留學的梁實秋的回憶,趙因思鄉(xiāng)心切,曾趴在青年會宿舍的床上大哭。(12)

趙敏恒為什么棄英國文學而要到密蘇里新聞學院攻讀新聞學?這也許和他少年的經(jīng)歷有關(guān)。他自幼聰敏,與他同鄉(xiāng)的《申報》老板史量才曾稱趙為“神童”。趙的親戚多有在滬上《申報》供職者,趙敏恒少時亦多有機會去上海參觀這家著名報館,對記者的職業(yè)心向往之。(13)在密蘇里,他對導師威廉講授的新聞原理印象最深,新聞界那些為維護民族權(quán)利、爭取言論自由的不屈斗爭使他深受激勵。(14)他在1925年短期擔任過美國《丹佛城快報》記者,后一邊在哥倫比亞大學攻讀新聞碩士,一邊兼任紐約世界通訊社編輯。為了尋找更多的工作機會,趙敏恒曾到紐約拜訪了給他講過課的幾位報業(yè)巨頭,結(jié)果大失所望——合眾社副社長富瑞見他后劈頭質(zhì)問:“為什么還不回中國?”并說“你一天不回去,就一天也不要來見我!”聯(lián)合通訊社總經(jīng)理古柏則告訴他:“美國不需要中國人當記者!”他在世界通訊社工作初始,執(zhí)行編輯威斯特用諷刺的口吻向編輯部介紹說:“這位中國人的學位比我們?nèi)绲娜藬?shù)還多。”國際部編輯密勒則說:“我的位子讓給你最好!”引起哄堂大笑。然而,趙忍受了一切屈辱,終日埋頭苦干,業(yè)務(wù)提高很快,最后被威斯特任命為國際新聞編輯助理。(15)

上述赴美留學先鋒中只有徐寶璜與密大新聞學院無緣。徐1912年自北京大學畢業(yè)后,獲官費赴美國密歇根大學學經(jīng)濟,后轉(zhuǎn)向新聞學。在美三年多,他主修經(jīng)濟,對于新聞學,“雖稍事涉獵,然無系統(tǒng)研究”,(16)也沒有獲得學位,所以蔡元培稱他為“游學”。(17)他之選擇新聞學,很可能是一時興趣所致。董顯光從巴克學院轉(zhuǎn)至密蘇里攻讀新聞學,是因為新聞這個職業(yè)充滿“刺激”,這與多數(shù)人對記者職業(yè)的向往相一致:汪英賓赴美留學前就是《申報》的記者,馬星野則是《政治與民眾》的編輯,圣約翰大學報學系出身的吳嘉棠,其留學意圖乃為在專業(yè)上“進一步深造”。(18)謝然之赴美留學背景比較撲朔迷離,盡管臺灣的新聞教育家羅文輝、鄭貞銘都證實謝曾是密蘇里學人,內(nèi)地有關(guān)學者也提到過他的密蘇里經(jīng)歷,但謝留學密蘇里的具體時間卻從未被披露過。

留美歸國后的作為:新聞教育家

20世紀第一個10年,始有留美新聞學人歸國,從20世紀20年代到30年代,是這些人歸國的高峰。在抗戰(zhàn)時期,很多密蘇里學人都已在新聞職場嶄露頭角,當時“在重慶的所有報社,幾乎都由密蘇里畢業(yè)生擔任發(fā)行人或編輯”,(19)不可謂不壯觀。

系統(tǒng)地梳理留美新聞學人回國后的作為,從專業(yè)和仕途兩方面來考察上述人物,可以發(fā)現(xiàn)他們大致分為三類:

1.從新聞學子到新聞教育家——代表人物:徐寶璜、汪英賓、蔣蔭恩。

2.從新聞學子到職業(yè)新聞人——代表人物:趙敏恒、吳嘉棠、馬星野。

3.從新聞學子到官場名流——代表人物:董顯光、沈劍虹、謝然之。

徐寶璜 (1913—1915留美)是第一類人物中的杰出代表,自1916年回國后,徐先任北京《晨報》編輯,后任北京大學教授兼校長室秘書。1918年蔡元培決定設(shè)立北京大學新聞學研究會,由徐任主任,并任新聞學導師和會刊《新聞周刊》編輯主任,定期為會員講授新聞學基本原理。這應是徐寶璜研究新聞學的動因。徐自己說:

客歲蔡校長設(shè)立新聞學研究會,命余主任其事,并兼任導師。余乃于暑假中,正式加以研究,就得著《新聞學大意》一篇……(20)

也就是說,在蔡元培的盛情邀請之下,1918年暑假,徐寶璜開始對新聞學“正式加以研究”。1920年后,他任教于北平、朝陽、中國、平民四所大學,講授新聞和經(jīng)濟方面的課程。著作《新聞學》經(jīng)四次修改,于1919年由北京大學新聞學研究會出版。全書共十四章,六萬字左右,涉及新聞學定義、報紙工作的性質(zhì)和任務(wù)、編輯、采訪、評論、發(fā)行諸方面,被蔡元培稱為我國新聞界“破天荒”之作。著名新聞學家邵飄萍當時在《京報》上評價:“無此書,人且不知新聞為學,新聞要學?!倍S天鵬在《新聞學綱要序》上則稱徐寶璜為“新聞教育第一位大師”、“新聞學界最初的開山祖”。

方漢奇教授認為,徐寶璜對中國新聞學的貢獻有三個第一:第一個在大學講授新聞學課程,第一個參與創(chuàng)辦新聞學研究團體,第一個出版新聞學專著。(21)

遺憾的是,徐寶璜英年早逝——于1930年6月1日因病去世,年36歲。

汪英賓 (1922—1924留美)1924年獲哥倫比亞大學新聞碩士學位,其論文《中國本土報紙的興起》(The Rise of the Native Press in China)以英文在美國出版。汪是上海洪門山主、清幫大佬汪禹丞之子,和宋氏家族的宋子良是圣約翰大學的同學。1924年秋回國后,汪與戈公振創(chuàng)辦上海南方大學報學系,任系主任;1925—1935年間,汪先后兼任光華大學、滬江大學商學院報學系教授,《時事新報》編輯主任、總經(jīng)理??箲?zhàn)爆發(fā)后,宋子良為軍委會西南運輸處主任,遂任命汪為重慶分處處長。汪后來在政府交通部及物資門任職,“多才多藝、辦事認真、清廉自守”,他于1947年重返新聞界,任上?!洞蠊珗蟆吩O(shè)計委員。1950年擔任圣約翰大學新聞系教授,兩年后調(diào)入復旦大學新聞系任教。1957年,被劃為“右派”,后發(fā)配至新疆牧馬并在當?shù)亍鞍艘晦r(nóng)學院”教英語。1971年病逝于新疆,據(jù)說是因騎術(shù)不精,發(fā)生事故傷亡所致。(22)

在新聞史專家寧樹藩看來,汪英賓的主要貢獻就在于那本英文版《中國本土報紙的興起》。他認為汪的著作是一部系統(tǒng)的“中國新聞史”,比戈公振的《中國報學史》早問世3年半,是我國歷史上第一部“中國新聞史”,之所以長期未能引起重視,乃因它用英文出版,讀者圈子過窄,此外,它的史料性價值不如戈氏和白瑞德(即:布立頓。作者注)的同類新聞史研究。但是該著作標志著中國新聞史學科發(fā)展進入了一個新階段,過去將此首創(chuàng)之功歸于戈公振的《中國報學史》,似有偏頗。寧樹藩認為,我國關(guān)于中國新聞史分期四階段的看法,最早由汪提出,即官報、外報、中國本國報刊、現(xiàn)代報刊。戈公振的《中國報學史》和蔣國珍的《中國新聞發(fā)達史》對中國新聞的四分期與汪的思路“基本一致”。在某些地方,戈氏的著作內(nèi)容“幾乎是汪氏的中文譯稿”!(23)

汪英賓罕見的一張照片

1940年代的《大公報》同仁,從左至右:袁光中、費彝民、李子寬、汪英賓、曹谷冰、金誠夫

汪的其他著作包括:《美國新聞事業(yè)》、《中國報業(yè)之覺悟》等。

據(jù)新聞史學家方漢奇回憶,反右時,“汪英賓聽說要給自己戴右派帽子,還以為是榮譽,謙虛地問:‘我是不是還不夠資格呀?’”(24)這多少反映了汪在政治上的幼稚。汪英賓的座右銘是:“以學識去做工作,以工作去求學識?!彼f:“人為萬物之靈,以天賦之性質(zhì)順人倫之性;服務(wù)以樂群,奮斗以圖存,慎獨近遠,開往繼來,此為余之人生觀也?!?sup >(25)汪英賓年輕時春風得意,后來命運坎坷,郁郁寡歡,卒于西北,令人嗟嘆不已。

蔣蔭恩?。?948—1949留美)在密蘇里留學精英中屬于晚學,1930年代中期他在上?!洞蠊珗蟆?、《大美早報》任記者和文藝副刊編輯。1941年任桂林《大公報》編輯主任,作為著名主筆,撰寫并翻譯大量新聞和評論,宣傳抗日救亡,激揚文字,深受讀者青睞。他1942年起從事新聞教育,先后在成都、北平任燕京大學新聞系主任和教授,講授新聞學概論、新聞采訪與寫作。當時燕大新聞系出版《燕京新聞》,由學生負責采訪編輯,系主任蔣蔭恩把關(guān)。曾在新聞系就讀的史學家唐振常當時負責副刊,他回憶道:每逢周六,我們就隨蔣先生步行穿越全城,到設(shè)在成都五世同堂街的《中央日報》編輯部排版。蔣先生毫無師長架子,總是親自動手貼版樣,處理版面,對于稿件的取舍,也傾聽學生意見,不加干涉。唐認為,他從蔣先生處學到的不僅是編報技巧,更重要的是對人的尊重。(26)蔣蔭恩指導下的《燕京新聞》以較大篇幅報道了學生愛國民主運動——如對反饑餓反內(nèi)戰(zhàn)、反對迫害保障人權(quán)、反對美帝國主義扶植日本等,可謂激進。1948—1949年,蔣在美國密蘇里新聞學院從事研究,但他也同時在中華民國駐美國大使館顧惟鈞大使手下任新聞秘書,而且還相當活躍。(27)他于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誕生之夜回到北京,投身于新中國的新聞事業(yè),先后擔任燕京大學新聞系教授、系主任和中國人民大學新聞系教授兼系副主任。(28)鄭興東教授曾經(jīng)記敘過蔣蔭恩從北大搬來的情況:

蔣蔭恩在“文革”中神秘死去

(他)舍棄了大房子,搬進了鐵一號紅樓,許多家具都賣掉了,連寵物小狗都送給了動物園……從此扎根人大,為中國人民大學新聞系的發(fā)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29)

蔣蔭恩在“文革”中飽受批斗摧殘后,于1968年4月含冤去世,家屬被告知是“上吊自殺”,但不準家屬收尸。(30)蔣身后留有《國際問題詞匯》和《報紙編輯講義》等著作。

除上述三位代表人物外,留美回國后成為教育家的還有幾位,比如梁士純(1902—1984)曾任燕京大學新聞系主任,圣約翰大學新聞系主任、復旦大學新聞系、安徽師范大學和南京大學外文系教授,著有《戰(zhàn)時的輿論及其統(tǒng)治》、《戰(zhàn)時新聞學》等。

留美歸國后的作為:職業(yè)新聞人

趙敏恒?。?924—1928留美)獲碩士學位后歸國,由于志在新聞實務(wù),(31)所以沿職業(yè)記者軌跡一路猛進。他于1928年初任英文《北京導報》副總編輯,1929年受聘于英國路透社,任該社駐南京特派員,幾年后升任路透社南京分社社長及中國分社社長。當時他家住鼓樓三條巷一幢雙層法式小樓,天天開著貼有英國路透社標記的小汽車上下班,很是風光。(32)

趙敏恒年輕氣盛,恃才傲物,在新聞界圈子里以“刺頭兒”著稱。他嫉惡如仇,不畏權(quán)勢,曾在金陵大學舉辦的一次國際新聞發(fā)布會上,怒斥國民黨中組部副部長張道藩破壞會場規(guī)矩,(33)也曾幾次在南京街頭制止英國水兵和外交人員惡意拍攝婦女拎馬桶、乞丐求乞等鏡頭。(34)

作為一個成功的新聞人,趙敏恒以獨家新聞取勝,在路透社的16年中屢建奇勛。他創(chuàng)造了4個第一:最先報道“九一八事變”,最早報道“西安事變”,最早報道李頓調(diào)查團報告,最早報道開羅會議。揭露1934年“藏本失蹤案”,更是顯露出他的非凡素質(zhì)。

當年6月8日晚,日本駐南京副領(lǐng)事藏本英明突然失蹤。日方對外大造輿論,說藏本為中方殺害,日本軍艦正在下關(guān)集結(jié),海軍陸戰(zhàn)隊大軍壓境,隨時可能進攻南京。在警察的幫助下,趙敏恒設(shè)法找到潛身于紫金山的藏本,使用種種手段誘使他道出因遭日方排擠而決定自殺的內(nèi)幕。消息經(jīng)路透社發(fā)表后,國際輿論大嘩,日本的陰謀隨之破產(chǎn)。(35)

趙首發(fā)“西安兵變”報道也充滿了戲劇性:1936年12月12日上午,正在南京家中的趙突然接到國民黨高官的電話,問西安有否電報,有否路透社記者和電臺聯(lián)系。趙憑記者的敏感,認為其中必有蹊蹺,于是,打電話給鐵路局,了解到隴海路通車受阻,又通過關(guān)系了解到蔣介石被困于西安華清池。趙琢磨:如果不是突發(fā)性事變,蔣介石可以赴咸陽,再由潼關(guān)派援軍前往,南京高層也不至于亂了陣腳。現(xiàn)在消息中斷,西安又在東北軍手中,極有可能發(fā)生了兵變。遂立即發(fā)出加急電報:“西安兵變!”這次突發(fā)報道看似趙敏恒是在冒險,實則是由于他掌握了大量內(nèi)部情報,根據(jù)經(jīng)驗,做出了正確判斷。(36)

抗戰(zhàn)初期,趙對八路軍、新四軍的抗日活動進行了多方報道,特別是及時報道了震驚中外的“皖南事變”,因此曾受到過軍統(tǒng)特務(wù)的恫嚇。(37)趙雖桀驁不馴,但卻能保持一顆坦誠之心。在重慶時期,他與中共代表團辦事處人相熟,受到周恩來的三次宴請。在一次酒后,趙敏恒坦言自己曾制造過假新聞——在1933年“閩變”事件中,他認為李濟深、蔡廷鍇等發(fā)動成立反蔣抗日的獨立政府是不顧大局,于是在報道中違心地夸大了中央軍的武力,造成十九路軍軍心動搖、不戰(zhàn)而退。趙敏恒為此深感內(nèi)疚,他曾向李、蔡兩將軍公開道歉,認為這是自己新聞從業(yè)中的污點。(38)

趙的嫉惡如仇在1944年達到了頂峰,他的長篇通訊《倫敦去來》在重慶《新民報》連載,披露了英國在非洲殖民地的高壓政策,受到路透社高層的指責。趙對重慶國際記者俱樂部的一些西方記者一直比較反感,也在報端披露了這些人的不雅:比如合眾社的攝影記者甘色勒衣冠不整,曾受史迪威將軍訓斥;攝影記者白朗德的一本裸體影集在招待所廣為流傳;合眾社記者馬丁醉酒后丑態(tài)百出;倫敦泰晤士報記者弗爾門揚言要娶西藏公主為妻;《時代周刊》記者白修德,夏天光著身子在草地上日光浴,滿身黑毛等等。一些外國記者說趙“丑化西方記者”,狀告路透社。路透社要趙停止出版《倫敦去來》,被趙拒絕,他表示:如果我寫的不符合事實,你們可以處分我、開除我,如果我寫的是事實,則這屬于新聞自由,他人無權(quán)干涉。趙后來以辭職來抗議,并且拒絕領(lǐng)取該社的退職金。(39)1945年后,他歷任重慶《世界日報》總編輯、上?!缎侣剤蟆房偩庉嫞⒓嫔虾偷┐髮W新聞系教授。

自左至右:前排,舒宗僑、王昌孝、陳望道、朱振華;第二排,張允若、俞康成、曹孚;第三排,張四維、蔣孔陽、余家宏、曹亨聞、黃純初;最后一排,陳望道校長的通訊員、杜月村、趙敏恒

照片出處:《一張老照片引發(fā)的回憶》(張允若)

趙敏恒的《采訪十五年》曾在新聞業(yè)界產(chǎn)生很大影響

1949年解放前夕,北京、上海的許多報人紛紛出走臺灣,趙也猶豫再三。香港《星島日報》請他做總編輯,國民黨有關(guān)部門兩次給他們夫婦發(fā)了飛機票,要他去臺灣,路透社和塔斯社也均向趙招手,但是趙卻遲遲不肯走開。(40)曾跟他有過交往的田漢勸他留下來,說:“共產(chǎn)黨是了解你的,你不要走!”(41)并向周總理做了匯報。周請趙夫婦到北京來,傳話說“作為我的客人,住在北京飯店。工作慢慢談”。

上海解放后,軍管小組接管上海新聞報社,宣布該報??采⑷w工作人員,逮捕總經(jīng)理詹文滸,罪名是“國民黨特務(wù)”。趙敏恒和夫人謝蘭郁選擇了留在內(nèi)地,但趙被送進了設(shè)在蘇州的華東革命大學學習,一面交代歷史問題,一面接受思想改造。此時,復旦大學校長陳望道續(xù)聘趙為新聞系教授,發(fā)最高工資六百元,趙出任復旦大學校務(wù)委員會委員、教授,講授采訪寫作課程。但處在大時代變革中的他心潮難平。他的老部下沈蘇儒先生回憶道,在1949年至1950年中,趙已經(jīng)從原來在昆山路的房子遷出,搬到蘇州河與百老匯相鄰的一個小公寓。蘇有次去看他時,看見趙捧著收音機在聽BBC短波新聞,蘇大驚。那個年代竟敢冒如此風險,皆因是新聞人,無法放棄新聞。(42)

復旦大學退休新聞學教授張允若當時是新聞系里最年輕的學生。在他印象中,“趙敏恒先生當時正值壯年,身材敦實,愛抽雪茄,說起話來有板有眼,稱呼別人時別具一格:‘余家宏余先生’、‘舒宗僑舒先生’……”但“只覺得他在學習會議上出言謹慎,表情嚴肅,不像平時接觸中那樣輕松風趣。我們也感覺得到,上頭對他還是頗有疑忌的。會上一再詢問他解放前同英國領(lǐng)事館以及幾個英國朋友的關(guān)系,他一一作了說明,后來還專門寫了交代材料”。(43)

1955年“反胡風運動”之后,在接下來的“肅反運動”中,趙敏恒因卷入所謂“國際特嫌”案件,遭到逮捕。據(jù)趙的夫人謝蘭郁說,此次被捕和趙早年在外交部情報處的經(jīng)歷有關(guān)。趙被關(guān)押在上海,待遇尚好,他還寫信安慰夫人,說能打網(wǎng)球,窗外有玫瑰花香,希望她保重。(44)

謝蘭郁到處為夫鳴冤叫屈,說趙敏恒雖曾受雇于路透社,但與“帝國主義特務(wù)”毫無干系。然而在1960年,趙還是被判8年徒刑,發(fā)配至江西勞改農(nóng)場改造,謝蘭郁也因“為夫鳴冤”,被其所在上海第六十中學打成右派分子,下放到青浦勞動改造。吳中杰回憶說:

趙敏恒判刑后,即押赴江西新余礦山勞動。在離開上海前,謝蘭郁帶著兒子趙維承到提籃橋監(jiān)獄去見他一面。只見趙敏恒的頭發(fā)全白了,健壯的身體變得十分消瘦。謝蘭郁問道:“要不要上訴?”趙敏恒說:“不要上訴了,沒有用的?!彼嗣鹤拥念^說:“維承這么大了!”他感到一種欣慰。停了一會兒,他又說:“原來我們以為自己什么都懂,其實是什么都不懂。要好好學習呀!”(45)

趙、謝相繼落難后,家境極為艱難,“從復旦筑莊38號樓上樓下一套日式房子,一直搬到復旦農(nóng)場的工棚小屋,工棚的四壁是用竹條編的,從里面可以清楚地看到外面的田野和建筑工地的情景,當然也就四面透風了;家庭經(jīng)濟也陷入困境,只好變賣舊物勉強度日,甚至把路透社的獎品金煙盒也變賣掉了?!?sup >(46)

趙敏恒和愛子,攝于1940年代

1961年1月6日,趙病死在勞改礦山里,時年57歲。謝蘭郁、趙維承母子二人到達江西新余后,扒在一輛油罐車后面顛簸了兩小時,才到達那座礦山。她們看到的只是一口薄皮棺材。據(jù)說,趙是因跌跤出血,感染了破傷風菌,中毒身亡。(47)

趙的新聞專著大多是探討新聞實務(wù)的,包括:《新聞圈外》、《倫敦去來》、《采訪十五年》,另有《外人在華新聞事業(yè)》,此書至今被學界廣泛引用。

趙敏恒是一個新聞獨行俠,他的職業(yè)新聞業(yè)績至今為人稱道。有人稱譽他“渾身是消息”,也有人說他是“大事記式的新聞記者”。(48)陸鏗在其著作《大記者三章》中稱:“趙敏恒先生是公認的當代中國最了不起的記者……為國際新聞界所推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歐洲戰(zhàn)場上,我們遇到了英、美大牌記者,幾乎無一例外地提到他(Thomas Chao)就伸大拇指?!?sup >(49)他一直試圖在實踐中堅持“新聞專業(yè)主義”,但他得罪了太多的國民黨官員,國民黨顯然不喜歡他,這大概是他最終未選擇去臺灣的原因之一。具有悲劇意義的是,他的那套“新聞專業(yè)主義”在新中國也交了“華蓋運”,他的國際新聞背景既使他出人頭地,又使他身陷囹圄。

具有諷刺意義的是,趙敏恒服務(wù)過又批評過的路透社卻沒有忘記他?!拔幕蟾锩焙笃?,路透社高層人士訪問中國時,曾向周恩來提出要見趙敏恒;1990年代,路透社駐中國首席記者探訪上海趙宅,還帶著該社的補貼基金兩千英鎊,其時,謝蘭郁已逝,錢就留給了趙的兒子趙維承。(50)

馬星野?。?931—1934留美)1934年在密蘇里新聞學院剛剛領(lǐng)到畢業(yè)證書,便接到母校中央政治學校要求他回國的電報,他迅速回到國內(nèi),任該校新聞系教授及系主任達14年之久。初時,馬星野才25歲。教務(wù)主任羅家倫怕他年紀太輕,鎮(zhèn)不住學生,便安排他在外交系開設(shè)“新聞學”選修課程。因為“四年級的學生快畢業(yè)了,是不會轟老師的”。但半學期下來,不但沒有學生轟他,反而有更多人選他的課。馬還親自撰寫了系歌歌詞,首段開頭四句是“新聞記者責任重,立德立言更立功,燃起人心正義火,高鳴世界自由鐘”。(51)

馬星野被尊為中國“新聞教育之父”

臺灣政治大學的彭家發(fā)教授將馬尊為“新聞教育之父”,他認為,盡管1920年上海圣約翰大學即有報學系,但正規(guī)學院式之新聞教育,則始自1935年之國民黨中央政治學校新聞系……馬畢業(yè)后將密蘇里那一套搬回中國南京母校,開設(shè)首個正規(guī)新聞學系,將中國新聞學系現(xiàn)代化并培養(yǎng)業(yè)界專才。所以正規(guī)的中國新聞教育,一開始就是“美式裝備”。(52)

1942年到1945年,馬任國民黨中宣部新聞處處長。在此期間,他做了兩件有影響的事:一是1942年,馬受其時中國新聞學會之托,起草了《中國新聞記者信條》十二條,被認為是中國當代第一個記者守則;再一個就是他那有關(guān)中國新聞自由的妙論。

二戰(zhàn)結(jié)束后,美國報紙主筆協(xié)會(ASNE)代表團呼吁各國將“新聞自由”列入戰(zhàn)后和平條約,并派一個新聞界代表團于1945年3月28日到達中國進行游說。他們的到訪引起了新聞界的強烈反響。3月30日,《大公報》發(fā)表社評《歡迎新聞自由》,猛烈抨擊中國壓制新聞自由的傳統(tǒng)。時任國民黨中宣部新聞處處長的馬星野第二天就在《中央日報》發(fā)表文章——《中國言論界的自由傳統(tǒng)》,反擊《大公報》“中國文化從沒有過新聞自由與言論自由”的說法。馬舉出“詩”三百篇、《春秋》等諷諫政治、伸張民意的例子,來證明“言論界之自由與獨立,乃是中國最可寶貴的傳統(tǒng)”。

馬星野說:“值得我們重視的,是中國四千年來一貫的民本主義精神,一貫的反對暴君,一貫的尊重清議,一貫的有是非善惡,如果我們一筆抹殺,以為新聞自由、言論自由都是舶來品,這種荒漠如何能培植出新的花果?”

據(jù)說,馬的文章看似批駁《大公報》,(53)實乃一箭雙雕,表明國民黨內(nèi)要求新聞自由的聲音也在高漲。(54)馬的自由主義精神很快就得到了證明。

1928年在上海創(chuàng)刊的《中央日報》由于是國民黨的黨報、“黨的喉舌”,報社高層崇尚“先中央后日報”,亦即黨的宣傳第一、新聞第二,新聞報道和言論方針必須配合黨的政策。但1946年,馬任中央日報社社長后,將中央日報“先中央后日報”的傳統(tǒng)改成“先日報后中央”。編輯部一批報人追求“新聞第一”的理想,一再打破政治禁忌和意識形態(tài)的桎梏,創(chuàng)造了該報史上的“黃金時代”,這個功績是和社長馬星野分不開的。

所謂的“黃金時代”,突出表現(xiàn)在《中央日報》在此時期創(chuàng)造的中國新聞自由史上的幾個著名案例上:比如記者漆敬堯曾披露孔祥熙、宋子文家族貪污國家外匯的內(nèi)情,震撼全國;根據(jù)國大代表不滿國軍東北失利發(fā)出的聲音“請殺陳誠,以謝天下”,制定了大標題,掀起軒然大波。(55)

據(jù)當時任《中央日報》副總編輯兼采訪主任的陸鏗回憶:南京央報能夠在抗戰(zhàn)勝利后……辦得有聲有色的主因之一,是社長馬星野暗中支持“先日報后中央”的做法。陸鏗說:“《中央日報》自1928年2月創(chuàng)辦以來,一直都是賠本的,賠了十八年的本。到1946年馬星野老師接掌后才開始賺錢。內(nèi)容充實,版面清新,新聞快而準;報紙雜志化,銷路自是日日上升;有一個時期,刊登廣告甚至排隊,令人難以想象……”

據(jù)老報人徐詠平先生追憶,南京《中央日報》無論廣告、銷路,都打破了過去的銷售紀錄。馬星野在任社長期間,以他在美國密蘇里大學所學的新聞專業(yè)理念,使該報從一張仰賴津貼的報紙成為一張盈利的報紙?!瓰榱藥灼恼?,馬曾被黨部記過,還差點挨流氓的打。(56)

馬當然是忠于蔣介石的。根據(jù)彭家發(fā)的研究,馬“從到政校任教職,籌辦新聞系,后擔任抗戰(zhàn)時新聞處處長、中央日報社社長,至中央通訊社董事長,他都完全聽命于恩師蔣中正先生的安排”。1949年到臺灣之后,馬繼續(xù)擔任“中央”日報社社長。1952年轉(zhuǎn)任國民黨“中央”委員會第四組主任,1959年出任駐巴拿馬“大使”,1964年冬任“中央”通訊社社長,1973年4月轉(zhuǎn)任“中央”通訊社董事長,直至1985年退休。1984年4月,美國密蘇里大學新聞學院授予他“杰出新聞事業(yè)終生服務(wù)最高榮譽”獎?wù)?。馬星野一生著作甚豐,主要有《新聞學概論》、《新聞事業(yè)史》、《新聞的采訪與編輯》、《言論研究》等。

1991年3月11日,馬星野病逝于臺灣,享年83歲。他的部下徐鐘佩女士的一篇悼念文章,披露了他最后的情景,她寫道:

冠蓋滿京華,這一介寒士寂寂的死在一個二等病房里,他一生和浪費及奢侈作戰(zhàn)。卻節(jié)節(jié)敗退,只有零落的掌聲,未曾得到應有的反應。(57)

吳嘉棠?。?934—1936留美)早年生活比較浪漫。他在密蘇里大學讀書時與一位堪薩斯姑娘相遇,墮入情網(wǎng),因為當?shù)亟古c有色人種通婚,兩人遂去美國北部注冊登記。1936年夏天,吳嘉棠學成歸國,將妻子帶回故鄉(xiāng)上海,邂逅《大陸報》掌門董顯光,其時吳嘉棠剛從美國回來,意氣風發(fā),兩人又是密蘇里同門,董顯光大喜。遂聘吳到《大陸報》工作,后又提升時年24歲的吳為該報總編輯。

在上海孤島時期,吳嘉棠曾在圣約翰大學新聞系任教,所講授的英美新聞事業(yè)使學生大開眼界。后由于外籍教授相繼回國,吳成為資深教授和系主任,從此聲名大振。吳還被英文《大美晚報》發(fā)行人史帶(C. V.Starr)聘為該報總編輯。時任《申報》社長和總主筆的潘公展也很欣賞吳嘉棠,聘他擔任《申報》的采訪主任,其時,吳嘉棠30歲出頭,竟一身三任——新聞系主任、英文報總編輯、《申報》采訪主任,成了上海報壇的風云人物??箲?zhàn)期間,吳嘉棠因反對汪精衛(wèi)政權(quán)而被列入黑名單,遭到通緝,一家人逃難寄居于上海當時的摩天大樓國際飯店。

吳嘉棠的公子、名記者、美國斯坦福大學新聞學教授吳惠連(William F. Woo)回憶道,他出生那天,上海在日軍攻擊下到處起火,做編輯的父親把臨盆的妻子送到醫(yī)院門前,轉(zhuǎn)身趕去主持采訪突發(fā)的大新聞。曾是記者的母親,只好自己步進產(chǎn)房……戰(zhàn)爭結(jié)束了,父母的婚姻也畫上了句號。母親好不容易擠上了去美國的客輪,家人都來碼頭送行——祖父母、叔叔阿姨、仆人和朋友們,獨不見父親的身影。

吳嘉棠

吳惠連回憶說:“當我問父親在哪里時,有人說他在辦公室。他們說他很忙,搞報紙就是這樣子……對父親來說,新聞對他太重要了,對妻子、兒子的責任都沒關(guān)系?!?sup >(58)

吳嘉棠和發(fā)妻離異后,不久就與女記者謝寶珠傳出了緋聞。謝寶珠乃豪門閨秀,才貌雙全,風頭壓過當時的女記者陳香梅、池廷熹。她與吳嘉棠的戀情,為多家小報追蹤。據(jù)說二人斥資在上海白賽仲路上買了一幢花園洋房,極盡奢華,被譽為“小皇宮”。(59)1949年春,解放軍大軍壓境,直逼滬上,但崇尚自由主義的吳嘉棠匆忙離開上海卻未去臺灣,而是流亡日本,在東京創(chuàng)辦了“泛亞”(Pan Asia)通訊社,每天向亞洲各地的中外媒體提供新聞特寫和新聞圖片,最初勢頭很猛,不久在各國通訊社競爭中風雨飄搖,終于倒閉。1956年,吳嘉棠攜妻帶女跑到香港創(chuàng)業(yè),任英文《虎報》的總編輯,后感覺香港市場太小,心情郁悶,遂投筆從商,去南美淘金,結(jié)果一敗涂地,傾家蕩產(chǎn)。彼時謝寶珠又雪上加霜,提出離婚,落下吳嘉棠滿懷寂寞之心,孑然一身,再回香港,不幸染上癌癥,晚年凄風苦雨,于1982年8月郁郁辭世,享年70歲。(60)

吳嘉棠本質(zhì)上是個自由新聞人,一生未介入政黨紛爭,他也并不討國民黨歡迎,所以他在1949年未加入赴臺的潮流。但是在政治的社會中,新聞人焉能擺脫政治、獨往獨來?吳嘉棠的一生是個令人深思的悲劇。

留美歸國后的作為:官場名流

董顯光?。?909—1913留美)1912年進入哥倫比亞大學新聞學院攻讀碩士學位,后因母病輟學,次年回國,在船上遇孫中山,曾有一次長談。這次會談成為董顯光事業(yè)的開端。孫還送他一把手槍留念,并介紹董擔任上海英文《民國西報》副主筆和該報駐北京記者。1914年6月,董任英文《北京日報》主筆兼《紐約時報》駐京記者,因揭露袁世凱陰謀接受日本“二十一條”的賣國活動,引起世界轟動,遭受當局通緝,遂避居于天津法租界內(nèi),至1916年事態(tài)平息乃復出。(61)

董顯光

董對近代中國新聞的最大貢獻莫過于全面引進美國的新聞理念。1918年,董聯(lián)合北洋大學法律系教授??怂箘?chuàng)辦英文《華北明星報》,以重金聘請了一批美國資深編輯、記者,聲名大振。在經(jīng)營上以降低訂報費和天天出報與其他中外文報紙競爭,一年后就成為天津發(fā)行量最大的英文報紙。1925年,董顯光辦天津《庸報》,一改過去各報頭版以社論和廣告為主的編排形式,將時事要聞放在頭版,還請名作家主筆副刊,請體育明星、文化界名流撰稿,充實國際新聞,吸引了眾多讀者?!队箞蟆穼鹘y(tǒng)中國報紙的突破,令其銷路大增,日售萬余份,與天津另兩份報紙《大公報》、《益世報》成三足鼎立之勢。(62)1929年,董任上海英文《大陸報》總主筆和總經(jīng)理,仍堅持以美國新聞原則辦報。(63)

董后來離開《大陸報》,主持國民黨軍委駐滬辦事處外國新聞電訊的檢查工作,并從此告別報人生涯,步入政界。這都是蔣介石的安排,蔣在1934年介紹董加入國民黨。在抗戰(zhàn)中,董歷任國民黨軍事委員會第五部副部長、中宣部副部長,并曾作為蔣介石的隨員參加開羅會議,1947年任行政院新聞局局長。1949年到臺灣后被蔣介石任命為“外交部”特使,往來于美、日、歐洲各國,先后任駐日“大使”和駐美“大使”。自幼篤信基督的董顯光,為人低調(diào),與人為善,他曾是蔣介石在溪口龍津?qū)W校的英文老師,但當年他采訪蔣時,一直不提此事,直到蔣某天突然覺得他眼熟,問他可是當年那個英文老師,他才不得不承認。蔣從此對他以“師”稱之,他卻從不以此驕人。(64)他當了8年宣傳部副部長,其間換了10任部長,最后來了個吳國禎,竟是董女婿在美留學的同班同學。在太太的壓力下,他辭官赴美,去學汽車修理。(65)隨著年齡的增長,信仰彌堅,常稱自己是“中國的農(nóng)夫”。1958年退休后,他把時間大都花在傳教布道上,并撰寫了回憶錄。1971年在美國病逝,享年75歲。

董著作甚豐,有《一個中國農(nóng)夫的自述》、《蔣介石傳》、《日笑錄》、《臺灣教會發(fā)展史》、《中國和世界報刊》等。

1957年,董顯光獲得密蘇里大學新聞學院的“新聞事業(yè)服務(wù)獎?wù)隆?,成為中國第二位獲此殊榮的新聞從業(yè)者。

謝然之 (193?—193?留美)這個密蘇里學人的經(jīng)歷比較神秘,到目前為止,他去密蘇里的留學時間仍然是撲朔迷離。他的神秘色彩主要與他早期的奇特經(jīng)歷有關(guān):他曾投身革命,是中共中央政府辦事處秘書長和中共中央機關(guān)報《紅色中華》編委,但后來這位共產(chǎn)黨人投向國民黨。對此,一位中共黨史研究者做如下描述。

紅軍長征以后,瞿秋白擔任中央局宣傳部長,繼續(xù)主編《紅色中華》……瞿秋白搬到報社來住宿,與其他兩位編輯韓進和袁血卒,一起承擔報紙的編務(wù)工作。另一個編委謝然之藏在農(nóng)村養(yǎng)病,不來上班,后來在敵人大搜查時被捕叛變。(66)

據(jù)說,謝出賣了陳毅和項英,投奔了蔣經(jīng)國,受到國民黨高官、同鄉(xiāng)陳誠的重用,先后任三青團中央團部書記長、辦公室副主任和陳的私人秘書。郭沫若在《洪波曲》一書中對他有一段介紹。

(政治部開部務(wù)會議)陳誠的私人秘書謝然之這天也列席了。他曾擔任瑞金《紅旗報》的編輯,被俘后投降,由陳誠送他到日本住過一段時間。他也是心腹集團中的一個人,所有陳誠的應酬文字或演講稿,大概是這位小人物(人的確矮小)代庖。(67)

謝然之

謝然之在1941年至1944年任國民黨新湖北日報社社長,惟陳誠之命是從,以陳誠的招牌擴充事業(yè),向省直機關(guān)團體和湖北未淪陷各縣攤派訂報任務(wù),報紙發(fā)行量由3000份增至7000份。(68)他還代表陳誠,前去游說冼星海做國民黨的音樂官員,遭到后者拒絕。(69)1949年謝然之到臺灣后,任《新生報》社長、國民黨中央四組主任、副秘書長、駐薩爾瓦多“大使”,并任政治大學、文化大學教授、新聞系主任,后來投奔美國,走上不歸路。

謝然之最為人所詬病的是他在1960年代任國民黨文化高官時封殺臺灣刊物《文星》惹出是非,由此遭到自由文人的強烈抨擊。李敖在批評謝扼殺言論自由的同時,還揭露了謝更多的陰暗面。

謝然之是中共的叛徒

謝然之權(quán)傾一時之際,住在天母三路三十五街五號,看中了下女,奸之成孕,被太太發(fā)覺,怒將孕婦趕出家門。后來太太一想,自己既然不能生,何不收個兒子?于是遍尋下女,找了兩三個月才找到。不料下女拿喬,敲了兩萬元(近四十年前的兩萬元),才把兒子交出。謝然之的無行,此為一端。(70)

謝然之的后任、政治大學新聞學教授羅文輝卻對謝然之持嘉許態(tài)度,稱《新生報》在謝然之的領(lǐng)導下“很快就成為當時臺灣最具影響力的報紙之一”,謝“為復校后的政大新聞系奠下了良好的基礎(chǔ)”。(71)但是,作為新聞學人的謝然之沒有留下任何有影響的新聞學著作。

沈劍虹?。?934—1939留美)在密蘇里新聞學院獲碩士后,1939年回國曾任南京中央社編輯、國民黨中宣部國際宣傳處編撰科科長、中宣部駐舊金山辦事處主任、新聞局第二處處長。有關(guān)他的資料甚少。他的一生主要是做新聞官和外交官。1949年解放前夕,人心惶惶,許多人紛紛逃往臺灣,但有少數(shù)人拒絕前往,而選擇了美國、南美和中國香港,比如孔祥熙夫婦、宋子文夫婦、前行政院院長孫科、臺灣省主席魏道明等,這其中也有沈劍虹的身影。沈的解釋是他當時服務(wù)的行政院新聞局奉命解散,因此不得不留在香港就業(yè)。(72)他先后任英文《中國郵報》副編輯、“麗的呼聲”電臺中文節(jié)目主任以及《虎報》主筆。直至1956年,他的命運突然發(fā)生了變化。轉(zhuǎn)折的契機源于他的英文。沈的英文自幼就極為出色。1956年他偶然訪問臺灣時,適逢蔣介石回憶錄《蘇俄在中國》需要譯成英文,多名資深人士前來翻譯卻不能盡意,最后有人舉薦了他,蔣介石對他的英譯十分滿意,便任命他為總統(tǒng)私人英文秘書,沈從此官運亨通。(73)不過蔣介石是否能鑒別英文之高下,還是一個問題,很可能是受夫人宋美齡的影響。事實上,宋美齡對沈劍虹的英文能力相當賞識。根據(jù)一份臺灣的資料,當年,蔣介石和來訪的美國總統(tǒng)艾森豪威爾在“總統(tǒng)府”前的廣場發(fā)表演講,宋美齡指名讓沈劍虹做同聲翻譯。沈翻譯得很好,此后蔣、宋對沈更加信任,(74)沈劍虹的前途也因之一帆風順,歷任“外交部”情報司司長兼對外發(fā)言人、“行政院”新聞局局長、駐澳大利亞“大使”、“外交部”副部長、駐美國“大使”——他是國民黨政權(quán)最后一位駐美“大使”。

沈劍虹

沈劍虹說:“當年選擇密蘇里新聞學院,而未選擇常春藤盟校去念書,是準備終身獻身新聞事業(yè)的”,成為“大使”并不是他的目標,(75)然而政治使他走上了不歸路。所以,沈劍虹身后沒有什么新聞學著作,只留下了幾本回憶錄,代表作為《使美八年紀要:沈劍虹回憶錄》。沈是密蘇里學人中最高壽的一位,2007年7月去世,享年99歲。

結(jié)語

無論舊中國留美學人回國后作出了何種選擇,有著何種政治取向,他們都參與了中國現(xiàn)代新聞學的開拓。他們將美國新聞理念全面引入中國,使中國新聞學直接融入世界新聞學的主流。經(jīng)過近半個世紀的承前啟后,薪火相傳,中國的新聞業(yè)進入了全新的時代。留美學人的最大貢獻就是直接推動中國的新聞學與現(xiàn)代新聞學接軌。

歷史進程在1949年后出現(xiàn)了巨變。當新中國的新聞學以嶄新的姿態(tài)踏上歷史舞臺之時,舊中國的新聞人物也就完成了自己的歷史使命。一個時代的大幕拉開了,這個時代對美國新聞學是否定的,對舊中國留美新聞人也是否定的。然而,在1978年中國改革開放后不斷的歷史反思中,舊中國留美新聞人的歷史作用正被重新評估。隨著對這些人更系統(tǒng)、更深入的探究,他們在中國新聞史上的地位將會呈現(xiàn)得更加清晰。

————————————————————

(1) 寧樹藩認為,中國在相當一段時間內(nèi)“所講中國現(xiàn)代新聞史,實為中國共產(chǎn)黨報刊史”,見卓南生主編:《寧樹藩文集》,376頁,汕頭,汕頭大學出版社,2003。

(2) 有關(guān)徐寶璜出身的信息很少,根據(jù)徐后人的披露,徐出身為“(辛亥)革命知識分子家庭”,見徐寶璜《新聞學》,17頁,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4。

(3) 楊虎:《燕大新聞館》,見蕭東發(fā):《風物:燕圓景觀及人文底蘊》,41~42頁,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3。

(4) 寧樹藩:《松元君平與新聞學》,見卓南生主編:《寧樹藩文集》,436~440頁,汕頭,汕頭大學出版社,2003。

(5) 蔡元培:《蔡序》,見徐寶璜:《新聞學》,17頁,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4。

(6) 羅文輝:《密蘇里大學新聞學院對中華民國新聞教育及新聞事業(yè)的影響》,載《新聞學研究》,1989(4):201~210頁。

(7) 有關(guān)情況見羅文輝:《密蘇里大學新聞學院對中華民國新聞教育及新聞事業(yè)的影響》,載《新聞學研究》,1989(4),201~210。以及劉方儀:《中國化新聞教育的濫觴——從20世紀20年代燕大新聞系談起》,載《北京社會科學》,2004(2):153~159頁。

(8) 見汪英賓紀念密蘇里新聞學院建校20周年題詞,此題詞保存在該院二樓一室門廳兩側(cè)。

(9) 《馬星野》,浙江在線,http://zjtz.zjol.com.cn/05zjtz/system/2005/12/23/006415055.shtml, 2005-12-23。

(10) 一說董母與北美長老會傳教士費啟鴻的夫人瑪麗·夢克麗蘭交往密切,經(jīng)其推薦,董顯光成為官費留學生。見林放:《天津〈庸報〉創(chuàng)辦人董顯光》http://www.cnnb. com.cn/gb/node2/channel/node13890/node18707/node61076/node61083/userobject7ai1292732.html, 2006-10-07。有關(guān)董顯光早年的經(jīng)歷,見董顯光:《董顯光博士自傳》,4~35頁,臺北,臺灣茗光圖書中心社,1975。

(11) 有關(guān)董顯光的美國留學經(jīng)歷,見董顯光:《董顯光博士自傳》,14~35頁,臺北,臺灣茗光圖書中心社,1975。

(12) 梁實秋:《唐人自何處來》,載梁實秋《梁實秋文集》,251頁,吉林,吉林攝影出版社,2000。

(13) 劉亦實:《特立獨行的民國著名記者趙敏恒》,載《文史春秋》,2006(11):56~58頁。

(14) 趙敏恒:《采訪十五年》,2頁,重慶,新聞戰(zhàn)線社,1943。

(15) 趙敏恒:《采訪十五年》,3~9頁,重慶,新聞戰(zhàn)線社,1943。

(16) 徐寶璜:《新聞學》,10頁,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4。

(17) 徐寶璜:《新聞學》,6頁,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4。

(18) 儲玉坤:《吳嘉棠報海沉浮記:從圣約翰到密蘇里》,載《檔案與史學》,2002(1):52~53頁。

(19) 俞夢燕:《美國的新聞教育家與中國》,轉(zhuǎn)引自羅文輝:《密蘇里大學新聞學院對中華民國新聞教育及新聞事業(yè)的影響》,載《新聞學研究》,1989(4):201~210頁。

(20) 徐寶璜:《新聞學》,10頁,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4。

(21) 徐寶璜:《新聞學》,1頁,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4。

(22) 參見姜豪:《戰(zhàn)時重慶見聞錄》,載《檔案與史學》,1996(3):55頁。

(23) 寧樹藩:《懷念汪英賓教授——兼論他的〈中國本土報紙的興起〉》,載卓南生主編:《寧樹藩文集》,346頁,汕頭,汕頭大學出版社,2003。

(24) 楊黎:“云山蒼蒼 江水泱泱 先生之風 山高水長……”西南政法大學新聞傳播學院網(wǎng)頁,dpt.swupl.edu.cn/content.asp?d7&ci, 2007-07-06。

(25) 徐培汀:《20世紀中國新聞學與傳播學》,237頁,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1。

(26) 謝振聲:《著名新聞教育家蔣蔭恩》,http://www.cnnb. com.cn/gb/node2/channel/node13890/node47548/node62692/node62698/userobject7ai1299873.html, 2011-12-18。

(27)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所編:《顧惟鈞回憶錄》,第6卷,558頁,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8。

(28)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所編:《顧維鈞回憶錄》第6卷,558頁,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8。

(29) 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五十年光輝之路:1955年》,http://edu.sina.com.cn/y/news/2005-11-11/145248052.html, 2005-11-11。

(30) 蔣蔭恩在“文化大革命”中的自殺和他1940年代末期在國民黨駐美國大使館任職有關(guān),蔣在燕京大學的同事、現(xiàn)任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教授的方漢奇證實,蔣的自殺除了上述原因外,還與蔣與燕京大學校長、美國駐中國大使司徒雷登,以及蔣曾給《中央日報》寫過社論有關(guān)。見方漢奇教授致作者信,2008年3月4日。

(31) 趙敏恒曾說:“我向來不想當教書匠,更不想教新聞學課程”,見趙敏恒:《采訪十五年》,77頁,重慶,天地出版社,1944。

(32) 劉亦實:《特立獨行的民國著名記者趙敏恒》,載《文史春秋》,2006(11):56~58頁。

(33) 關(guān)于此事件,吳中杰記載道:張道藩是法國留學生,以文化行家自居,又自恃得寵于當?shù)?,平日非常驕傲。在一次金陵大學的新聞發(fā)布會上,他用法語與法新社首席記者及其漂亮的女秘書高聲交談,影響了會場秩序,主持人向他示意,但他仍喧嘩如故。趙敏恒看不下去,以英語斥責張道藩,張惱羞成怒,對趙加以恫嚇。為了照顧會場秩序,趙敏恒暫不理他,等散會之后,卻候在停車場上,等張道藩出來,就迎了上去,直呼其名說:“我倒要領(lǐng)教你如何報復我!”張道藩哪里受過這樣的沖撞,顯得非常狼狽,而趙敏恒則毫無退讓之意,出現(xiàn)了尷尬的場面。別的同行官員連忙出來打圓場,才算了事。見吳中杰,《一代名記趙敏恒》,http://www.xiaodaya.com/Story/renwu/20110723/46452.html, 2011-07-23。

(34) 劉亦實:《特立獨行的民國著名記者趙敏恒》,載《文史春秋》,2006(11),56~58。

(35) 趙敏恒:《采訪十五年》,37~38頁,重慶,天地出版社,1944。

(36) 趙敏恒:《采訪十五年》,37~38頁,重慶,天地出版社,1944。

(37) 徐培?。骸秶H著名記者趙敏恒》,載《新聞窗》,2004(06)。

(38) 劉亦實:《特立獨行的民國著名記者趙敏恒》,載《文史春秋》,2006(11):58頁。

(39) 趙敏恒:《采訪十五年》,88~95頁,重慶,天地出版社,1944。根據(jù)徐鑄成回憶,趙敏恒1943年從倫敦路過開羅,看到飛機場停了很多小汽車,就向倫敦總社發(fā)了一條新聞,說開羅有跡象表明正舉行一個重要會議。他是用無線電發(fā)給總社的內(nèi)參電。蔣介石、羅斯福、丘吉爾的確正在開秘密的開羅會議。希特勒的無線電收到路透社的這條消息,就提高了警惕,知道幾個國家在聯(lián)合對付他,就準備了一套應付措施。事后,羅斯福向丘吉爾抗議,丘吉爾大光其火,責問路透社,路透社遂將趙敏恒免職。見:陳堅《“客觀性”和“有立場”》,http://www.zeview.com/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task=view&2580&Item413,2010-06-25。另見吳中杰:《一代名記趙敏恒》,http://www.21ccom.net/articles/rwcq/article_2010093020566.html, 2010-09-30。

(40) 據(jù)說,國民黨軍上海警備司令湯恩伯三次催他到臺灣去,說機票都已訂好了;宋美齡派其留美同學張?zhí)@真來找謝蘭郁,勸他們到臺灣去;聯(lián)合國總部也邀請趙去做新聞官員。見吳中杰,《一代名記趙敏恒》,http://www.21ccom.net/articles/rwcq/article_2010093020566.html, 2010-09-30。

(41) 吳中杰,《一代名記趙敏恒》,http://www.21ccom.net/articles/rwcq/article_2010093020566.html, 2010-09-30。

(42) 沈?qū)帲骸兑粋€家族記憶中的政要名流》,207~208頁,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08。

(43) 張允若:《一張老照片引發(fā)的回憶》,http://www.mykh. 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2904322,htm, 2012-01-02。

(44) 見肖沱:《緬懷名記者、名教授趙敏恒先生》,http://gpanda.blogbus. com/s1038866/html, 2005-05-07。

(45) 吳中杰:《一代名記趙敏恒》,http://www.21ccom.net/articles/rwcq/article_2010093020566.html, 2010-09-30。

(46) 吳中杰:《一代名記趙敏恒》,http://www.21ccom.net/articles/rwcq/article_2010093020566.html, 2010-09-30。

(47) 劉亦實:《特立獨行的民國著名記者趙敏恒》,載《文史春秋》,2006(11):58頁。

(48) 肖沱:《緬懷名記者、名教授趙敏恒先生》,http://gpanda.blogbus. com/s1038866/html, 2005-05-07。

(49) 陸鏗:《大記者三章》,http://www.xici.net/b244699/d33619420.htm, 2005-11-12。

(50) 吳中杰,《一代名記趙敏恒》,http://www.21ccom.net/articles/rwcq/article_2010093020566.html, 2010-09-30。

(51) 毛德傳:《采訪歐洲戰(zhàn)場的中國記者不止蕭乾一人》,http://www.shtong. gov.cn/node2/node70393/node70403/node72484/node72495/userobject1ai81193.html, 2007-12-13。

(52) 彭家發(fā):《新聞業(yè)挨轟由來已久》www.rthk.org. hk/mediadigest/20061114_76_121192.html, 2006-11-14。

(53) 馬星野:《中國言論界的自由傳統(tǒng)》,載《中央日報》,1945年3月31日。

(54) 香港大學中國傳媒計劃:《六十年前的傳媒在說什么》,http://cmp. hku.hk/look/article.tpl, 2005-04-24。

(55) 陳之岳:《追憶國民黨報〈中央日報〉新聞第一的光芒》,載《亞洲周刊》,2006(24)。記者徐佳士采訪國民大會聽到福建籍國大代表林某因不滿國軍東北失利大喊“請殺陳誠,以謝天下”時原文照錄。陳誠擔任參謀總長時曾放出“三個月內(nèi)解決共軍”的豪語,此舉使陳誠惱怒和難堪。陳本人時任該報常駐監(jiān)事長。

(56) 駱訓詮:《政治大學新聞學系馬星野:一代新聞宗師》,www.jour.nccu.edu.tw/introductionhtml, 2006-10-14。

(57) 馬允元:《溫州方言》,www.lesson.com.cn/historypersonality/44.htm, 2012-01-12。

(58) 陳婉瑩:《悼念學者型的新聞人吳惠連先生》,http://gbcode.rthk.org. hk/TuniS/www.rthk.org. hk/mediadigest/20060515_76_120960.html, 2006-05-15。

(59) 《舊上海女記者掠影:誰是上海灘的“記者之花”》,http://news. xinhuanet. com/newmedia/2007-06/08/content_6215929.htm, 2007-06-08。

(60) 儲玉坤:《吳嘉棠報海沉浮記:從圣約翰到密蘇里》,載《檔案與史學》,2002(1),52~53。

(61) 林放:《天津〈庸報〉創(chuàng)辦人董顯光》,http://www.cnnb. com.cn/gb/node2/channel/node13890/node18707/node61076/node61083/userobject7ai1292732,html, 2007-12-13。

(62) 林放:《天津〈庸報〉創(chuàng)辦人董顯光》,http://www.cnnb. com.cn/gb/node2/channel/node13890/node18707/node61076/node61083/userobject7ai1292732,html, 2007-12-13。

(63) 《〈大陸報〉(The China Press)——美國在華的主要報紙》,http://www.beiwaionline.com/englishstudy/2003/Jul/corridor_01.html, 2006-10-12。

(64) 曾虛白:《曾虛白自傳》,171~172頁,臺北,聯(lián)經(jīng)事業(yè)出版公司,1988。

(65) 曾虛白:《曾虛白自傳》,350頁,臺北,聯(lián)經(jīng)事業(yè)出版公司,1988。

(66) 陳鐵建:《瞿秋白:從書生到領(lǐng)袖》,261頁,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67) 郭沫若:《洪波曲》,見郭沫若著作編輯出版委員會編:《郭沫若全集文學編》,14卷,73頁,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2。

(68) 《抗日烽火下的恩施報壇》,恩施新聞網(wǎng),http://www.enshi.cn。

(69) 《人民音樂家冼星?!罚?4~15頁,武漢,華中新華書店,1949。

(70) 李敖:《快意恩仇錄》,142~145頁,北京,中國友誼出版社,1995。

(71) 羅文輝:《密蘇里大學新聞學院對中華民國新聞教育及新聞事業(yè)的影響》,載《新聞學研究》,1989(4),209。

(72) 沈劍虹:《我替蔣公當了十年翻譯》,載《傳記文學》,1986(10),12。

(73) 《沈劍虹》,http://www.ndcnc.gov.cn/datalib/2003/Character/DL/DL-20031227141839。

(74) 沈劍虹:《我替蔣公當了十年翻譯》,載《傳記文學》,1986(10),12。

(75) 沈劍虹:《使美八年紀要:沈劍虹回憶錄》,9頁,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1980。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