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尋夢

我和北大(最新圖文典藏版) 作者:季羨林 著


尋夢

夜里夢到母親,我哭著醒來。醒來再想捉住這夢的時候,夢卻早不知道飛到什么地方去了。

我瞪大了眼睛看著黑暗,一直看到只覺得自己的眼睛在發(fā)亮。眼前飛動著夢的碎片,但當我想把這些夢的碎片捉起來湊成一個整體的時候,連碎片也不知道飛到什么地方去了。眼前剩下的就只有母親依稀的面影……

在夢里向我走來的就是這面影。我只記得,當這面影才出現(xiàn)的時候,四周灰蒙蒙的,母親仿佛從云堆里走下來。臉上的表情有點同平常不一樣,像笑,又像哭。但終于向我走來了。

我是在什么地方呢?這連我自己也有點弄不清楚。最初我覺得自己是在現(xiàn)在住的屋子里。母親就這樣一推屋角上的小門,走了進來。橘黃色的電燈罩的穗子就罩在母親頭上。于是我又想了開去,想到哥廷根的全城:我每天去上課走過的兩旁有驚人的粗的橡樹的古舊的城墻,斑駁陸離的灰黑色的老教堂,教堂頂上的高得有點古怪的尖塔,尖塔上面的晴空。

然而,我的眼前一閃,立刻閃出一片蘆葦,蘆葦?shù)南”√庍€隱隱約約地射出了水的清光。這是故鄉(xiāng)里屋后面的大葦坑。于是我立刻覺到,不但我自己是在這葦坑的邊上,連母親的面影也是在這葦坑的邊上向我走來了。我又想到,當我童年還沒有離開故鄉(xiāng)的時候,每個夏天的早晨,天還沒亮,我就起來,沿了這葦坑走去,很小心地向水里面看著。當我看到暗黑的水面下有什么東西在發(fā)著白亮的時候,我伸下手去一摸,是一只白而且大的鴨蛋。我寫不出當時快樂的心情。這時再抬頭看,往往可以看到對岸空地里的大楊樹頂上正有一抹淡紅的朝陽——兩年前的一個秋天,母親就靜臥在這楊樹的下面,永遠地,永遠地?,F(xiàn)在又在靠近楊樹的坑旁看到她生前八年沒見面的兒子了。

但隨了這葦坑閃出的卻是一枝白色燈籠似的小花,而且就在母親的手里。我真想不出故鄉(xiāng)里什么地方有過這樣的花。我終于又想了回來,想到哥廷根,想到現(xiàn)在住的屋子,屋子正中的桌子上兩天前房東曾給擺上這樣一瓶花。那么,母親畢竟是到哥廷根來過了,夢里的我也畢竟在哥廷根見過母親了。

想來想去,眼前的影子漸漸亂了起來。教堂尖塔的影子套上了故鄉(xiāng)的大葦坑。在這不遠的后面又現(xiàn)出一朵朵燈籠似的白花。在這一些的前面若隱若現(xiàn)的是母親的面影。我終于也不知道究竟在什么地方看到的母親了。我努力壓住思緒,使自己的心靜了下來,窗外立刻傳來潺潺的雨聲,枕上也覺得微微有寒意。我起來拉開窗幔,一縷清光透進來。我向外悵望,希望發(fā)現(xiàn)母親的足跡。但看到的卻是每天看到的那一排窗戶,現(xiàn)在都沉在靜寂中,里面的夢該是甜蜜的吧!

但我的夢卻早飛得連影都沒有了,只在心頭有一線白色的微痕,蜿蜒出去,從這異域的小城一直到故鄉(xiāng)大楊樹下母親的墓邊;還在暗暗地替母親擔著心:這樣的雨夜怎能跋涉這樣長的路來看自己的兒子呢?此外,眼前只是一片空濛,什么東西也看不到了。

天哪!連一個清清楚楚的夢都不給我嗎?我悵望灰天,在淚光里,幻出母親的面影。

1936年7月11日于哥廷根

元旦思母

又一個新的元旦來到了我的眼前。這樣的元旦,我已經過過九十幾個。要說我對它沒有新的感覺,不是恰如其分嗎?

但是,古人詩說:“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當前的元旦,是佳節(jié)中最佳的節(jié)?!疤煸鰵q月人增壽,春滿乾坤福滿門。”還能有比這更有意義的事情嗎?還能有比這更佳的佳節(jié)嗎?我是一個富有感情的人,感情超過需要的人,我焉得而不思親乎?

思親首先就是思母親。

母親逝世已經超過半個多世紀了。我懷念她的次數(shù)卻是越來越多,靈魂的震蕩越來越厲害。我實在忍受不了,真想追母親于地下了。

不知是出于什么原因,最近幾年以來,我每次想到母親,眼前總浮現(xiàn)出一張山水畫:低低的一片山丘,上面修建了一座亭子,周圍植綠竹十余竿,幼樹十幾株,地上有青草。按道理,這樣一幅畫的底色應該是微綠加微黃,宛然一幅元人倪云林的小畫。然而我眼前的這幅畫整幅顯出了淡紅色,這樣一個地方,在宇宙間是找不到的??墒?,我每次一想母親,這幅畫便飄然出現(xiàn),到現(xiàn)在已經出現(xiàn)過許多許多次,從來沒有一點改變。胡為而來哉!恐怕永遠也不會找到答案的。也或許是說,在這一幅小畫上的我的母親,在這一元復始,萬象更新之際,讓這一幅小畫告誡我,永遠不要停頓,要永遠向前,千萬不能滿足于當前自己已經獲得的這一點小小的成就。要前進。再前進。永不停息。

2006年1月3日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