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良溪村,屬廣東省江門市濱江新區(qū)棠下鎮(zhèn)管轄,在棠下以北2公里,與鶴山雅瑤接壤,面積為796平方公里,是山地丘陵地區(qū)。良溪村擁有800多年的歷史,是一個開基久遠、歷史文化內(nèi)涵非常豐富且至今保護較為完好的古村落。
2006年,良溪村被廣東省歷史學(xué)家譽為“后珠璣巷”,2008年9月被廣東省文聯(lián)評為首批“廣東省古村落”,2009年被廣東省建設(shè)廳定為“廣東省歷史文化名村”和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2014年初被建設(shè)部和國家文物局定為“中國歷史文化名村”。
宋代以前,良溪因周圍地勢低洼,田園常被洪水淹沒,導(dǎo)致村莊周圍長滿鶿草,故最早在此建村居住的人被稱為“鶿底人”。南宋間,始祖羅貴自南雄珠璣巷率36姓97戶南下開發(fā)珠三角。貴祖遂開基于良溪,從此開枝散葉,世代繁衍。到元末明初,鶿底人開始在西江邊筑起圍堤,阻隔西江水流入,低濕之地逐漸干涸,后人將其開辟為屋地及良田。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后,村人依“鶿底”諧音,雅稱“良溪”,寓意“良才大用,溪水長流”。
良溪村中歷代英才輩出,除了羅貴,還有清代道光年進士、“粵東四家”之一的羅天池,道光十五年恩科解元羅芳,新加坡開埠“七家頭”之一的羅奇生,武舉人羅始麟,近代畫家羅艮齋以及清末國內(nèi)第一位運用“安布羅”攝影技術(shù)拍攝人像的羅以禮等。
自清乾隆以后,人口繁衍,人多地少矛盾日益尖銳,遂村人開始有遠闖南洋謀生的嘗試,他們在南洋賺來些許血汗錢,寄回家中,養(yǎng)妻活兒。及至有點積蓄,便又捐輸回鄉(xiāng),修橋整路、安裝電燈自來水、建設(shè)學(xué)校醫(yī)院,造福桑梓。
良溪村一向重視文化,村人皆以讀書為榮,書香傳家,古時中進士、舉人者代有其人,當今不僅有博士后,而且讀大學(xué)、讀研究生者更是不可勝數(shù)。
良溪村背山而立,面水而居,呈弓箭形,弓弦式的河涌從村前流過,村前的池塘開闊,與古代民居環(huán)境有機融合。良溪村原有居民羅、葉、謝、廖四姓,包括良溪、佛寧、北坎三條自然村,新中國成立后加上大亨成為第四個自然村。從此良溪聚居的村民有羅、葉、謝、廖、胡五姓。
今良溪村內(nèi)的良東、良中、良北就是以羅貴為首的羅姓逐步建立起來的,是良溪的核心部分,遺存的古建筑及文化較多。
佛寧村(舊稱“佛坳”)是鶿底羅氏七世祖利行遷移至此開村的,至今已有700多年歷史。大亨村為胡姓所建,源出鶴山雅瑤的古蠶,后遷居五洞禮步。明嘉靖年間(1522—1566年)綬祖再遷至大亨建村定居,至今已有400多年歷史。北坎村,為隨羅貴一起南遷的葉姓春澤祖所立,葉氏初居于良中興仁里葉屋巷,后因人口增加,遷到良溪對面的南元(土名),再遷至北坎,至今已有600多年歷史。羅貴帶領(lǐng)的這一批移民帶來了中原地區(qū)先進的耕作技術(shù)和文化,為珠江三角洲的開發(fā)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其子孫繁衍,構(gòu)成珠江三角洲居民的重要組成部分。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其后代總數(shù)有2000多萬人,如果加上移民港澳臺以及海外的后裔,總數(shù)有4000多萬人。
800多年來,良溪村蘊藏著燦爛輝煌的歷史文化,人杰地靈,出現(xiàn)過無數(shù)值得一記的有影響的人物,本書收集了部分人物概括描述。由于編者水平有限,有些人和事年代久遠,難免錯漏,祈望讀者諸君不吝賜教。
《良溪人物略述》編委會
2017年8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