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根的早晨
清晨的第一陣聲響總是工廠女工們踩著石子路前行的笨重木屐聲。在那之前,我想應(yīng)該還有過工廠里汽笛的鳴叫聲,但彼時我還在酣睡,從來也沒聽見過。
我的床在靠門一側(cè)右手邊的角落里。還有一張床橫擺在我的床尾,和我的床緊緊貼在一起(必須擺成這個樣子,不然沒法開門),所以我不得不蜷著腿睡覺,一旦伸直就會踢到那張床上睡客的腰背。他是位名叫賴利(Mr Reilly)的老先生,精通機械,供職于一家煤礦且“職位很高”。好在他必須早上五點就去上班,這樣在他走后我就能夠伸展雙腿,舒舒服服地睡上幾個小時。對面那張床上睡著一個蘇格蘭礦工,他在一次煤礦事故中受了傷(一塊巨大的石頭把他壓倒在地,過了幾個小時其他人才把石頭撬開),得了五百英鎊的補償金。他已年屆不惑,但還是魁梧英俊,頭發(fā)染上了灰白,胡須修剪得整齊,看起來不像礦工,倒像個軍隊里的軍士長。他總躺在床上抽著煙斗直到日薄西山。另一張床上睡的是各式各樣的販夫走卒,一般待幾個晚上就走了。那是張雙人床,是這間房里最好的一張。我自己第一晚也睡過那兒,但為了給另一位住客騰地方,被人挪了出來。我估計所有新來的人第一個晚上都睡那張雙人床,也就是所謂的當(dāng)“誘餌”的床。所有的窗戶都關(guān)得嚴嚴實實,底部塞著一個紅色的沙包,早上的時候這房里臭不可聞,簡直跟豬圈一樣。你起床的時候還注意不到,但等你出去一趟再回來時,那股惡臭就撲鼻而來,能熏得你暈頭轉(zhuǎn)向。
我一直沒搞清楚這棟房子里究竟有多少間臥室,但奇怪的是,居然有一間浴室,而且在布魯克時代之前就有了。樓下是那種常見的和廚房連通的客廳,巨大的壁爐夜以繼日地燃燒著爐火。頭頂?shù)奶齑笆欠块g里唯一的照明來源,因為左右分別有一家商店和一間食品室。食品室通往漆黑的地下室,那里存放著動物內(nèi)臟。一張變了形的沙發(fā)半擋住食品室的門,布魯克太太——我們的女房東,永遠都病懨懨地、蓋著臟兮兮的毯子躺在沙發(fā)上。她面色暗黃,大大的臉盤上總是帶著焦慮。沒人清楚她到底得了什么病,而我懷疑她唯一的毛病其實就是吃多了?;馉t前面幾乎總是有一溜洗得濕淋淋的衣服。房間中央是一張大餐桌,房東一家和房客們都在這里吃飯。我從沒見過桌面真實的樣子,只是時不時看到換了不同樣子的桌布。最下面墊著一層舊報紙,上面沾著伍斯特辣醬油;報紙上面有一張黏糊糊的白色油布,油布上又有一張綠色的嗶嘰呢,再上面又有一張從未更換過也很少取下來的粗糙的亞麻布。一般說來,吃早餐掉下的面包屑到晚飯的時候都還在桌上。我以前甚至能用肉眼分辨每一片面包屑,看著它們一天天在桌上桌下漸漸變質(zhì)。
商店店面狹小,氣氛冷清。窗戶外面有幾個白色字母,都是猴年馬月的巧克力廣告留下來的“遺跡”,像星星般各自零落一隅。屋里搭了一塊桌面,上面擱著一大堆動物內(nèi)臟,有毛茸茸的灰色物品,叫作“黑豬肚”,還有已經(jīng)煮好的、詭異透明的豬蹄。這是一家普通的“肉食蔬菜”店,除了面包、香煙和一些罐頭之類的玩意兒,就沒什么東西了。窗戶上倒是貼了賣“茶”的廣告,但要真有客人說要喝杯茶,八成也會被找個借口打發(fā)了。布魯克先生已經(jīng)失業(yè)兩年了,本來是個礦工,不過他們夫妻倆一直都在經(jīng)營各類店鋪作為副業(yè)。他們一度還開了個酒吧,但因為坐視店內(nèi)賭博不理而被吊銷了執(zhí)照。我懷疑他們干的工作可能就沒有賺錢的;他們就是那種隨便做個生意好以此來訴苦的人。布魯克先生皮膚黝黑,骨架矮小,滿臉的酸楚,還臟得要死。我覺得我就沒見過他雙手干凈的時候。由于布魯克太太現(xiàn)在纏綿病榻,所以主要是他做飯。和所有雙手永遠臟兮兮的家伙一樣,他拿東西也會留下特有的痕跡。如果他遞給你一片抹了黃油的面包,上面準(zhǔn)有一個黑黑的拇指印兒。即使是大清早剛?cè)ゲ剪斂颂嘲l(fā)后面那個神秘的小房間里取內(nèi)臟時,他手上就已經(jīng)黑乎乎的了。我聽其他的房客說過關(guān)于放內(nèi)臟那里的恐怖故事。據(jù)說那里蟑螂成群。我不知道他們具體多久訂一次新鮮的內(nèi)臟,但確實相隔時間不短,因為布魯克先生以前靠這個來記日子?!白屛蚁胂肟矗阅羌掳l(fā)生以來我已經(jīng)進了三次凍貨(冷凍的內(nèi)臟)”,等等。他們從來不給我們這些房客吃內(nèi)臟。當(dāng)時我以為這是因為內(nèi)臟太貴了,后來我想那只是因為我們對此知道得太多了。我還注意到,布魯克一家自己也從不吃內(nèi)臟。
僅有的幾位長期住客就是那個蘇格蘭礦工、賴利先生、兩個領(lǐng)養(yǎng)老金的老人家和一個領(lǐng)公共援助的失業(yè)人員,名字叫喬——他是那種姓氏不詳?shù)娜?。和蘇格蘭礦工熟了以后,你就會發(fā)現(xiàn)他是個煩人的家伙。和廣大失業(yè)人員一樣,他大把時間都在看報紙,要是由著他,他能就“黃禍”
問題、衣箱謀殺案
、占星術(shù)、科學(xué)和宗教之爭等高談闊論幾小時。那兩個領(lǐng)養(yǎng)老金的老人,照例是被收入調(diào)查趕出家門的。他們每周給布魯克家交十先令
來換取食宿,十先令的食宿什么樣子你也料想得到,那就是,閣樓上的一張床和主要由面包、黃油組成的一日三餐。其中一個算是“高年”范疇,患了絕癥——我想是癌癥,命不久矣,只有領(lǐng)養(yǎng)老金的時候他才會下床。另一個,人稱老杰克,以前是個礦工,現(xiàn)年七十八歲,在礦井里干了五十多年。他心智機敏,但十分奇怪的是,他似乎只記得自己少年時代的經(jīng)歷,而把現(xiàn)代采礦機械及礦業(yè)的發(fā)展忘得一干二凈。他以前常常跟我講在狹窄的地下礦道中大戰(zhàn)野馬的故事。聽說我打算下幾個煤礦走走時,他鄙夷地說,我這個頭(一米九)的人絕對沒法“走礦”,就算跟他說現(xiàn)在“走礦”比以前容易了,也沒有用。但他對每個人都挺友善,他的床位在頂樓某處,他以前常常在爬上樓睡覺前,都對我們大吼一嗓子:“晚安啦,小子們!”我最佩服老杰克的就是他從不吃白食,一般快到周末時,他都沒煙抽了,但他總是拒絕抽別人的煙。布魯克家在一家一周六便士的公司,給兩個領(lǐng)養(yǎng)老金的老人家都投了人壽保險。據(jù)說,有人聽見他們緊張兮兮地問保險推銷員:“人得了癌癥還能活多久?”
喬和那個蘇格蘭人一樣,是個報紙迷,幾乎一整天都待在公共圖書館里。他是那種典型的沒家室又沒工作的男人,一個外形落拓、衣衫襤褸的家伙,長著一張圓圓的、十分孩子氣的臉,頂著天真的淘氣表情。他不像個成年男人,更像一個被人忽視的小男孩。我想正是因為完全不用承擔(dān)任何責(zé)任,才使得那么多男人看起來比實際年齡年輕吧。看喬的外表,我以為他大約二十八歲,后來驚訝地發(fā)現(xiàn)他其實四十三了。他愛說大話,且對自己狡猾地躲過了婚姻而自鳴得意。他常常跟我說:“婚姻的枷鎖是個巨大的問題。”這顯然是一句精妙非常而驚世駭俗的評論。他全部的收入為每星期十五先令,但要付六七先令床位費給布魯克家。我有時看見他在爐火上給自己烹茶,但其余時候,他都是在外面吃飯,我估計主要是面包片配人造黃油,還有袋裝的魚和薯條。
此外還有一群流動客戶,包括盤纏不多的旅行推銷員、走穴演員——北方很常見,因為大多數(shù)大型酒館都會在周末時雇用各類演藝人員——還有報紙推銷員。報紙推銷員是我以前從沒見過的一類。他們的工作在我看來是如此無望,如此可怕,我都奇怪,在可以選擇吃牢飯的時候,怎么會有人能忍受這樣的事情。他們主要受雇于周報或周日報紙,奉命在各個城鎮(zhèn)間奔波。報社發(fā)給他們一張地圖和一個單子,寫著他們每天要去“工作”的街道。如果未能保證每天二十份的最小訂量,就會被炒魷魚。只要他們維持住每天二十份的訂量,就能獲得一份微薄的工資,我猜一星期兩英鎊吧,此外每多訂一份,他們就抽取一份小小的提成。這事聽起來難如登天,其實還好,因為在工人階級的街區(qū),每家都會訂一份一星期兩便士的周報,每隔幾周換一份,可我懷疑是否有人能長期干這樣的工作。報紙雇用的都是走投無路的窮苦人、丟了工作的小職員、旅行推銷員之類的,一段時間內(nèi)他們會拼命努力,使銷量達到最低標(biāo)準(zhǔn);然后,當(dāng)這要命的工作拖垮了他們,報社就把他們炒掉,再招新人。我認識兩個人,受雇于一家臭名昭著的周報。兩人都是拖家?guī)Э诘闹心昴腥耍渲幸粋€都當(dāng)爺爺了。他們一天十小時來回奔波,在自己負責(zé)的街道上“工作”,然后深更半夜忙著填表,服務(wù)于報社設(shè)計的某個騙局——比如那種你訂閱六個星期的報紙,并寄一張兩先令的郵政匯票,就可以“獲贈”一套碗盤的活動。那個胖子,也就是當(dāng)爺爺?shù)哪侨?,常常頭枕著一堆表格就睡著了。布魯克家食宿全包,一星期收費一英鎊,兩個人都出不起。他們就只付一點床位錢,然后在廚房角落里,用自己行李箱里儲存的熏肉和面包配著人造黃油弄點粗茶淡飯吃。
布魯克家兒女眾多,大部分早已遠遁他鄉(xiāng)。有些在加拿大,用布魯克太太的話說:“混加拿大呢?!敝挥幸粋€兒子住在附近,是個體型大得像豬一樣的年輕人,在一家汽修廠上班,常常來這房子里吃飯,他老婆成天帶著兩個孩子待在這兒,洗衣做飯的活兒主要都是她和艾米干,艾米是布魯克太太另一個在倫敦的兒子的未婚妻。她是個淺色頭發(fā)、鼻子尖尖、郁郁寡歡的姑娘,在一家磨坊工作,工資不夠果腹,但每個晚上都還在布魯克家當(dāng)牛做馬。我了解到,婚事在不斷推遲,很可能永遠也辦不了,但布魯克太太已經(jīng)把艾米認作自己的兒媳,用病人特有的那種關(guān)切愛憐對她嘮叨了。剩下的家務(wù)活由布魯克先生干,或者沒人干。布魯克太太很少從她廚房里的那張沙發(fā)上起身(她白天黑夜都在那里度過),她病得厲害,什么也干不了,偏偏食量驚人。一直是布魯克先生在照看商店,給房客做飯,“打掃”臥室。他總是動作慢得令人難以置信,慢吞吞地從一個討厭的工作做到下一個。經(jīng)常到晚上六點了床還沒鋪,而在一天中的任何時候,你都可能在樓梯上碰到布魯克先生端著一個夜壺,捏壺的大拇指大大伸進了壺沿。早上,他坐在爐火邊,旁邊一盆污水,用慢動作電影的速度削著土豆。我從沒見過誰能用這樣一種怨憤難平的樣子削土豆。他稱其為“該死的娘們的活兒”,你可以看到,他對此的怨恨在他體內(nèi)發(fā)酵,釀成了一種苦澀的汁液。他是那種能反芻一般反復(fù)咀嚼自己委屈的人。
當(dāng)然,由于我老在家里,便聽到了布魯克家所有的怨言,聽到人人都如何欺騙他們,對他們忘恩負義,商店如何掙不了錢,旅館也沒掙多少之類。按照當(dāng)?shù)貥?biāo)準(zhǔn),他們不算特別困難。因為我不知道布魯克先生用了什么辦法躲過了收入調(diào)查,從公援委領(lǐng)著一份補貼,但他們的主要樂趣就在于對任何愿聽的人大倒苦水。布魯克太太以前常常幾小時幾小時地訴苦,躺在沙發(fā)上,化身一堆自傷自憐的柔軟脂肪,一遍又一遍說著同樣的事情?!拔覀兘鼇硭坪鯖]有生意了。我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內(nèi)臟就在那兒一天天放著——那內(nèi)臟賣相也挺好的?。∵@年頭真是不容易啊,是不是?”等等等等,沒完沒了。布魯克太太所有的訴苦都以“這年頭真是不容易啊,是不是?”結(jié)尾,就像歌謠里的副歌一樣。商店肯定確實沒賺錢。這整個地方都有那種明顯的生意衰敗時灰塵撲面、蚊蠅聚集的氣氛。但就算有人能好意思說,給他們解釋為什么沒人來店里也是毫無用處的——他們也無法理解,去年死的綠頭蒼蠅趴在商店的窗戶上會妨礙生意。
但真正折磨他們的事情是,那兩個領(lǐng)養(yǎng)老金的老頭住在他們的房子里,霸占了一層樓的空間,消耗著大量的食物,卻一星期只付十先令。我懷疑他們是否真的在兩個老頭身上虧了錢,盡管一星期十先令利潤肯定很少。但在他們眼中,兩位老人像是一種可怕的寄生蟲賴上了他們,在靠他們的施舍過活。老杰克他們還勉強可以忍受,因為他白天基本都待在外面,但他們實在討厭臥床不起、名叫胡克的那個。布魯克先生把他的名氣念得很奇怪,不發(fā)那個“H”,而把“U”拖長,發(fā)音就變成了“烏克”。我聽了好些老胡克的故事,說他脾氣暴躁,整理他的床多么惡心,他怎么“這不吃”“那不吃”,他總是忘恩負義,最要緊的,他多么自私頑固,老不肯死!布魯克家公然盼著他死,那樣一來,他們至少能領(lǐng)到保險金。
他們似乎覺得他在那兒日復(fù)一日蠶食著他們的資產(chǎn),好像他是他們腸子里一條活生生的蛔蟲。有時布魯克先生會在削土豆時抬起頭來,與我對視一眼,然后帶著無法言說的苦澀表情,沖天花板、胡克的房間甩甩腦袋?!笆莻€渾蛋,不是嗎?”他會說。無須多說了,我已經(jīng)聽過了老胡克的所有劣跡。但布魯克家對他們的所有房客都有這樣那樣的不滿,毫無疑問也包括我自己。喬,是吃救濟金的,和領(lǐng)養(yǎng)老金的老不死們差不多屬于同一范疇。蘇格蘭人雖然一星期能付一英鎊,但大部分時間都在家,而用他們的話說,他們“不喜歡他老在這里晃悠”。報紙推銷員全天都在外面,但布魯克家怨他們自帶食物。甚至賴利先生——他們的最佳房客——也遭嫌棄,因為布魯克太太說他早上下樓時會吵醒她。他們始終在抱怨,不能找到自己想要的房客——食宿都肯花錢、全天都會外出的好階層的“商務(wù)紳士”。他們理想的房客是每周付三十先令,除了睡覺從不進門的人。我發(fā)現(xiàn)幾乎經(jīng)營旅館的人都會討厭他們的房客。他們又想要他們的錢,但又把他們看成入侵者,有一種奇怪的警惕而猜忌的態(tài)度,說到底是鐵了心不讓房客過得太舒服。房客必須住在別人家里,而又非那家的成員,這糟糕的體制必然會產(chǎn)生這樣的結(jié)果。
布魯克家的飯食一成不變,叫人惡心。早餐你吃的是兩片薄薄的熏肉和一個蒼白的煎蛋,還有面包配黃油,常常是昨天晚上切好的,而且總有個拇指印兒在上面。不管我如何想方設(shè)法,都從來沒能說服布魯克先生允許我自己切面包和黃油。他總是一片一片地遞給我,每片都在那根寬大的黑拇指下捏得緊緊的。午餐通常是三便士的牛排布丁,是現(xiàn)成的罐頭食品——我想這是商店的存貨——水煮土豆、米飯布丁。下午茶還是面包黃油和歪瓜裂棗的甜蛋糕,八成是從蛋糕房買的“陳貨”。晚飯是軟塌塌的蘭開夏奶酪和餅干。布魯克家從來不把這些餅干叫餅干。他們總尊稱其為“奶油脆餅”——“再來一塊奶油脆餅吧,賴利先生。奶油脆餅配奶酪,你會喜歡的”——以此掩蓋晚餐只有奶酪的事實。幾瓶伍斯特辣醬油和一罐半滿的果醬是餐桌上的常駐嘉賓。大家通常都會把每一樣?xùn)|西,甚至一片奶酪也抹上伍斯特辣醬油,但我從沒見過誰敢碰果醬罐,它外面裹著一團說不清的黏糊糊的東西,沾滿了灰塵。布魯克太太單獨在一邊吃飯,但碰巧趕上大家吃飯,也必定會小吃幾口,并且用高超的技巧刮走她所說的“鍋底”,也就是最濃的那杯茶。她有個習(xí)慣,喜歡不斷地用一條毯子擦嘴巴。到我快離開時,她學(xué)會了撕報紙條來擦嘴,于是,早晨的地板上常常丟著些皺巴巴黏糊糊的紙球,在地上一躺就是幾小時。廚房里味道可怕,但是,和臥室里的味道一樣,過一段時間你就注意不到了。
我突然想到,在工業(yè)地區(qū),這樣的旅館應(yīng)該相當(dāng)正常,因為整體來說房客們并無怨言。據(jù)我所知,唯一一個抱怨過的是個黑頭發(fā)尖鼻子的小個子倫敦人,一家香煙公司的旅行推銷員。他以前從沒來過北方,我想,估計他直到最近都一直干著更好的工作,習(xí)慣了住商業(yè)旅館。這是他第一次見識真正的下層旅店,那種給那幫窮困的販夫走卒在無盡的旅途中落腳的地方。早上我們穿衣服的時候(當(dāng)然,他睡的是那張雙人床),我看見他環(huán)顧凄涼的房間,透著一種驚詫的厭惡。他捕捉到了我的視線,突然猜到我是個南方老鄉(xiāng)?!斑@幫骯臟的該死的雜種!”他由衷說道。然后他打包好自己的行李,下樓去,萬分堅決地告訴布魯克家的人,這不是他習(xí)慣住的那種房子,他要馬上離開。布魯克家的人永遠也不能明白這到底是為什么。他們驚訝而傷心。真是忘恩負義!住了一個晚上就那樣子無緣無故地離開了他們!后來他們反反復(fù)復(fù)地議論此事,挖掘它的意義。這又為他們的“苦水庫”增添了新成分。
當(dāng)有一天,早餐桌下出現(xiàn)了一個滿當(dāng)當(dāng)?shù)谋銐貢r,我決定離開了。這地方開始讓我沮喪。不僅是因為這灰塵、這氣味、這惡劣的食物,更是因為這凝滯而無意義的腐化的感覺,如同墮入了某個地下世界,那里的人們就像蟑螂一樣爬來爬去,陷在茍且偷生和怨天尤人的無邊泥淖之中。布魯克家這樣的人最可怕的一點在于,他們一遍遍說著同樣的事情,讓你感到他們根本不是真正的人,而是一種幽靈,永遠排練著同一段無用的廢話。終于,布魯克太太自傷自憐的話語——總是同樣的抱怨,一遍又一遍,總是以“這年頭真是不容易啊,是不是?”的顫抖的哀嘆結(jié)尾——比她用報紙片兒擦嘴巴的習(xí)慣更讓我惡心了。但僅僅把布魯克家這樣的人視為惡心,努力把他們趕出腦海是沒用的。因為這樣的人有成千上萬,他們是現(xiàn)代世界一種標(biāo)志性的副產(chǎn)品。只要你接受他們的文明,你就無法無視他們,因為這至少是工業(yè)化成果的一部分。哥倫布穿越大西洋,第一臺蒸汽機的隆隆發(fā)動,英國的軍隊在滑鐵盧頂住了法國的炮火,19世紀的獨眼惡棍贊美上帝讓他們賺得盆滿缽滿。而這就是所有這一切的結(jié)果——密密麻麻的貧民窟,幽暗漆黑的廚房,在這周圍像蟑螂一樣爬來爬去的、病弱衰老的人們。時不時來看一看、聞一聞這樣的地方是一種責(zé)任,尤其是要聞,免得你忘記了他們的存在,盡管最好不要待得太久。
火車載我離開,穿過煙囪、礦渣堆、鐵屑堆、骯臟的運河、煤泥滿地鞋印縱橫的小路。時值三月,但天氣冷得可怕,到處可見污黑的雪堆。當(dāng)我們緩緩穿過城鎮(zhèn)郊野時,我們路過了一排又一排小小的灰色貧民房,垂直于大堤一字排開。在一所房子后面,一個年輕女人跪在石頭上,用棍子向屋內(nèi)水池牽出來的污水管里捅,我估計是管子堵了。我有時間看清她的每個細節(jié)——她的麻布圍裙、她笨重的木鞋、她凍得通紅的胳膊?;疖嚱?jīng)過時她抬頭一看,我近得幾乎可以捕捉到她的眼神。她長著一張蒼白的圓臉,是貧民窟姑娘常見的那種疲憊的臉龐,托流產(chǎn)和勞作的福,二十五歲的年紀看來就像四十歲;在我看到這張臉的那一秒,它帶著我所見過的最凄慘、最絕望的表情。我猛然明白了,我們說“這對他們來說和對我們不一樣”,說生長于貧民窟的人除了貧民窟以外想象不出別的東西,是不對的。因為我在她臉上看到的,不是動物那種懵懂的受苦。她非常清楚自己身上在發(fā)生什么——她和我一樣明白,天寒地凍之中,跪在貧民窟后院黏滑的石頭上,往骯臟的排污管里捅棍子是多么殘酷的命運。
但是火車很快開走了,駛?cè)肓丝諘绲泥l(xiāng)野。這有些奇怪,幾近反常,曠野好像公園似的,因為在工業(yè)地區(qū)人們總是覺得煙塵和臟污一定是連綿不絕無邊無際的,地球表面沒有任何地方能逃得過。在我們這樣擁擠臟亂的小村莊,人們幾乎把骯臟當(dāng)成理所當(dāng)然。礦渣堆和煙囪似乎是比青草綠樹更為正常更有可能的風(fēng)景,就算在窮鄉(xiāng)僻壤,你把犁耙插進土地,也還以為會翻出一個破瓶子或一個銹蝕的罐頭盒。但在這里,雪上杳無人跡,積得厚厚的,石頭圍墻剛剛露個頭,如同黑色的小徑蜿蜒著繞過群山。我記得D.H.勞倫斯寫過這一片同樣的、或者附近的另外一片風(fēng)景,說白雪皚皚的群山“像肌肉似的”起起伏伏沒入遠方。我可不會想到這樣的比喻。在我眼中,白雪和黑墻更像一條鑲著黑色滾邊的白裙子。
盡管雪幾乎完好未化,太陽卻光芒萬丈,車廂窗戶外似乎很溫暖。根據(jù)日歷,現(xiàn)在已是春天,似乎有幾只鳥相信這真是春天。我人生中第一次在鐵路旁裸露的地面上,看見了烏鴉交尾。它們是在地上交尾的,而不是如我預(yù)想的那樣在樹上。求愛的樣子很奇怪。雌鴉站著,張開喙,雄鴉繞著它走,似乎在喂它食物。我在火車上還沒待到半個小時,但從布魯克家的后廚到空茫的雪山、明媚的陽光和大大的閃閃發(fā)光的鳥之間,似乎是十分漫長的一段路。
整個工業(yè)區(qū)其實是一個巨大的城鎮(zhèn),大約和大倫敦區(qū)的人口一樣,但幸運的是,面積大得多,于是,即使在市中心也仍然有空間容得下一方干凈與體面。這是個鼓舞人心的想法。盡管十分努力,人類總算還沒能把自己的污物弄得到處都是。地球如此廣袤,而又如此空曠,即使在文明骯臟的中心,你也能找到長著青草而不是灰草的原野;也許,如果你著意尋找的話,甚至能找到有活魚而不是鮭魚罐頭的溪流。很長一段時間,火車都在曠野間穿行,或許又過了二十分鐘,別墅文明才又開始向我們逼近,然后是外圍的貧民窟,然后是礦渣堆、冒煙的煙囪、高爐、運河、氣量計。另一個工業(yè)城鎮(zhèn)到了。
- 指Public Assistance Committee,公共援助委員會,下文簡稱“公援委”,類似于我國的低保等救助政策。
- 殖民主義時期美國和歐洲殖民主義國家煽動對亞洲民族,尤其是對中國的偏見的用語。
- 1934年英國布萊頓發(fā)生的兩起謀殺案,受害婦女被分尸后塞進了衣箱。
- 1先令等于12便士。
- 1英鎊等于20先令。
- 副歌是歌謠中一句或一段重復(fù)的歌詞。通常出現(xiàn)在幾段正歌之間,即由第一節(jié)正歌唱到副歌后,連接第二節(jié)正歌再返回副歌,以此類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