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法則一:為自己而活

自醒:從被動努力到主動進步的轉(zhuǎn)變 作者:鳳紅邪


你是為自己而活,要對自己的一切負責。

許多人渾渾噩噩就度過了一生,許多人不求上進,許多人痛苦無助,我認為本質(zhì)的原因就是這些人沒有清醒地意識到并且接受:每個人在這個世界上都是“孤獨”的,一個人擁有什么、失去什么,所做的選擇帶來的后果是好是壞,全都取決于自身,和別人毫無關系。

能為生活負責的只有自己,未來是好是壞也都是取決于自己做了哪些努力。

請你再讀一遍上面這段話,我相信你一定能夠明白我在說什么。

你知道什么是自律嗎?

大多數(shù)人簡單地以為自律就是能夠控制自己去做一些自己不想做的事情。實際上,沒有任何人能夠強迫你,包括你自己。一個人之所以會做一些他厭惡的、不想做的事,必然是因為在內(nèi)心更深處有一個更大的意愿支撐著他,他只是在履行自己的意愿,在達到自己的目標的過程中做了一些很必要但不一定是他喜歡的事而已,然而那些他不喜歡做的事,卻也是他達成目標必需的一部分。

所以,一個想實現(xiàn)財務自由的人會努力地工作或者學習投資,盡管工作或?qū)W習可能都不是他自己喜歡的。

一個想成為偉大作家的人會通讀各種風格、各種類型、各種文體的文學作品,盡管總有那么一些是他不喜歡的。

一個想成為世界第一的運動員會抓住一切能用的時間訓練,盡管高強度訓練下的疲勞是他想逃避的……

為什么他們會去做那些他們不一定喜歡做的事?為什么他們在別人看來是非常自律的人?

那是因為他們都有著一個明確的目標與清晰的意愿,而這些意愿與目標只可能是來自他們已經(jīng)對現(xiàn)實與自身產(chǎn)生了清醒的認知,他們能夠為自己所做的選擇和行為負責這一前提。

當你意識到你自己的行為與你的生活之間有著明確的因果關系的時候,你就會懂得對自己負責,從而變得自律。

你不再需要外界給你壓力和動力,你不再需要父母再對你耳提面命,你更不需要非得受到別人取得成功這樣的刺激才能清醒。因為你知道別人對你的期待或責備都與你本人毫無關系。

你現(xiàn)在所做的一切都會給你未來的生活造成相應的影響,無論你在短時間內(nèi)得到了什么或失去了什么,那都無所謂,最終在生活中沉淀下來的一切,都是和你真實的能力相匹配的,知此,你就不會再欺騙自己。

我們是群居動物,我們從小被呵護著長大,我們有國家、警察、法律保護著我們,所以在潛意識里我們會混淆群體與個體的概念。

所以,我們總是無法完全獨立,我們在潛意識里總是會把屬于自己的責任推給別人,我們會下意識地期待別人把我們生活中的一切都打點好。

盡管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逐漸與父母分開,也在某種程度上逐漸變得成熟,但在心理上還是會習慣性地想依賴別人,出現(xiàn)問題時很少有人第一時間想到的是靠自己的能力去解決。

從小,我們的教育也都在強調(diào)集體主義,而我們的生活又是在集體之中,因此從概念上,我們對自身個體的認同是脆弱的,是不明晰的。

大多數(shù)人無法面對“孤獨”,他們甚至甘愿坐在集體狂歡的角落里也不愿面對真實的自己。日復一日,他們慢慢就和真正的自己絕緣了,他們就活在了集體的光輝之下,他們就活在了別人的目光里,他們就只會用集體的規(guī)則與標準來定義自己。

這些人沒有發(fā)掘自身的意愿,所以他們總是覺得自己無所適從,總是覺得眼前做的并不是自己真正想做的事,直至他們的一生都在一條錯誤的道路上迷惘和尋找,一生都在漫無目的的掙扎中被虛耗。

只有當一個人敢于跳出“集體”,才能夠有勇氣面對孤獨的本質(zhì),面對孤獨的自己,才能不再依賴別人,才能真正強大,才能真正成長。

當一個人意識到并且接受要為自己負責的時候,才開始真正地活著。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