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恐懼的核心根源(6)

探索與洞察 作者:【印度】克里希那穆提


克:是什么在沉睡?是這個有意識的心智嗎?是無意識嗎?是不是各部分都沉睡著,只有一部分是醒著的?

普:當我醒著的時候,我就是清醒的。

克:就是這樣。如果你是清醒的,挑戰(zhàn)就沒有必要了?,F(xiàn)在請等一下。如我們所說,恐懼就是生命的一部分——它不會消亡,它一直都是醒著的,對嗎?它一直都是醒著的嗎?

普:不,不是一直。

克:你是什么意思呢?你沒有意識到它,也沒有去追蹤它。雖然你沒有意識到,但它一直都在地毯底下。你不愿去看它,但它就在那兒!

普:看什么?

克:我說過它就在地毯底下,掀開地毯去看看。然后,這個比喻就不重要了。它就在那兒,這就是我要說的意思。它就在那兒,一直醒著。所以,你并不需要一個挑戰(zhàn)來喚醒它。看著它。我一直都害怕無法存在,害怕死亡,害怕無法成功,你知道所有這些事情。這是我們生活中根本的恐懼,而它就在那兒,一直醒著,總是在觀察、在防衛(wèi)和保護著自己。它非常清醒,從未有一刻是沉睡的。

普:是的,這一點我可以接受。

克:因此,挑戰(zhàn)并不是必需的。要做些什么,怎樣做——這是之后的事了,對嗎?看在老天的分上,不要只是同意。

普:這是事實。

克:所以恐懼是醒著的。

阿秋·帕特瓦爾丹(阿):在這整件事中,你會接受沒有全神貫注是導致恐懼的因素之一嗎?

克:我并沒有在談?wù)撊褙炞⒌膯栴}。我說恐懼是醒著的。它就像房間里的一條蛇,一直在那兒。我也許可以看著別的地方,但是它就在那兒。有意識的心智關(guān)心的是怎樣解決它,而因為它無法解決恐懼,于是它就轉(zhuǎn)身逃離。然后它需要遭遇一次挑戰(zhàn)來面對恐懼,面對這個活生生的東西。但其實并不需要任何挑戰(zhàn)。

提問者乙(乙):意識會看到這一點的。

克:就是這樣。你終于明白了!你明白了吧?一個從未逃離的有意識的心智是不需要挑戰(zhàn)的。但是這個有意識的心智卻說,“我無法去看,我要去讀《薄伽梵歌》或者《奧義書》,我要去辦公室,我要做這個,我要做那個”,于是它蒙蔽了自己,對恐懼視而不見。因此在那種情況下,挑戰(zhàn)就是必需的,而在這種情況下則不是,對嗎?我會表達得更有邏輯一點。讓我們來看看它對不對。

南:但其實當你想起恐懼時,它只不過是一個想法罷了;而我們就陷在恐懼的想法中。我們?nèi)耘f無法檢視那個想法,那個陰影就在心智中。

克:探究它,去探究它,追蹤它,不要急于下結(jié)論。你已經(jīng)急著下了一個結(jié)論,所以心智拒絕了挑戰(zhàn)。有意識的心智說:“我看到了這一點,這可真荒唐。我不會讓挑戰(zhàn)來喚醒我,我是清醒的?!蹦阏J可挑戰(zhàn),而我不認可。這不是我的經(jīng)驗;如果你說“我也不會認可”——并非以一種命令和武斷的意味——那么這就是你的經(jīng)驗了。而接下來的問題就是:有意識的心智對恐懼是清醒的,它并沒有邀請恐懼,恐懼就在那里。你無法邀請什么,它就在那兒。一步一步來,任何時候都不要下結(jié)論。所以,有意識的心智知道它就在那里,全然清醒著。那么,我們接下來要做些什么呢?

普:心智本身是無力應(yīng)對恐懼的。

克:啊,不,不是!你錯過了整個要點。是有意識的心智在害怕死亡。

普:但它就是有意識的心智啊。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