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厚發(fā)1914年3月5日出生在湖北省大悟縣宣化店甘家灣一戶普通農(nóng)家。父親以榨油為業(yè),艱難度日。因家境貧寒,童年時的熊厚發(fā)只讀了兩年私塾就輟學在家,幫助父親榨油。黃麻起義的隆隆炮聲震醒了熊厚發(fā)的家鄉(xiāng),宣化店也爆發(fā)了起義。起義的勇士們舉起如林的大刀和長矛,射著破舊的土炮和鳥銃,趕走了反動民團,沒收了豪紳地主的財產(chǎn)。這次壯舉,熊厚發(fā)的父親是領導者之一。年僅13歲的熊厚發(fā)跟在父親身后,舉著一把小砍刀,參加了火熱的斗爭。不久,父親積勞成疾病故。1930年,16歲的熊厚發(fā)告別了斷墻殘壁的甘家灣,告別了朝不保夕的母親、兩個姐姐和新婚的妻子蕭陽春,毅然參加了紅軍。部隊轉移后,宣化店反動民團把他的大姐熊厚蘭抓去賣到河南,生死不明,他二姐因生活所迫當了童養(yǎng)媳,兩年后他妻子蕭春陽也被迫改嫁。母親一人寡居,苦受苦熬著,在望子不歸的期待中悄然離開人世。
革命者也是血肉之軀,熊厚發(fā)常常思念鷹巢燕窩,多少次夢回故里,淚灑母懷!淚水、血水……槍聲、炮聲……喚起熊厚發(fā)慓悍的血性,點燃他向舊世界復仇的烈焰。他經(jīng)受了戰(zhàn)火的洗禮,在硝煙中傲然挺立。1934年9月,他剛剛20歲就當上了紅八十八師師長。
天高氣爽,浮云流動。熊厚發(fā)看見遠處十幾匹戰(zhàn)馬掠河而過,拖著一股卷起的黃塵飛奔而來。為首的兩人揮鞭縱馬,帶著一股雄風。他看清楚來人是總指揮徐向前和政委陳昌浩,便小跑著迎上去。
徐、陳和熊厚發(fā)一行沿著岸邊小徑,折向開闊的洼地。由紅八十八師二六三團抽調指戰(zhàn)員組成的渡河先鋒連正在演練。
“誰是英雄,誰是好漢,渡河戰(zhàn)斗中比比看!”先鋒連連長趙海豐從隊列首位跨前一步,粗壯的胳膊一揮,簡捷有力地向徐、陳首長報告。
渡河先鋒連迅速分成小隊,分別登上用厚重的木板扎在樹上或木樁上的浪橋。浪橋來回蕩著,像小船似的顛簸。先鋒連的“船”像一匹真正的馬,一頭狂傲不羈、睥睨一切的戰(zhàn)馬,它揚鬃奮蹄,急欲擺脫凌駕于自身意志之外的一切羈絆。戰(zhàn)士們或蹲或臥,端著槍,提著刀,那“船”甩開洶涌波濤,帶著尖利的風聲沖向“對岸”。戰(zhàn)士們一躍而起,吶喊著向敵灘頭陣地沖去。
徐總指揮對熊厚發(fā)說:“戰(zhàn)局的發(fā)展,使渡河刻不容緩!”
南線國民黨軍來勢兇猛,攻勢凌厲,已占領華家?guī)X、會寧、通渭、靜寧、界石鋪等地,正擬全力向郭城驛、打拉池和海原方向突擊。如國民黨軍沿靖、會大道前進,渡河計劃將遭破壞。
這時,紅三十軍已造船16只,還從就近搜集了部分船只,爭取渡河有了可能。23日,徐、陳令紅三十軍渡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