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錢說《三字經(jīng)》8(7)

錢說《三字經(jīng)》 作者:錢文忠主講


《大學》只有一千七百多字,在“四書”中篇幅最小。然而,朱熹卻把《大學》列為“四書”之首。那么,《大學》為什么如此重要呢?《大學》又有什么需要我們進一步解釋的呢?

對于《大學》,《三字經(jīng)》用了十二個字:“作《大學》,乃曾子,自修齊,至平治?!睍洞髮W》,有什么特別的意思呢?這里當然不是指今天的“大學”,關于這個書名,我們的前人也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認為“大學”就是廣博之學的意思,即非常博大的學問。另一種說法認為這個“大學”是相對于“小學”講的,指君子達道從政之學。那就等于說“大學”講的是君子去從政這么一種學問。這也就是古人所謂的“大人之學”。我想,這兩種說法其實可以互補,并不見得就有什么沖突,不必非要否定一種,肯定另一種。

《大學》的重要性就在于,它提出了中國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三綱領”和“八條目”,這兩個概念成了中國傳統(tǒng)社會的一種核心觀念。對于“三綱領”和“八條目”,我們今天怎么評價都不會過高。什么是“三綱領”呢?那就是《大學》的第一句:“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意思是說,《大學》的宗旨,就是在于弘揚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棄舊向新,在于使人的道德達到最完善的境界。什么是“八條目”呢?《大學》講:“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薄洞髮W》非常強調這個“八條目”,并且怕后人忽略,緊接著把這個順序倒過來又講了一遍,即“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誠,意誠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到現(xiàn)在為止就很清楚了,這個所謂的“八條目”,就是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那么,這個“八條目”的最關鍵的環(huán)節(jié)在哪里呢?《大學》也明白無誤地告訴我們:“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奔瓷系教熳樱碌狡矫癜傩?,大家都要以修身為本。

那么,《三字經(jīng)》還舉出了哪些中國傳統(tǒng)典籍,希望學子們能夠進一步去閱讀呢?請看下一章。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