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王夫差當然是想名正言順地稱霸天下的。那么,稱霸到底需要什么條件呢?為什么吳國現(xiàn)在還沒能真正稱霸呢?
齊桓公是春秋的第一霸主,總結齊桓公的稱霸之道,主要有三點:
第一,國力(特別是軍事實力)強大,關鍵時刻能夠用武力征服悖逆者,可以歸結為一個“勇”字。
第二,抑強扶弱,排難解紛,以義舉獲得各諸侯國的擁戴,可以歸結為一個“仁”字。
第三,尊重日漸式微的周王朝,以周天子的名義行事,以獲得道義上的合法性,可以歸結為一個“義”字。
“勇”、“仁”、“義”,這三個條件缺一不可。這其中,“勇”所代表的實力固然是關鍵,但“仁”、“義”的名聲卻不容小視。
關于春秋五霸,一直有多種說法。而其中一種被普遍認可的說法是: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 秦穆公和楚莊王。
這五霸中,最具爭議的是宋襄公。而人們將宋囊公視為五霸之一,正好是一個證明“仁”、“義”在稱霸中的重要性的最好例證。
從歷史的結果回頭看去,宋襄公實在稱不上是一個霸主。
春秋第一霸主齊桓公去世后,因為他生前曾經把兒子交托給宋襄公,宋襄公也就因此獲得了類似于霸主的地位。周襄王十三年(公元前639年)春,宋、齊、楚三國國君相聚在齊國的鹿地。宋襄公一開始就以盟主的身份自居,認為自己是這次會議的發(fā)起人,同時又認為自己的爵位也比楚、齊兩國的國君高,盟主非己莫屬。但是楚成王卻下令把宋襄公拘押起來,然后指揮五百乘大軍浩浩蕩蕩殺奔宋國。宋襄公被楚國抓走后又放回國,大失面子。
而最令宋襄公名揚天下的則是他所奉行的“仁”,是為“宋襄公之仁”。
公元前638年(周襄王十四年)十一月初一,楚軍進抵泓水南岸時,宋軍已占有利之地,在泓水北岸列陣待敵。當楚軍開始渡河時,右司馬公孫固向宋襄公建議:“彼眾我寡,可半渡而擊?!彼蜗骞懿煌猓f仁義之師“不推人于險,不迫人于阨”。楚軍渡河后開始列陣時,公孫固又請宋襄公乘楚軍列陣混亂、立足未穩(wěn)之際發(fā)起進攻,宋襄公又不允許,說:“不鼓不成列?!敝贝娏嘘囃戤吅蠓较铝钸M攻。由于楚軍實力強大,經激戰(zhàn)后,宋軍大敗。宋襄公親軍全部被殲,宋襄公的大腿也受了重傷。
戰(zhàn)后,國人皆怨宋襄公指揮不當,但宋襄公向臣民辯解說“古之為軍,臨大事不忘大禮”、“君子不重傷(不再次傷害受傷的敵人)、不擒二毛(不捉拿頭發(fā)花白的敵軍老兵)、不以阻隘(不阻敵人于險隘中取勝)、不鼓不成列(不主動攻擊尚未列好陣的敵人)”,認為自己遵守古訓行事并無不當。第二年五月,宋襄公就因傷重而死。
以我們現(xiàn)在的眼光來看,宋襄公之仁實在是婦人之仁,迂腐可笑。但其實,宋襄公的行為卻頗合當時的道德標準。也正因如此,這個活得窩囊、死得也窩囊的君主竟然被列入了春秋五霸的行列,而且也為后世的學術界所認可。
春秋之際的諸侯國國君何其之多,有所成就的也不在少數(shù),為什么偏偏就會有人將宋襄公選入呢?可見,就當時的價值標準而言,仁義的言行舉止也是稱霸必不可少的條件。
回到夫差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