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心解禪
這天早上,小香爐被喧鬧聲吵醒,睜開眼睛一看,原來山外有幾位香客慕名而來,希望得到老人家的拆解,正在蒲團(tuán)上給老人家講各自的故事。
揉揉眼睛,看過去,總共有三位,衣著明顯不同,一位自稱員外的人大腹便便,綾羅綢緞的金色袍子,肥頭大耳的,另一位顯得要寒酸一些,估計是一位不得志的秀才,最后一位則是一位女施主,破袍爛袖,像是一個乞丐,遠(yuǎn)遠(yuǎn)地坐在靠近門口的蒲團(tuán)上,聽老人家拆解。
三個人一個接一個說自己的故事。
阿薰還沒有完全醒,聽得不很認(rèn)真,大致是這位員外是個財主,常年受佃戶的供奉,吃喝不愁,最近想提升租子,佃戶們鬧得比較兇,財主心里焦慮,他自己說已經(jīng)幾年都沒有笑過了。
阿薰心里暗暗一笑,還不如我這小香爐,我做夢吃到好吃的都會笑出聲來的。
第二位秀才愁眉緊鎖,最近煩悶異常,因?yàn)榭既」γ坏?,看什么都不順眼,總是糾結(jié),最近又和鄰居鬧了別扭,原因是因?yàn)樽约悍N的幾個葫蘆爬上圍墻,竟然長到了鄰居家的院子里,被喜歡葫蘆的孩子們摘了去,秀才與鄰居大吵了一架。
第三位女施主,說話唯唯諾諾,大家伙兒聽了很久才明白,一句話,太窮了,吃完這頓沒有下頓,生活困頓,焦慮異常。
老人家在聽這三位的故事中,一直默默不語,只是偶爾會給施主面前的茶器里添茶,聽完之后,老人家說,“只用一個方法,可以解決你們所有人的問題。”
三個人都瞪大了眼睛,阿薰的小眼不大,也盡量瞪大。
什么?!這三個人遇到的問題完全不同啊,怎么能用一個方法解決呢?
“這個方法就是,布施。”
“把租子布施給你的佃戶。”老人家給那個財主說,
“把葫蘆布施給你的鄰居。”老人家給那個秀才說,
還沒有等老人家對那個窮人說,那女施主已經(jīng)打斷了老人家的話,
“我窮,我沒辦法布施。”
秀才和財主也點(diǎn)點(diǎn)頭,看得出來,這位面黃肌瘦的女施主可能很久都沒有吃飯了。
“布施,能讓你富有。”
“可是,我一天最多吃兩頓飯,怎么布施?”
阿薰也想,就是?。±先思易屵@么窮的人也來布施,是不是心有點(diǎn)狠?
“你有什么?”
“我什么也沒有,只有貧窮”
“把你的貧窮拿來布施。”老人家微微一笑,站起身,自己走了。
哦?堂上三人,加上阿薰一起愕然。
看到大家面面相覷,阿薰接著高興起來,看來這老人家行事的確奇怪,我還以為只有我小香爐昏昏噩噩,悟性差,今天看來,大家的悟性都好不到哪去嘛。
“貧窮怎么可以布施呢?”等到三位施主糊里糊涂,逐個離開的時候,小阿薰左思右想,也不明白。
(二)無心解饞
貧窮,也能夠布施嗎?
我們遇到困難的人,給予幫助,
我們僅僅是給予者嗎?
那么,我們給予之后的心安是誰的奉獻(xiàn)呢?
是不是受難的人布施給我們的呢?
貧窮當(dāng)然可以布施。
感謝這個世界上那些接受我們幫助的人,,幫助他們的時候,
感謝他們布施給我們心安。
感謝一切相遇吧。
所有人與人愛的傳遞都是慈悲,貧窮是不是也可以布施呢?
寬卻肚腸須忍辱,
豁開心地任從他,
若逢知已須依分,
縱遇冤家也共和。
——布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