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在漢時稱為傳記的,就是《論語》和《孝經》二書。《論語》有《古論》《齊論》《魯論》之分,《古論》是出自孔氏壁中的。何晏治《論語》參取三家,不能分為古今文。不過王充《論衡》稱《論語》之《古論》有百多篇,文字也難解,刪繁節(jié)要也有三十篇,而何晏說:“《魯論語》二十篇;《齊論語》別有《問王》《知道》等,凡二十二篇;《古論》出孔氏壁中,分《堯曰》下章《子張問》以為一篇,凡二十一篇?!逼獢?shù)上又有出入?!稘h書·藝文志》有《孔子家語》及《孔子徒人圖法》二書,太史公述仲尼弟子,曾提及《弟子籍》一書,三十篇中或者有以上三書在內?!缎⒔洝罚凇稘h書·藝文志》也說出自孔壁,漢代治《孝經》的已無可考,我們所見的是唐玄宗的注釋。又有《論語讖》《孝經讖》二書,怪語很多,可存而不論。
宋代所稱“十三經”,是合《易》《尚書》《周禮》《儀禮》《禮記》《詩》《左傳》《公羊》《谷梁》《論語》《孝經》《孟子》《爾雅》而說的;這只是將諸書匯刻,本無什么深義,后人遂稱為“十三經”了?!稘h書·藝文志》擴充“六藝”為九種,除《易》《詩》《書》《禮》《樂》《春秋》為“六藝”外,是并《論語》《孝經》、“小學”在內的。
漢代治經學,崇尚今文家的風氣,到了漢末三國之間,漸趨銷熄;漢末鄭康成治經,已兼重古文和今文;王肅出,極端地相信古文。在漢代沒曾立學官的,三國也都列入學官;因此今文家衰,古文家代興。
三國時古文家的色彩很鮮明,和漢代有不可混的鴻溝:
《詩》——漢用三家,三國時尚毛;
《春秋》——漢用《公羊》,三國時尚《左氏》;
《易》——漢有施、孟、梁丘、京四家;三國只崇尚鄭康成和王弼的學說;
《儀禮》——沒有大變更;
《周禮》——漢不列學官,三國列入學官。
學者習尚既變,在三國魏晉之間,所有古文家學說都有人研究;就是從前用今文家的,到此時也改用古文家了。
古文家盛行以后,自己又分派別;以《易》而論:王弼主費氏,鄭康成也主費氏,各以己意注釋,主張大有不同;因為費氏只是文字古體,并無他的學說的。治《毛詩》的,有鄭康成、王肅,意見有許多相反。治《左傳》的,漢末有服虔——只解傳不解經的,晉有杜預,兩家雖非大不同,其中卻也有抵觸之處;原來漢人治《左氏》,多引《公羊》,并由《公羊》以釋經,自己違背的地方很多;杜預《春秋釋例》將漢人學說一一駁倒,在立論當中,又有和服虔的主張相反的?!渡袝粪嵖党捎凶ⅲ嵄痉Q為古文的,但孔安國古本已失,鄭本也未必是可靠;我們就和馬融、鄭康成師生間的立說不同、文字不同,也可明白了。東晉時梅的《偽古文尚書》出,托名孔安國,將《漢書·藝文志》所稱正十八篇推衍出來,凡今文有的,文字稍有變更,今文所無的,就自己臆造,這書當時很有人信他。
南北朝時南北學者的傾向頗有不同:
《易》——北尊王弼,南尊鄭康成;
《毛詩》——南北無十分異同;
《左傳》——北尊服虔,南尊杜預;
《尚書》——北尊鄭康成,南用偽古文《尚書》。
唐初,孔穎達、賈公彥出而作注疏,產生“五經”“七經”的名稱?!拔褰洝笔强追f達所主張的,賈公彥益以《周禮》《儀禮》就稱“七經”,后更附以《公羊》《谷梁》(《公羊》用何休,《谷梁》用范寧),就是唐人通稱的“九經”??追f達,曲阜人,當時北方人多以為北不如南,所以他作注疏多采用南方;因此《易》不用王而用鄭,《左》不用服而用杜了。唐人本有“南學”【注釋】“北學”【注釋】之分,后來北并于南,所有王弼、服虔的學說,因此散失無遺。
【注釋】南學:南北朝時南朝的經學。承魏晉學風,兼采眾說,不拘家法,隨意發(fā)揮,又受佛教影響,是宋代理學的淵源。
【注釋】北學:南北朝時北朝的經學。墨守東漢舊說,以章句訓詁為主,不愿別出新義。學風保守,撰述亦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