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敬畏就要有所不為 1

做最好的共產(chǎn)黨員 作者:魏風華 汪維宏


清代河南巡撫葉存仁卸任離職時,僚屬們?yōu)楸苋硕?,深更半夜用小船給他送了一批禮品。葉存仁寫下了一首詩,巧妙地加以拒絕:“月明風清夜半時,扁舟相送故遲遲。感君情重還君贈,不畏人知畏己知。”

“不畏人知畏己知”,說出了“畏”的兩重境界。

一般來說,“畏”是被動行為,因為國法黨紀高懸,所以“畏法度”而“不敢為”。但這只是個起碼要求,是每個公民和黨員必須做到的。“畏”還有另外一重境界,那就是“自畏”,是提升到自省高度的自律,是基于對黨和人民的大愛。

對一名共產(chǎn)黨員來說,敬畏就是要有所不為,損害國家和人民利益的事,徇私舞弊、貪污受賄、奢靡腐敗,是堅決不能干的。清正廉潔,既是一個很高的要求,又是一個最基本的底線。這沒任何商量的余地。

清正廉潔不僅是黨執(zhí)政為民的時代要求,也是一種傳統(tǒng)文明的歷史積累,是一種綿延向上的信念和普遍的價值,不因為時間的變化而變化。“寧為宇宙閑吟客,怕做乾坤竊祿人。”這是唐代詩人杜荀鶴的兩句詩,意思很明白,就是害怕尸位素位,遭人唾罵。

羊續(xù)是東漢有名的清廉官員,做南陽太守時,有個下屬看他生活太苦,就買了幾條鮮魚送給他。羊續(xù)雖然把魚收下了,但卻沒吃,而是懸掛在庭堂上。過了幾天,那個下屬想辦點私事,又送魚給羊續(xù),羊續(xù)指著庭堂上懸掛的魚說:“你原先送給我的魚,掛在那里……”下屬一看,見那魚已經(jīng)變成了干魚。

有人說,不就是一條魚嘛?就算收下,又能怎么樣呢?確實,一條魚沒幾個錢,而且從人情角度來說,收下似乎也不算什么。但是,人性是有弱點的,有第一次,往往就有第二次。作為官吏,羊續(xù)今天收下一條魚,明天就有可能收下一頭牛,后天就有可能收下千兩金。“閘門”的打開,多是因為小惠,一旦打開,就可能一發(fā)而不可收,法紀底線的崩潰是遲早的事。

如果說羊續(xù)守住了自己的底線、也警示了他人,那么西晉胡家父子傳達出的則是一種清廉人生的理念。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