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新德
這里所說的“德”,不僅是品德,還包括道德,意義非常深廣。“品德”是儒家所說的人品和行為,“道德”則是道家的“道”和“德”,它們的境界不太一樣。這里講的“新德”,即有兩層含義,一是要不斷提高自己的修養(yǎng)、德行;二是要不斷增加自己觀察、認(rèn)識世界的能力,溝通、改造世界的能力。
德教一直都被強調(diào)?!笆兰页鲇诘陆蹋似烦捎谧x書”(《格言聯(lián)璧?學(xué)問》)。不管是個人的品行成長,還是世家大族的穩(wěn)固,都源于詩書教化,源于道德修養(yǎng)。
古人一直相信,靠德教而能出世家,“世家”就是延續(xù)幾代、十幾代而不衰敗的大家族。而現(xiàn)在流傳的是“富不過三代”,富裕三代以后就完了,原因是什么呢?在于教育子孫后代的時候,忽視了道德修養(yǎng)的培育。不少家長只教孩子知識,教孩子如何出人頭地,可憐天下父母心,有時候就放縱孩子、嬌慣孩子?,F(xiàn)在大多是獨生子女,家里所有的資源都給他一個人用,因此他不會設(shè)身處地去關(guān)心別人,不會謙讓,長大了也就會缺乏德行修養(yǎng)。古人有一句常語,叫“棍棒底下出孝子”,教育孩子不能太放縱嬌慣,否則孩子只會想辦法跟別人爭斗,想辦法和別人算計。
所以古人講,要想讓孩子真正成長起來,就要教會他謙讓、退卻、妥協(xié)。一個人若是從小就學(xué)習(xí)如何與外界的人爭斗,反過來他就會用在自己的家族里頭,會跟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甚至跟老師、跟朋友去爭、去斗,這樣的家族自然是成不了世家的。
這個道理用在國家上也如此。秦國為什么“忽而興焉”,又“忽而滅焉”呢?就在于秦政用“因性”駕馭臣民。因性是利用人的自私本性,用人之為人,不用人之為我。在秦國做官也罷,立功業(yè)也罷,都是為了自己,秦國與他只是利益的關(guān)系。試想,當(dāng)臣民與國家僅僅是利益關(guān)系的時候,國家危難,誰來承擔(dān)國家的道義呢?正是因利益驅(qū)使,秦國興盛得快,敗落得更快。而宋朝恰好與其相反,北宋用人的善良本性,金、遼、西夏、元不停地挑起戰(zhàn)爭,它茍延殘喘,卻持續(xù)了很長的時間,滅國以后還有那么多的遺民。所以說每一個國家、每一個家族,包括每一個單位培養(yǎng)人,或是自我的修身,都要先講“德”。
人的品行修養(yǎng),還是來自讀書。讀書的目的是在修身,不是讀死書學(xué)知識,而是要把書中的話,話中的理用到自己的修養(yǎng)身心上。讀書不思考、不揣摩,只是背書、抄書,沒有任何的用處,讀書一定要用來觀察自己,用至理來照耀自己。
對于“新德”來說,最重要是“為善”,顏延之在《顏氏家訓(xùn)?省事》就講:“為善則預(yù),為惡則去?!鄙屏际且粋€人最基本的素養(yǎng)。蘇軾也說:“凡人為善,不自譽而人譽之;為惡,不自毀而人毀之?!保ū彼?蘇軾《擬進(jìn)士對御試策》)善事不求人知,但求心安,善在于持久累積,才為大家知道,而惡在于一事便可出名。
用唐太宗教育孩子的話來說:
欲使見善思齊,足以揚名不朽;聞惡能改,庶得免乎大過。從善則有譽,改過則無咎。(《貞觀政要》)
讀書讀到這些話,就要好好地揣摩,好好地思索,用這些道理來培養(yǎng)自己向善為善的德行。
首先心里面總是要存善念,總要想著與人為善,幫助別人,而對于行惡則要時時戒之。善事常為,但不要自我夸耀,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眾人自然交口稱贊;惡事不可為,行惡難以掩飾,他人看的都很清楚,是自己把自己毀掉了。
做事做人,一定要踏踏實實,認(rèn)認(rèn)真真,不要總心存僥幸,自作聰明。“無不知,無不改,以幾于無可改,非圣而何?”(清?陳確《陳確集?瞽言》)想要培養(yǎng)自己的德行,就要讀書明理,識過改過,時時進(jìn)步,不斷攀登道德的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