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兩種生命觀中,生命都是個體,和其他個體沒有直接的關系,因此其他個體的問題要由其他個體自己解決,跟“我”這個個體沒有關系。但是中國文化的生命觀是一個族類的生命觀念,每個個體只是族類生命鎖鏈中間的一環(huán)。中國人講生命的延續(xù),但不是個體生命的延續(xù),而是族類生命的延續(xù)。他死了,他的生命由子女延續(xù)。所以中國有“不孝有三,無后為大”之說,因為“無后”就不能延續(xù)生命了。中國人罵人最厲害的一句話就是“斷子絕孫”,斷子絕孫后他的生命就徹底結束了。因此在中國,子女跟父母之間的關系是血濃于水的血緣關系,而且他身上所有的東西都是父母遺留給他的,他的生命就是父母的遺留。在這種生命觀念中,“父債子還”就順理成章了。
有很多傳統(tǒng)觀念是深入我們血液中的,永遠去掉不了。所以,對待傳統(tǒng)文化,我們既不能完全拋棄,也不能原封不動地保留下來,其實這兩者是事實上的不可能。既然如此,我們就要把文化和傳統(tǒng)之間的關系處理好。國家、民族之間的競爭歸根結底會落實到文化上,而不僅僅是落實在經(jīng)濟上。所以文化的繼承發(fā)揚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問題,因為,沒有文化一個民族的特性就沒有了,這個民族也就不可能存在了。我們常講愛國主義,要愛國,就要認同這個國家的歷史:歷史又落實在文化上,因為文化是歷史的載體,認同歷史也就是認同這個文化傳統(tǒng)。龔自珍研究春秋史得出這樣一個結論:“欲滅人之國,必先滅其史?!币獪绲粢粋€國家首先要滅掉這個國家的歷史:人民不知道自己的歷史,不知道自己的文化,對這個國家還有什么感情呢?從這個方面講,對于歷史、文化傳統(tǒng)的認同不是一個一般的問題,而是一個根本的,事關我們國家、民族生存的問題,而且從文化方面來講,它也是一個國家、民族的精神之所在。
近幾年我一直在講這樣一個問題:我們要樹立文化的主體意識。在現(xiàn)代世界,文化交流是文化發(fā)展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動力。從我們自己國家的文化發(fā)展歷史來看也是這樣。中華文化是由許許多多的文化相互交流、相互吸收形成的文化共同體。我們知道先秦有諸子百家,這個局面到了戰(zhàn)國時期已經(jīng)開始相互交流、影響。通過這樣的交流,到了漢初一些學派開始壯大了,也有一些開始衰落了。司馬遷的父親司馬談在《論六家要旨》中介紹了當時儒、道、墨、名、法、陰陽六學派的思想,百家變成了六家。這六家經(jīng)過漢代的文化交流、相互吸收后又有一些被淘汰了,最后形成了儒、道兩大家。這兩家之所以能夠延續(xù)下來靠什么?就是靠保持了他們自己的主體性。一種思想不能保持自己的主體性,它本身就不可能有發(fā)展。后來兩漢之際佛教傳入了中國,開始作為一個外來的文化加入,對于當時的儒、道兩家的思想有很大的沖擊。儒、道兩家同時也吸收了佛教的思想。到了南北朝時期,通過這樣的相互交流,佛教已經(jīng)滲透到了中國文化的方方面面,特別是滲透到了中國民間的一些習俗中。一種思想只有落實到生活習俗中去,它的生命力才是強大的,否則只是一些空洞的理論和認識。
我們現(xiàn)在講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受到很大的沖擊,從中國近代的歷史進程看可以分為這么幾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認為中國原有的精神文化還是很有意義的,也是很強大的,中國弱就弱在物質文化方面,所以要趕上西方只要在物質文明上積極學習和發(fā)展就可以了,這就是洋務運動時“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