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籠罩冰島的火山灰云團嗎?還記得次貸危機嗎?還記得瘋牛病嗎?每一次危機都會讓我們焦慮不安。我們淡忘了這次危機,下一次危機又來了。遙想當時,很多人滯留在擁擠的機場,很多人遭受養(yǎng)老金不斷縮水的嚴重打擊,很多人不敢大口品嘗美味的牛排。問題出現(xiàn)時,我們總會聽到這樣的話:為防止危機再次發(fā)生,我們需要開發(fā)更好的技術(shù),制定更完善的法律,建立更強大的政府機構(gòu)。以此類推,如何能夠避免下一次金融危機呢?答案是:更嚴格的監(jiān)管與更多更優(yōu)秀的理財顧問。如何應(yīng)對恐怖主義的威脅呢?答案是:建立國土安全部門,啟用全身掃描儀,放棄更多的個人自由。如何解決衛(wèi)生保健費用激增的問題呢?答案是:增稅,合理化改革,發(fā)現(xiàn)更多的“標記基因”。
但是,上述種種方法卻沒有包含“讓人們正確地認知風險”這一條,這是有原因的。
《經(jīng)濟學人》(Economist)曾刊文稱,“人類容易犯錯,懶惰,愚蠢,貪婪,脆弱”。有人說,我們?nèi)狈硇?,是沖動與欲望的奴隸,沉溺于美色、香煙和電子產(chǎn)品。二十幾歲的年青一代開車時長時間打手機,殊不知這樣會延滯他們的反應(yīng)時間,使其像70歲的老人一樣遲鈍。有1/5的美國人認為自己屬于薪資最高的那1%的人,還有很多其他人認為自己很快就會加入高薪者行列。銀行家對人們投資理財?shù)哪芰θ狈ψ鹬?。有些醫(yī)生告訴我,他們的大多數(shù)患者都很愚鈍,向他們講述健康信息沒有任何意義,甚至一開始他們就會曲解這些信息。所有這些都說明一點:用“智人”(智慧的人)來命名現(xiàn)代人是錯誤的。我們的基因出了問題。進化過程似乎用低劣的智力軟件欺騙了我們,并讓我們的大腦發(fā)生了連接錯誤。簡言之,每個人都需要不斷被指導,就像小孩需要父母的教導一樣。雖然我們身處21世紀的高科技時代,但某種程度上家長式管理卻是唯一可行的策略:關(guān)上門,讓專家聚到一起,告訴公眾什么才是對他們最有益的。
這種宿命論的內(nèi)容,你不會在本書中讀到。我認為問題的根源不在于個人的愚笨,而在于整個社會都不知道風險為何物。
讀寫能力是民主社會的文化公民的生命力所在。但是我們只知道讀寫還不夠,能正確地認知風險才是我們在現(xiàn)代科技社會中所需的基本生存能力。今天,科技日新月異,人類認知風險的能力不可或缺,正如我們的讀寫能力。沒有認知風險的能力,你的健康和財富可能會被置于危險境地,你也可能會陷入不切實際的恐懼與幻想之中。也許有人認為,關(guān)于風險的基本知識已經(jīng)在學校學過了,但是放眼中學、法學院、醫(yī)學院等,卻看不到傳授這類知識的影子。因此可以說,我們大多數(shù)人并不具備正確地認知風險的能力。
認知風險并不僅僅指識別已知風險,還指識別未知與不可預(yù)測的風險。認知風險與規(guī)避風險截然不同。不冒險,就不會有創(chuàng)新與樂趣,勇氣也會蕩然無存。認知風險也不意味著不顧一切,鋌而走險,如果沒有一定程度的小心謹慎,人類可能早就滅絕了。
你也許認為,有這么多咨詢專家可以幫助你,何必多此一舉呢?但是問題并沒有這么簡單。慘痛的經(jīng)歷告訴我們,專家的意見可能是很危險的。很多醫(yī)生、金融顧問以及其他風險專家自己都沒有正確地認知風險,或者根本無法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向公眾解釋風險。更糟糕的是,其中不少人絕對不會給自己的家人同樣的建議。所以,你別無選擇,還是自己來吧。
下面,我邀請你踏上一段充滿不確定性和風險的旅途,首先從天氣預(yù)報以及被大雨淋成落湯雞這一風險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