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是如今這樣子,因為它不可能以別的方式存在于物質(zhì)的世俗領(lǐng)域。地震和龍卷風、洪水和臺風,以及那些你稱為自然災害的事件,無非是各種元素從一極到另外一極的運動而已。整個生與死的輪回也是這種運動的組成部分。這些是生活的節(jié)奏,世俗實在中的一切都無法擺脫它們,因為生活本身是一種節(jié)奏。它是處在太極最中央的起伏、振顫和悸動。
疾痛和病患對立于健康和安好,它們在你的現(xiàn)實中出現(xiàn),也是遵從你的命令。如果你沒有從某種程度上導致自己生病,你便不會有疾痛;你只要決定恢復健康,你立刻便能再次好起來。個人的深深失望是對個人選擇的反應,而世界性的災難則是世界性意識的后果。
你的問題的言下之意是,我選擇了這些事件,是我的意志和欲望促使它們發(fā)生。然而我并不愿意這些事情存在,我只是觀察著你們這么做而已。我也不去阻止這些事情發(fā)生,因為那么做將會使你們的意志受挫。也就是說,那么做將會剝奪你們對神的經(jīng)驗,而這種經(jīng)驗卻正是你們和我共同選擇的。
因此,別責怪世界有那么多你所謂的壞事。你倒不如躬身自問,你判定為壞的這種境況是怎么來的,如果你想改變它的話,你愿意做些什么?
別問他人,而是問你的內(nèi)心:“在這樣的災難面前,我希望經(jīng)驗哪個部分的自我呢?我要選擇追求存在的哪些方面呢?”因為生活總體是作為你自己的創(chuàng)造的工具而存在的,它的所有事件無非是一些機會,供你用來決定和成為真正的你。
這對每個靈魂來說都是真實的,所以你應該明白,宇宙中沒有受害者,只有創(chuàng)造者。那些曾在這個星球上行走過的大師明白這個道理。所以,無論你提到的是哪位大師,他們從不認為自己受到迫害——盡管許多人真的受折磨而死。
每個靈魂都是大師,雖然有些并不記得它們的起源或者它們的天賦。然而,每個靈魂依據(jù)其本身最遠大的目標和最鮮活的記憶,創(chuàng)造出各自的條件與境遇——在每個被稱為現(xiàn)在的時刻。
所以呢,別去評判其他人走過的業(yè)力之路。別妒忌成功,別憐憫失敗,因為你不知道在靈魂的權(quán)衡中,什么算成功,什么算失敗。遇事別稱其為災難或歡樂,除非你已確定或見證它的用途。因為,如果死拯救了數(shù)以千計的生命,它還能被稱為災難嗎?如果生只帶來悲哀,它還能被稱為歡樂嗎?然而就算連這個你也別去判斷,你永遠走你的路,同時允許別人走他們的路就可以了。
這并不意味著你應該忽略別人求助的呼聲,或者你自己的靈魂想改變某些境況或條件的沖動。而是意味著無論在做任何事情的時候,你都要避免先入之見和自以為是。因為每種境況都是禮物,每種經(jīng)驗中都隱藏著財寶。
從前有個靈魂,它認識到它自身便是光。它是個新的靈魂,所以迫不及待地想得到經(jīng)驗。“我是光,”它說,“我是光。”然而,它所有的認識、所有的訴說都不能夠代替它的經(jīng)驗。在這個靈魂所出現(xiàn)的領(lǐng)域中,除了光一無所有。每個靈魂都是最好的,每個靈魂都是最美的,每個靈魂都閃耀著我那可敬可畏之光的輝煌。所以上述那個小小的靈魂就像陽光中的燭火。在最燦爛的光芒——它是這光芒的組成部分——中,它無法看到自身,也無法經(jīng)驗到它的真實身份和本質(zhì)。
后來發(fā)生的情況是,這個靈魂越來越渴望認識其自身。它的渴望十分強烈,于是在某天,我說:“小東西,你知道若要滿足你的這種欲望,你必須做些什么嗎?”
“神啊,那是什么呢?是什么呢?我什么都愿意做!”這小小的靈魂說。
“你必須使你自己與我們大家分開,”我回答說,“然后你必須讓自己處身黑暗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