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的回顧與省思 (11)

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的回顧與省思 作者:鈕先鐘


【日本的決策過程】

面對著日益升高的易毀性水平,日本政府中的決策者所作的反應又是怎樣呢?依照其緊急程度可分為四個階段:(1)不考慮投降;(2)有限度的投降;(3)有條件的投降;(4)立即無條件投降。而不同的決策者所作的反應又有相當?shù)牟町悾匀毡咀鞒勺詈鬀Q定之前,曾經(jīng)有一段復雜而困難的過程?,F(xiàn)在分別概述如下:

文 人

在當時的日本政治制度中,只有極少數(shù)的文人對戰(zhàn)爭政策能發(fā)揮影響力。這些文人中包括首相、外相以及若干元老重臣,當然,最重要的還是首相。在此又必須指出,所謂文人者又包括退役大將在內(小磯和鈴木),而且他們都與軍方有密切關系,否則,也根本不可能組閣或入閣,因此,他們對軍人也就不能形成強大的對抗勢力。

首先要指明的一點是,這些文人對老百姓的死活并不十分關心。當美國飛機的轟炸所造成的損毀日益嚴重,平民易毀程度已由低級升至高級時,日本政府雖然表示重視人民所受的痛苦,但并未改變其絕對不考慮投降的立場。對比著說,他們對軍事易毀性的升高卻遠較敏感。

日本在1944年7月以前,平民和軍事兩方面都還不感覺到有易毀性的存在,所以自然無人會主張投降。不過少數(shù)元老重臣,例如近衛(wèi)(前首相)、木戶(內府大臣)、重光(前外相)等人,在1942年和1943年即已對日本的軍事狀況表示憂慮;到1944年春季,他們又開始認為日本不可能對美國贏得最后勝利。盡管如此,他們表面上還是支持戰(zhàn)爭,不敢公開反戰(zhàn)。1944年7月馬里亞納失守之后,若干元老重臣要求東條辭職,到此時已有少數(shù)文人主張作有限度的投降。例如木戶曾建議小磯新閣應考慮妥協(xié),放棄海外占領地區(qū),不過仍應保留“滿州”。新外相重光葵建議通過蘇聯(lián)求和,但小磯首相則主張應先打一勝仗然后再談和。

1945年4月,美軍入侵沖繩島,日本軍事易毀性遂由低級升到中級。小磯內閣下臺,取而代之的新政府為代表主和文人與主戰(zhàn)軍人的折中產(chǎn)品。鈴木出任首相符合軍人的愿望,而素以鴿派著稱的東鄉(xiāng)則出任外相。新政府的政策為:一方面準備國土保衛(wèi)戰(zhàn);另一方面尋求在可接受條件之下達成和解的機會。東鄉(xiāng)在木戶與米內(海相)支持之下,主張以實質利益(包括割讓“滿州”在內)換取蘇聯(lián)的調停。鈴木表示贊同,但他又附和軍方的要求,認為應以獲致蘇聯(lián)援助為主要目的,而不只是討論投降條件。鈴木之所以采取選擇的立場是因為他相信日本還能繼續(xù)作戰(zhàn)達兩三年之久。東鄉(xiāng)則私下認為希望蘇聯(lián)給予援助完全是幻想。

到6月,沖繩已經(jīng)失守,與亞洲大陸的交通也已完全切斷,文人們才開始接受有條件投降的觀念。東鄉(xiāng)獲得鈴木同意,派遣近衛(wèi)以特使身份前往莫斯科。臨行時,東鄉(xiāng)告訴近衛(wèi),“只要不是無條件投降,任何其他條件都可接受”。盡管如此,此種外交努力還是完全無效。7月28日,日本拒絕接受波茨坦宣言,足以顯示直到此時,日本尚無意立即無條件投降。

最后,日本終于決定立即投降,其原因可能為8月6日第一顆原子彈落在廣島,接著在8月9日蘇軍進攻“滿州”,這兩個因素使日本平民和軍事易毀性都升到最高點。知道廣島被炸的消息之后,東鄉(xiāng)立即要求鈴木召開最高戰(zhàn)爭指導緊急會議,并親往皇宮向日皇陳述應立即無條件投降的理由。但軍方代表拒絕出席,會議遂未能舉行。鈴木本人則到蘇軍8月9日發(fā)動攻擊之后,始下決心。當他獲知蘇軍勢如破竹時曾這樣說:“關東軍會這樣脆弱嗎?那一切都完蛋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