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距離北京1000公里,距上海1200公里,如果用單一線條把這三座城市連起來,會看到一個美麗的近似等邊三角形。然而,在升學等機會的分布上,身處大西北的西安被遠遠甩在后面。尤其是那一年一度牽動全國神經的高考。要上清華北大,你必須在西安為數不多的那幾所重點高中的重點班里,而且還要排在前10名左右,這意味著你的成績要排在全省前50名。2006年高考,異常慘烈。我的高中同桌,一直都是狀元種子選手,也只考出了優(yōu)秀但不驚人的成績。我的幾個好朋友也因為估分的差異和清華北大擦身而過。這個時候,你會覺得,平時所說的綜合素質是浮云,社團活動、體育音樂才能都是浮云,你所關注的一切,祈禱的一切,都是那考卷上鮮紅的分數,仿佛你的一切,都被那分數左右。
我曾經歷過高三成績的突然下滑、很長一段時間內狀態(tài)持續(xù)低迷的過程,短短3個月里老師把爸媽請來學校好幾次。這與之前那次交換學習有關。由于高一第一學期都在美國,數理化等基本知識點我和其他交換學生基本都沒有學過。在剛從美國回來之后的兩周里老師給我們8個人單獨補習了一下,顯然和一整學期的扎實學習不能比。但這個漏洞在高一下半學期和高二并沒有凸顯出來,在高三進入理科綜合時一下子都暴露出來了。高三是真正的3天一測驗、5天一大考,還記得第一次考理綜時,面對幾道十幾分的大題我連題都讀不懂,而這些都是和高一錯過的課程直接相關的。成績一下子掉了幾十名,接下來的幾次考試越來越靠后。不僅僅是我,幾乎所有去交換的同學也都遇到類似的問題,成績都直線下降。
在那種情況下,說不著急是假的。記得一次考試之后成績依然很不理想,我心里難過得不得了,然而意外的是老師在全班點名表揚了我。他說:“我表揚張瑞琪不是因為她的分數,而是我看到她腳踏實地一點一點在努力進步。有這樣的品質在,就什么都不怕。 ”原來我的努力老師看得到,他的鼓勵和贊許說明我在向著對的方向走。有這樣的肯定,我渾身充滿了動力和希望。每天都從清晨6點半爬起來晨讀,到晚上11點晚自習結束回家??荚囕o導書、習題卷永遠做不完,模擬考試、聽寫、測驗、背誦輪番上演,我的同桌是當時的年級第一名,看到就連他也不錯過任何一次試卷講解,任何一次補習課,我就更受鼓舞。當時班里互幫互助的氣氛特別濃厚,我有什么不會都會去問其他同學。我只記得保持心態(tài)穩(wěn)定、付出比別人更多的努力這條硬道理。急沒有用,只有努力,付出比別人更多,才能收獲比別人更多。 漫長的補習似乎永遠沒有盡頭,可是我總能感到整個班集體在一起奮斗,一點沒有孤軍奮戰(zhàn)的寂寞感。我感謝始終和我并肩作戰(zhàn)的好同學和好朋友。更加感謝高新一中的老師們。高三一年區(qū)區(qū)300天,讓我從開始時不佳的成績狀態(tài)慢慢爬升到上游,最后幾個月成績漸漸穩(wěn)定下來。
2006年7月,我拿到了清華大學錄取通知書。現在回憶那些日子覺得好遙遠,可正是那時的努力奠定了我后續(xù)精彩人生的基礎。這是我人生真正的起航。我之后幾乎所有的機會,都因為清華而開啟。清華園帶給我的是最難忘的4年,沒有清華,不會有機會和全世界政界、商界、學術界有名的領導人交流,不會在食堂撞見楊振寧,也不會在校園里看到索羅斯。不會有畢業(yè)后諸多外企的錄用函,更不會有之后的哈佛商學院。這便是“馬太效應”的開始,當你已經擁有,你會得到更多。越早意識到這一點,便越容易走上一條自然而然上升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