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8年12月,普希金遇到了娜塔莉亞·岡察洛娃。“當我第一次見到她時,”后來他給娜塔莉亞·伊萬諾夫娜寫信說,“世人剛剛發(fā)現她的美。我愛上了她,我的腦海里全是她。”1829年4月末,普希金通過托爾斯泰·阿梅里岡涅茨求婚。母親的答復很含糊,沒同意,但也沒拒絕,只說女兒還很年輕。
當托爾斯泰伯爵向我轉達您的回復之后,我此刻應該雙膝跪地,感激涕零地給您寫信,因為您的回復并沒有拒絕我的求婚,您讓我有所期盼。如果我仍抱怨,如果憂傷和痛苦摻雜在幸福的情感之中,請不要責怪我忘恩負義。我理解一個母親的謹慎和溫柔的關心!但請原諒我這病態(tài)而沉醉于幸福躁動的心靈?,F在我即將離開,將把您那天仙般的倩影銘刻在心靈深處……
1829年5月1日,普希金在給娜塔莉亞·伊萬諾夫娜的信中這樣寫到。
詩人為什么離開,離開又去了哪里?我們是從他后來的信件中了解到的。
您的答復模棱兩可,頃刻讓我神魂顛倒。就在那夜,我去了軍隊。您問我,為什么?我向您發(fā)誓,我不知道,莫名的憂愁將我趕離莫斯科。我無法忍受無論是您還是她的存在。我曾給您寫信,盼望答復,可不見回音。于是聯想到我年少輕狂時的錯誤。這些錯誤本身已太過沉重,還有詆毀污蔑,雪上加霜。不幸的是,此等流言蜚語越傳越廣。您相信流言,我不敢抱怨,但卻身陷絕望之中。
(1830年4月5日)
普希金只有片刻相信,娜塔莉亞·伊萬諾夫娜沒有奪走他的希望,但是這個希望立刻又變成了絕望。他去了高加索帕斯凱維奇將軍的作戰(zhàn)部隊。當時那里正與土耳其交戰(zhàn)。沒得到心愛姑娘母親的答復,他企圖忘卻熾烈的情感,投身到激戰(zhàn)之中,也許是去找死……最終,帕斯凱維奇不希望承擔責任,命令他返回俄羅斯。在臨行前,普希金拜訪了將軍,將軍送給他一把土耳其馬刀,刀身上刻有“阿爾茲魯姆1829年7月18日”的字樣。
但是詩人拿不定主意,是否直接前往莫斯科。他在北高加索梯弗里斯逗留了一些時日,直到9月底才返回莫斯科。在這里,他不祥的預感又被證實了:他遭到岡察洛夫一家的冷待。
“回來后多少痛苦在等待著我。”普希金在4月5日的信中寫道,“您的沉默、您的冷淡,娜塔莉亞小姐遇到我時那種心不在焉和漫不經心的樣子……我沒有勇氣表白愛情,于是我徹底絕望地去了彼得堡。”
普希金說,他“理解母親的謹慎和溫柔的關心”。正如我們看到的那樣,娜塔莉亞·伊萬諾夫娜對他的求婚表現得非常冷靜,但沒有徹底拒絕。她猶豫不決。關于普希金的生活方式、好賭牌及無神論觀點(這無疑與信奉上帝的娜塔莉亞·伊萬諾夫娜形成對立關系)的流言蜚語想必傳到過她那里。
謝爾蓋·尼古拉耶維奇·岡察洛夫講過,“娜塔莉亞·伊萬諾夫娜與普希金時常發(fā)生爭執(zhí),因為普希金偶爾會對虔誠信教的行為和沙皇亞歷山大·巴甫洛維奇言辭不恭。而娜塔莉亞·伊萬諾夫娜家就有一個供奉許多圣像的祈禱室,而且她對已故沙皇一直滿懷崇敬。”
詩人政治上的不可靠也許尤其讓她擔心。他用揭露專制和農奴制的作品宣泄對政府的不滿情緒。當然,未來女婿的經濟情況也不能不讓她擔心,因為普希金很窮。不難理解,娜塔莉亞美麗非凡,母親也許認為,小女兒定能找上一門好親事,嫁給一個有錢人。這樣的婚姻或許能改善岡察洛夫家族的家業(yè)。
我們認為,這些原因就是詩人從高加索回來遭到冷遇的根源。而娜塔莉亞·尼古拉耶夫娜呢?怎么解釋她的“心不在焉和冷漠”呢?我們認為,她的行為是受母親左右,母親不準她給普希金希望。
但1830年春,他突然收到來自莫斯科的熟人帶來的岡察洛夫家的問候??匆娺@含蓄的望其回復的邀請后,詩人像長上翅膀似地飛回了莫斯科。4月初,他再次求婚,而這次求婚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