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后,一支由華盛頓親率的部隊踏上了征程,前往所有的敵人可能藏身的地方進行搜捕。
與此同時,前去求援的信使帶來了令人失望的消息:坎伯蘭堡的戰(zhàn)事正處于白熱化,所以當(dāng)局已經(jīng)無力派出隊伍前來支援。華盛頓從信使口中了解到,野蠻人在兩地之間的路上布滿了埋伏,稍不留神就可能喪命。真真假假的消息從四面八方匯集到曼徹斯特,讓當(dāng)?shù)氐目植罋夥罩饾u上升。
在極端的恐懼感籠罩整座城市后,華盛頓成為讓民眾備受煎熬的心稍感安慰的唯一希望,人們期待著他力挽狂瀾,讓曼徹斯特得以保全。每次人們上街看到華盛頓,便會上前將他團團圍住,七嘴八舌地探聽些關(guān)于戰(zhàn)爭的消息。華盛頓對此無可奈何,但總要裝出一副坦然的模樣,以掩飾自己同樣恐懼不已的內(nèi)心。
隨后,事情出現(xiàn)轉(zhuǎn)機。在收到華盛頓的來信后,弗吉尼亞總督立即派遣北部各縣的民兵部隊前去支援。與此同時,弗吉尼亞的報紙卻將矛頭對準了華盛頓。他們大肆誹謗華盛頓,將曼徹斯特被圍這件事完完全全地歸罪于他。面對這種無端的指責(zé),費力不討好的華盛頓憤怒了。他在隨后表示,自己還擔(dān)任著前線指揮官完全是形勢所迫,不然可以立刻辭職走人。為了撫平華盛頓激動的情緒,地方各界官員紛紛來信,告訴他不必在乎小人的言論,要像個無所畏懼的勇士一樣肩負起守護城鎮(zhèn)的重任。
缺兵少將且孤立無援之下,華盛頓可謂身處絕境。但他依然堅定地留在了這座邊疆的孤城,誓死保衛(wèi)著受苦受難的人民。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對于華盛頓身處的窘境和他做出的貢獻,大家不會視而不見。同時,各界人士也表達了對華盛頓的支持。州議會通過了一項緊急措施,將地方部隊的人數(shù)增加至1500人。議會同時撥款兩萬英鎊,用于修建波托馬克河口至北卡羅來納州的邊界防線。
對于這個修筑計劃,華盛頓本人非常反對。在他看來,現(xiàn)有的兵力和財力,根本就不足以支持這個計劃成功實施。按照華盛頓的說法,為了防止敵人神不知鬼不覺地通過,防線相鄰的每個碉堡之間的距離最好是15~18英里。按照這種算法,在保證留守與外出執(zhí)勤的兵力平衡的情況下,每個碉堡應(yīng)該有80~100個士兵。如此一來,整條防線便需要2000個士兵駐守,還不能保證萬無一失。如果再把碉堡的修建、維護、供給等都算上,那要付出的代價實在是太大了。
其實,華盛頓的心里早已有了另一個防御計劃。在他看來,與其付出巨大心血去修建防線,倒不如在曼徹斯特建起一座牢固的城堡,然后以它為中心向四周輻射。這樣一來,不僅能讓各地的情報以最快的速度到達,同時也方便了援軍的派送和補給品的運輸。這樣一個不論何時都可以作為堡壘和后方補給站的軍事建筑,才是目前迫切需要的。
整個夏天(1756年),華盛頓都在為保障邊疆的安全而四處奔波著。為了紀念總司令,已經(jīng)動工的城堡被命名為倫敦堡。倫敦堡的修建在開始時出了點岔子,但是在曼徹斯特人民的熱切盼望下依然順利進行著。在華盛頓和手下軍官們長時間的討論后,邊疆堡壘的位置也被最終敲定。為了確保堡壘如期完工,華盛頓經(jīng)常只身前往各個建筑工地視察。對于他冒著被敵人伏擊的危險進行的活動,許多人表示了反對。
這一年下來,華盛頓可謂是身心俱疲。之所以會這樣,很大程度要歸罪于德威迪。其實大家早該意識到總督有點兒跟華盛頓故意過不去,只不過德威迪天生粗獷的性格很大程度上掩蓋了這一點。比如那次坎伯蘭堡事件,他明顯有些故意刁難華盛頓。當(dāng)時,德威迪決定將坎伯蘭堡作為邊疆的儲存站,這遭到了華盛頓的極力反對。沒想到最后德威迪答復(fù)他說,坎伯蘭堡屬于英國,如今歸弗吉尼亞政府管轄。如此驢唇不對馬嘴的回答,實在讓華盛頓有些無所適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