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十三學織素,十四能裁衣,十五彈箜篌,十六誦詩書。十七為君婦,心中常悲苦。
相比劉蘭芝,這些單身姐妹們有職業(yè),有收入,有尊嚴,受過高等教育,有選擇的權(quán)力,哪怕天朝體制下的人權(quán)自由尚不足夠,但已比“孔雀東南飛”的時代有了質(zhì)的飛躍。
就算她們繼續(xù)做少女懷春的夢,又有什么錯?那些被完整卻不幸福的婚姻摧殘的黃臉婆們,她們不是不想夢,而是早已向夢想繳械投降。
那些以勝利的姿態(tài)到處游說“趕緊找個人嫁了差不多就行了”的女人,才不是什么勝利者。她們根本不懂得,生命要的不是“差不多”,而是把這只有一次的機會活成自己喜歡的樣子。
無數(shù)人都在標榜“不忘初心,方得始終”。但有多少人堅守了自己的初心,又有多少人為了他人眼里的始終而放棄了初心。
畢淑敏說她欣賞這樣的女人:知道感謝每一粒種子,每一縷清風,也知道要早起播種和御風而行。
所以我突然覺得,所謂“剩女”恰是她們自己的勝利者。哪怕這樣的勝利在很多人眼里沒有意義。但她們一次又一次打敗了想要妥協(xié)的念頭,一次又一次頂住四面八方的壓力,不取悅,不迎合,堅守初衷,一往無前。
去做最好的自己。幸福就是等在外面的曙光,比你想象的還要明亮。
(四)
當然我并不鼓勵她們終此一生孑然一身。我們都是普通人,都在經(jīng)歷遴選與被遴選,拒絕與被拒絕后,大多也都嫁與普通人。若能得一心人不離不棄,彼此忍耐相互犧牲地過一生,便是莫大的福分。
我知道絮絮叨叨寫這么多,大有站著說話不腰疼之嫌。每當晚上看完書想閉眼做回春夢時,兒子都會拎著光頭強的電鋸破門而入,提醒我現(xiàn)在已是只老公孩子熱炕頭的老母雞。
任何人對他人的評論,都不過是借他人團扇,說自己秋涼。但我發(fā)自內(nèi)心地疼惜她們的單薄,敬佩她們的勇氣,理解她們的堅持,也會尊重并支持她們的選擇。
即使我已沒有資格再度尋找愛情,也仍愿意和她們一起,在這個薄情世界里深情地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