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欲望無止境?還是意志無止境?看看大罵欲望是原罪的人就知道,有頭腦罵人的人大概從來不會懷疑到是大腦這個家伙一直在分辨判斷高低好壞是非,單就“欲望”本身,哪知道是Prada的包更貴?還是Chanel 的包更顯品位?“欲望”不過只是需要一個包包而已……
更荒誕的是我們的修行大師們,一面在講:“如是所住,如是降服其心”,一面卻在到處辦班授課給汽車沙發(fā)都開光。收著那些見佛像就拜的信徒的香火錢,卻說“放下吧,放下便是解脫”。想想佛學院里也升職,衣缽傳承也地位,哪一樣與紅塵有差?信他們不若信自己,釋迦牟尼親口說:“你,才是你自己的佛”。
遠在英國的才子阿蘭.德波頓,憂國憂民憂人類:“生活就是用一種焦慮代替另外一種焦慮,用一種欲望代替另一種欲望的過程”,這個沒有希望的無窮遠啊??墒牵┯蓄^,債有主,能量總是守恒,我在好奇,這個“欲望代替欲望”的驅(qū)動力來自哪里呢?
倒是智商194的馬斯洛也許更聰明,5個需求將人之欲望分得清清楚楚,生理的、安全的、社會的、自主的、自我實現(xiàn)的。其中或無高下之分,卻有先后之分。從左至右,看看哪一個你能缺得了?當然,越往右,越少人滿足。而我最好奇,那個自我圓滿實現(xiàn)了的人,下一步會想做什么呢?
馬斯洛沒有說。
我猜,大概是因為沒人活得了那么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