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shí)令往往是世間最頂尖的烹飪大師,要吃到最好吃的蒿菜粑粑或是鴨腳板,還必須是春天的時(shí)候去湘西。清明假最后一天的下午,在湘西州首府吉首工作的吳明明離開老家永順前,親戚們給她送了一大堆東西:酸菜、臘豬腿、羊肉和蒿菜粑粑……
“這個(gè)豬,不是你們那里的豬,味道就是好一點(diǎn)?!?/p>
“這個(gè)粑粑一定要拿上,回去比一比,看哪家的粑粑好吃?!?/p>
這些理由,讓吳明明無法拒絕。在朋友圈曬出這些東西后,被她的一個(gè)長沙朋友看上了,艷羨不已。
在永順,用來做蒿菜粑粑的“蒿”是青蒿,一種菊科蒿屬植物,常長于山腳溪邊,有異香,有人喜歡,有人不喜歡。一年生的它們二月底或三月初開始把嫩嫩的羽狀裂片的葉子從濕濕的地里撐了出來,清明節(jié)前,它們一般都能長到3寸或者5寸。與此同時(shí),山上或路邊梧桐樹的新葉也已經(jīng)舒展開來。人們將上一年的糯米和秈米,依各自對糯的喜歡程度,按一般是7比3的比例,各取一些磨成粉。先取少量米粉和搗碎的去了澀的青蒿加溫水在熱鍋里攪拌——這叫“打纖”。待鍋里的米粉和青蒿成了糊狀,再把它們舀出與其他米粉和在一起。揉勻,再揪出來壓成一個(gè)個(gè)橢圓狀的餅,包上鹽菜肉丁、剁辣椒肉絲、辣子豆腐或香黃豆加糖等,用桐葉包好后上鍋蒸熟。
蒸熟后的蒿菜粑粑里,桐葉的清香、蒿菜的異香以及米粉和其他佐料的香交融在一起,香氣撲鼻。最外層的桐葉變成了褐色,但里頭被它包裹著的蒿菜粑粑卻仍是好看且讓人有食欲的青色。
蒿菜粑粑宜趁熱吃,在四月初的這種乍暖還寒的天氣里吃蒿菜粑粑,那滿嘴溢香,細(xì)軟帶糯的感覺讓人頓覺春天的美好。
在永順和鳳凰等地,也有用猴栗葉和芭蕉葉包裹蒿菜粑粑去蒸的,而在它們南邊,如懷化的溆浦,則基本上只用桐葉包裹,名字也由蒿菜粑粑變成了桐葉粑粑。
春天的湘西,是野菜遍地的湘西。有著三小葉、中間小葉片呈菱狀倒卵形或心形葉片的鴨兒芹,因?yàn)槿~子很像鴨掌,在湘西被稱為鴨腳板。
鴨腳板入口腥香:有芹菜的滋味,但又不全像芹菜水氣那么重;細(xì)品有點(diǎn)像紅薯尖,帶點(diǎn)韌性和粗糙,但又比紅薯尖野氣。它的清香和綠是從無序的野地里帶來的,清炒過后,顏色不減,香味不減,讓人難以拒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