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廣為流傳的笑話:一名士兵的步伐出了錯誤,但他卻說其他士兵全都走錯了?,F(xiàn)代商業(yè)社會中有很多生意人,他們志向遠大,很有上進心,并能做到勤奮努力,可他們也會犯相同的錯誤。他們頑固地堅持自己的意見,明明有全新的適應時代發(fā)展的經(jīng)營方法,他們卻不肯采用。他們覺得那些方法很快就會過時,毫無實用性。最終,他們落敗于自己這種愚不可及的觀點之中。
我們經(jīng)??匆娨恍﹫笊缫驗樽汾s不上時代的潮流,不得不停業(yè)。他們不肯采用全新的方法對報紙進行編輯,不肯用鋅板印刷歌曲,也不肯去買電報機,盡管這根本花不了多少錢。他們更不愿花錢外聘高級專業(yè)人才做特約編輯,為報社寫出更好的稿件。他們不肯去計算一下,這樣做會讓報紙的銷量增加多少。他們覺得負責校對的員工并不需要多么高的水準,最重要的是傭金足夠低廉。他們的絕大多數(shù)新聞都是從別人那里抄襲、拼湊起來的,這樣做的目的就是希望能節(jié)省一些采訪費用。在他們看來,花大價錢去買新聞根本不值當。新聞行業(yè),幾乎所有人都明白,不舍得花錢,就買不到真正有價值的新聞。
正因為這樣,他們的報紙銷量越來越低,廣告商自然也不會再來登廣告了。長此以往,報社無以為生,只好關門大吉。
而他們那些新聞行業(yè)的同行,也就是他們那些競爭對手全都明白:現(xiàn)代社會中的萬事萬物都處在飛速發(fā)展的過程中,只有那些更新鮮更完美的事物才能滿足人們的需要。所有人都喜歡購買發(fā)展迅速、緊貼時代步伐的商品,哪怕只是一份報紙或一本書。任何一家企業(yè)都愿意將自家的廣告刊登在內容、設計最新鮮、最暢銷的報紙和雜志上。一個無法追上時代發(fā)展步伐的商人要想盈利是不可能的,因為他的落后終會被所有顧客拋棄。
有不少老師,一開始在教育領域取得了很好的工作成績,可到了后來,他們卻因落后于時代發(fā)展的潮流,逐漸被淘汰出局。他們總是墨守成規(guī),不肯采用新的教學方法,引入新的教學內容。他們覺得這些新東西跟自己毫無關聯(lián),因此一點兒都不關注。
有不少律師在幫人打官司時,總是沿用很多年前的法律條文和辯論方法。在數(shù)十年前,他們這樣做可能稱得上標新立異,打贏官司的概率相當大??墒欠砂l(fā)展至今,無論是條文內容還是辯論方法都有了很大的進步。無奈這些律師卻堅持使用過去曾幫自己取得成功的那套舊方法,無意去學習任何新方法。后來有一天,他們發(fā)現(xiàn)連那些初入律師界的新秀都能搶走自己的大批生意,這讓他們吃驚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