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不作俗人之舉的戀愛 4

毛澤東和他的六位親人 作者:張艾子


1919年11月14日,長沙發(fā)生了一件悲慘絕倫的新聞:一位叫趙五貞的姑娘,因父母非要她嫁一個年齡比她大許多,死了老婆,操行又不好的男人,在花轎抬往婆家成親的途中,用剪刀自殺。這一事件對整個長沙震動極大。毛澤東當時從北京回到長沙,抓住趙五貞自殺的社會根源一連發(fā)表了10篇文章。其中,在《對于趙女士自殺的批評》中,毛澤東開宗明義寫道:“趙的本意是求生的,而竟求死了,為什么是環(huán)境逼的。趙女士的環(huán)境是‘三面鐵網(wǎng)’:中國社會、趙氏一家人,夫家一家人,只要其中任何一面鐵網(wǎng)是開放的,趙就不至于死!”毛澤東對趙五貞的死抱有深深的同情,在接踵幾篇短論中,分析到逼死趙五貞的是父權(quán)母權(quán)的家庭制度、媒人制度、合八字的迷信思想。這些玩藝相互滲透,扼殺了一個又一個活生生的女性生命,扼殺了女性的人格,自由意志,自由選擇戀愛和婚姻的權(quán)利,毛澤東用他那特有的辛辣文字寫道:“打起屋大的燈籠,尋遍了全中國的社會,竟看不到半點戀愛自由的影子。”相反,誰想自由戀愛,反對包辦婚姻,往往會碰得頭破血流。

連續(xù)在湖南《大公報》上為趙五貞自殺發(fā)表10篇評論后,毛澤東又于1919年年底心急如焚前往北京,原因是恩師楊昌濟病危,正在北京德國醫(yī)院住院治療。

一到北京安頓下來,毛澤東就急匆匆地趕往病房看望老師。楊昌濟明顯地消瘦了許多,但精神尚好,見到鐘愛的學(xué)生,憔悴的臉上露出了笑容。

一對戀人在分別大半年后再度重逢,其中的情愫難以用語言來表達,壓抑在兩人心頭的火花一下子迸發(fā)出來。一天,楊開慧發(fā)現(xiàn)毛澤東曬在竹竿上的一件白襯衣破了,便取下來為他縫補。不料,被媽媽向振熙看見了,便把此事看做他們“定情”的標志,高興地告訴楊昌濟:

“開慧幫毛先生補襯衣了,她還從沒補過衣服呢!”

深受病魔折磨的楊昌濟,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就這樣,毛澤東和楊開慧的婚事,就算在楊家內(nèi)部定下來了。

楊昌濟的病愈發(fā)嚴重了。毛澤東趕到病房,探望恩師。自知不久于人世的楊昌濟示意毛澤東坐到床邊,用顫抖的手從身上掏出一塊懷表,遞給毛澤東:“潤之,這塊表跟我多年,我今天我把它送給你,作個紀念吧。你和開慧的事我全知道,我就把她托付給你,……開慧年輕幼稚,你要多照顧她……”

“老師,師母,你們放心吧!”毛澤東強忍悲痛,站起身來,向恩師和師母深深地鞠了一躬。

與毛澤東的戀情不僅使楊開慧更多地了解了毛澤東的思想,也使她不滿足于自己的知識結(jié)構(gòu)。她在學(xué)習(xí)國文和英語的同時積極去北大旁聽,認真閱讀《新青年》、《每周評論》以及父親訂閱的英文版的《布爾什維克》等傳播馬克思主義的進步書刊雜志。開慧深深地被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所鼓舞,被李大釗、魯迅為代表的“打倒孔家店”的新文化運動所激勵,初步確立了共產(chǎn)主義人生觀。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